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全詩】
蜀相(1)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2)?錦官城外柏森森(3)。
映階碧草自春色(4),隔葉黃鸝空好音(5)。
三顧頻煩天下計(6),兩朝開濟老臣心(7)。
出師未捷身先死(8),長使英雄淚滿襟(9)。
【注釋】
(1)蜀相:指諸葛亮。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劉備在成都即帝位,是為漢昭烈皇帝,史稱蜀漢。劉備以諸葛亮為丞相,故稱蜀相。
(2)祠堂:即諸葛武侯祠,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建。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3)錦官城:即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產(chǎn)錦著稱,古代曾設(shè)錦官于此,故成都也稱錦官城。柏森森:諸葛武侯祠前有大柏,相傳為諸葛亮所手植。森森,茂密繁盛。
(4)映階:照映在石階上。自春色:自為春色。
(5)黃鸝:即黃鶯??蘸靡簦喊装子心呛蒙ひ簟?/p>
(6)三顧:三次拜見。諸葛亮隱居南陽(今湖北省襄陽縣西)時,劉備曾經(jīng)三次訪問他,與他籌劃統(tǒng)一天下的大計。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顧:訪問。頻煩:再三煩勞。天下計:統(tǒng)一天下的大計。
(7)兩朝:諸葛亮先捕佐劉備開國,后協(xié)助劉禪繼止,兩朝均為丞相。開濟:開創(chuàng)基業(yè),匡濟時艱。老臣心:指諸葛亮先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后助劉禪匡濟時艱的忠心。
(8)出師:出兵作戰(zhàn)。未捷:沒能取勝。身先死: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師伐魏,據(jù)武功五丈原(今陜西省郿縣西南)與魏軍隔渭水相持百余日,勝負(fù)未央,而諸葛亮卻于八月病死軍中。
(9)長使:永遠(yuǎn)讓。英雄:指后世所有為國為民的志士豪杰。
【賞析】
“丞相祠堂”即成都武侯祠。杜甫本懷“致君堯舜”的政治抱負(fù),身逢安史之亂,在政治上雖一事無成,卻不能不憂念國事,因而有著很深的“孔明情結(jié)”。不管在成都還是在夔州,他都拜謁過諸葛亮祠,留下了若干名篇,《蜀相》即其一焉。
成都在漢代織綿業(yè)發(fā)達(dá),曾專設(shè)錦官管理,“錦官城”本織錦區(qū)專稱,亦泛指成都。武侯祠為晉代李雄始建,祠內(nèi)原多植柏樹,所謂“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古柏行》),一片“柏森森”的景象,令人聯(lián)想到《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暗示出蜀人對丞相的敬愛。寫到祠內(nèi)景色,是草綠葉密,鳥囀好音,本饒春意,然而著“自”、“空”兩字,則一概抹倒。睹物思人之意,見于言外。
頸聯(lián)概括諸葛亮一生出處大節(jié),“三顧頻煩”即“頻繁三顧”,“天下計”即《隆中對》所定東和孫權(quán),北拒曹操、西取劉璋的基本國策;“兩朝”指先主、后主兩朝,“開”是開創(chuàng)帝業(yè),“濟”是濟美守成,說盡諸葛亮一生聰明才智、功業(yè)德操,流露出無限景仰,語極密致。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終因操勞過度而死,留下了《出師》兩表,成為天地間至情至文。
這兩句詠嘆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話是杜甫詠史詩中傳誦千古的絕唱,這是為諸葛亮發(fā)出的哀歌,也寫盡了中華民族多少英雄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史載唐永貞革新被挫,王叔文吟“出師未捷身先死”二句,唏噓淚下;南宋愛國名將宗澤,因國事憂憤成疾,臨終即誦此二句,“但呼過河者三而薨”。可謂千載而下,英雄同淚。這兩句不僅顯示了《出師表》和諸葛亮的魅力,而且也顯示了《蜀相》和杜甫的魅力。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寄居鞏縣(今河南省鞏縣)。祖父杜審言,著名詩人。杜甫曾應(yīng)進士舉,不第。天寶中??烷L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稱杜少陵),郁郁不得意。安史亂起,流離兵亂中。肅宗朝,官左拾遺,因直言極諫,改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嚴(yán)武再任西川節(jié)度使時,表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攜家出蜀,病死江湘途中。後世稱為杜工部。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jié)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后世稱為“詩史”。有《杜少陵集》二十五卷,收詩一千四百馀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