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
——伐紂建周的周武王
公元前1059年,周文王與世長辭了(《史記·周本紀(jì)》和《尚書》說武王伐紂的時間不一樣,這里取《尚書》武王即位十三年滅紂之說,以此逆推,文王死于是年)。因為他的長子伯邑考被紂王殺害,所以次子姬發(fā)繼位,史稱周武王。
當(dāng)時有著名的太公望(即姜子牙)為師,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為輔,還有召公、畢公等一班大臣夾輔左右,武王周圍人才濟濟。文王苦心經(jīng)營數(shù)十年,為武王準(zhǔn)備了足夠的人力物力,加上多年來的對外宣傳,收買人心,人們也普遍認(rèn)為周家應(yīng)該取殷紂而代之??傊渫跻焕^位,他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伐紂。
武王十一年,即公元前1048年,武王率軍到達(dá)孟津這個地方(今河南省孟津縣)。他用車載著文王的木主(牌位),打著文王的旗號,自稱太子發(fā),隨行的有司馬、司徒、司空等一班文武。但渡河時,有白魚從河里跳入武王的船里面來。渡過河以后,又有火莫名其妙地一直燒到武王居住的屋子。武王認(rèn)為這是不祥之兆,就準(zhǔn)備退兵。當(dāng)時,聞訊趕來的有八百諸侯,都說“紂可伐矣”,武王搖搖頭說:NO!NO!你們不懂得天命,現(xiàn)在紂的氣數(shù)未絕,伐不得也!于是就收兵回去了。
我早年讀《史記》到這里,老感到奇怪:武王第一次伐紂雖說回去了,不說武王帶有多少軍隊,單說諸侯的軍隊就有八百支,這應(yīng)該是很大的動靜,紂王居然一點不知道?不大可能。如果知道,居然又一點動靜沒有,不去討伐武王?書上沒有說。只是說紂王繼續(xù)“昏亂暴虐”,“殺王子比干,囚箕子”,鬧騰的更厲害。我覺得不大可能。最早,孔子的高足子貢就對此表示過懷疑,他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狈凑龤v史是后來人寫的,是勝利者寫的,他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了,死人不會說話。我們姑且認(rèn)為紂就是這么壞吧,咱也把洗腳水都往他頭上潑,誰叫他壞的呀?活該!
公元前1046年(《史記·周本紀(jì)》和《尚書·太誓》、《牧誓》所說的年代不一致,不作考證),武王看伐紂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就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于是“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并且還率有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這一班文武官員,以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等附庸國的軍隊,可謂浩浩蕩蕩,氣勢震天。這年十二月戊午,武王再次率師,畢渡盟津,各路諸侯咸來與會。后來又開到商郊牧野(今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舉行誓師大會。武王這個期間,作《太誓》三篇,又作《牧誓》一篇。這些誓詞讀來用韓愈的話說就是“佶屈聱牙”,不太好懂,反正都保存在《尚書》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覽。
紂王聽說周武王已經(jīng)兵臨城下了,慌了手腳,連忙拼湊了七十萬人拒武王。兩下在牧野擺開了陣勢。武王這邊是足智多謀的姜子牙作為軍師,是軍隊的總指揮,他派手下猛將銳卒猛沖紂王的軍隊。紂王軍隊人雖多,但因為紂王無道,人心歸周,巴不得武王趕快把紂滅掉,誰還用力打仗呀?有的干脆調(diào)轉(zhuǎn)槍頭,紛紛嘩變(這就是《尚書·武成》里面所說的“前徒倒戈”),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現(xiàn)場起義一樣,紂王焉得不敗?。紂王見大勢已去,就反身跑回鹿臺上去,把他平生聚斂的金銀珠寶堆集起來,放火自焚了。想起蘇軾諷刺董卓的一首詩:“衣中甲厚行何懼,塢里金多退足憑。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古來獨夫民賊怎么都是這樣的下場???
紂王死后,武王就帶領(lǐng)隨從到紂王的都城朝歌(今河南省安陽),至紂死所。武王對著紂王的尸體連射三箭,又用輕劍敲敲他,最后用黃鉞把紂王的頭給砍下來。成湯所建殷商五百余年的基業(yè),被紂這個臭小子一下子給玩完了。這一年,經(jīng)后來“夏商周斷代工程”最后確定,是公元前1046年。從此,中國的歷史就進入了周王朝的八百余年的漫長的統(tǒng)治時期。
《詩經(jīng)》里面沒有明確可見的歌頌武王的詩,《大雅》里面有一首《大明》,依次歌頌了王季、文王,但后半,說到了武王伐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詩:
《大雅·文王之什·大明》:
明明在下,(皇天的光輝照亮人間)
赫赫在上。(它赫赫威嚴(yán)的高踞在天上)
天難忱斯,(天的意志實在難測)
不易維王。(在下面做個國王也真不易)
天位殷適,(老天本來立了那個殷紂王)
使不挾四方。(卻又使他喪失了天下)
全詩共七節(jié)。第一節(jié),贊嘆上天英明,說紂王當(dāng)絕,天命歸周。
摯仲氏任,(太任是摯國任氏家的姑娘)
自彼殷商,(摯國本來和殷商有著瓜葛)
來嫁于周,(后來太任就嫁到周家來了)
曰嬪于京。(到周京做了王季的新娘)
乃及王季,(她用賢德輔佐王季)
維德之行。(他們推行德政“以御于家邦”)
第二節(jié),贊美王季,娶了賢惠的太任做妻子?!榜厚皇缗雍缅稀?,反正是周家的好日子。
大任有身,(太任很快就懷孕了)
生此文王。(就生下了文王)
維此文王,(這個文王?。?/p>
小心翼翼。(他一向小心謹(jǐn)慎)
昭事上帝,(誠實地伺奉上帝)
聿懷多福。(他使上帝賜給我們無限的幸福)
厥德不回,(他正直無私不搞奸邪)
以受方國。(所以他做了我們的國王)
第三節(jié)寫賢惠的太任生下了賢明的周文王?!靶⌒囊硪怼边@個成語至今在用。
天監(jiān)在下,(上帝象明鏡一樣照亮下土)
有命既集。(天命就集中在文王身上)
文王初載,(文王還很年輕的時候)
天作之合。(上天給他作成了一個好配偶)
在洽之陽,(文王就迎到洽水之北,【洽,水名】)
在渭之涘。(又迎到渭水河邊)
第四節(jié),寫周文王大婚之日,親迎到渭水河邊?!疤熳髦稀边@句詩成了一個成語,至今民間婚嫁,還用此語來贊美婚姻美滿。
文王嘉止,(文王心里喜氣洋洋)
大邦有子。(大國的姑娘嫁給了他)
大邦有子,(上國的這位姑娘?。?/p>
伣天之妹。(美麗得好像天仙,【伣(qiàn):如,好比】)
文定厥祥,(占卜的文辭顯示這樁婚姻十分吉祥)
親迎于渭。(文王就親自到渭水河邊迎接)
造舟為梁,(造好大船一個又一個連接成橋梁)
不顯其光。(婚禮隆重?zé)o比榮光,【不,通丕】)
第五節(jié),承接第四節(jié),寫文王到渭水迎親的場面。所謂“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應(yīng)該就是描繪這樣的場景的。
有命自天,(上帝有命從天而降)
命此文王。(上帝命令這個文王)
于周于京,(在周原的京都)
纘女維莘。(又娶了莘國的太姒)
長子維行,(文王的長子伯邑考雖然被紂王殺死了)
篤生武王。(幸而又生了個偉大的武王)
保右命爾,(上天保佑,并命令武王)
燮伐大商。(去!討伐那無道的殷商)
第五節(jié),寫文王又娶了莘國的太姒。我看,這太姒應(yīng)該姓“包”,名叫“包二奶”才對。不過這個“包二奶”于姬家功勞不小,她生下了偉大的周武王。
殷商之旅,(殷商調(diào)動大批軍隊)
其會如林。(旌旗蔽空宛如山林)
矢于牧野,(武王就在牧野誓師)
維予侯興。(他說:唯有我周家合當(dāng)興旺)
上帝臨女,(上帝監(jiān)視著眾位將士)
無貳爾心。(你們奮勇殺敵,不要心存二心)
第六節(jié),寫武王伐紂,牧野誓師的情景。這一節(jié)可以和《尚書·太誓》、《牧誓》對照著看。
牧野洋洋,(牧野地勢多么廣闊)
檀車煌煌,(檀木戰(zhàn)車威風(fēng)凜凜)
駟騵彭彭。(駕車駟馬威武雄壯)
維師尚父,(還有足智多謀的軍師尚父姜子牙)
時維鷹揚。(他指揮軍隊好像雄鷹展開翅膀)
涼彼武王,(他輔佐偉大的武王)
肆伐大商,(討伐那個無道的紂王)
會朝清明。(一到天明就取得了勝利,天下太平)
第七節(jié),承接上一節(jié),仍是寫牧野之戰(zhàn)的。寫了戰(zhàn)場之闊,軍容之盛,統(tǒng)帥(姜子牙)之武,戰(zhàn)士之勇,君王之威。語極簡約。
————————————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