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禮記》中的祭禮及其意義/朱康有

       摘要:祭禮,在中國古代屬于“治國理政”層面的活動,內(nèi)含有人文教化、文明傳承等多重功能。本文以《禮記》的文本為考察對象,研究了祭祀制度與祭禮起源,探索了祭禮的社會政治意義。正確對待祭祀活動,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亦有其價值。

  從民間到官方的祭祀之禮,在我們傳統(tǒng)社會具有非常重要意義,這是與20世紀以后的中國現(xiàn)代社會面貌上最為顯著的區(qū)別之一。20世紀80年代前的鄉(xiāng)下,作為宗族和大家族式的祭拜活動,基本上被清除干凈;作為家庭內(nèi)部的私下祭拜并未完全消除痕跡,甚至仍然滲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從90年代以后,伴隨大規(guī)模的城鎮(zhèn)化運動,這些祭拜作為民俗形式即使在家庭內(nèi)部亦絕大部分消失。近年來,“信仰”不只是作為黨內(nèi)問題被反復強調(diào),“人民有信仰”實際上把國民信仰建構(gòu)提了出來;民間祠堂的恢復、私營企業(yè)祠堂的探索,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烈士、炎黃二帝、孔子文化名人等祭拜形式的增加趨向表明:我們?nèi)砸煤谜归_一下對祭禮形式的價值研究。下面,我們結(jié)合《禮記》關(guān)于祭禮的描述與論證,探討其影響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可能性。

  一、祭祀制度與祭禮起源

  “在中國傳統(tǒng)禮文化中,祭禮是流傳時間最長、受眾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為突出的文化形式之一?!薄耙远Y治國”,在先秦基本上包含了“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各項內(nèi)容(其輕重等主張各家是不同的),囊括了國內(nèi)和“天下”各個層面,甚至“染指”到兵家思想中,比如說有軍禮文化。古人認為,禮是先代君王用來承奉自然法則、控制人們行為的,表現(xiàn)在喪、祭、射、御、冠、婚、朝、聘等禮儀上。用禮來昭示天道人情,天下國家才能做到合乎規(guī)范。故禮以冠禮為起始,婚禮為根本,喪祭為重要,以朝覲、聘問為尊敬,以鄉(xiāng)飲酒禮和射禮為和諧,這就是禮的原則?!胺仓稳酥?,莫急于禮;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保ā抖Y記·祭統(tǒng)》,文中僅注篇名)

  祭祀有各種各樣的對象。執(zhí)掌天下的人要祭祀許多神祗。除已逝祖宗祭拜外,含天地、山川水月、鬼神以及戶、灶、中溜、門、行等五祀之神,幾乎涉及日常生活所有對象。什么是“神”呢?山林、川谷、丘陵能夠生成云氣,風雨馳驟出現(xiàn)怪異,這些人們無法解釋的東西,很多都叫神。日月星辰,是人們賴以識別四季的;山川、林谷、丘陵等,是人的用度來源——與人密切相關(guān)而人為又無法控制,即需祭祀;不屬于該類對象,無需祭祀。

  用作祭祀的物品有特殊的規(guī)定。天下九州(大小諸侯、同姓之國、卿大夫、百姓)要盡力貢獻供祭品。一些場合的祭品有太牢、少牢之分。關(guān)于祭祀奉獻給天子的物品,應依諸侯國稅率輕重、距離遠近和土地大小制定等差,不能由人隨意決定。遇到災荒饑饉年景,祭祀用特豕、特豚。先秦社會有殉葬品習慣,孔子認為,做草扎的人、馬殉葬,顯得心地仁厚;刻木偶人來殉葬,則顯得太殘忍——雕刻得越逼真,就越近乎用人殉葬。

  祭祀有特定的場所。天子宗廟有七座:三座昭廟、三座穆廟,加上太祖之廟共七座。此外,諸侯宗廟有五座,大夫之廟三座,士只有一座,庶人無廟。按照制度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天地、名山大川,而諸侯只能祭祀社稷,大夫祭祀則只有五祀。

  祭祀的次數(shù)、規(guī)模、時間各異,遠近親疏各不同。在五等喪服中,祭祀的等級、服制、方式、期限、參加人員是不同的。祭禮既不要頻繁,也不要稀疏,要和自然運行的法則相配合。夏天禘祭,秋天嘗祭,冬天烝祭,春社祈天,秋社報天,一直到蠟祭,這都是天子的祭祀。庶子不祭祖。凡祭祀,有廢止的,不能再舉行;有的則不能廢止,仍要沿襲舉辦。不應祭的而祭,是無節(jié)制的祭祀。制定禮時要考慮的首先是時代環(huán)境,其次是人倫關(guān)系,再次是事物的法式規(guī)矩,再其次是體現(xiàn)出的義理,最后是恰當而合適的配合?;蛞远嗷蛞陨贋橘F,或以大或以小為貴,或以高或以低為貴,或以文采或以樸素為貴,各有其場合和時令。其中有與民變革的部分,也有不可變革的部分??偟膩碚f,既不可多也不可寡,唯其稱也。

  禮,本意之一即要返回人的本心,遵從古來傳統(tǒng),不忘本原。祭祀有祈求,有報答,有消弭災禍等不同的目標指向。祭禮可以控制和調(diào)節(jié)人的悲戚情緒:有的用以節(jié)制感情,有的借以引發(fā)心中的情感。萬物原本來自上天,世人的本原是從其祖先而來,所以人的祖先能夠和上天相配接受祭祀:祭天就是大規(guī)模的“報本返始”(《郊特牲》)——報答自然的賜予,祭的主要對象是太陽,以月亮相配。有修養(yǎng)的君子對使用過的東西,一定要報答。用盛大的祭禮來報答上天,亦有感恩的含義在內(nèi)。喪祭之禮就是用來表達作為臣下或兒子的感恩之情,如果廢棄,為臣、為子的情義就會淡薄,并會出現(xiàn)眾多背叛死者、忘記生者的人。厚重本始,建筑宗廟、祧廟,教導人們追溯、紀念始祖,不忘自己從何而來:人們信服這一方式,教化工作才能順理展開。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自中出,生于心者也?!保ā都澜y(tǒng)》)古人認為,氣是由于神的充盛發(fā)生在外而有的,魄是由于鬼的充盛發(fā)生在外而有的;合鬼神祭祀,是圣人教化的致極。凡是有生命的必有一死,死后必然歸于土中,這叫做鬼;它的氣散發(fā)飄揚到天空,成為顯現(xiàn)的光景、香臭的氣味,并使人感傷。祭禮可用來補行對父母的贍養(yǎng),延續(xù)孝敬父母的時間。父母活著的時候要贍養(yǎng),去世了就要服喪;喪期結(jié)束后就要祭祀。這是孝子的行為。而孝,就是很好地繼承前人的遺志,完成前人未完成的事業(yè)。祭祀,雖然從來就沒見過有鬼神來享用,但自更古以來,未見有人廢止這種做法,為的是人和死者保持聯(lián)系而不背棄之,含有文明、文化傳承的意義。

  二、祭禮的社會政治意義

  “在王侯的祭禮中,政治觀念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控制力量,強調(diào)政治以其權(quán)威通過祭禮達到統(tǒng)治的目的?!迸e祭不本一定的義理,就叫妄行祭祀?!凹勒撸讨疽惨选?,“可以觀政”(《祭統(tǒng)》)。天下出現(xiàn)了君王,建國君民,就劃分土地;封建諸侯,又為卿大夫設置都邑。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建立廟祧壇墠的祭祀制度。諸侯只祭自己境內(nèi)的神,失掉了國土就不祭了。由此可見,從大的方面講,祭祀與國家的成立、覆滅有關(guān)聯(lián)。天子祭祀,是和天下人共同歡樂;諸侯祭祀,是和他國內(nèi)的人民同歡樂。在傳統(tǒng)社會中,祭祀與政治生活簡直就是一體的??鬃釉?jīng)參與蠟祭,從中慨嘆并悟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運》)的政治哲學。魯國秉承周禮,可是魯國舉行郊禘之禮,不合乎周禮??鬃诱J為,這是因為周公之禮衰微了,他從中敏銳地覺察出“天下”即整個周王朝的衰落趨勢。

  “祭有十倫”(《祭統(tǒng)》),包含有君臣、貴賤、親疏、夫婦、政事、長幼、上下分界等原則。祭廟中的情形反映出國家的景象?!凹漓雽ο笤趥髡f或現(xiàn)實中的功績越高,在祀典中的地位就越重,附加角色也越多”。在宗廟之中,就像在朝廷一樣,是依照親尊關(guān)系的差等:宗人分派職務,按爵位、官位的大小為標準。又如,尸在廟門外仍是國君的臣下,到廟門內(nèi)才代表尊神;國君在廟門外仍舊是國君,到廟內(nèi)才算是尊神的臣下。所以,在祭祀中要辨正君臣的意義、專一父子的慈孝、親睦兄弟的友愛、溝通上下的聲氣,夫婦各有自己應處的位置,這樣的祭祀才能承奉上天的福佑。禘祭、嘗祭尤其有重大意義,是治理國家的基礎(chǔ)。明白了郊祭、社祭的意義,以及嘗祭、禘祭的禮儀,那么管理國家就像在手掌上指劃那樣容易?!吨杏埂酚涊d孔子的話說:“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不止如此,還有“序爵”、“序事”、“序齒”的功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在社中行禮,百物可盡得而用。祭器的制作,實質(zhì)為社會經(jīng)濟生活水平的反映。百工制作器物,陳列祭器,檢查其樣式法度,不允許制作奢侈奇巧的物品惑亂上心,必須以精巧細致為上。物品上還要刻工匠的名字,來驗證其真功夫。用八蠟的祭祀標志四方的收成;蠟祭之后,就把各種作物收藏起來,農(nóng)民就可以休息了,國君不再興起勞役。

  祭祀活動的定期舉辦,為社會教化之體現(xiàn)。儒家認為,親親、尊尊、長長以及男女的分別,是人類社會的常理正道。在祖廟行禮,那么孝順、慈愛就可施行;在五祀行禮,那么法則可以匡正;在郊、社、祖廟、山川等祭祀中,潤飾了義而禮又寄托在其中。社稷,教育民眾要給大地以完美的報答。在個人家中主祭中溜,因為有中溜才有家;國家主祭社稷,因為有土地才有國:這都是告訴人們不忘自己的本原。圣王制定祭祀的制度是:有功于民的、為國家效力而死的、有開國功勛的、能夠抗御大的災害的、保衛(wèi)庶民不受禍患的,這五種人死后,都要祭祀。由此可以看出,祭祀中褒揚什么樣的人,對社會就有什么樣的導向。

  祭禮用的鼎上面鑄有銘文。所謂銘,就是稱揚自己祖先的美德,并在下面列出自己的名字,而顯示給后世的人們。作為先祖,有美好的品行,也有錯誤的地方。銘文,就是稱揚美德、文飾錯誤。一一列出先祖的德行善事、功業(yè)、勛勞,受到的褒獎和賞賜、榮譽、聲名,斟酌重要顯赫的鑄在祭器上,使天下人知曉。顯揚先祖是推崇孝敬之心;自己的名字附到上面,是順理而行;顯示給年輕人,是教育感化。制作銘文者,既看到了先祖美德,又有仁愛之心參與這種行為,還有智慧能以此教化后人;后有才識者觀看銘文,既贊美稱揚的話語,又贊美制作銘文的行為。

  借祭祀的酒肉會聚宗族,這是教給人們要和睦相處,依此維系群體生活。親其所親,尊崇始祖,敬循宗法,團結(jié)族人,宗廟莊嚴,重視國土,愛護百姓,刑罰得當,庶民安居樂業(yè),資財充裕,遂人所愿,禮就成為法式規(guī)范,人人安樂?!梆B(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常”做好了,就是“大順”,就是“順之至也”;落到國家治理上,“用民必順”,“此順之實也”(《禮運》)。故此,借天地所生之萬物用來祭天祭地,借助名山把治理的功績、成效祭告上天,借吉土在郊外舉行祭祀上天的正禮祈求豐年,風調(diào)雨順、寒暑得當,統(tǒng)治者可以南面而立,天下大治。

  日常食物不能超過祭祀的牲牢,穿衣不能超過祭用禮服,居房不能超過祖廟殿堂。宗廟建筑雖然巍峨,但不可以居住;宗廟器皿雖可用,但不可以隨便地使用:不能把進獻神靈的東西同人們的安樂等同起來。接近人們常情的禮,還不是至高無上的;越不接近人情的祭祀越有崇高的敬意。雖然人神有一定區(qū)分,但人類社會生活由于傳統(tǒng)祭祀之禮的廣泛滲透,便蒙上了一層神圣的外衣。政治活動是這樣,經(jīng)濟活動也是這樣,人的世俗生活便具有了崇高的意義。比如說,在嘗祭的時候,讓人們離開田邑演習軍旅,發(fā)布刑殺的政令,這是順應陰氣的意義;沒有發(fā)布刑殺的政令,則庶民不敢割草。這既是人神合一社會狀態(tài)的必然,也是維護社會運行秩序的需要。在群體相對統(tǒng)一、分化程度較低的社會里,政治信仰、社會信仰與個體精神信仰高度一致。

  當代社會的“祛魅”化特征,使政治等群體性活動極易墮落成為深重的權(quán)欲、利欲領(lǐng)域,失去崇高的象征和引領(lǐng)的價值。建構(gòu)政治信仰的形上基礎(chǔ)(當然并非一定要奠立于神學基礎(chǔ)之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必本于天”(《禮運》)亦非全部建構(gòu)在神學基礎(chǔ)上,或具有一定借鑒意義),作為合法性基石之一,仍值得人們努力去探索。

  三、正確對待祭祀的態(tài)度

  在祭禮上,要呈獻祭品。如果把禮物送去給死者而認為死者沒有知覺,這表現(xiàn)得沒有愛親之心;把禮物送去給死者而認為死者仍有知覺,這同樣缺乏理智。似乎儒家在這里表現(xiàn)出一種“矛盾”的態(tài)度,其實乃中庸的做法: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否定了祭禮,也就否定了其順帶的任何價值;完全肯定,又違背常理?!吨杏埂贩Q贊鬼神表現(xiàn)的功德真是美好:看它看不見,聽它沒聲音;體現(xiàn)在萬物中,不能讓人忘懷;鬼神好像舒緩漂浮在人們的上空,又好像在人們的左右,隱匿虛無又明顯至極?!凹郎袢缟裨凇保笆滤廊缡律?,一個“如”字體現(xiàn)出,對于活人的意義遠遠大于對死者的意義,神道設教的重要性正在于此。

  在實體的真實存在性上,無疑此為非常理性的態(tài)度。以后佛教進入中國后,對“佛”的一種譯法即為“如來”,似有同工之處;與道家思想關(guān)于“道體”的“無形而有實”“恍惚”描述亦類。那么,儒家怎么看待好像“虛無縹緲”狀的“鬼神”世界?就是說,生人作為如何?一個“敬”字包含了一切。與其缺少敬意、財物繁多、禮儀周詳,不如財物缺少、禮儀欠缺,但充滿敬意。古代君子舉行大的典禮,從頭至尾必定恭敬謹慎。祭祀之美,在于恭敬誠實,心神向往。凡是天生地長的如有可以奉獻的,全都擺放出來,表示竭盡物品了:從外面要竭盡物品,從內(nèi)心要竭盡心意,這才是祭祀的用心。為了做到“敬”,祭前七天要不御、不樂、不吊,進行散齋;祭前三天要清整身心進行致齋,可以說恭敬至極。把心志安定下來,就叫做“齋”。齋戒即整齊身心,使身心里不整齊的東西而達到整齊。不齋戒,就無法阻止任何雜念的進入和嗜欲的干擾。恭敬至極,就是服從;跪拜也是服從,所以祭拜時一定要一拜再拜。那種心情崇奉的心情,好像殷切地想看到祖先們享用祭品似的。祭祀之際,顯露出來的容貌臉色,腦海里顯現(xiàn)出所要祭奉的親人形象,如同看見了所祭者:“故君子三日齊(齋),必見其所祭者”(《郊特牲》)。莊重的儀容、恭敬的心情,才能和神靈相互溝通。

  祭祀中的“敬”,內(nèi)含表達愛心、孝敬親人、誠信等多種德性品質(zhì)修養(yǎng)?!熬础奔扔小熬炊h之”的含義,亦有“敬愛”之親近感,極為鮮明地體現(xiàn)出儒家“禮”的本質(zhì)。仁人侍奉父母就像侍奉天一樣,侍奉天也象侍奉父母一樣;敬事死者如侍奉生者一樣?!褒S”本身即是誠信至極的事情,誠能感格。誠信即敬,有敬然后才可以奉事神明,這是祭祀原則。饗,就是“向”的意思。誠心相向,然后神靈才能享受。敬意表現(xiàn)為恭敬嚴整的動作,虔誠表現(xiàn)為和顏悅色的姿態(tài),殷勤地期望神靈能夠享受。為什么有只有圣人能祭祀上天,有君子之祭,有“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祭統(tǒng)》),有孝子能祭父母等說法?其中暗含著對人格修養(yǎng)的推崇,并表現(xiàn)于祭禮中?!巴饩础焙蟊惶嵘秊槿寮抑饕摒B(yǎng)方法之一,且影響到內(nèi)心的情狀,即所謂“敬以直內(nèi)”。在祭祀中,不能分散自己的意念,“虛中以治之”(《祭統(tǒng)》),心里沒有雜念,專心致志處理祭祀中的各種事情。在這里,恭敬的心態(tài)又和專一的意念結(jié)合起來。借助祭禮的外在表現(xiàn),增強君子的心志,故而和心志一同升降?!胺蚓匆院?,何事不成?”(《樂記》),有了恭敬和諧的心志,什么事都可以做成。

  修繕宗廟,恭敬祭祀的事,是教育人民補行孝道。教化成立,然后國家才能安定。君子所說的“孝”,不是每家每戶去宣揚,也不是天天訓誡,就是通過一定形式自自然然地貫穿下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父母喪祭過完“大祥”等三個階段時,就可以看出仁者的仁愛、智者的理智、強者的意志;是否孝順之子、孝悌之弟、貞節(jié)之婦,都可由此看得出來。用祭祀這個方法表達自己的敬意,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竭盡能力去做事,回報父母生育的恩德,亦讓人們記住:親人死后,不要忘掉他們。所以,君子有終身的哀思,卻沒有一天敢讓先人蒙受傷害。父母在世時恭敬贍養(yǎng),去世后虔敬祭享,考慮的是一生都不辱沒父母的名聲,故“君子有終生之喪”(《祭義》)。父母去世以后,將要做善事的時候,想到會帶給父母的好名聲,必須去做;將要做不好的事情時,想到這會羞辱父母的名聲,就必定不去做。按照曾子的看法:用父母給留下的身體去做事,怎敢不恭敬呢?日常起居不莊重,是不孝;為國君效力而不忠心,是不孝;為官卻不謹慎,是不孝;朋友間缺乏信任,是不孝;作戰(zhàn)沒有勇氣,是不孝。這些不能做到,災禍還會連累到父母。父母去世后,能夠謹慎行事,不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名聲,這就是終身行孝了。極致來講,每走一步路,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記父母。軍隊中效法遵循孝道,眾人皆可以為孝悌去死,這樣就沒有人敢侵犯了。

  通過祭祀表達對祖先的尊崇,而尊崇祖先所以要敬循宗法,敬循宗法是尊崇祖先的義理。因此,除了教化等功能外,祭禮還具有文明、文化傳承的意義。“儒家祭祀禮儀是社會深層結(jié)構(gòu)的文化,用以維系社會倫理的正常運作”。祭祀活動的禮器展示了傳統(tǒng)經(jīng)濟生產(chǎn)的水平,祭祀的目的之一也有祈福得利的成分,但是“君子”并不利用喪祭過程本身來得利。從上述論證來看,祭祀,與其說是為了死者的安息,倒不如說是為了彰顯生者表達感情、修身養(yǎng)性的需要。祭禮為現(xiàn)世活動奠定了信仰、信念的基石,使人間作為提升到神圣、崇高的層面。一句話,人們似乎從“死”、從本原中獲得了存在的延續(xù)感、價值感。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傳統(tǒng)祭祀活動完全等同于宗教或迷信活動,其中有著深厚的社會心理根源以及國家治理上長治久安的考量。

 ?。ū疚目d于《中華孔學》2020年第1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代祭祀禮儀
略述清儒關(guān)于周代天子宗廟禮制的論述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漢民族傳統(tǒng)禮儀“祭禮”|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家庭祭祖
【李冠云:清明話祭祖】
祭祖文化是華夏文明歷數(shù)千年而彌新的一個重要基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