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讀,第一遍讀,在于正讀音,這是后面讀好的基礎。像今天第一個學生讀,讀錯音了,趙老師及時糾正是對的。但是,第三個學生讀的時候,你還在正學生的字音,那么說明,第一個人讀到第三個人讀,還是在一個層次上。
意讀,第二遍讀,應該是建立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之上的。像《將進酒》這首詩,學生大部分是理解的,把關鍵的地方處理一下,學生再讀,詩歌的表層意思也就知道了。
情讀,顧名思義,用情去讀。學習詩歌,我們絕對不會滿足于詩歌表層理解的,必然要挖掘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而只有情感把握對了,詩歌才能讀的好。感情基調把握準了,我們再讀,味道肯定不同于前兩次讀。
美讀,在“情意”都知曉的條件下,我們面前的就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張紙,亦或是一首詩了,而是一個人豐富多彩的感情世界,甚至是已轉化為你個人的情感世界,此時,用情加上運用朗讀技巧再誦讀,就是美讀。
趙興雅老師在學生齊讀(這是第六遍讀)之后,還是有些不滿意的說:“沒有讀出味道呀。”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反思,教師的指導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是不是我們的指向不明,層次不清,才使得學生沒有提高呢?
總之,我認為,課堂敢于讓學生讀肯定是好事,但一定要有目的,要有層次的指導,讓學生每一次讀都有提高:上課最后一次誦讀一定要比上課之初的誦讀更有感覺,更有意境。否則就是失敗的誦讀?!斎唬w老師課上一直想“培養(yǎng)”一個學生把《將進酒》讀出味道來,我要說的是,朗讀除了正確把握感情基調外,要想朗讀好,也需要朗讀技巧和朗讀的天賦。
不管怎么樣,語文教師在課堂敢于讓學生讀,敢于花長時間讓學生來讀,就是一種好現象。如果教師掌握一些方法,運用一些技巧指導學生來讀,那將更是一件好事!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能運用好“讀”這個語文學習的“大法寶”,讓瑯瑯讀書聲長久的縈繞于我們的耳畔!
一孔之見,還請同仁多多批評指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