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青蓮
連續(xù)參加了理化生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在聽課議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下,關于小組討論的處理方式有必要“討論”一下。
課堂教學是學生主體活動的過程,離開學生主體的學習活動,課堂教學的目標將無法真正實現(xiàn),而課堂討論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很多課堂討論中,還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比如:小組討論過程蜻蜓點水。
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討論的安排不夠從容。
一種現(xiàn)象是問題拋出來之后,不等學生慎重思考,火候還不到的時候就將一些提示或近乎答案的結論性語言隨口說了出來,使問題幾乎流于自問自答的邊緣,迫使討論半路流產,思維含量降低。這些教師的著眼點往往是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而不是怎樣調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說白了就是只考慮怎樣用學生的嘴來說出教師心中的問題,甚至情急之下,幫助學生說出最后的答案,“點到為止”。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不到時候,激不起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教師絕不輕易吐口。教師的點撥、語言的節(jié)奏都要控制的恰到好處,才能引領學生的討論走向更深層、更寬闊、更縝密的層次,才有利于通過討論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實現(xiàn)通過一番討論達到一種從對問題認識模糊、接近實質、猶豫徘徊、豁然開朗的一種貫通的思考、實踐、提升的境界。
另一種現(xiàn)象是對問題難易估計的不準確,拋出來的問題沒有等到討論就有學生開始搶答,這樣,同組內就有學生應和,而不是思考和爭論,討論也就是嘴皮之功,沒有了思想碰撞。
鑒于這兩種現(xiàn)象,在議課的過程中,我建議大家在處理討論問題時,不輕易安排討論,安排就要落實到時間和過程中,以免討論流于形式。建議大家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從這幾個方面衡量對于學案中設置的所有問題或任務是否都有必要安排討論,怎樣安排討論:
1、有沒有問題或是不是問題。
每一節(jié)課,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一個大問題展開的,如果問題根本不存在,則討論就是“偽討論”。無疑而問,無難可疑,所謂的討論肯定是無效的,因為它討論的結果不是發(fā)展學生的智慧,而是讓學生弱智。
2、需要不需要討論。
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要討論。非本學科的問題,沒有答案的問題,超過了學生理解能力的問題,其實都沒有必要在課堂上討論。
3、有沒有條件討論。這樣的問題是個問題,也有必要討論,但是不是適合我們的學生討論?
4、怎么討論。
討論不管是作為一種思考方式還是一種教學方式,都有自己的要求和規(guī)則。但是,現(xiàn)在的多數(shù)課堂有不給時間(來不及思考)、不給方法(瞎猜)、不交鋒(自說自話)、不辨別(只要說出來沒人反駁)、不分析(只有表態(tài),不問為什么)、假統(tǒng)一(只要組長說,組員只管記);無結果(沒有解決任何疑難和矛盾)。這樣的討論時徒具討論的形式而無討論的意義。所以,安排討論不僅要給出討論的問題,更要對討論的方法、要求或規(guī)則加以指導或引導,讓學生在正確的路上越走越順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