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對于易過敏的人而言,是最難熬的季節(jié),由于稟賦不足,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較差,遇到柳絮、花粉、氣溫的變化都容易引發(fā)宿疾,出現(xiàn)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皮炎等。
在過敏性疾病的治療與調養(yǎng)過程中,我們推薦3個常用方:
玉屏風散
中醫(yī)學認為過敏性疾病,反復發(fā)作主要是因為人體正氣不足,衛(wèi)表不固,所以需要益氣固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玉屏風散不僅能扶正固本,還能改善過敏體質。
以過敏性鼻炎為例,其反復發(fā)作多因脾胃虛損,肺失宣降所致,治療時要益氣宣肺,補益脾腎,便可使用玉屏風散隨證加減。若遇風寒,鼻塞流涕,頭痛頭暈,宜驅風散寒,加荊芥穗、白芷、蒼耳子、牛蒡子等;小兒過敏性鼻炎,考慮到小兒特殊的體格,可另加黨參、山藥健脾益氣。
病案:陳某,男,36歲,主訴鼻癢、鼻塞、噴嚏反復發(fā)作2年余,頭痛發(fā)熱,小便黃,大便干,鼻腔黏膜充血潮紅,舌尖紅,用方黃芪、白術、防風、辛夷各10g,蒼耳子、黃芩、桑白皮、赤芍、牡丹皮各12g,甘草5g。
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7劑。藥后訴癥狀緩解,增加黃芪的用量,并加烏梅15g,繼服7劑,諸癥基本消失。續(xù)用玉屏風散原方調理1月,每天服用1次,隨訪至今尚未復發(fā)。
解析:患者有鼻塞,加用辛夷、蒼耳子散風邪通鼻竅,患者肺經(jīng)明顯有熱,方中用了黃芩、桑白皮清肺熱,甘草既能清熱解毒又可調和諸藥,癥狀緩解后,加大黃芪用量補益肺氣,又用烏梅生津斂肺氣助黃芪固本,癥狀基本都消失后再用原方鞏固,以防復發(fā)。
消風散
消風散源于《外科正宗》,其原方組方如下: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牛蒡子、石膏(各5 g),甘草、木通(各2.5 g)。
別名祛風劑,主癥為受風邪所致的瘙癢難耐、搔抓后浸漬滲液、皮損色紅,全方以祛風藥為君,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能散風熱、止癢,風為百病之長,在祛風的兼顧他證,同時用苦參、蒼術祛濕,當歸、生地黃、胡麻仁養(yǎng)血活血,石膏、知母、木通清熱。
消風散是風濕熱性及過敏性皮膚病瘙癢證的常用方,對于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炎、過敏性濕疹、甚至是過敏性結膜炎療效都較好。
就以過敏性皮炎為例,其主要因風濕熱邪侵入人體,郁結于皮膚,有瘙癢和皮損,消風散在祛風的同時也能清熱、祛濕,但也要隨證加減:皮損灼熱,可加丹皮15 g、赤芍12g、紫草15 g,清熱涼血;瘙癢嚴重,可加地膚子、白鮮皮各15g祛風止癢;瘙癢不能入眠,可加酸棗仁15g、珍珠母10g、合歡花15g ,助眠安神。
過敏煎
過敏煎出自于祝諶予老先生,由銀柴胡、防風、烏梅、五味子、蟬蛻各10 g,甘草6 g組成,善治各類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
方中銀柴胡甘涼,防風辛散,烏梅酸平,五味子酸溫,組方寒熱共濟,有收有散,有補有泄。治療過敏性咳喘,可在此方中加萊菔子、白芥子、蘇子、葶藶子、杏仁;過敏性鼻炎,可在方中加白芷、菖蒲、辛夷、細辛、蒼耳子、葛根。
病案2:以治療過敏性咳喘為例,在臨床中遇到一患兒,對狗毛、貓毛過敏,咳嗽氣喘半年、痰少、食欲一般、舌淡紅苔薄白,西藥抗過敏無效,咳喘均無緩解,后用過敏煎加減,由于是兒童用量減半,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杏仁、萊菔子、蘇子、葶藶子各5g,白芥子3g,板藍根10g,日1劑,水煎服。
5劑后,咳喘明顯減輕。繼進原方7劑。三診時家長訴患兒咳喘已消失。
解析:該患兒是典型的過敏性咳喘,用藥較為簡單,在過敏煎的基礎上,加了杏仁、萊菔子、蘇子、葶藶子、白芥子宣肺止咳平喘,板藍根以養(yǎng)肺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