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不是經(jīng)典,當真是和字數(shù)無關(guān)!當年《吳越春秋》里那首《彈歌》,全詩為“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兩字一個音步,共8個字,就將古人制造工具、狩獵的全過程一一寫盡, 當真是妙不可言。而說到字數(shù)多的詩,屈原的一部離騷共377句,2476個字,光標點就用了372個,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它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浪漫無比的詩境,堪稱出神入化。
不過《離騷》雖好,中學(xué)時背起來,當真是讓人捏了把汗。所以今天小編就不為難大家了,和大家分享一首短詩,來自北宋“最懶”詩人蘇麟。蘇麟是當時宋朝的一個巡檢,算起來就是一個芝麻小官,平生只寫了這么一首詩,寫完的時候連詩名都沒有, 卻令人回味無窮、拍案叫絕。因為只有14個字,看起來不像詩倒像一個句子,于是后世便給它取名為《斷句》。
《斷句》
北宋. 蘇麟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這句詩其實很多人都聽過,現(xiàn)在我們還經(jīng)常在生活中使用它,因為太短,不少人甚至以為這是一句俗語,其實這是一首宋詩,背后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當年范仲淹奉命鎮(zhèn)守杭州,范文正公的才干自然沒得說,他對杭州府下的官員一一盤點,覺得好的就舉薦給朝廷,不少地方官都受到了重用,范仲淹在當?shù)匾差H有威望。
而這個蘇麟?yún)s一直沒得到提撥,其實這也不能怪范仲淹,蘇麟任職的是巡檢,經(jīng)常在外奔波,平時根本沒有機會在領(lǐng)導(dǎo)面前露臉。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能見到范仲淹,蘇麟便想提一提自己升官的事,但直接提又覺得不好意思,于是就寫了這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假意與領(lǐng)導(dǎo)討論詩句。范仲淹多聰明的人,一讀這首詩就明白蘇麟的意思,再加上這詩確實也寫得好,令他刮目相看,沒多久蘇麟就被升了官。
那么這首詩到底好在哪呢?第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為何靠近水邊的樓臺能先看到月影呢?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視線開闊。蘇麟將范仲淹比作天上“月”,其它人比作仰慕月容之人,這就是不露痕跡的拍馬屁,任誰看了也會喜歡。
第二句“向陽花木易為春”,是指能迎著陽光而立的花木,最容易枝繁葉盛,姹紫嫣紅,形成欣欣向榮的春天景象。這一句又將范仲淹比作天上的太陽,其它人是那渴望成長的花木,不但抬高了領(lǐng)導(dǎo),還展現(xiàn)了自己的上進之心,寫得頗為高明。
一首14個字的短詩,成就史上一段佳話,詩人也憑此一詩成名,這大概就是文字的魅力。這首詩大家喜歡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