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率先寫出EQ論文的兩位教授中的一位John Mayer,又發(fā)表了一篇新論文,他說,EQ雖然好,但是有缺點!
什么缺點?
他提出的新論點稱為“PQ”,他們喚作“Personal Intelligence”,暫譯為“識人智商”或“手段智商”,因為那個personal指的是personality(個性)。
心理學家指出,當年他所寫的EQ,指的是“情緒智商”,只包括一個人在群體之中在情緒上如何高度共同工作,所以EQ高的人,往往在群體中擁有極佳的“配合”及“融入”的能力。
不過,EQ高的人,通常也從臉部表情、穿衣舉止、說話的態(tài)度等來了解對方的個性,然后予以配合,且也讓對方感受到他的EQ,但“PQ”更厲害了!PQ高的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本能地只看人一眼就“感受”到對方的“個性”,也了解自己的個性和他“合不合”,然后,PQ高的人,可以很自然地,以不一樣的方式,來處理那些奇奇怪怪的個性。
有的配合。
有的則予以隔絕,閃得遠遠的。
有的施以不同的“手段”。
重點是,EQ強調(diào)和諧共存,PQ卻強調(diào)“識人、選人”,而且,面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手段”來處理。
這個“PQ”新理論來得正是時候,解答了我最近的困惑──
最近和以前一位主管出來吃飯,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離開待了十年的投資公司,我記得他是一個非常棒的EQ高手,很受長官和同事喜歡,和部屬也都處得很好,我和他從七年前離開公司,交情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我很好奇,這么一個EQ高的人,是什么原因讓他一定要離開這家公司?
他說,很簡單,就是碰到一位新上任的副總,能力很強,要求很多。
新的副總上任,立刻要求這個小部門在期限內(nèi)完成系統(tǒng)建置,我這位主管展現(xiàn)高超的配合度,立刻找來他的部屬商量,如何一起完成這個專案,但這一次,因為壓力相當大,他的部屬開始反彈、無法依進度進行,眼見只剩三個月。
猜猜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這位主管,為了完成工作,只好將所有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白天他還是受部屬愛戴的好主管、受副總仰賴的部門頭頭,晚上則“自己一人”繼續(xù)加班,連續(xù)一個月、兩個月。
到了第三個月。
他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依然無法如期完成,但他已經(jīng)累垮,而且開始生氣了!他下了決定:“這種‘爛好人’,不能繼續(xù)做下去!”于是提交了辭呈,默默地離開了。
有趣的是,就在歡送宴過后的一個月內(nèi),那位副總就找齊了新的主管,也替換了該部門的幾位部屬,鐵腕作風令人傻眼,不過,特別的是,聽說系統(tǒng)建置也順利完成了,公司上下和樂一片。
我想起,這就是典型的EQ被PQ“打敗”的例子。高EQ的人曾經(jīng)是職場最受歡迎的動物,但在現(xiàn)今職場的環(huán)境下,EQ高的人,盡管受歡迎,卻已經(jīng)不是最快樂的人。
PQ要解決的,是EQ經(jīng)常的“爛好人”問題,洞察每個人的個性、自己的個性,施以不同的方案,該好的好,該差的就差。部屬必須具備PQ的能力,主管自己也必須具備PQ的能力。
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段!
哲思啟示:如果工作不快樂,再偉大的EQ盛贊也是枉然。所以,不要再當爛好人,提高你的“PQ”,帶著笑容,也要帶著“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