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時期是南京和揚州時期(康熙17年以后),石濤于康熙19年庚申(1680年)移居南京,這時石濤的繪畫藝術(shù)漸臻成熟,生活、思想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這時期,石濤在文人薈萃的南京地區(qū)如魚得水,與當?shù)卦S多詩人畫士結(jié)識,其中著名的有屈大均, 孔尚任 、龔賢、 戴本孝 、 查士標 、程邃、黃云等,還認識了卓子任、鄭瑚山、博問亭等官吏名流,他們對石濤藝術(shù)境界的升華大有作用。特別是當時活動在金陵地區(qū)的石溪、龔賢、戴本孝、程邃等都是聲名卓著的畫家,對來自宣城的石濤很有刺激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批社會名流里有不少是收藏古畫的鑒賞家,他們保存有前代不少名人的墨寶,使石濤有機會觀摩前人的作品,進一步了解董源、倪瓚 、沈周以及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從中吸收豐富的繪畫技藝,而他所處鐘陵、太湖的自然景色,也促使他體會到這些名家的筆墨成就。 在這一時期里,他的山水畫有所變化,原來接近于梅清、戴本孝、程邃、蕭云從等這些新安派的畫風(fēng)逐漸由濃而淡,屬于他自己個性的面目變得更為清晰,隨之而現(xiàn)的筆墨更為得心應(yīng)手,在經(jīng)過臨摹學(xué)習(xí),融會創(chuàng)新的階段,以他嫻熟的筆墨技巧,運用變幻莫測的創(chuàng)作手法,從而形成了恣肆灑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上海博物館所藏《石濤書畫卷》、《秋聲賦圖卷》、《荒城懷古圖軸》、《山水清音圖軸》等作品,都是這時期內(nèi)不同風(fēng)格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作于康熙20年辛酉年(1681)的《秋聲賦圖卷》,保留著梅清的靈秀,墨韻潤澤,筆觸勁煉,全圖除近景樹石稍有線條筆跡外,整個畫面幾乎由墨與色渲染而成;絢麗多彩的樹葉,晨霧迷離中若隱若現(xiàn)的村落,左上方大面積留白,猶如晨曦迷霧,朦朦朧朧,正是「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彷佛讓人置身于幽美靜謐的秋色佳景之中;右首配以婀娜多姿的非行非隸書體,使畫面顯得更瀟灑而秀麗。《荒城懷古圖軸》則大有董源、巨然筆意,渾樸深厚,蒼蒼莽莽?!渡剿逡魣D軸》是他40歲前典型風(fēng)格的變奏,是一幅最能代表石濤筆墨清腴,風(fēng)格恣肆灑脫的山水作品,畫中景物層迭、樹木茂密,作者巧妙地運用虛實、黑白的均衡布局,通過水的空靈和云霧的蒸騰,避免了過分的迫塞。在筆墨技法上,山石用披麻皴,橫直交錯,秀靈而堅實,密集的破筆苔點,使山勢更顯蒼莽,篁葉取法倪瓚,只是變蕭疏為茂密,墨色干濕濃淡恰到好處。這時是石濤在繪畫筆墨上得心應(yīng)手,在理論上能自成體系,從而形成了恣肆灑脫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時期。屬于他有個性的面目變得更為清晰起來,上海博物館所藏石濤畫作中即不乏這時期佳作,如在南京所作《蕉菊竹石圖軸》,作于康熙25年(1686年),當時石濤45歲,此圖畫面濃墨淡墨交替應(yīng)用,對比度較強,墨的變化和線條的運用也十分熟練,從畫風(fēng)看,具有徐青藤、陳白陽的韻味。另一幅《細雨虬松圖軸》,作于康熙26年(1687年),石濤是年46歲,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細筆山水佳作,畫筆方圓結(jié)合,高處峻嶺以方筆折角為外形,近處坡石以圓筆為使轉(zhuǎn),行筆舒緩而自然,既保留安徽畫派的氣息,又融會了倪云林的骨格,有一種清麗幽雅、清謐淡遠的韻味。
康熙29年(1690年),49歲的石濤在燕京,此時是他精力最充沛,心情亦舒暢的時期,因而創(chuàng)作了不少巨幛大幅作品,上海博物館所藏《醉吟圖軸》,為北上時所作作品,用筆嚴謹,畫風(fēng)細膩, 描繪了美麗的江南山居佳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