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有個熱詞叫做“向死而生”,某著名企業(yè)家寫了本暢銷書,書名就用了這四個字。
那么,你知道這四個字是誰最早提出的嗎?它的真正含義又是什么呢?
這四個字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人物——德國哲學大師馬丁·海德格爾的名言。
海德格爾認為人是一個介于生死之間的存在物,死亡不是一個人奄奄一息時才到來的,在生存的過程中,它一直在場。人只要沒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著,死是過程,亡是結果。這種一直處于“死著”的生命的本真狀態(tài),就是“向死而生”。
海德格爾的這一觀點,意在引導人們參透生死,從而勇敢地直面生命,直面死亡。
馬丁·海德格爾,1889年9月26日出生于德國,是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17歲的暑假,海德格爾從教堂神父那里借閱了《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的意義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他的哲學之路從此開啟,此時,他還預見不到自己未來會成為哲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因為年少的他,理想是成為一名牧師。
因懷抱對宗教的濃厚興趣,1909年,20歲的海德格爾進入有400多年歷史的德國著名公立大學——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期間閱讀了大量哲學著作,閑暇時還給天主教期刊寫文章,抨擊文化衰落。
一戰(zhàn)期間,海德格爾應征入伍,在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zhàn))做氣象兵。1918年,從戰(zhàn)場回來后,海德格爾成為其大學老師——也是德國歷史上另一外著名哲學家——埃德蒙德·胡塞爾的私人助理。海德格爾曾閱讀過胡塞爾所寫的“現(xiàn)象學”著作,深受胡塞爾哲學思想的熏陶,他很享受與老師之間的哲學對話,在與其一共工作的5年里,兩人宛若父子。
1923年,海德格爾成為德國另外一所著名公立大學馬堡大學的哲學教授,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獨立學術職位。此時的海德格爾,已經(jīng)在德國的學術界、思想界聲名鵲起,一大批來自歐洲各地的學生,成為他哲學思想的追隨者。
其中,就包括漢娜·阿倫特——18歲的她不僅僅成為已有了兩個孩子的海德格爾的情婦,也成為海德格爾哲學生涯中最重要的學術伴侶。海德格爾曾稱《存在與時間》的寫作歸功于阿倫特的激情。
《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思想深邃,影響了后世的多種重要哲學流派和重要哲學家。
漢娜·阿倫特,1906年生于德國漢諾威的一個猶太家庭,1924年,18歲的阿倫特慕名來到馬堡大學副教授海德格爾的班上,她的第一次出現(xiàn),就吸引了海德格爾的注意。
這位短頭發(fā)、大眼睛、喜歡哲學的猶太少女,身上有一種非同凡響的氣場,每次當她在學校餐廳開口講話的時候,周圍會馬上安靜下來。
海德格爾后來告訴她:第一次在教室見到她時,他就愛上了她。海德格爾永遠忘不了阿倫特第一次走進他辦公室的樣子:披著雨衣,帽子有意遮擋著臉龐,羞怯,靦腆,連講話的聲音也發(fā)生了變化。完全不同于她平常的氣場。
海德格爾問了一大串的哲學、宗教、家庭、社會等問題,她幾乎是靠著呼吸才吐出些“是”與“不是”的答案。她已經(jīng)完全融化在對老師的崇拜中。
沒幾天,阿倫特就收到了老師的來信——那是一篇篇文采斐然又充滿激情的情感散文——“我永遠不能夠擁有你,但從今以后,你將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存在將因你而獲得提高……”“在冒著暴風雨回你住處的路上,你顯得尤為優(yōu)美和崇高。而我,我愿意每個夜晚都這樣陪著你走。”“當暴風雨在小木屋外肆虐的時候,我會記起‘屬于我們的暴風雨’……”
阿倫特對海德格爾做出了積極地回應,在馬堡大學附近一座閣樓上,阿倫特的寢室里,年齡相差17歲的師生,點燃了愛欲之火……
同時的海德格爾已有家室,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且擁有了極高的社會地位與聲譽,他并不希望他與阿倫特的事情公開,他更希望將這一切放在地下進行,他不但要瞞自己的夫人,還想瞞住學校的所有人。
于是,一場想革命黨地下工作者式的愛情展開了,海德格爾為兩人之間的交往制定了紀律與規(guī)則,比如用密碼寫書信,約會的時間精確到分,約會時使用暗號——開幾下燈為有人,幾下為無人,敞開窗意味著有機會,打開門表示危險。在兩人的關系中,海德格爾占據(jù)了完全的主動,而阿倫特則心甘情愿地聽從他的安排,既無抱怨也無要求,全力配合。
當你真心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就喪失了一切主動權。阿倫特對海德格爾唯一的希望就是“使我對你的愛不至給你帶來比現(xiàn)在更多的困難”。而海德格爾則嚴苛地要求她:沒有他的允許,她不能給他寫信。
1927年,海德格爾的驚世大作《存在與時間》問世了,并大獲成功。1928年,他收到弗萊堡大學哲學專業(yè)胡塞爾講席的聘任邀請,這次邀請終結了他與阿倫特的“地下情”,因為他不想因為作風問題耽誤遠大前程。他一封信打發(fā)了她。一年后,阿倫特與同是海德格爾的學生岡瑟結了婚,并一起搬到了法蘭克福。
阿倫特與第一任丈夫君特兩人真正的決裂是在二戰(zhàn)來臨前夕。
海德格爾從1931年年底開始就公開表示對納粹的支持,1933年4月他就任弗萊堡大學校長,一個月后就加入了納粹黨。在德國各地舉辦講座后,他一定會在結束之際高呼“希特勒萬歲!”。他跟包括自己的恩師胡塞爾在內(nèi)的所有猶太同事割袍斷義,他還在寫給納粹官員的秘密信函中,告發(fā)自己的同事和學生。當他的好友質(zhì)疑希特勒的缺少教養(yǎng)與文化時,他說:“文化并不重要。他才能非凡?!贝撕?,再不與這位好友相聚。
而身為猶太人的阿倫特,在逃亡中被蓋世太保逮捕,獲釋后與丈夫一同流亡法國,在巴黎為猶太人救助機構服務,日子過得非常艱難。1940年,阿倫特與德國詩人、哲學家布呂赫結婚,二戰(zhàn)爆發(fā)后,法國也納粹德國占領,猶太人再次遭到洗劫,阿倫特再次被捕,在獄中她組織數(shù)百名猶太婦女一起逃亡。此時,她與海德格爾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聯(lián)系。
這段戀情,自始至終,海德格爾未向她承諾什么,阿倫特則試圖通過嫁給他人,轉移自己對海德格爾的愛,但并不成功。直到二戰(zhàn)后,海德格爾因支持納粹而遭到審查時,她還要為他辯護。
多年后,當她有機會再見到正處于失魂落魄的他時,她仍激動不已:“當服務員說出你的名字時,好像時間都停止了。”
海德格爾于1951 年恢復授課,1959 年退下講壇,從此避居于鄉(xiāng)下的山間小屋,極少參加社會活動。
在海德格爾生命的最后八年的時間里,阿倫特每年都會去看望他,與他一起漫步,討論與別人解釋不通的哲學問題,他們之間的信件富有溫度,但哲學意味更濃烈些。
1975年12月,阿倫特遽然辭世;5個月后,海德格爾辭世。
真正偉大的愛情就像文學杰作一樣不同尋常。
——巴爾扎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