歷代黃河下游變遷略圖
陵縣撤縣設區(qū),叫陵城區(qū),陵字不去,安德未成,不少人感到不解。其實,陵縣改為陵城區(qū)是有道理的,陵的本義并不是皇帝陵墓的陵,而是陸地平原上隆起的丘岡高地。陵縣原名將陵縣,治所在現(xiàn)德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趙虎鎮(zhèn)曹莊、岳莊一帶,曾經(jīng)靠近古黃河,后省將稱陵縣?!皩⒘辍弊鳛榈孛瑲v史源遠流長,本來含意是古黃河邊適合人們生產(chǎn)生活、繁衍生息的高地勢、好地方。
陵縣作為千年古縣,大致經(jīng)過了地名將陵——將陵侯——將陵縣——陵州——陵縣幾個階段,變化頗多,現(xiàn)說明如下。
一、地名將陵
歷史地名往往反映該地當時的地理環(huán)境、面貌,反映取這些地名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情況,后來雖然地理條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關(guān)鍵的基因應該還在。
《文史工具書的源流與使用》中明確指出:先秦時以“丘”、“陵”、“阜”命名的地方很多,說明當時因黃河下游的地貌起伏不平,洪水時常泛濫,人們喜歡擇高地居住,而這些地方,后代可能不復存在丘陵,說明因黃河或其它河流漫流,已為洪水所夾泥沙淤平等等,這些無疑是研究歷史地理的好材料。黃河泛濫沖淤的泥沙,不僅填平了低洼的湖沼、湮沒了平地上的城池,還使許多凸起的土丘石岡沉淪為平地。
辛德勇的《黃河史話》中說得更直接:黃河下游雖然是廣漠的平原,但在以前卻分布有許多小丘低岡,僅見于《春秋》和《左傳》記載的就有將近40個。據(jù)戰(zhàn)國時期成書的地理名著《禹貢》敘述,在古代洪水覆蓋大地時,人們就都躲在這些隆起的丘岡上,洪水過后,才走下丘岡,到平地上居住。按照這種說法,要有許多相應的高地。山東省樂陵市的舊樂陵城,也是建在一處土丘上。這座古城在今樂陵市西南,過去一直是黃河泛濫影響的地方,到清代初期,城下的土丘還有一丈多高。然而現(xiàn)在已被淤積得與四周一平,看不出凸起的地勢。
這些丘岡高地正是“陵”的真正由來。
《説文解字》:陵,大阜也。從阜,夌聲。釋名解:陵,隆也,體隆高也?!残温?。從阜(fù),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guān)。夌(líng)聲。本義:大土山〕。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阜就是后來簡化漢字的左耳旁“阝”,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像陷、隆、隔、隙、隧、陡、降、陸等字都是這樣。
古代陵縣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禹疏九河,五河在此,河道縱橫,水患頻仍,災難不斷,地廣人稀。史料記載:夏朝為有鬲氏屬地,商為薄姑國地盤,周為齊之營丘邑地。但從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上看,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到現(xiàn)在的石家莊、北到現(xiàn)在的北京、南到現(xiàn)在的濟南、東到海邊,在這么廣闊區(qū)域內(nèi)沒有什么具體的區(qū)劃建置。
黃河很長一段時期的走向與現(xiàn)在的漳衛(wèi)新河相一致,沿古黃河不到300平方公里區(qū)域內(nèi),曾有將陵、安陵(現(xiàn)景縣安陵鎮(zhèn))、樂陵等地名,后來都設過縣,想來當時這些地方有高陵土丘所在,成為人們躲避水災、生產(chǎn)生活的好地方。有地就有名,正如黃土高原上的五丈原、白鹿原,沂蒙山區(qū)的抱犢崮、孟良崮,平原上的這些土丘高岡地區(qū)被稱為陵,也就有了將陵、安陵、樂陵這些地名,都是在陵字前面加一個好字眼?!渡綎|省志》說明了“樂陵”的含義:大阜曰陵,樂,取四民足用,國事安樂之義。
由此推之,將陵也是一個好地名,陵字不用再說,將: ,【爿+肉+又】?!段淖衷戳鳒\析》:象用刀切肉投入鼎中烹煮之狀。其本義是調(diào)養(yǎng)、保養(yǎng)。如:將理(休養(yǎng),調(diào)理)、將愛(保養(yǎng)愛護)、將護(調(diào)養(yǎng)護理)。李清照詞《聲聲慢》中“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正是此意。至今在當?shù)胤窖灾蝎F類生仔說成將,如豬將小豬了。又如:錢放著也沒有用,又不能將羔。也是生養(yǎng)、養(yǎng)育之意。所以,將陵這一地名是指大河邊適合人們生產(chǎn)生活、休養(yǎng)生息的美好地方。
二、封侯將陵
漢宣帝封將陵侯的故事,《漢書》有較詳細地記載。
《漢書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史丹字君仲,魯國人也,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時為衛(wèi)太子良娣,產(chǎn)悼皇考?;士颊?,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時依倚史氏,語在《史良娣傳》。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屬舊恩封:曾為將陵侯,玄平臺侯。高侍中,貴幸,以發(fā)舉反者大司馬霍禹功封樂陵侯。
《漢書·外戚傳上·衛(wèi)太子史良娣》:衛(wèi)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史良娣家本魯國,有母貞君,兄恭。以元鼎四年入為良娣,生男進,號史皇孫。武帝末,巫蠱事起,衛(wèi)太子及良娣、史皇孫皆遭害。史皇孫有一男,號皇曾孫,時生數(shù)月,猶坐太子系獄,積五歲乃遭赦。治獄使者邴吉憐皇曾孫無所歸,載以付史恭。恭母貞君年老,見孫孤,甚哀之,自養(yǎng)視焉。后曾孫收養(yǎng)于掖庭,遂登至尊位,是為宣帝。而貞君及恭已死,恭三子皆以舊恩封,長子高為樂陵侯,曾為將陵侯,玄為平臺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陽侯,侯者凡四人。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丹左將軍,自有傳。
由此可見,漢武帝與貞君是親家,史恭是漢宣帝的舅爺爺,封侯的史高、史曾、史玄是漢宣帝的三個表叔。
《山東曹縣史氏族譜》介紹史恭說得更是明白:元鼎二年(公元前113年),有妹節(jié),為衛(wèi)太子(漢武帝的太子劉據(jù))的良娣。生子“進”,稱史皇孫。正和二年(公元前93年)皇孫生皇曾孫“病已”(后改名劉詢)。武帝末年,有人誣陷衛(wèi)太子篡奪皇位。武帝將衛(wèi)太子、史良娣、史皇孫等統(tǒng)統(tǒng)殺死。出生幾個月的史皇曾孫入獄。五歲時天下大赦出獄。獄吏丙吉偷偷地送往史良娣媽媽貞君家中受撫養(yǎng)(當時史恭己故)。史皇曾孫就是后來登上皇位的漢宣帝。宣帝從小就和史恭(舅公)的三個兒子(表叔)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宣帝為了報答史家養(yǎng)育之恩,追封舅公史恭為杜陵候。謚曰“仁”。先后封史恭長子史高為關(guān)內(nèi)候,進爵樂陵候;次子史曾為將陵候;史玄為平臺候。
三個表叔都封了侯,但封侯的時間、原因、結(jié)局卻不盡相同。史高是地節(jié)四年(公元前66年)四月,因參與協(xié)助漢宣帝鎮(zhèn)壓霍氏集團的叛亂有功而封樂陵侯;史曾、史玄是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三月因舊恩同時受封為將陵侯(現(xiàn)德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北部、河北省吳橋縣南部)和平臺侯(現(xiàn)河北省正定縣附近)。漢代的侯是分級別的,如三國時,孔明為武鄉(xiāng)侯,關(guān)羽為漢壽亭侯。史高因功勞大封樂陵侯,樂陵當時為縣,級別高。《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說: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有將陵侯史曾。志未嘗有縣,蓋鄉(xiāng)亭名也。將陵侯、平臺侯級別低,為鄉(xiāng)亭級的侯。
由此可見,先有將陵這個地名,后把侯封在這個地方。樂陵侯與將陵侯的聯(lián)系并不密切,而將陵侯與平臺侯聯(lián)系更為直接。
史曾、史玄的封侯還有一段故事:漢宣帝最大的恩人是獄吏丙吉,丙吉從牢獄和疾病手里幾次三番地救過他的小命,漢宣帝的原名劉病已就是丙吉給起的。他跟著丙吉的時候,還是一個吃著奶的不懂事的小娃娃呢!而丙吉又是個忠厚人,他絕口不提當年對宣帝的大恩,當年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又少,所以漢宣帝對自己的身世也不甚明白。直到有一天,有個在掖庭服過役的叫做“則”的宮婢(姓氏已失考)讓在民間的丈夫向朝廷上書,陳說自己有過撫養(yǎng)皇上的功勞,現(xiàn)在年老了請求朝廷照顧。她還指認當年典獄的使者丙吉作為人證。有人奏請宣帝把丙吉找來,丙吉一見了則宮婢就說:“你曾經(jīng)坐著抱養(yǎng)過皇上,還因為照顧不周受到過我的責打,這有什么功勞呀?只有渭城的胡組、淮陽的郭徵卿才是皇上的大恩人。 ”于是就詳細地陳奏胡郭二人共養(yǎng)宣帝的勞苦情形。宣帝下詔求訪二位乳母的下落,得知她們已經(jīng)死了,但還有子孫,也給找到了,就給了他們豐厚的賞賜。那位叫“則”的宮婢則下詔免為平民,放出宮去,并且賜給她十萬錢。宣帝親自過問,這才知道丙吉對自己有恩卻隱瞞不報,也詳細了解到史家的撫育之恩。所以,開始對其有恩的故舊進行封侯,元康三年二月封丙吉為博陽侯,三月封史曾為樂陵侯,史玄為平臺侯。
另外,帶陵的侯與皇帝陵沒有關(guān)系,據(jù)《漢書·志》的記載,漢代封有:平陵侯、朗陵侯、舂陵侯、稜陵侯、阜陵侯、容陵侯、淮陵侯、路陵侯、荼陵侯、廣陵侯、眾陵侯、沂陵侯、南陵侯、成陵侯、蘭陵侯、宜陵侯、河陵侯、終陵侯、義陵侯、寧陵侯、高陵侯、沅陵侯、醴陵侯、沶陵侯、商陵侯、安陵侯、開陵侯、樂陵侯、將陵侯、定陵侯等30多個帶陵字的侯,他們與帝陵都沒有多大關(guān)系,所以一看到陵就與皇帝的陵墓聯(lián)系起來,是不太妥當?shù)摹?/p>
三、設縣將陵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陵縣當時屬鬲縣區(qū)域,縣治在德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抬頭寺鎮(zhèn)武莊附近。
漢建安德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置安德縣(縣治在現(xiàn)縣城東南10公里左右),是平原郡的十九個縣之一,現(xiàn)在的陵縣屬安德縣區(qū)域。安德之“德”,源于“德水”(現(xiàn)縣城東俗稱十里河乃德水古道)。德水,公元前221年,秦滅山東六國,稱天下之帝,當時有一種解釋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亂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即水、火、土、木、金之德的五德終始之說。人們認為,黃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為火德,能滅火者是水,故自稱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滅周。因此,秦改古黃河名曰“德水”(《史記·秦本紀》)。古黃河邊置安德縣,取“德水安瀾”之意,意喻“太平祥和之州”。
當時的將陵是安德縣北部區(qū)域。兩漢三國兩晉時期,安德或為縣或為侯國,變動不大,將陵一直屬安德縣管轄。
隋置將陵縣
東晉末年開始以至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北方戰(zhàn)亂不斷,政權(quán)紛立,競置州郡,變化無常。
隋朝的統(tǒng)一,結(jié)束了長達三百年的亂象。據(jù)《陵縣志》(1986年)載:隋開皇三年(583年),安德郡改為德州,州治安德。“德州”二字始于此。安德縣為安德郡所轄縣之一。隋開皇九年(589)德州治所移到了北齊時的臨齊城,即今陵縣城。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劃安德縣西北部設“將陵縣”。據(jù)此得知,此時“將陵”是安德縣下屬的一個鄉(xiāng)亭級機構(gòu),因歷史上封過侯,設縣時可能就附庸風雅,設置的新縣名就叫將陵縣?!秴菢蚩h志》亦載:開皇十六年(596年),析安德縣置將陵縣(故址在原陵縣趙宅鄉(xiāng))。時縣地分屬安陵縣與將陵縣。這時,現(xiàn)德城區(qū)為新置的廣川縣,后因避諱隋煬帝楊廣而改名為長河縣。
四、變化將陵
隋唐之后,將陵縣的建置沿革十分明了:五代時期,長河縣與將陵縣同屬德州。 954年(后周顯德元年)廢長河縣為鎮(zhèn),歸并將陵縣。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將陵縣的治所搬到了長河鎮(zhèn)。次年,廢安陵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東光置安陵縣,屬觀州,現(xiàn)景縣安陵鎮(zhèn))入將陵縣,仍屬德州。
金元時期,將陵縣屬景州。元憲宗三年(1253年),將陵縣劃屬河間府,同年將陵縣升格為州,稱陵州,與德州同級了,屬濟南路。元至元二年(1265年)降為陵縣,次年復置為州,屬河間路。自升格為州開始,將陵縣中的“將”字消失了。
明易德陵
元朝末年,華北一帶兵荒馬亂,加之南宋以后黃河改道淮河入海,舊有河道洇塞,土曠民稀,安德縣的地位不斷降低。而隨著元朝定都大北京(元大都),政治中心北移,大運河重新啟用,靠近大運河的陵縣(現(xiàn)德城區(qū))地位逐漸提高。
明洪武七年(1374年),陵縣和安德縣合并稱德州,州駐地也由安德縣(今陵縣)移至陵縣(今德州)。此所謂“易陵縣為德州也”。6年后,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安德縣舊址重新設縣,因德州已移走,所以縣名不再稱安德縣,反而叫“陵縣”。簡而言之,德州帶名自安德縣(今陵縣)移治所至陵縣(今德州),后又在安德縣(今陵縣)治所復置縣稱陵縣,這就是“德陵互易”的來歷,也是陵縣建置史上最大的變化之一。
簡言之,影響陵縣建制歷史發(fā)展的重大事件概括地說有三次,根在西漢,變在隋唐,亂在明初。隨著京滬高鐵和石濟客專的建設,陵縣的地位日益優(yōu)越,撤縣設區(qū),融入德州,將成為陵縣發(fā)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作者系區(qū)經(jīng)濟合作局局長)□呂學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