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從何而來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距今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端,“端正也,始也”。午,五月建午,故曰端午;也有說“午”和“五”通用,亦曰五日。
端午的別名諸多(近30個),除了常見的端午(五)節(jié)、端陽(陽者,火德,離明之時,五之中數(shù)正相值也)節(jié)外,還有重五(二五重合,類似重陽節(jié)的“重九”)、五月節(jié)(一說芒種)、天中節(jié)(五月五日午時)、地臘日(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等。
端午節(jié)的來歷,南北各地,眾說紛紜。如(北方)紀念介子推說:晉文公哀子推之死,令人五月五日(一說子推三月三日焚死,為寒食節(jié)),不得舉發(fā)火。介子推(五月)五日作《龍蛇歌》。故“太原舊俗莫敢煙爨(燒火煮飯)?!?nbsp;
(南方)紀念伍子胥說:春秋末期,因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令大夫伍子胥自殺。子胥乃告其舍人曰:“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皮囊),浮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午日以粽奉之。
(南方)紀念曹娥說:漢孝女曹娥,會稽上虞人,父盱,善舞樂神,建安二年五月五日,泝(同“溯”,逆流而上)濤迎伍君(即伍子胥),溺死,不得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十天)有七日,遂投江以死。經五日,負父尸出,縣長度尚為之改葬立碑。
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一說,并使得屈原成為中國為數(shù)不多、以節(jié)日來紀念的歷史人物。為何屈原的名望最高,人們一如往昔追思二千多年前的一個詩人(失敗政治家),原來是其身上凝結了中國人對家國情懷最深沉的寄托,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后來,在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曰:'君常見祭,甚善。但所遺苦蛟龍(有說法稱“揚子鱷”)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笫澜鞘螋眨迳z及楝葉始此?!?/p>
端午節(jié)的來歷
根據考證,端午節(jié)起源于古代長江流域以龍(蛇)為圖騰的越民族。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他們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以表示其“龍子”的身份。另一說,端午節(jié)是北方周人用“角黍”祭祀之俗,和南方越人祭龍活動的傳承相互交融的產物,即農耕文化和漁獵文化結合的產物。
因此,端午節(jié)起初并不是為了紀念屈原。早在屈原跳江之前,端午節(jié)就已經存在。端午與屈原的緣分始于東漢,《藝文類聚》援引東漢《風俗通》稱: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從戰(zhàn)國開始,北方民間就有(農歷)五月為惡月,初五為“惡日”之說,認為“端午至,五毒(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醒”。實際上,壁虎多為無毒生物,且五毒大多與人類也不會發(fā)生“沖突”,只是進入五月后,天氣變熱,蚊蟲滋生,外加酷暑難耐(一般端午過后,即為夏至),易出現(xiàn)大規(guī)模傳染的瘟疫。
為了避五毒,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要插(掛)蒲(菖蒲,劍形,意為可“斬千邪”)艾(“艾旗”,可以“招百?!薄N吨?,亦有驅蟲之用)、佩香囊(中藥香囊,多含有藿香、白芷、艾葉、八角、茴香等,具芳香辟邪、驅散蚊蠅、預防感冒之用)、蘭湯沐浴、彩絲系臂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做好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避免害蟲(邪祟)傷人。
最初以及后來的端午節(jié)都不過是禳毒驅疫、祈求平安(順遂)的節(jié)日,所以,古人創(chuàng)造、沿襲諸多習俗,并不見“愁眉苦臉”,反而樂觀過日子。那么,今日的我們,大不必在端午節(jié)固守“安康”,也可以互?!翱鞓贰薄?/span>
注意,由于端午節(jié)源自農歷(傳統(tǒng)習俗及農事常用歷法,又稱“夏歷”或“陰歷”),因此它與現(xiàn)行的公歷(工作學習常用歷法,又稱“陽歷”)的日期并不固定。端午節(jié),一般在公歷5月底至6月底之間(最早在5月27、28日,最晚在6月26、27日),平均為6月13日前后。
粽子從何而來
“午日以菰葉裹黏米,謂之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strong>其中,菰(音同孤)葉就是“茭白葉”,黏米,多指黍(黃小米。北方的一種農作物,五月成熟)。早在春秋時代,古人用菰葉包上黍,制作成牛角形狀,作為祭祀時的祭品。牛(角)在古代有祭祀的象征意義,如牛、羊、豕(豬)三牲齊全稱為“太牢”,如果沒有牛(而有羊、豕),作為犧牲,則稱為“少牢”。
南方的粽子,則稱之為筒糉(音同粽),就是將大米(水稻)放入竹筒中烹熟而成,如古文記載的“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水稻的生長離不開水,所以在南方稻作區(qū),人們將貯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祭祀的是水神——蛟龍——越人祭龍的古老活動。
因此,粽即“角黍”同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以浙南為例,使用箬(竹)葉包粽子,即選取表面光潔柔韌的竹葉。在包粽子前,以山梔汁浸泡糯米(抑或有草木灰染色),再用棕櫚葉包成四角,煮熟即可。
南甜北咸東辣西酸
中國飲食,“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但這不過是一個籠統(tǒng)且相對的說法,與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民族習俗和個人習性也有重要關系,沒必要過分當真,理當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切勿亂開“地圖炮”)。
南方人愛吃甜食。一是自然氣候條件優(yōu)越,物產豐盛,無需大規(guī)模腌制菜蔬(注意南方腌制多為肉制品為主,但是制作過冬蔬菜較少)。二是南方(亞熱帶、熱帶)盛產甘蔗,即蔗糖(古代產糖主要依賴甘蔗,此外還有飴糖、蜜糖等,但飴糖多為糧食制作,產量有限且價位不菲,而蜜糖則整體價高且有時間性)。四是中國歷代施行“食鹽專營”政策,導致食鹽“難得”且較為昂貴,南方地區(qū)糖料豐富,只得因地制宜,發(fā)掘蔗糖的價值。
北方人愛吃咸食。一是糖料主產南方,加上交通運輸不便,南方的蔗糖難以覆蓋北方(多為達官顯貴之家所有)。二是北方干燥(少雨),人們出汗量大,更加需要補充更多鹽分。三是北方冬季寒冷,冬季缺少過冬蔬菜(以東北地區(qū)為例,人們在冬季來臨前會囤積酸菜等物)。四是受游牧民族影響較深,日常肉食較多(食鹽重口,可以體現(xiàn)肉類鮮美)。
東部地區(qū)喜辣,多與氣候潮濕的地理環(huán)境有關。如川菜“重辣”,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響:冬季日照指數(shù)較低、潮濕度較高且具有一定海拔高度(溫度低),除了四川外,重慶、湖南、江西等地亦是如此(同緯度的江浙地區(qū),則因日照指數(shù)相對較高,不喜食辣味,除浙江衢州外)。
西部地區(qū)嗜酸,當?shù)兀S土高原、云貴高原等)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水土多含堿,即所謂的“水土硬”),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形成結石,多食酸性食物有利于減少結石疾病(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堿性,吃醋可以維持人體內的酸堿平衡),此外,酸利于維生素的穩(wěn)定(即放醋而保存營養(yǎng)),還有去腥、增鮮、開胃、降暑、減膩,幫助消化的功能。
粽子的甜咸之戰(zhàn)
現(xiàn)代作家汪曾祺曾言,“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但是,中國的食粽版圖,大致呈現(xiàn)“南咸北甜”對立局勢,如北方人堅定地支持蜜棗、豆沙等甜粽,南方則偏愛蛋黃肉粽等咸粽(此外,還有“白粽”,即無餡料,多蘸糖吃,系“粽”的祖宗)。
中國北方,氣候干熱,旱地多出產(糧食作物)小麥,故居民以面食為主,粽子等糯米食物多作為飯后甜點來食用;南方氣候暖濕,水田適宜水稻生長,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所以粽子很大程度會當正餐食用。如果是做“飯后點心”,吃點甜食,咸甜中和,有利身心健康;但是如果作為主食,且有側重甜的餡料,就會讓人覺得太膩(亦不健康),而讓人不愛多吃。
此外,棗樹是落葉小喬木,屬于喜溫果樹,耐旱、耐澇,喜光性強,中國南北皆有。但是一般北方所產果實較佳,因為北方日照充足、天氣干燥,適宜棗樹生長。因此,北方端午粽,多以棗為餡料。紅豆,又稱赤豆,是我國南北地區(qū)常見的纏繞或直立草本植物,它的種子一般供食用(煮粥、制豆沙或做餡料)。常見的豆沙粽或赤豆粽多為甜粽。
如果要用咸鴨蛋(黃)做餡料,先要有鴨子(產卵)。鴨子喜水,而南方河湖密布,咸鴨蛋的產量高,故咸粽多有咸鴨蛋(黃)餡料,且為主流。此外,南方咸粽多有腌肉或火腿為伴,這一點也許跟南方經濟發(fā)達,但(歷史上)肉食較少有關——南方(潮濕多雨)地區(qū),菜肉質保鮮效果差,故而腌(熏)制成火腿,減少水分(減少細菌滋生),其中熏制火腿表面附著大量碳顆粒,可讓細菌無法侵襲,以此延長保質期。
附錄——“端午插艾蒿菖蒲”小故事
傳說,在長毛反(太平天國起義。一說泛指其他戰(zhàn)亂)的時年,由于戰(zhàn)亂不斷,導致了大波大波的逃難潮。在這龐大的“隊伍中”,有三個人引起了“長毛”們的注意。
“這位婦人,你為何將年長的背在身上,年幼的卻用手拖著走。難得他不是你親生的?”
“稟告官爺,這個小的正是奴婢的親生兒子?!?/span>
“那你怎么會如此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
“大人不知,我背上的是小叔子,只因婆婆年老,不能再生育了;但是我還年輕,小孩夭折還能再有。我寧愿自己的孩子出意外,也不能斷了公婆的根?!?/span>
這幾句對話,讓常年“飲血”的長毛起了惻隱之心,轉頭對下屬說,“副官,給他們發(fā)些干糧細軟,打發(fā)他們回鄉(xiāng)”,“本帥欽佩你的倫理孝心。你們盡可以安心待在家里,只需在家門口插上艾葉菖蒲,我們的義兵就不會去騷擾?!?/span>
婦人回家后,就跟鄉(xiāng)鄰說了“制作免死金牌的方法”,然后,一傳十十傳百,鄉(xiāng)里的門口都插上了艾葉菖蒲,最后保佑了一方水土避免生靈涂炭。
據中國民俗推測,端午節(jié)插艾葉菖蒲起碼存在了千百年,基本上不可能晚清才流觴。不過,傳說終歸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戰(zhàn)亂插艾葉菖蒲免遭連累,也許史上是有真實存在的,但到如今不知道經過多少代人口傳心授,事件本來面目開始模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