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一招幫你解決危害:
首先要知道肥胖可以導致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而且還容易引起腦梗塞、心肌梗塞等情況發(fā)生。
其次,是內分泌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肥胖程度越高,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越高。
最后,肥胖的人容易患骨性關節(jié)炎、不孕癥等。
1.中脘穴
是任脈上的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的肚臍上4寸。
功效:它具有健脾和胃,補中安神的功效。
主治:臨床上我們使用中脘穴治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失眠等癥狀。
2.水分穴
位置:上腹部前中線上,肚臍上1寸處。
功效:水分穴是任脈上的穴位, 具有健脾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主治:臨床上,我們使用水分穴治療腹脹、腹痛、水腫、小便不利等證。
3.天樞穴
位置:胃經穴,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功效:健脾和胃,通調腸腑,活血調經。
主治:
①腹脹腸鳴、繞臍痛、泄瀉、痢疾、便秘、腸痛、疝氣;
②月經不調、痛經、癥瘕、帶水、水腫。
機制:
①中樞穴屬胃經穴,位于臍旁,內應腸腑,又是大腸之募穴,為大腸腑氣直接會聚之處,具有很強的通調腑氣的作用,是治療腸胃病的要穴,具有止痛止瀉,消脹通便之功,統(tǒng)治一切腸胃疾患。
②陽明經多氣多血,循經小腹,與胞脈之氣血相通,故又稱“胞脈隸屬于陽明”,故陽明經有調理胞宮氣血的作用。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
①針刺天樞:具有行氣、活血、破瘀之功,可治療女子癥瘕、閉經、痛經等;
②艾灸天樞:則具有調氣止血之效,可治療月經過多、崩漏等癥;
③治療水腫帶下也是通過健脾行氣以達祛濕利水的作用。
4.大橫穴
位置:在腹中部,臍中旁開4寸功效:健脾理氣,通腸通腑。
主治:臍腹脹痛、泄瀉、痢疾、便秘。
機制:其屬脾經,位于腹部,內應大腸,又與陰維脈相通,故調腸腑之力甚強,可治療各種邪氣影響大腸傳導功能的疾患,及脾虛腹脹、運化失職等癥。腸腑的寒熱、虛實疾患本穴均可治療。
5.足三里穴
位置:屬胃經穴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中指),平脛骨粗隆下緣處。
功效: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
主治:
①體弱多病、心悸、氣短、虛癆羸瘦;
②胃痛、嘔吐、腹脹、納差、腸鳴、泄瀉、痢疾、便秘、疳積;
③下肢痿痹、酸痛麻木、中風、癱瘓、腳氣、水腫;
④乳癰、腸癰;
⑤癲狂、癲癇;
⑥防病保健。
機制:該穴屬胃經,位居膝下,為胃經之合穴,五行屬性屬土,為陽土,是胃經之本穴,《靈樞·海論》稱:“胃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加之陽明經多氣多血,故本穴為機體保健要穴,具有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虛、扶正培元之功,可用于心悸、氣短、體弱多病、產后血暈、虛癆羸瘦等癥。
②該穴為胃之下合穴,“合治內腑”,《靈樞·本輸》云:“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故本穴是治療胃腸疾患的要穴,不但可以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血、扶正補虛,從而治療各種虛證,而且還可調理中焦氣機,升清降濁、通調腸腑、消積化滯,行氣止痛以治實證,具有虛實兼治、氣血雙調的特性。
③該穴位于膝下,具有疏通經絡,舒筋利節(jié)、祛風除濕、通痹止痛之功,是治療下肢痿痹、中風癱瘓的要穴。
另外,該穴屬土,土能制水,具有健脾祛濕利水之功,可用于治療水腫、腳氣。
④陽明經循乳里,本穴是胃經的合穴,能調理氣血、疏通乳絡、散結消腫、清熱利濕而治療乳癰,也可用于治療腸癰。
⑤本穴通過經別與心聯(lián)系,具有安神鎮(zhèn)靜的功效,加之健脾利濕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癲狂、癲癇。
⑥本穴通過益氣養(yǎng)血、培元固本,而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病、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刺灸本穴可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6.豐隆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上8寸,條口外開一橫指,脛骨前嵴外開橫指處。
功效:健脾和胃,利濕豁痰,安神定志。
主治:
①頭痛眩暈、惡心嘔吐、咳嗽氣喘、痰多、胸悶胸痛、咽喉腫痛;
②癲狂、癲癇;
③中風偏癱、下肢痿痹、肢腫腳氣。
機制:該穴屬胃經,為胃經之絡穴,別走脾經,直接聯(lián)系脾胃兩經,可通達、疏調兩經經氣。脾主運化,喜燥惡濕,濕聚則成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而陽土、陰土之氣皆會于此穴,陰主運,陽主化,故本穴有滌痰化濁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痰濕上蒙、清陽不升所致的頭痛眩暈;痰濕中阻、胃失和降的惡心嘔吐;痰濁阻肺、胸陽不展的胸悶胸痛、咳嗽痰多;痰迷心竅、阻閉腦絡的癲狂、癲癇以及風痰流注經絡、痰濕凝滯關節(jié)、水濕溢于肌膚的中風偏癱、下肢痿痹、肢腫腳氣等??傊?,本穴既可滌有形之痰,又可除無形之痰,為治痰之要穴。
7.陽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位置:疏肝利膽,舒筋利節(jié),鎮(zhèn)驚熄風。
主治:
①脅肋疼痛、口苦、嘔吐、黃疸;
②下肢痿痹、麻木癱瘓、膝髕腫痛、小腿轉筋;
③小兒驚風、四肢抽搐。
機制:穴屬足少陽膽經,為膽經合穴,五行屬性屬土,土能勝濕。故 陽交 外丘光明 陽輔本穴可疏肝利膽,助脾利濕,治療肝膽 懸鐘 7寸郁滯,濕熱內阻,膽氣上逆,膽汁外溢的脅肋疼痛、口苦黃疸、嘔吐等。
膽經小腿部穴,該穴位于小腿外側近膝關節(jié)處,中醫(yī)認為“膝為筋之腑”,本穴為膝部要穴,屬筋會,是筋氣聚會之處,是治療筋病要穴,具有舒筋、壯筋、緩急柔筋、鎮(zhèn)驚熄風之功,可治療邪氣阻滯的下肢痿痹、膝髕腫痛,經脈失養(yǎng)的麻木癱瘓,經脈拘攣的小腿轉筋,及肝風內動、小兒驚風的四肢抽搐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