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22.02.24
“和”文化在中國人的社會交往中無處不在。節(jié)慶聚餐,一群人需按照地位、年齡、親疏遠近圍坐一起,和煦熱鬧。年節(jié)拜會,主人笑容滿面、迎來送往,客人寒暄問候、和氣一團。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和睦的親友情誼,都是中國人社交文化的重要目的。
“面子”與中式禮儀密切相關(guān)。前秦時期,禮就是起源于祭祀的禮儀,后來逐漸演變成世俗禮儀??鬃釉弧?span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outline-width: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color: rgb(249, 110, 87);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不知禮,無以立”。儒家的“禮”既是一套外在的禮儀規(guī)范,也是個人內(nèi)在的自我評價。
學者成中英曾指出,“面子是個人之成就被認可的形象,它與自我修養(yǎng)的目標,即他的社會聲望和影響相關(guān),在儒家體系中是個人道德規(guī)范(禮)的社會延伸。”中國人的社會取向使人表現(xiàn)出順從他人、不得罪人、符合社會期望以及憂慮別人意見的行為,以便獲得他人贊許,維持良好人際關(guān)系。這就是中國人的“面子”。
林語堂認為,“面子觸及到了中國人社會心理最微妙奇異之點,是中國人調(diào)節(jié)社會交往的最細膩的標準?!?strong style="outline: 0px;;">中國人在交往中采取“適當行為”以及允許社會資源被他人使用,是贏得社交面子的兩個途徑。
中式“面子”與西方社交禮貌存在巨大差異。以邀請為例,英式邀請禮貌源于尊重個體文化的“不要打擾他人”,而中式邀請禮貌源自于集體文化中以低姿態(tài)換取整體和諧。
對于中國人來說,在邀請中塑造一種和諧的氛圍最重要。因此,中式邀請行為往往演變?yōu)閯裾f過程——如果邀請被拒絕,他們就會一而再地邀請,直至對方接受。這種行為會被認為是真誠的、禮貌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給面子”。雖然如此,被邀請者也需要謙虛的推辭一到兩次,最后以皆大歡喜的方式接受邀請,這才符合中式禮貌的“給面子”。
對于英國人來說,邀請的重點則在于是否能夠在最后達成一致的意見。邀請無論是被接受還是被拒絕,只要是坦誠禮貌的,都可以被接受。
“和”與“和諧”就是中國社交“面子”文化的前提與目的。在中國世俗社會中,“面子”與尊重、身份、地位、權(quán)力、聲望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時甚至相互等同。為了不傷面子,中國人通常不會直接拒絕邀請或者贊美,表現(xiàn)得謙虛則被認為是禮貌行為。正所謂“君子無所爭”,“君子矜而不爭”。對于中國文化來講,保護對方的面子就是維護自己的面子。面子所體現(xiàn)的“和諧”精神,是中國文化中“避免沖突、維持平衡”特質(zhì)的現(xiàn)實顯現(xiàn)。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