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紛呈“讀”經典
江蘇省無錫市東北塘實驗小學 過琴芬 石燕萍
“文字知冷暖,文章皆有情”。經典詩文離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年代久遠,語言精煉,內涵豐富。如何讓學生在誦讀中體驗、感悟古詩詞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境美?如何讓學生領略經典的魅力,陶醉其中呢?
創(chuàng)設情境,讀出情感
正所謂“境伴文出,情隨境生”。在教學經典詩文中,教師應根據詩文的風格特點,選用適合兒童情趣,感情基調與詩文相適應的音樂、圖片等來配合朗讀,用優(yōu)美、生動的情境來感染、熏陶學生,促使學生讀出詩文的情感來。
例如,在誦讀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中秋之夜,皎潔的月亮緩緩地升起來了,庭院里顯得特別幽靜,詩人蘇軾獨自在涼亭下自斟自飲。面對如此優(yōu)美的月色,詩人浮想聯(lián)翩,在這本應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只有月亮相伴,舉杯望月,多想邀請嫦娥一起來歡飲……課件中那精美絕倫的畫面、委婉動人的歌聲,一下子把孩子帶進了詩歌的美妙意境中,有些語言無法述說、描摹的內容,通過畫面、音樂淋漓盡致地創(chuàng)造出美輪美奐的境界,讓師生流連忘返,學生也讀出了詩詞中的情感。
教師范讀,讀足情感
在課堂上,我們常??吹竭@樣一種動人的情景:教師的一段繪聲繪色的范讀之后,學生紛紛舉起小手,要求像老師那樣嘗試嘗試,顯一顯身手??梢?,范讀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相當?shù)挠绊懥?。教師范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都能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給學生。當學生的讀書與你理想中的差距很大時,當學生的情感才剛入境,又不知怎樣才能讀出心中的感受時,教師的范讀就是一架標桿,它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例如,在誦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由于班級中有一部分學生是跟隨父母到無錫來打工的新市民子女,小時候由爺爺奶奶帶大,感情很深,但現(xiàn)在卻只能分離,不能相見,因此借助他們的體驗,學生完全能體會到詩中王維“獨在異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在朗讀這首詩時,學生由于缺少朗讀的技巧,不能很充分地把詩人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時,教師聲情并茂地進行范讀抵過千言萬語的講解。兒童是善于模仿的能手,對老師誦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很快就領會于心,讀足詩句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就迎刃而解了。
補充資料,讀厚情感
經典詩文不僅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遙遠,有的還不免有些深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且僅從字面上去理解也是膚淺的,走不進詩人的靈魂深處。倘若教師補充點相關資料,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了。
例如在教學《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課時,教師搜集王維五首思鄉(xiāng)詩:《山中送別》《雜詩》《相思》《竹里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些詩中有送友人迎故人的,有寫冬日的,有春日作的;有白天吟的,也有在寂寞的月夜寫的。精心選擇的詩充分顯示了王維漂泊旅途中的孤寂。學生一首首讀來,一次次走進王維的情感世界,怎能不被詩人深厚的詩情感染?此時此刻再來誦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學生就容易讀深、讀厚了。
古詩今趣,讀濃情感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無數(shù)中國人都是沐浴著詩詞的陽光雨露而茁壯成長的。但現(xiàn)在的學生,由于現(xiàn)代媒體的沖擊,真的很難走進詩歌的時空,領略古代詩歌的深邃意境。古詩文教學如何在不破壞詩心詩味的基礎上,通過改寫、吟誦,讀出新趣味,讀濃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朱文君老師上的《古詩今趣》一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在這堂課上,當朱老師引導學生讀好《涼州詞》中的平仄、押韻后,學生很快就讀出了詩中的那份“憂傷”、那份“悲壯”。接著朱老師出示了現(xiàn)代詩人綠原改寫的現(xiàn)代詩,和學生一起“唱和”——(師)酒,酒,葡萄酒(生齊)葡萄酒,(師)杯,杯,夜光杯(生齊)夜光杯。(師)杯滿酒香讓人飲得醉,(生齊)飲呀飲得醉。(師)管他馬上琵琶彈撥把人催(生齊)把人催。(師)要催你盡催,(生齊)想醉我且醉,(師)醉了醉了我且枕戈睡(生齊)枕戈睡,(師)醉臥沙場誰解個中味,(齊)古來征夫戰(zhàn)士幾人活著回?!敝炖蠋熐擅畹赝ㄟ^師生合作讀,讓學生把握詩歌節(jié)奏的變化,學生在情趣高漲中又讀出了詩中的“豪邁之情”。
讀讀古詩,再讀現(xiàn)代詩,古今對比,學生把這首《涼州詞》蒼涼中含著悲壯,決絕中透出豪邁的情感讀得濃濃的,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顆詩心。
咬文嚼字,讀透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特級教師王崧舟也說:感人的文字找出來是不夠的,你得用全部的感動去品味它們,咀嚼它們,不要放過其中的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符號。因此誦讀經典詩文時,我們需要咬文嚼字,讓學生讀透詩文的情感。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數(shù)百年來膾炙人口,而其中的“綠”字,又特令人著迷。可想而知,這個“綠”字,既是《泊船瓜洲》一詩的敏感點,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意象的感應中心。在誦讀這首詩時,教師就抓住了“綠”這個關鍵詞,讓學生說說“綠”這個詞的意思,給它找找意思相近的詞語,在加深對詞語的理解的同時,為學生積累語言。接著深入文字,讓學生想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情景,使學生對抽象的詞語有了具體的感受,最后讓學生朗讀詩句,內化詞語的形象。一個詞,在文字與學生的生活體驗之間走了幾個來回,它持續(xù)地激發(fā)著學生的審美興味,學生自然而然地讀透了詩文的情感。
當然,想讓學生領略經典的魅力,還可以通過想象入境讀、表演激趣讀、聯(lián)系擴充讀、循環(huán)復沓讀等方式,在這些異彩紛呈的誦讀中,孩子們會陶醉于或婉轉、或鏗鏘、或低旋、或高昂的音韻美中;會陶醉于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表現(xiàn)力、生命力中;會陶醉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