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11月,后主劉禪向魏將鄧艾投降。
后主劉禪
而此時的姜維,正面臨著人生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抉擇。
姜維本是魏國臣民,他的父親姜冏還是郡中功曹,在平定羌族、戎族叛亂時戰(zhàn)死疆場。于是姜維被曹魏任命為中郎,管理本郡軍事。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xué)。仕郡上計掾,州辟為從事”。他的父親姜冏“昔為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衛(wèi)郡將,沒于戰(zhàn)場”。魏朝體恤先烈,于是“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 《三國志蜀書姜維傳》記載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聽聞天水有麒麟兒姜伯約,因考慮一生所學(xué)后繼無人,就想收其為徒。蜀軍攻天水,諸葛孔明設(shè)計騙過天水太守馬遵,讓其以為姜維已經(jīng)投降。此時姜維正在前線對敵,發(fā)現(xiàn)被謀算后直奔天水,結(jié)果被太守馬遵攻擊,無奈向諸葛孔明投降。
魏國滅亡蜀國地圖
這是姜維的人生第一次最重要的抉擇,而姜維提交的答卷無疑是正確的。
降蜀后的姜維備受丞相的重用,在蜀漢依靠自己的才能與戰(zhàn)功實現(xiàn)了封侯拜將的理想。這與姜維在曹魏所受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蜀國對姜維的重視和培養(yǎng)以及魏國隊他的排擠與懷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說 “選擇大于努力”,要想成功,絕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更重的是選對方向,同時還要有機遇的推動。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姜維,選擇的眼光姜維有,三國互相攻伐的大環(huán)境也給姜維創(chuàng)造了非常多的晉升機會。所以說,姜維在蜀漢能取得成功,絕非一種偶然!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但后主劉禪降魏,此刻的姜維又面臨著第二次的抉擇。擺在姜維面前的選項并不多,就那么幾條路可走。一是抗拒劉禪的命令,繼續(xù)對抗北伐。二是投降魏國,做個安樂將軍。
選擇前者可以成就自己美名,殘軍尚有一戰(zhàn)之力??v然兵敗身死,九泉之下面見諸葛丞相,也可安心。
選擇后者,在曹魏也能混個官職,了此殘身。生前能盡享榮華富貴,何必管死后罵名滾滾。
但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dāng)然是我全都要。一個人想要優(yōu)秀,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姜維以生命為餌,為蜀漢末年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精彩。
我全都要
對自己狠的前提是對敵人更狠!在對投降對象的選擇上,在曹魏朝廷、鄧艾與鐘會三者之間,姜維選擇了投降鐘會。
這是赤裸裸的陽謀,姜維如此這般選擇的目的就是要離間鄧艾與鐘會。為何鄧艾與鐘會都沒有識破姜維的計策呢?特別是鄧艾,一直是姜維的老對手,彼此知根知底。
其實,鄧艾與鐘會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二人兵分兩路滅蜀,如今勝利的果實已經(jīng)摘下,面對利益兩者已經(jīng)開始了“二士爭功“。事實上,無論是鄧艾與鐘會面對姜維納上的投降書都只有接受一個選項可以選擇!那就是接受!
大家好,我是鐘會
為什么投鐘會而非鄧艾?鄧艾是事實上滅亡蜀國的人,對于姜維而言,目前的局面就是鄧艾“偷渡陰平,直取蜀漢“造成的。姜維對鄧艾恨意十足,自然不可能對鄧艾投降。這點可以從劉禪發(fā)來降書后姜維手下的士兵的表現(xiàn)看出,知道朝廷已經(jīng)投降后,士兵們氣憤到以劍砍石。士兵尚且如此,身為領(lǐng)兵之將的姜維自然更為氣憤。
狠人姜維的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死鄧艾!
蜀漢投降,劉禪交給鄧艾多少東西呢?蜀國“共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倉糧四十余萬,金銀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余物在庫,不及具數(shù)?!?/p>
面對這樣的利益,鐘會能不眼紅?明明說好了二個人一起攻打蜀國,結(jié)果我在劍閣牽制了姜維全部兵力,你鄧艾跑到敵后摘果子,這種行為誰能忍得了?
對鐘會投降后的姜維果斷的利用了這種心理,并且派遣敵后特工隊到洛陽去制造謠言。謠言很簡單,“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讓司馬昭疑忌。
很難說鄧艾究竟有沒有造反的心思,但姜維一路用計、鐘會落井下石、朝廷疑心四起,鄧艾之死已經(jīng)是一個定局了!
狠人姜維的目的,第二步就是要鼓動鐘會造反!
對鐘會的心思,姜維是熟悉的。鐘會擔(dān)心的是什么?擔(dān)心的是功高蓋主,鳥盡弓藏。
“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
鐘會期待的是什么呢?司馬昭架空曹魏皇帝,成功上位。這樣的事情,你司馬氏做得,我鐘會也做得。
準確的利用鐘會的心思,并為鐘會準備好后路。姜維對鐘會講道:“事不濟,如劉備般割據(jù)蜀地”。
于是公元264年的正月十五,鐘會抵達城都后,決意謀反。正月十六,以為郭太后致哀為由,將不愿意謀反的手下將領(lǐng)胡烈以及相關(guān)官員全部軟禁,公然謀反??上駠鴦倓偲蕉?,魏軍人心思歸,無心打仗更無意謀反。加上監(jiān)軍衛(wèi)灌不支持鐘會,到最后僅有百余名士兵的鐘會所有人都被殺死。衛(wèi)灌約束諸將,這場風(fēng)波才告一段落。
慫恿鐘會謀反,亂中取利,是蜀國以及姜維的唯一希望所在。即使不能實現(xiàn)復(fù)國,也能讓敵人承受相應(yīng)的苦果。姜維想要的是獨贏,那怕以自己生命為代價,也要復(fù)仇,也要敵人沒有好果子吃。最終的結(jié)果也如姜維所愿,鄧艾、鐘會生死、司馬昭也因這場風(fēng)波遭受損失。
82年后,一封《秘書通后主》的秘信為我們揭曉了姜維的上述意圖。其中有一句“愿陛下忍數(shù)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fù)安,日月幽而復(fù)明。姜維“一計害三賢“的計謀的前因后果以及過程才能為我們完整的解讀。
“人不狠,站不穩(wěn)”“不瘋魔,不能活”通往成功的路上會遇到許多的障礙,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遠大目標(biāo),一點一點的朝目標(biāo)努力。要對自己狠一點,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
實現(xiàn)夢想
生活中很多人或許沒有姜維的天賦與才情,但如果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忘掉舒適區(qū);對自己狠一點,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舊堅持自己的初心與目標(biāo),并且為之奮斗,未嘗沒有成功的可能。
成功之人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定力和遠大的抱負,舍得折騰自己,不給自己一絲一毫的喘息,讓自己可以集中精神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我們不鼓勵大家像姜維一樣,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去為之拼搏。但這個故事是否能給予大家啟迪,讓大家了解“人不狠,站不穩(wěn)“的真正含義呢?
全文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