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是坎坷的,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如意,所處是逆境,反之是順境。
順境可以趨,但這趨的行為要合于義,至少不是非義的;逆境可以避,但這避的行為要合于義,至少不是非義的。記住這個附加的原則,有些關于順逆的情況就容易處理。
此之謂一順百順,還會有什么難處的嗎?難不是由順來,是由利用順而可能不當來。最明顯的是財富,錢太多,容易追求享受,其極也就會墮落,甚至危害他人和社會。地位也一樣,或更甚,位高,權大,如果發(fā)了瘋,其后果就更不堪設想。所以處順境也要有個處順境之道。這道,由偏于知的方面說,是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知足是對于所得,知不足是對于自己。知足就可以不再貪,知不足就可以時時警惕,多在進德修業(yè)方面努力。處順境之道應該謙遜加節(jié)制。謙遜主要是對人,節(jié)制主要是對物。對人謙遜可以防止胡作非為,對物節(jié)制可以防止醉心于享受,流于墮落??傊?,處順境更要謹慎,以免好事轉(zhuǎn)化為壞事。
以文事為例,古語云,文窮而后工,有些人正是利用不顯達、無財富的條件,寫了傳世的詩文。還可以說得具體些,如周亮工《書影》,羅素《哲學概論》,都是在監(jiān)獄里寫的。所以就是處逆境,承認天命不可抗,盡人力還是應該的。
——順逆
悔尤是行事有失誤,感到侮恨。人生于世,這種心情總是在所難免。這樣說,是承認失誤在所難免。
一類,是事前想不到會有失誤。典型的例子是有情人成為眷屬,決定成為眷屬的時候,都認為必美滿而決不會反目,可是實際呢,有些人就居然反了目。這會帶來悔恨的心情,因為總是事與愿違。
人生只此一次,應該力求多是少非,多得少失;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相信鑒往可以知來,則失誤可以變失為得,變禍為福,即過去的放過也罷,只求將來不再有失誤。寬的態(tài)度,安命。是看破得失,也就不致因感到有失誤而悔恨。
——悔尤
解釋仁為內(nèi)心之高貴品質(zhì),確是大有道理。
——歸仁
義是一種道德的約束力量。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取義
我們稱為“老”,通常指六十歲以后,這老的一段大致相當于人生全程的最后一個四分之一。與前三個四分之一相比,尤其前兩個四分之一相比,單看外表,自上而下,頭發(fā)白了,眼睛花了,面如凝脂變?yōu)闈M臉皺紋,牙齒脫落至少是殘缺搖動,走路蹣跚,連個頭兒也收縮不少,總之是走下坡路了。
所以人都不歡迎老,或簡直說是怕老。
高級人物有離休待遇,次高級人物有退休待遇,可有恃而無恐。沒有這種待遇的,當然最好能有足夠的積蓄。如果這退一步的辦法也落了一空,那就只好靠兒女。
老了,有用變?yōu)闊o用,可愛變?yōu)椴豢蓯郏词古紶栍腥松祥T,也大多是依俗禮來表示存問,心里未必是火熱的,何況這偶爾也經(jīng)常是可望而難于成為現(xiàn)實。萬不得已,只好希望有個老伴,晨昏在室內(nèi)活動,以顯示還有人知道,自己還沒有離開這個世界。這是慰情聊勝無。但這要有老伴,有的人沒有,那就真是孤獨而又孤獨了。這種苦是一種心情的苦,感到窮途末路的苦,至少是有些人,其難忍程度會不下于吃不飽穿不暖的。
以上老年的多種情況,還可以總而言之,是先為天所棄,接著也就為人所棄。為所棄,于是成為無足輕重,至少是感到無足輕重。這是苦,佛家所說四苦(生老病死)中的一種苦,老苦。如何對待?莊子《天地》篇說:“壽則多辱?!比枋莵碛趫?zhí)著,多有所求,也許與孔子所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是一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但又殊途而同歸,即趨樂避苦而已。
高的一路是“自豪”,即盡己力之所能,干點什么,并求能有或大或小的成就。只舉一個例,陳寅恪先生晚年失明,寫了八十萬言的《柳如是別傳》,這要幾年時間,日日神游于我聞室與絳云樓之間,也就不會有老的煩惱了吧?還有低的一路是“自欺”,即也找點事做,無名無利(包括對社會),卻是自己之所好,旁人眼中也許認為不值得,自己卻覺得有意思,境由心造,也就可以使隨老而來的苦減輕甚至化為空無。例子很多,如養(yǎng)花、養(yǎng)鳥之類就是。
治老之病,還可以多種“藥”兼用。如出門跳迪斯克,入門寫《歸田錄》。一陣不快,哼兩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之后,想想《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如果能夠化悵惘為平和,也就夠了。根治是不可能的,因為有了生就不能不往前走,走就終會經(jīng)過老而達到盡頭,這種種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老年
“死生亦大矣”,意思顯然是,如果能不死該多好,可惜是不能不死。有的人有黃金屋,其中藏著顏如玉,下降,也會有柴門斗室,其中藏若干卷破書,再降,總當有些遺憾、有些期望吧,一旦撒手而去,都成為空無,其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這痛苦,前面提到過,是來于天命的兩面夾攻:一面是熱愛活著,另一面是不得不死??梢酝艘徊?,純?nèi)巫匀?,不?zhí)著于生死。莊子走的是這一條路,所以視妻死為無所謂,該歌唱的時候就照常鼓盆而歌。這比怕死確是高了一著,但也沒有高到不樂生的程度,因為他不就官位的理由是寧曳尾于途中,仍然有活著比死好之意。
依“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之理,或只是依常識,死既不可免,我們所能求的只是:一,盡量晚些死;二,伴死而來的苦盡量減少。
所以,我想,伴死而來的苦幾乎都是心的,或干脆說,因為想活著,還能看這個,看哪個,干這個,干那個,一想到必有個終結,就舍不得,因而怕。有什么辦法可以變怕為不怕?
有生之年,努力,立德,或立功,或立言,積累了不朽的資本,或下降,只是為兒孫留下可觀的產(chǎn)業(yè)?!豆旁娛攀住氛f:“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辈贿@樣的終是太少了。
在宏觀的內(nèi)容中,生命,尤其一己的,究竟太渺小了。在哲理的思辨中,人生的價值會成為渺茫。渺小加渺茫,不執(zhí)著也罷。
——死亡
談到身后問題,所求不過是生時的心安。
盡人力,由于客觀原因或主觀原因,不能如愿,無妨用道家的態(tài)度,即安之若命,而不怨天尤人。
把活人可用之物消耗于死人,是不合理的。應該薄葬,越薄越好,把節(jié)省下來的財物、時間、精力等為活人用。
再說遺囑,人,縱使高壽,也難免有些未了事,所以,如果來得及,遺囑以有為好??紤]到所求,處理的原則卻是單一的,是一切要為有關的生者的利益和方便著想。如喪事一切從簡,等等。
——身后
生,來于天命,我們抗不了,于是順。順著天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書所謂順生。
張中行 1992 年5月10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