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解讀杜甫《蜀相》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劉,有人愛周郎,有人敬關(guān)公,但是杜甫是獨尊諸葛亮的,為諸葛亮寫過將近二十首詩。特別是“安史之亂”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漢故地,親瞻諸葛武侯的遺澤,親睹諸葛武侯的廟貌,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發(fā)不收,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時期的作品。
那先看題目吧,“蜀相”顧名思義就是蜀漢丞相。蜀漢政權(quán)有兩代皇帝,劉備、劉禪,那么它有幾個丞相呢?丞相只有一個,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死后,蜀漢也就廢除了丞相制度,后來的蔣琬也罷、費祎也罷,乃至姜維都是以大司馬或者大將軍的身份執(zhí)政。那就憑這個空前絕后的丞相身份,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但是呢,杜甫這首詩卻又并非憑空玄想蜀相,而是瞻仰成都武侯祠之后的作品。武侯祠,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和祀廟,但是在唐朝,武侯祠和漢昭烈廟還是分開的。所以杜甫的詩題之后,自己又加了一個注,說諸葛亮祠在昭烈廟西。可見這首詩本來是訪古之后的作品,屬于登臨懷古這一類。但是呢,詩人雖然是因為瞻仰諸葛亮祠而寫的這首詩,詩題卻并不是《諸葛亮祠》,也不是《武侯祠》,而是《蜀相》,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詩人在意的是這個人,而不是這座廟。當(dāng)年諸葛亮以一人之力,撐持蜀漢半壁江山,得主敬民尊、享千秋祭祀,這樣的形象對杜甫是有著巨大的感召力的。杜甫也是一個以賢臣自認(rèn)的詩人哪,所謂“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墒悄?,他又終身蹭蹬,未得施展。那此刻身處亂離之勢,面對過往賢臣,他又有怎樣的感慨呢?先看首聯(lián):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這一聯(lián)啊,一問一答,看似平平常常,其實氣度不凡。為什么這樣說呢?這要看“丞相”、“尋”和“柏森森”三個詞。丞相有什么特殊意義呀?要知道蜀漢自然只有諸葛亮一位丞相,但整個三國卻不止諸葛亮一位丞相吧?詩人不說“蜀相”而直接說“丞相”,意味著什么呀?意味著在杜甫心目中,三國時期雖然英雄輩出,但是只有諸葛亮才是真正的丞相,就有一種特別的推崇和特別親切的意味,這就是前人所說的“小視三分,抬高諸葛”。那杜甫這種抬高,當(dāng)然有尊蜀漢正統(tǒng)的意思,但更多的還是出于對諸葛亮個人的景仰,一個“丞相”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諸葛亮在詩人心中特殊的地位了。那“尋”字又意味著什么呢,這個“尋”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尋找,它還隱藏著精神意義上的追尋。相當(dāng)于什么呢?相當(dāng)于李清照《聲聲慢》一開篇那個“尋尋覓覓”,或者說當(dāng)代流行歌曲里頭所謂“千萬里,我追尋著你”。那既然是“丞相祠堂何處尋”,一個“尋”字,就意味著這不是一次隨意的春游,而是一場虔誠地拜謁。那如果我們明白這一點,下一句也就不難理解了?所謂“錦官城外柏森森”,一方面固然是回答了武侯祠的位置,是在錦官城,也就是成都城外那個蒼蒼翠柏掩映之地,另外一方面他也講了武侯祠的精神氣象。什么氣象呢?就是“柏森森”。要知道柏樹可不是一般的樹木,它蒼勁偉岸,經(jīng)冬不凋,自有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氣派,那這種莊嚴(yán)肅穆,不正是諸葛武侯的精神寫照嗎?所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開篇就以一個遠景鏡頭勾畫出武侯祠的整體氣韻,同時呢,又形成一個濃重的情感氛圍,起得堂皇莊重,讓人肅然起敬。那有一個整體遠景了,接下來呢,接下來詩人就已經(jīng)拾階而上,進入武侯祠的庭院之中了。庭院是什么樣子呀?看頷聯(lián):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這一聯(lián)是寫近景,屬于特寫鏡頭了,寫得真是漂亮。漂亮在哪呢?它抓住了春天最典型的形象啊,你看“映階碧草”,這不是春天最經(jīng)典的顏色嗎?“隔葉黃鸝”,這不正是春天最經(jīng)典的聲音嗎?“春色”、“好音”一下子就把春天的氣氛渲染到了十足,這是整體。那再看細節(jié),“碧草”和“黃鸝”相對,這是以綠對黃,顏色多鮮亮?。∧恰坝畴A碧草”,不僅是綠的,它還是靜的,“隔葉黃鸝”呢,不僅是黃的,它還是動的,這又是一動配一靜,動靜相宜。你看整體感和細節(jié)處理都這么漂亮,是不是恰似一幅如詩如畫的春光圖?。繎?yīng)該讓人覺得心曠神怡了吧?如果心曠神怡,那就真是春游了,這首詩不是春游,所以這個心情也絕不是心曠神怡。為什么不是呢?看“自”和“空”這兩個字。春色宜人卻無人鑒賞,這才是“自春色”,好音悅耳卻無人聆聽,這才是“空好音”。“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下子,武侯祠冷落寂寞的樣子就已經(jīng)躍然紙上了。武侯當(dāng)年赫赫功業(yè),遺愛巴蜀,難道已經(jīng)被人遺忘了嗎?這是多么令人感慨呀,這是一層意思。那還有一層意思,“碧草”固然是春天最美的顏色,但它并不自知,它也不是為了諸葛亮而生長;“黃鸝”固然是春天最美的聲音,但它也不自知,而且也不是為了諸葛亮而歌唱。所謂“庭草自春,無關(guān)人事,黃鶯空囀,只益?zhèn)椤保械娜耸麓x、陵谷變遷,在大自然面前仿佛都沒有了痕跡,也沒有了意義,這不是一種更深意義上的寂寞嗎?所以說這一聯(lián)是漂亮的,卻又是寂寞的,這就是以樂景寫哀。那英雄寂寞當(dāng)然會激起詩人的無限感慨,花鳥也許不知道諸葛武侯的功業(yè),世人也許遺忘了諸葛武侯的功業(yè),但是杜甫卻不能忘情于武侯,所以他進一步往前走,進入殿堂之中,參拜諸葛武侯的廟貌。那頸聯(lián)也就隨之而來,由景到人了。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這一聯(lián)啊,真是濃墨重彩,字字千鈞,把諸葛亮的人生際遇、政治理想和功勛業(yè)績都凝煉在了這十四個字之中?!叭欘l煩天下計”,什么是頻煩呢?頻煩就是頻頻哪,就是好多次??!劉備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一生事業(yè)的開始,諸葛亮自己在《前出師表》里不是說過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那么三顧茅廬的結(jié)果到底是什么呀?是下一句呀,“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劉禪父子,所謂“開”是開創(chuàng)基業(yè),所謂“濟”是起臥匡助。無論是先主后主,也無論是創(chuàng)業(yè)守成,諸葛亮都彈精竭慮、始終不渝,這里頭當(dāng)然有匡扶漢室、安頓天下的政治理想,但是一定也有士死知己,知恩圖報的老臣之心吧。換句話說,正因為有劉備的“三顧頻煩”之誠,才會有諸葛亮的“兩朝開濟”之報,也才會有日后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才會有最后的“六出祁山,星隕五丈”。那杜甫拜謁武侯祠的時候,“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啊,山河瘡痍、百姓失所,他多么希望能再出現(xiàn)這樣的君臣關(guān)系,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諸葛武侯那樣得主眷顧,精忠報國呀。所以說,這一聯(lián)是在寫諸葛亮,但是呢,又是反映了杜甫的內(nèi)心世界,是真正意義上的“今古呼應(yīng)”,是杜甫和諸葛亮跨越幾百年的情感交流。這里頭不僅僅有諸葛亮的老臣之心,更有杜甫本人的老臣之心,所以才能這么字字珠璣,力重千鈞。那問題是諸葛亮匡扶天下的政治理想最后實現(xiàn)沒有???看尾聯(lián):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這一聯(lián)啊,真是蜀相的點睛之筆,為什么說它是點睛之筆呢?因為它把個人情懷放大了,實現(xiàn)了一種超越。誰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北伐不成、赍(ji)志而歿,這本身確實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是呢,歷史上這樣赍志而歿的英雄又豈止諸葛武侯一人哪。杜甫一生以賢臣自詡,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可是現(xiàn)實呢,卻是國破家亡、身如飄蓬,這不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嗎?所謂壯志難酬,古今是一樣的,所以這個英雄是誰呀?這個英雄不是諸葛亮,或者說不只是諸葛亮,不是杜甫,或者說不只是杜甫,是古往今來所有這樣有志向的人,看到這種情形,深處這種情形都會淚下沾巾,這是一個好處。那還有一個好處,這一聯(lián)詩在沉郁頓挫之中,另有一種豪邁悲壯,豪邁悲壯在哪呢?在于即使知道難以獲勝,也還是要出師,這就是一種為了理想死生已置的態(tài)度,有這樣態(tài)度的人,無論文官武將都是英雄。因為我們當(dāng)代周恩來總理所說的“難酬蹈海亦英雄”不也是這個道理嘛。所以杜甫這首詩流傳之后啊,就產(chǎn)生了特別深遠的影響。“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也就成了千古悲劇英雄共同的心聲了,比方說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永貞革新”失敗之后,就曾經(jīng)反復(fù)吟誦此詩,為之流涕不已;南宋愛國將領(lǐng)宗澤,臨終之前也是念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后,才三呼渡河而亡的。所謂“長歌當(dāng)哭”,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偉大的力量吧。再讀一遍: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