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隱娘被國家寶藏的《上陽臺帖》感動了。
眾所周知,
《上陽臺帖》被認為是李白流傳于世的唯一真跡。
是李白和杜甫同游時所寫下的,
可以說,記錄了
“詩仙”和“詩圣”的那一場偉大的相遇。
《上陽臺帖》
《上陽臺帖》,唐·李白書(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上陽臺帖》作為李白的唯一傳世真跡,
上面題著李白一首四言詩,共25個字,
其全文如下: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
非有老筆,清壯可窮。
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上陽臺帖》背景
李白于開元十二年(724年)出蜀游三峽,至江陵遇道士司馬承禎,得到司馬承禎贊賞。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與杜甫、高適同游王屋山陽臺觀,并來此尋訪司馬承禎,待到達陽臺觀后,方知司馬承禎已經仙逝。不見其人,惟睹其畫,故有感而書《上陽臺帖》。
《國家寶藏》中,
《上陽臺帖》用杜甫的酒后回憶,
重現(xiàn)了三個場景。
場景一:
李白、杜甫和高適到陽臺觀拜訪司馬承禎
三人得知司馬承禎早已仙去,
李白有感而發(fā)寫下《上陽臺帖》。
而“神游”的杜甫,此番是為“勸阻”李白,
不要再回長安,潛心江湖,
做一個江湖俠士。
可是,李白向往成為“大鵬”。
這里最讓隱娘感動的是,
“神游”的杜甫,已知李白的結局,
卻懷著一顆凄然之心,
勸阻李白,不要涉險,
令人感動。
最關心李白的,是杜甫。
場景二:
杜甫在李白投奔永王李璘路上重遇
李白興致勃勃要去投奔永王李璘,
神游中的杜甫,知道李白“禍從此起”,
拉著李白,硬是不讓他去。
他懂他的壯志難酬,
從內心愛惜李白的才華,
不愿他去涉險。
杜甫對李白前路充滿了擔憂,
“上陣的人千千萬,不差你個李太白”,
……
可杜甫也知道,自己勸不住他,
他是那樣一個大鵬,渴望展翅。
最懂李白的,是杜甫。
場景三:
彌留之際的李白,與杜甫再次相遇
李白彌留之際,
志向未伸,結局凄慘,
杜甫為李白的即將謝世而悲傷,
沒有人比他更珍惜李白,
正如他的詩中所說:
世從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李白將要逝去,杜甫說:
你永遠是盛唐那輪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
以明月喻李白,
果然,
最懂李白的,最珍惜李白的,
是杜甫。
在這部短短的視頻里,
讓隱娘落淚的,
是再現(xiàn)了杜甫和李白的相遇。
當浪漫的李白和悲憫的杜甫相遇,
讓人欣慰感動。
當瀟灑的李白,悲憫的杜甫
重現(xiàn)在眼前時,
隱娘熱淚盈眶。
“詩仙”“詩圣”早已遠去,
留給世人的是那絕世的詩篇,
和他們壯麗的傳說。
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場相遇,
發(fā)生在他們之間。
隱娘真心希望如果有另一個時空,
李白和杜甫,能再次相遇,
寫下未竟的詩篇,
喝下未飲的美酒,
沿續(xù)沒有結局的情誼。
謹以此文獻給那場偉大的相遇!
視頻圖片、素材來源于《國家寶藏第二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