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這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保侵腥A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說是上下五千年,對咱們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影響最為深遠的人之一。他被古代歷朝歷代尊為萬世之師,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可是,就是這么牛的一個人,當時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卻一輩子仕途失意,他的政治思想影響了之后兩千多年,卻在當時被棄之如敝履,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孔子顛沛流離的仕途
首先要肯定,孔子是一個非常博學和有政治追求的人。出身貴族的他雖然從小家道中落,生活非常困難,但他非常努力好學,到20歲左右的時候學有所成,被譽為“博學好禮”。
古代士人強調“學位優(yōu)則仕”,孔子也不例外,雖然他在教育行業(yè)擁有突出業(yè)績,但從政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
從20歲起,他做過管理倉庫和畜牧的小吏,做過客卿家臣,也做過政治顧問,終于在51歲的時候當上魯國的中都宰(相當于現在的市長),因為政績比較突出,很快就升了官,當上魯國的司空(類似于如今的建設部長),又因為做得好,升官做大司寇(類似于如今的公檢法最高長官),這還不算完,孔子在五十六歲的時候,還成為了魯國的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
這里單從紙面上來看,孔子的政治履歷貌似很牛。但除了50多歲在魯國那幾年的曇花一現,其余幾十年的時間里,孔子一直處于顛沛流離的處境。他帶著弟子奔走各國,先后向70多個國君和權臣“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大展身手。但由于種種原因,孔子處處碰壁,始終不得志。即便是在魯國政治生涯高光的那幾年,也很快因為其它國家的離間計下崗了。
孔子仕途失意帶來的教訓
我們知道,雖然孔子仕途不順,但他的政治才干是不容置疑的,這從他在魯國執(zhí)政的那幾年就能體現出來。
我們還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國君權臣,都是求賢若渴的。千金買骨的典故,就是出于那一時代。
用現代的話來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既是國君權臣們創(chuàng)業(yè)分蛋糕的黃金期,也是各類人才建功立業(yè)的風口,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哪怕像百里奚這樣曾是奴隸乞丐,也有可能搏出個錦繡前程。
那孔子這么有才干,為什么到處碰壁呢?除了讀書人的清高自傲以外,最致命的一點就是,他的政治思想在當時無法滿足諸侯的真實需求。簡言之,不切實際。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的“仁政”是恢復“周禮”,但諸侯正是周禮的破壞者,他們的真實需求是“霸道”,他們不要“成仁”,而要“稱霸”。所以縱橫家、法家在當時更為吃香。
再用現代營銷的術語來說,孔子這個乙方無法滿足甲方客戶的真實需求,就注定了他們的合作不會長久。
所以說映射到現在,我們出去求職也好,談客戶拉投資推銷產品也好,想要干成大事,就必須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以為對方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遠比高大上的泛泛而談更能成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