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yī)學】9 方劑

【六、溫里劑】

    凡以溫里祛寒藥為主組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溫通經(jīng)脈等作用,以治療里寒證的方劑,稱為溫里劑。屬于“八法”中的“溫法”。

    里寒證的成因大致有三:一是外寒直中,深入臟腑經(jīng)絡;二是素體陽虛,寒從內(nèi)生;三是誤治,或服寒涼峻下藥物太過,損傷陽氣而生。由于寒邪所在的部位不同,病情的輕重緩急不同,故其為病就有中焦虛寒、亡陽厥逆、寒凝經(jīng)脈之分。因此本類方劑分為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三類。

    本類方劑多由辛燥溫熱之品組成,非“里寒”證不宜使用。對熱證、真熱假寒證,陰虛證等禁用。

    此外尚應注意患者體質(zhì)及季節(jié)氣候等不同情況,須辨證準確,因人、因地、因時制宜。

    理中丸(《傷寒論》)

    【組成】    人參    干姜    白術    炙甘草各 9 g(湯劑量)

    【功效】    溫中祛寒,補益脾胃。

    【主治】    脾胃虛寒證。癥見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清稀,腹脹食少,嘔吐,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蚱⑽柑摵鸬氖а?,小兒慢驚,喜唾涎沫等。

    【方解】    本方是治療脾胃虛寒證的常用方劑。本證多因脾陽素虛,或過食生冷,或寒濕內(nèi)侵,損傷脾陽而致。寒凝中焦,阻礙陽氣,氣機不展,故腹痛,喜暖喜按;清氣不升,濁陰不降,則嘔吐;陰盛濕聚,則不渴,喜唾;水谷精微并走于下,故大便清?。恍郝@風是由脾陽虛衰,土虛木郁而動風。方中干姜辛熱走中焦,溫中祛寒,振奮中陽,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健脾助運,為臣藥;白術溫燥,健脾祛濕,為佐藥;炙甘草和中補土,為使藥。諸藥合用,藥專力宏,是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常用方。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療脾胃虛寒證的主方。臨證除見吐、利、滿、痛等主癥外,應以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辨證依據(jù)。

    1、本方加熟附子,脾腎雙補,補火生土,適用于中焦虛寒較甚,或兼腎陽虛衰,火不生土者,或脾胃虛寒,風冷相乘,心痛,霍亂,吐痢轉(zhuǎn)筋者,方名附子理中丸。

    2、本方加半夏、茯苓以燥濕化痰,利濕健脾,適用于中焦虛寒而又兼痰濕內(nèi)停,咳唾多涎,食少難化者,方名理中化痰湯。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jié)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熱,對熱證及陰虛者不宜用。

    【歌訣】    理中丸主溫中陽,甘草人參術干姜,吐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陽。

    小建中湯(《傷寒論》)

    【組成】    芍藥 18 g    桂枝 9 g    炙甘草 6 g    生姜 9 g    大棗 4 枚    飴糖(兌服) 30 g

    【功效】    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主治】    脾胃虛寒所致脘腹攣痛,喜暖喜按,納差便溏,面黃無華,舌淡苔白,脈弦細澀?;蚱⑽柑摵鸬奶搫诎l(fā)熱,自汗惡風,心悸不寧等。

    【方解】    本方證為中焦虛寒,營衛(wèi)氣血不足所致。中焦虛寒,凝滯氣機,不通則痛,故脘腹攣痛,得溫則減;運化失司,則納少便溏;氣血化源不足,則面黃無華,舌淡脈細;心血不足則悸動不安;營衛(wèi)俱虛,陰陽失和,勞則陽氣外張,故發(fā)熱;陰不內(nèi)守,則常自汗出而惡風。治當溫中補虛,緩急止痛,甘酸化陰,標本兼治。方中重用甘溫質(zhì)潤之飴糖,補中緩急,伍桂枝味辛甘溫,助飴糖溫中散寒通陽,二藥合用,取辛甘化陽之意,共為君藥;芍藥酸甘微寒,助飴糖滋陰養(yǎng)血,和營斂陰,為臣藥;炙甘草甘溫益氣,既合飴糖、桂枝辛甘化陽、益氣溫中,又合飴糖、芍藥甘酸化陰、緩急止痛,為佐藥;生姜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二藥相使為用,外則調(diào)和營衛(wèi),內(nèi)則升騰中焦陽氣,共為使藥。諸藥合用,既可溫中補虛,健旺中焦脾胃以治其本,又可緩急止痛以治其標,陰陽平調(diào),營衛(wèi)協(xié)和,脾胃健運,氣血得充,則諸癥悉除。方名“建中”,即建立中氣的意思。

    本方由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而成,兩方僅一藥一量之差。桂枝湯中桂、芍等量,寓收于散,意在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使外感風寒從汗而出,故重在主外。本方則芍量倍于桂,更加飴糖,寓散于收,意在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使中焦之虛寒從內(nèi)而解,故專以主內(nèi)。

    【臨床運用】    本方性偏甘溫,既能溫建中氣,又可甘溫除熱。是治中焦虛寒、里急腹痛的常用方。臨證以虛寒性脘腹攣痛和虛勞發(fā)熱為辨證依據(jù)。

    1、本方加黃芪增強益氣升陽之力,適宜于小建中湯證見氣虛自汗、時時發(fā)熱者,方名黃芪建中湯。

    2、本方加當歸補血和血,適宜中焦虛寒、營血不足證,尤以產(chǎn)后虛羸(léi)更宜,方名當歸建中湯。

    現(xiàn)代常用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痙攣、腸痙攣、慢性肝炎、神經(jīng)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fā)熱等屬中焦虛寒、營衛(wèi)氣血不足者。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等有內(nèi)熱者不宜使用本方。

    【歌訣】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枝甘草姜棗和,更加飴糖補中臟,虛勞腹痛服之瘥(cuó)。

    吳茱萸湯(《傷寒論》)

    【組成】    吳茱萸 9 g    生姜 18 g    人參 9 g    大棗 4 枚

    【功效】    溫肝暖胃,降逆止嘔。

    【主治】    ①陽明寒嘔。食谷欲嘔,胸膈滿悶,胃脘疼痛,吞酸噪雜,苔滑,脈沉弦。②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沫。③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方解】    本方證由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故食谷欲吐,或干嘔吐涎沫或吞酸噪雜;濁陰循肝經(jīng)上擾于頭,則巔頂頭痛;濁陰阻滯中焦,故胃脘疼痛;脾胃升降失常,則下利、嘔吐;苔滑、脈沉弦而遲均為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征。方中吳茱萸辛苦大熱,溫肝暖胃,尤擅降逆止嘔,為君藥;生姜辛溫重用,溫胃止嘔,為嘔家圣藥,以增吳茱萸溫胃之功,為臣藥;人參甘溫,補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益氣健脾,甘緩和中,并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四藥相合,共奏溫肝暖胃,降逆止嘔之功。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以食谷欲嘔,或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冷,苔滑脈沉弦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神經(jīng)性嘔吐、神經(jīng)性頭痛,梅尼埃病等屬肝胃虛寒者。

    【使用注意】    嘔逆拒藥不受者,可采用冷服或少量頻服法。

    【歌訣】    吳茱萸湯參棗姜,肝胃虛寒此法良,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參附湯(《正體類要》)

    【組成】    炮附子(水煎) 9 g    人參(另燉) 12 g

    【功效】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癥見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脈微欲絕。

    【方解】    陽氣暴脫,不能溫煦四肢,則手足厥冷;元氣衰微,不能鼓動心脈,搏動無力,則脈象細微欲絕;陰液隨陽氣外脫,故冷汗淋漓,氣息微弱。在此急救固脫之時,非大溫大補之品,不可以固將脫之氣,非大辛大熱之品,不可能回將衰之陽。方中重用人參甘溫大補元氣,激發(fā)臟腑機能,益氣固脫為君;附子辛熱,溫補真陽,回陽救逆為臣。二藥同用,藥專效宏,作用迅速,對真元大虧、陽氣暴脫、危在頃刻者,濃煎頻服,療效確鑿。

    【臨床運用】    參附湯為峻補陽氣以救暴脫之劑,為益氣救脫的代表方劑。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虛極欲脫,產(chǎn)后或月經(jīng)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本方救治。

    本方證汗出很常見,如加煅龍骨、煅牡蠣、五味子等斂汗固脫之藥,則尤為周全而效果更好。

    【使用注意】    本方為純陽之品,一見陽氣來復,病情穩(wěn)定,便當辨證調(diào)治,不可多服,以免助火傷陰耗血。陽證熱厥者禁用。

    【歌訣】    參附湯是救脫方,補氣回陽效力彰,元氣大虧陽暴脫,脈微肢厥自爾康。

    黃芪桂枝五味湯(《金匱要略》)

    【組成】    黃芪 9 g    芍藥 9 g    桂枝 9 g    生姜 18 g    大棗 4 枚

    【功效】    益氣溫經(jīng),和營通痹。

    【主治】    虛勞血痹證。癥見肌肉麻木不仁,脈微細澀。

    【方解】    本方證是由正氣不足,營衛(wèi)不和,感受風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痹阻肌膚所致。因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勞而汗出,腠(còu)理開,風邪入,客于血脈,致營血不暢,不能濡養(yǎng)肌膚,而麻木不仁;脈細澀為血少血行不暢之象。本方即桂枝湯去甘草,倍生姜,加黃芪而成。是一首振奮陽氣,溫通血痹的方劑。方中黃芪益氣固表,氣旺則血行,為君藥;桂枝溫經(jīng)通陽,助黃芪達表而通痹,為臣藥;營陰內(nèi)虛,則佐以芍藥養(yǎng)血和營;倍生姜宣散外邪,大棗補中以資化源,共為使藥。諸藥合用,使氣行血暢,則血痹自除。

    【臨床運用】    本方辨證依據(jù)是“肌肉麻木不仁”。

    1、對中風后遺癥之手足無力、肢體不仁者,本方有效。血虛加當歸、雞血藤補血;氣虛倍黃芪,加黨參補氣;筋骨痿軟可加木瓜、杜仲、牛膝以強筋骨;血痹久病入絡,可加地龍、雞血藤養(yǎng)血通絡;陽虛加附子以溫陽;夾瘀加桃仁、紅花以活血散瘀。

    2、現(xiàn)代?;眠\用于治療周圍神經(jīng)炎、腦中風后遺癥、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雷諾氏病、硬皮病、心肌炎、褥()瘡、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等屬于營衛(wèi)氣血不足,復感風邪入侵血脈者。

    【使用注意】    風濕熱痹,關節(jié)紅腫痛者不宜用。

    【歌訣】    黃芪桂枝無物湯,芍藥大棗與生姜;營衛(wèi)俱虛風氣襲,血痹服之功效良。

【七、補益劑】

    凡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的作用,以治療各種虛證的方劑,稱為補益劑。屬于“八法”中的“補法”。

    虛證,系指人體的正氣不足所產(chǎn)生的病證。引起虛證的原因較多,但總不外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調(diào)兩方面。無論是先天或后天引起的虛證,歸納起來不外乎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類。治療虛證的方劑也分為補氣劑、補血劑、氣血雙補劑、補陽劑、補陰劑五類。

    氣虛者,當補氣;血虛者,應補血;氣血兩虛則氣血雙補,這是治療氣血虛弱的常法。但氣與血有著相互作用的密切關系,古人有“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說法,《脾胃論》說:“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又說:“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因此治療血虛證,常加入補氣藥,以助生化。失血時更是重用補氣藥,扶元固脫。氣虛之證,一般只用補氣藥治療,很少運用補血之品。因補血之品偏于陰柔、有滯氣之弊。然而,氣虛則不能生血,血虛又可導致氣虛,因此在臨床應根據(jù)氣虛血虛的主次、原因、轉(zhuǎn)化,適當?shù)嘏湮榉剿幱枰灾委煛?/p>

    陰虛者,滋其陰;陽虛者,補其陽;陰陽俱虛,治當陰陽雙補,這是治療陰虛和陽虛的常法。但人體之陰陽有著相互資生,相互作用,也就是“陰陽互根”的密切關系。因此,有些補陰的方劑中常酌加補陽藥,補陽的方劑中也常配伍適量補陰藥,即張景岳所說“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

    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可導致有關臟腑的虛證。治療這些虛證,除按《難經(jīng)》所說“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和其營衛(wèi);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的五臟分補法外,還可按照五行相生關系,即“虛則補其母”的治療原則,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如肝虛補腎以“滋水涵木”,肺虛補脾以“培土生金”等,可稱為間接補益方法。

    在五臟補益方法中應重點放在補脾或補腎臟上。因為腎為“先天之本”,是真陰、真陽之所在;脾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補先天也即激發(fā)推動后天功能;補后天也即充養(yǎng)先天之精。精氣血旺盛則五臟得養(yǎng),諸虛百損因此而告痊愈。

    使用補益劑時應注意:其一,補益劑多滋膩,多服久服或脾胃虛弱者,應注意健脾、和胃、行滯以資運化。其二,虛實真假應辨清,“大實有羸狀”的假虛證候,誤用補益,或“至虛有盛候”的假實證候;當補反攻,就犯了“虛虛實實”之戒。其三,虛實并見時,當視具體情況扶正、祛邪并舉。其四,補益劑為虛證而設,絕非食餌,不虛勿補,不可濫用。其五,補益藥質(zhì)多濃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一)補氣劑】

    補氣劑適用于氣虛證。主治脾肺氣虛,癥見神疲乏力,氣短,自汗,納差便溏,面色萎黃無華,舌淡苔白,脈弱或緩大無力,或勞則發(fā)熱,自汗惡風,脫肛,子宮脫垂等。代表方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等。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人參 9 g    白術 9 g    茯苓 9 g    炙甘草 9 g

    【功效】    補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癥見面色萎黃,語言低微,神疲自汗,乏力氣短,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緩。

    【方解】    本方為治脾胃氣虛常用方劑,也是治療一切氣虛證的基本方劑。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運化無力則納差食少;水谷精微不能向上轉(zhuǎn)輸而并走大腸,大腸燥化不及則溏瀉;氣血化源不足,不能榮養(yǎng)于面部,則面色萎黃無華;神失所養(yǎng)而疲倦;氣虛不固,則汗自出;土不生金,肺氣虛則氣短不接,語聲低微;舌脈均為氣虛之象。方中人參(可用黨參代替)大補元氣,健脾益胃,以資化源,為君藥;白術健脾燥濕,助其運化,為臣藥;茯苓健脾滲濕,為佐藥;炙甘草補氣和中,為使藥。全方甘溫補氣,健脾益胃。因其補氣者從脾胃而治是走正道,且作用平和,如謙謙君子,故名“四君子”湯。

    本方與理中丸比較,組成藥物僅一藥之別,兩方均用人參、白術、炙甘草以益氣補中,但四君子湯中三藥配茯苓,且人參為君藥,重在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中三藥配干姜,并以干姜為君藥,重在溫中祛寒,主治中焦虛寒證。

    【臨床運用】    本方是補氣劑的基本方,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面黃食少,神疲乏力,脈緩。

    1、脾胃氣虛兼有氣滯,癥見脘腹悶脹,加陳皮以理氣化滯,方名異功散。

    2、脾胃虛弱兼痰濕,癥見咳嗽痰白清稀,舌苔白膩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方名六君子湯。

    3、脾胃虛弱兼有痰濕氣機不暢,癥見脘腹悶脹、噯氣、欲嘔、便溏、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者,加陳皮、木香、半夏、砂仁以理氣,方名香砂六君子湯和胃祛濕化痰。

    4、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腸胃功能減退、消化不良、慢性腹瀉、反復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等表現(xiàn)為脾胃氣虛的,均可加減應用。

    【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溫燥,故陽盛、陰虛者不宜。

    【歌訣】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治,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氣滯使。

    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人參 10 g    茯苓 10 g    白術 10 g    扁豆 7.5 g    山藥 10 g    蓮子肉 10 g    薏苡仁 5 g    砂仁 5 g    桔梗 5 g    炙甘草 3 g    大棗 3 枚(湯劑量)

    【功效】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    脾胃氣虛挾濕證。癥見形體消瘦,精神疲倦,納少氣短,脘腹?jié)M脹,大便溏瀉或腸鳴泄瀉,自汗乏力,或泛泛欲吐,口不渴,面色萎黃,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脈緩無力。

    【方解】    本方證由脾虛夾濕所致。脾胃虛弱,則運化收納失職,濕自內(nèi)生,阻礙中焦氣機,則食少不化,脘腹?jié)M悶,大便溏瀉或腸鳴泄瀉;胃氣不降則嘔惡頻作;氣不攝津則自汗出;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不足,肢體失于濡養(yǎng),則乏力、形體消瘦;血是神志的物質(zhì)基礎,今氣血不足則神疲倦??;血不榮于面,則面色萎黃;舌脈均為脾虛夾濕之象。治宜益氣健脾,滲濕止瀉。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湯,健脾益氣為君藥;扁豆、薏苡仁、山藥健脾助運,滲濕止瀉為臣藥;蓮子肉甘澀、健脾止瀉,砂仁辛溫、芳香醒脾,助君藥促進中州運化為佐藥;桔梗疏利氣機,助清陽上升為使藥。諸藥合用,溫而不燥,補而不滯,使脾胃健,內(nèi)濕除,則諸癥自愈。

    本方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山藥、蓮子、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而成。兩方均有益氣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為治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參苓白術散兼有和胃滲濕及保肺作用,主治脾胃氣虛夾濕的泄瀉證,并可用于肺脾氣虛兼夾痰濕的咳嗽證,為“培土生金”法的具體應用。

    【臨床運用】    本方是脾虛濕盛之泄瀉和肺脾氣虛之痰濕咳嗽的常用代表方劑。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氣短納少,脘腹?jié)M悶,吐瀉倦怠,脈緩無力。

    1、可用于小兒疳積,吐瀉消瘦,流涎不止。

    2、單純性小兒消化不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胃炎屬脾胃虛弱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歌訣】    參苓白術扁豆陳,蓮草山藥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diào)服益脾神。

    補中益氣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    黃芪 15 g    炙甘草 6 g    人參 12 g    當歸 9 g    陳皮 3 g    升麻 3 g    柴胡 3 g    白術 9 g

    【功效】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胃氣虛證。癥見乏力氣短,神疲自汗,納差,便溏,舌淡苔白,脈緩無力。

    2、氣虛發(fā)熱證    癥見不耐勞作,勞則發(fā)熱汗自出,渴喜熱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萎黃,頭痛,納差便溏,舌淡白,脈大而虛。

    3、氣虛下陷證    癥見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胃下垂,眼瞼下垂,小腹空墜等。

    【方解】    本方證為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中氣下陷,以及氣虛攝納無力所致。飲食勞倦或他病失養(yǎng)導致脾胃氣虛,運化失常,化源不足,則神疲乏力,納差便溏,面黃,氣短懶言,自汗,四肢無力;氣虛衛(wèi)外不固,勞則陽氣外越,故發(fā)熱,脈大而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故頭痛;中氣不足以托舉臟器而下陷,空墜,或久瀉久痢不止。治療當溫補脾胃,益氣升陽,鼓動中焦陽氣,輸布精微,氣血化源充足,諸癥才能自除。方中重用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人參大補元氣,白術燥濕健脾,炙甘草甘緩健脾為臣;陳皮理氣,當歸補血,均為佐藥;升麻、柴胡升舉下陷的清陽,共為使藥。諸藥合用,使脾胃調(diào)和,水谷精氣生化有源,脾胃虛弱諸癥得除。并且通過甘溫藥與升麻、柴胡配伍,起到甘溫除熱的作用,陰陽平調(diào),氣血充足,氣虛發(fā)熱證得以治愈。

    本方與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三方中均用人參、白術、甘草以益氣健脾,治療脾胃虛弱證。其中四君子湯為益氣健脾的基本方,適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失職之證;參苓白術散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又加滲濕健脾止瀉之藥,故益氣健脾,滲濕止瀉,適用于脾虛濕盛之泄瀉證;補中益氣湯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再加黃芪、升麻、柴胡、當歸、陳皮等藥,以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而致的多種疾病。

    【臨床運用】    運用本方的依據(jù)是乏力懶言,面色萎黃,便溏脈虛,或氣虛下陷證,或虛勞發(fā)熱證。本方是升陽益氣的代表方,若靈活運用則用途很廣。

    1、素體氣虛,易患感冒,或氣虛,外感發(fā)熱不退,倦怠多汗,可用本方治療。

    2、本方加枳殼,可治療氣虛下陷所致眼瞼下垂、子宮下垂、胃下垂、脫肛等。

    3、本方加減可用于治療重癥肌無力、久瀉、久痢等。

    【使用注意】    本方甘溫外散,故對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禁用。

    【歌訣】    補中參草術歸陳,芪得升柴用更神,勞倦內(nèi)傷功獨擅,氣虛下陷亦堪珍。

    生脈散(《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    人參 9 g   麥冬 9 g    五味子 6 g

    【功效】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氣陰兩傷證。癥見肢體倦怠,氣短聲低,汗多懶言,或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干紅少苔,脈微細弱,或虛大而數(shù)。

    【方解】    本方證為外感暑熱,耗氣傷陰,或久咳肺虛,氣陰兩傷所致。氣虛則倦怠乏力,語聲低微,氣短懶言,脈微細弱或虛大而數(shù);熱灼陰液或寒邪津傷,而見干咳痰少,口干舌燥,舌干紅少苔等陰津虧損之象。治宜益氣養(yǎng)陰生津。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固脫止汗,為君藥;麥冬滋陰潤肺為臣藥;人參、麥冬相協(xié),氣陰雙補,相得益彰。五味子益氣生津,斂陰止汗,與參、麥相伍,既可固氣津之外泄,又能復氣陰之耗損,為佐藥。三藥合用,一補一潤一斂,使氣復津生,汗止陰存,脈得氣充,則可復生,故名“生脈”。

    【臨床運用】    本方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代表方,臨床以體倦氣短,自汗神疲,口燥咽干,舌紅脈虛為辨證依據(jù)。方中人參為益氣固脫要藥,元氣大虛者,可用紅參;陰虛明顯者,可用西洋參;病情危重者,全方用量加重。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率不齊、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肺心病、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患屬氣陰兩虛者,以及各類休克、中暑、老年性癡呆癥屬氣陰兩傷者。臨床急癥多用生脈注射液。

    【使用注意】    氣陰兩虛兼實邪者,不宜使用。

    【歌訣】    生脈麥味與人參,益氣養(yǎng)陰效力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二)補血劑】

    補血劑具有補益營血的作用,主治血虛證,臨床以面色、口唇、爪甲蒼白、頭暈眼花、舌淡、脈細,或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少色淡,經(jīng)閉不行等為主要表現(xiàn)。代表方如四物湯、歸脾湯等。根據(jù)氣能生血的理論,使用補血劑時,常配伍補氣藥。

    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方》)

    【組成】    熟地 12 g    白芍 12 g    當歸 12 g    川芎 12 g

    【功效】    補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    營血虛滯證。癥見面色蒼白,唇甲色淡,眩暈心悸,失眠健忘,或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腹痛,崩漏,或妊娠胎動不安,產(chǎn)后惡露不盡等。

    【方解】    本方證是由血虛血滯所致。營血不足,不能榮潤,故見面色蒼白,唇甲色淡;神失所養(yǎng)則失眠健忘;血不足精也虧,髓??仗?,故頭暈目眩;心血不足,搏動無力,故心慌心跳,悸動不安;營血虛滯,沖任虛損,則月經(jīng)量少色淡,不能應時而下,或前或后,月經(jīng)不調(diào);營血虧虛,胞宮失養(yǎng),則經(jīng)行腹痛;沖任不固,則崩漏下血;孕育胎兒,全憑精血濡養(yǎng),今血虛則胞胎失養(yǎng),故胎動不安;產(chǎn)后既有血虛,又有血瘀,故惡露不下,下而不盡。上述諸癥,總由營血虧虛所致,法當補血調(diào)血。方中熟地填精補髓,髓旺則血生,為君藥;當歸養(yǎng)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為臣藥;芍藥養(yǎng)血和陰,為佐藥;川芎行氣活血,引經(jīng)直入血分,為使藥。本方配伍補血和血而不破血,補中有散,散中有收,為治療一切血虛證之基礎要方。

    【臨床運用】    本方是補血調(diào)經(jīng)的基礎方,以頭暈心悸、面色無華、舌淡、脈細為辨證依據(jù)。

    1、若血寒、經(jīng)期腰腹疼痛者,加炮姜、桂枝、吳茱萸、香附、川斷以溫經(jīng)散寒,理氣止痛。

    2、若妊娠胎漏、先兆流產(chǎn)者,加阿膠、艾葉以養(yǎng)血止血安胎,方名膠艾四物湯。

    3、血瘀重者,加桃仁、紅花活血化淤,方名桃紅四物湯。

    4、氣虛血虛者,加黃芪、人參補氣養(yǎng)血,方名參芪四物湯,又名圣愈湯。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產(chǎn)疾病、蕁麻疹等慢性皮膚病、骨傷科疾病以及過敏性紫癜、神經(jīng)性頭痛等屬營血虛滯者。

    【使用注意】    脾胃陽虛,食少便溏及虛火旺盛者,不宜用。

    【歌訣】    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婦女經(jīng)病憑加減,臨證之時可變通。

    歸脾湯(《正體類要》)

    【組成】    黃芪 30 g    人參 15 g    茯神 30 g    白術 30 g    炙甘草 6 g    木香 1 5 g    生姜 3 g    大棗 3 枚    當歸 3 g    龍眼肉 30 g    酸棗仁 30 g    遠志 3 g

    【功效】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1、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眩暈、健忘、失眠、乏力氣短、納差、便溏、神疲自汗、面色萎黃無華、舌淡苔白、脈細。2、脾不統(tǒng)血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先期量多,以及婦女崩漏、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便血齒衄、肌衄等。

    【方解】    本方是治療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的常用方劑。心主血脈而藏神,心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則心悸、眩暈、健忘、失眠神疲;脾主運化而統(tǒng)血,脾虛則運化無力,故納差便溏;氣不攝津則自汗出;氣不統(tǒng)血則見各種出血癥狀。法當養(yǎng)心健脾,然養(yǎng)心不離補血,補血不離健脾,氣旺才能生血。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補氣健脾,為君藥;黃芪、當歸(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為臣藥;龍眼肉、酸棗仁、遠志養(yǎng)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共為佐藥;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補中和胃,為使藥。全方配合,益氣健脾為主,補血養(yǎng)心為輔,目的在于氣旺才能生血,血旺才能養(yǎng)心。故方名“歸脾”。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同用參、芪、術、草以益氣健脾。但本方以補氣藥配伍養(yǎng)心安神藥,故功在益氣健脾,補血養(yǎng)心,主治心脾氣血兩虛之證及脾不統(tǒng)血證;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藥配伍升舉清陽藥為主,故功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及氣虛發(fā)熱證。

    【臨床運用】    本方是主治心脾氣血兩虛的常用方,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心悸失眠,食少倦怠,面黃脈細,或便血,或氣不攝血導致的各種出血,血色淡紅。

    氣血兩虛伴心神失寧之癥者,本方去川芎,加陳皮、五味子、遠志,能益氣補血,養(yǎng)心安神,方名人參養(yǎng)榮湯。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神經(jīng)衰弱、心臟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腫瘤放療、化療后支持輔助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白血病等屬于心脾兩虛者。

    【使用注意】    陽盛、陰虛者不宜用。

    【歌訣】    歸脾湯用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心悸健忘俱可卻,便血崩漏總能醫(yī)。

【(三)氣血雙補劑】

    氣血雙補劑具有益氣補血的作用,主治氣血兩虛證,代表方如八珍湯。

    八珍湯(《正體類要》)

    【組成】    當歸(酒拌) 9 g    川芎 6 g    白芍 9 g    熟地黃(黃酒拌) 9 g    人參 9 g    白術 9 g    茯苓 9 g    甘草 4.5 g

    【功效】    氣血雙補。

    【主治】    氣血兩虛證。癥見面色?白或萎黃,心悸怔忡,乏力氣短,舌淡苔白,脈細緩無力。

    【方解】    氣血兩虛之證,多由飲食失調(diào),久病失養(yǎng),氣血不生,或失血耗氣所致。人賴氣血而生存,氣血充足,則臟腑得養(yǎng)而安和。若氣血不足,則諸疾叢生。治法上當補氣養(yǎng)血。方中四君子湯補氣為君藥;四物湯補血為臣藥。煎藥時加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和中益脾為佐使藥,共奏氣血雙補之功。

    【臨床運用】    本方為氣血雙補的基本方劑,以氣短乏力,心悸失眠,頭目眩暈,舌淡,脈細無力為辨證依據(jù)。凡病后虛弱、各種慢性疾病、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產(chǎn)崩漏、癰瘍久不收口等證,屬于氣血兩虛者,皆可加減運用。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貧血、病后虛弱、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慢性肝炎等。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不宜用。

    【歌訣】    氣血雙補八珍湯,四君四物棗生姜,再加黃芪和肉桂,十全大補效更強。

    炙甘草湯(《傷寒論》)

    【組成】    炙甘草 12 g    生姜 9 g    桂枝 9 g    人參 6 g    生地黃 50 g    阿膠 6 g    麥冬 10 g    麻仁 10 g    大棗 10 g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通陽復脈。

    【主治】    脈結(jié)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zhì)干而瘦小者。

    【方解】    本方證由陰血不足,陽氣虛弱所致。陰血不足,血脈無以充盈,陽氣虛弱,無力鼓動血脈,則脈氣不相接續(xù),故脈結(jié)代,心動悸;氣血陰陽俱虛,形體失于充養(yǎng),則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zhì)干瘦小。唐代王燾用治虛勞肺痿乃同病異治之法。方中炙甘草用量大,補氣生血,養(yǎng)心益脾;生地黃重用,滋陰養(yǎng)血,充脈養(yǎng)心,共為君藥,益氣養(yǎng)血以復脈之本。人參、大棗補益心脾,阿膠、麥冬、胡麻仁甘潤養(yǎng)血,共為臣藥。桂枝、生姜溫心陽通血脈,以助脈氣接續(xù),為佐藥。原方煎煮時加入清酒溫通血脈,以行藥力,為使藥。諸藥合用,可益氣養(yǎng)血,通陽復脈,旨在復脈定悸,故本方又名“復脈湯”。方中炙甘草用量大,功在益氣補心,緩急定悸,非同于通常調(diào)和藥性之用,故方名“炙甘草湯”。

    【臨床運用】    本方為陰陽氣血俱補之劑,以脈結(jié)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紅少苔為用方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功能性心率不齊、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甲亢等有心悸、氣短、脈結(jié)代屬陰血不足、心氣虛弱者。

    【使用注意】    陰虛內(nèi)熱者慎用。

    【歌訣】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冬生地麻仁襄,大棗阿膠加酒服,通陽復脈第一方。

【(四)補陰劑】

    補陰劑具有滋補陰液、清瀉虛熱的作用,適用于陰虛證。臨床常見陰虛證有肺胃陰虛,肝腎陰虛,除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舌紅苔少或無苔等一般陰虛癥狀外,肺陰虛見干咳少痰,胃陰虛見干嘔,饑而不欲食,腎陰虛見腰膝酸軟、夢遺耳鳴,肝陰虛見目干澀、煩躁耳鳴等。代表方有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熟地 24 g    山茱萸 12 g    山藥 12 g    丹皮 9 g    茯苓 9 g    澤瀉 9 g(湯劑量)

    【功效】    滋補肝腎。

    【主治】    肝腎陰虛證。癥見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顴紅盜汗,多夢遺精,或虛火上炎,或骨蒸潮熱,手足心熱,或消渴,或虛火牙痛,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方解】    本方證乃腎精不足,虛火上炎所致。腎藏精、精生髓以養(yǎng)骨,若精不足,髓少而骨失所養(yǎng),則腰膝酸軟;腦為髓海,精不足則腦失充養(yǎng),故頭暈目眩;腎開竅于耳,靠精血以充上竅,腎精不足則上竅不利,故耳鳴耳聾;陰虛則內(nèi)熱,故見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虛火擾動精室則遺精;循經(jīng)上炎則咽干口燥,牙痛;陰虛津虧則多飲;腎虛不固則多尿,消渴乃生。方中重用熟地填精補髓,補肝腎,滋陰血,為君藥;山茱萸補腎養(yǎng)肝,山藥滋腎健脾,共為臣藥;與熟地合用,成腎、肝、脾三陰并補而重在補益精血,化生真陰,以收治本之功,是謂三補。澤瀉清利以瀉相火、并制約熟地滋膩之弊,丹皮性涼瀉虛火、并制約山茱萸溫澀之嫌,茯苓甘淡滲利、以制約山藥壅滯之憾,共為佐使藥,此即所謂三瀉。如此配伍,補中有瀉,寓瀉于補,補而不滯,其配伍之精妙,為后世之楷模。

    【臨床運用】    本方為滋補肝腎的基礎方,臨證以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舌紅苔少,脈沉細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1、腎陰不足而虛喘者,加五味子補腎納氣,以治虛喘,方名七味都氣丸。

    2、陰虛火旺,潮熱遺精較甚者,加知母、黃柏滋陰瀉火,方名知柏地黃丸。

    3、肝腎陰虛,視物昏花,兩目干澀者,加枸杞子、菊花以補肝腎、明目,方名杞菊地黃丸。

    4、肺腎陰虛,或喘或咳者,加麥冬、五味子滋腎斂肺,方名麥味地黃丸。

    5、現(xiàn)代可用治神經(jīng)衰弱、慢性腎炎、高血壓病、肺結(jié)核、糖尿病、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結(jié)核、不孕癥、不育癥、抗衰老及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多種慢性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腎陰虛者。

    【使用注意】    本方陰柔滋膩,若消化不良、脾虛便溏,不宜使用。

    【歌訣】    六味地黃益腎肝,三補三瀉功效專,熟地八兩山山四,丹皮澤瀉茯苓三。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可服煎,養(yǎng)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研,肺腎兩調(diào)金水生,麥味加入長壽丸。

【(五)補陽劑】

    補陽劑具有溫補體內(nèi)陽氣的作用,適用于陽虛證,臨床常見脾陽虛、腎陽虛和脾腎陽虛證。癥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頻數(shù),夜尿增多,大便清稀或五更瀉,或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以及水腫,喘咳等。代表方有腎氣丸。

    腎氣丸(《金匱要略》)

    【組成】    熟地 24 g    山茱萸 12 g    山藥 12 g    茯苓 9 g    澤瀉 9 g    丹皮 9 g    熟附子 3 g    桂枝 3 g(現(xiàn)在多用肉桂)(湯劑量)

    【功效】    溫補腎陽。

    【主治】    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余瀝不盡,或小便清長,夜尿增多,或遺尿、遺精,或消渴、浮腫等。

    【方解】    腎中元陽激發(fā)溫煦全身臟腑組織器官,若陽氣虛弱,則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少腹拘急;腎主水、主氣化,但腎陽不足,不能化氣行水,則見小便不利或余瀝不盡,或尿多清長;夜晚屬陰,陽更不足,故夜尿增多,甚則水濕泛濫于肌膚而見水腫;腎氣不固則遺尿、遺精。雖見證不一,但其根源皆在腎陽不足。故方中用肉桂、附子溫補腎陽,鼓舞腎氣,用量雖少,取“少火生氣”之意,為君藥;陽根于陰,“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故以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為臣佐藥。全方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陰陽協(xié)調(diào),腎氣充足,則諸癥可愈。

    【臨床運用】    本方為溫補腎陽之基礎方,使用本方的依據(jù)是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1、腎陽不足,水液潴留所致的腰重腳腫,小便不利,加牛膝、車前子以溫腎利水,方名濟生腎氣丸。

    2、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慢性腎炎、神經(jīng)衰弱、前列腺肥大、糖尿病、尿崩癥、甲狀腺機能低下、慢性支氣管炎、更年期綜合征等屬于腎陽虛者。

    【使用注意】    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使用。

    【歌訣】    腎氣丸補腎陽虛,地黃山藥及茱萸,丹皮苓澤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煦。

【八、固澀劑】

    凡以收斂固澀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斂汗、澀精、止瀉、止帶、固脫等作用,用以治療氣血津液散失、滑脫等證的方劑,稱為固澀劑。

    氣血津液散失滑脫之證,臨床指自汗、盜汗、久瀉、久痢、肺虛久咳、遺精、遺尿及崩漏、帶下不止等久病虛證而言。其本為正氣虧虛,氣血精津的散失、滑脫僅為其標,所以治療總宜固澀止脫,急則治其標,然后再以補虛之法治本。根據(jù)病因、病位的不同,治療之側(cè)重各異。

    玉屏風散(《醫(yī)方類聚》)

    【組成】    防風 6 g    黃芪蜜炙 18 g    白術 12 g(湯劑量,散劑各等分)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虛自汗證以及虛人易患感冒者。癥見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緩。

    【方解】    本方主治衛(wèi)氣虛弱,不能固表之證。氣虛則衛(wèi)外不固,腠理不密,風邪容易侵襲,故見惡風而易于感冒;營陰不能內(nèi)守,津液外泄,則常自汗出;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緩皆為氣虛之象。治宜益氣固表。方中黃芪甘溫,內(nèi)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藥;白術健脾益氣,以資氣血化生,助黃芪益氣固表,為臣藥;兩藥合用,使氣旺表固,則汗不外泄,外邪亦難內(nèi)侵。佐以防風走表而散風御邪,黃芪得防風,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芪,則祛風而不傷正。對于表虛自汗、或體虛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氣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風者,言其功用有思御風屏障,而又珍貴如玉之意。本方配伍特點是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合小量祛風解表之品,使補中寓散。本方與桂枝湯均可用治表虛自汗,但本方之自汗為衛(wèi)氣虛弱、腠理不固所致,故功專益氣固表止汗,兼以祛風,臨床以治衛(wèi)虛不固之自汗為主;桂枝湯所治之自汗,為外感風寒、營衛(wèi)不和所致,故功專調(diào)和營衛(wèi)以止汗,并長于解表,用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以自汗惡風,面色?白,舌淡脈緩,易患感冒為辨證依據(jù)。

    1、本方常用于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邪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于傷風感冒而誘致病情反復者。

    2、自汗較重者,可加浮小麥、煅牡蠣,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使用注意】    若屬實證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則不宜使用。

    【歌訣】    玉屏風散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益氣固表止汗靈。

    四神丸(《證治準繩》)

    【組成】    補骨脂 12 g    五味子 6 g    肉豆蔻(煨) 6 g    吳茱萸 3 g(湯劑量加生姜、大棗)

    【功效】    溫腎暖脾,固腸止瀉。

    【主治】    脾腎陽虛泄瀉。癥見久瀉或五更泄瀉,納呆,食后不消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方解】    腎陽虛衰,不能溫暖脾土,以至虛寒內(nèi)生,運化無力,固攝無權(quán)而納呆,食而不消,甚則完谷不化,下利不止;五更即是黎明前,正是陰氣盛極,陽氣萌發(fā)之際,腎陽虛衰者,陽氣當至不至,陰氣極而下行,故為泄瀉;陽氣衰微,精神不振,故神疲乏力;舌脈均為陽虛陰盛之象。腎陽虛,不能溫煦下焦,故腰酸肢冷。方中補骨脂辛苦性熱而善補命門之火,為壯火益土之要藥,故為君藥;肉豆蔻溫脾腎而澀腸止瀉,吳茱萸暖脾胃而散寒除濕,二藥合用,既助主藥溫暖脾腎以治本,又可澀腸止瀉以治標,并為臣藥;五味子收澀固腸,并能養(yǎng)陰,為佐藥;生姜、大棗溫中散寒,滋養(yǎng)脾胃,并為使藥。如此配合,則溫腎暖脾,澀腸止瀉之功神,故方名“四神”。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脾腎虛寒泄瀉之專方,臨證應以久瀉或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腰痿肢冷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慢性腸炎、慢性結(jié)腸炎、腸結(jié)核、功能性腹瀉等屬脾腎虛寒者。

    【使用注意】    食滯不化,或腸胃積熱所致泄瀉,禁用本方。

    【歌訣】    四神骨脂與吳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棗生姜同煎合,五更泄瀉最相宜。

    縮泉丸(《魏氏家藏方》)

    【組成】    烏藥 9 g    益智仁 9 g

    【功效】    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主治】    下元虛寒之小便頻數(shù)證。癥見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止,舌淡,脈沉弱。

    【方解】    本方證由腎氣不足,下元虛寒,膀胱約束無權(quán)所致。腎與膀胱相表里,腎氣不足則下元虛冷,膀胱開合失司,不能約束、固攝水液,以致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滑精;舌淡,脈沉弱也為虛寒之象。方中益智仁為治腎氣虛寒之遺精、遺尿的要藥,功在溫腎固精,縮尿止遺,為君藥;烏藥調(diào)氣散寒并止小便頻數(shù),為臣藥;原方中以山藥粉糊丸可健脾補腎,固澀精氣,為佐使藥。諸藥合用,下焦得溫,膀胱固攝有權(quán),則尿頻、遺尿、滑精可除。

    【臨床運用】    本方以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舌淡,脈沉弱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小兒遺尿、神經(jīng)性尿頻、尿崩癥等證屬腎氣不足,下元虛冷者。

    【使用注意】    濕熱之尿頻者禁用。

    【歌訣】    縮泉丸治小便頻,膀胱虛寒遺尿斟,烏藥益智各等分,山藥糊丸效更珍。

    金鎖骨精丸(《醫(yī)方集解》)

    【組成】    沙苑(yuàn)蒺藜 10 g    芡實 10 g    蓮須 10 g    煅龍骨 5 g    煅牡蠣各 5 g(湯劑量,加蓮子肉)

    【功效】    固腎澀精。

    【主治】    腎虛不固,封藏失職所致的遺精滑泄,腰酸耳鳴,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方解】    本方證為腎虛精關不固所致。《素問 · 六節(jié)藏象論》說:“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蹦I虛封藏失職,精關不固則遺精滑泄;腰為腎之府,腎開竅于耳,腎虛則腰酸耳鳴;腎氣虛,不能振奮精神,故見神疲乏力;舌脈均為腎虛精氣不足之征。方中沙苑蒺藜補腎澀精,為君藥;蓮子、芡實助君藥以補腎澀精,健脾益氣,共為臣藥;蓮須、煅龍骨、煅牡蠣性澀收斂,專以澀精為用,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藥性平和,既可澀止精液外泄,又能滋補腎經(jīng)不足。因其秘腎氣,固精關,效如“金鎖”之固,故名“金鎖固精丸”。

    【臨床運用】    本方乃補腎固精之專方,主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泄,臨證應以遺精或滑泄,腰酸耳鳴,神疲乏力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來治療男子不育證、慢性前列腺炎、神經(jīng)衰弱的滑精遺精等屬腎虛精關不固者。

    【使用注意】    本方對心肝火旺、下焦?jié)駸崴逻z精,不宜使用。

    【歌訣】    金鎖骨精芡實研,蓮須龍牡沙苑填,蓮粉糊丸鹽湯下,腎虛精滑此方先。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

    【組成】    炒白術 30 g    炒山藥 30 g    人參 6 g    白芍 15 g    車前子(包煎) 9 g    蒼術 9 g    甘草 3 g    柴胡 3 g    陳皮 3 g    黑芥穗 3 g

    【功效】    益氣健脾,燥濕止帶。

    【主治】    脾虛帶下證。癥見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納差便溏,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膩,脈緩無力。

    【方解】    帶下一證多與肝脾有關。本方證為脾虛不運,或肝氣不疏,肝郁乘脾,脾失健運,濕濁內(nèi)生,帶脈失約所致。治以健脾燥濕,佐以疏肝理氣。方中重用白術、山藥補氣健脾,燥濕止帶,是為君藥;人參、蒼術、陳皮燥濕運脾,芳香行氣,為臣藥;車前子淡滲利濕、使水濕從小便而去,白芍、柴胡柔肝解郁、疏肝理氣,黑荊芥穗收斂止帶,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藥和中,是為使藥。諸藥配合,補散并用,使脾健而濕化,肝脾調(diào)和,帶下自止。

    【臨床運用】    本方為治脾虛濕盛白帶證的常用方,臨證應以白帶清稀,食少體倦,舌淡苔白,脈緩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多用于治療慢性子宮頸炎、陰道炎、附件炎等屬脾虛肝郁者。

    【使用注意】    濕熱帶下,色黃或赤白,黏稠臭穢,苔黃脈弦者不宜使用。

    【歌訣】    完帶湯中二術陳,車前甘草和人參,柴芍

【九、安神劑】

    凡以安神藥為主組成,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以治療神志不安病證的方劑,稱為安神劑。

    神志不安證乃因臟腑功能偏盛偏衰、陰陽失調(diào)所引起,且以心、肝、腎三臟為主,有虛實之分。實證由心肝火盛所致,表現(xiàn)為精神亢奮,驚狂善怒,心神煩亂,躁擾不寧等癥,治宜重鎮(zhèn)安神;虛證多由心肝血虛,心腎不足所致,表現(xiàn)為驚悸健忘,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癥,治宜養(yǎng)心安神。故本類方劑可分為重鎮(zhèn)安神和養(yǎng)心安神兩類。

    重鎮(zhèn)安神劑多由金屬、貝介類藥物組成,煎煮時宜打碎或久煎,且易傷脾胃,必要時應配神曲、麥芽等消食和胃之品調(diào)理脾胃,同時不宜過服或久服。養(yǎng)心安神劑所用藥物較為滋膩,可少佐理氣藥。

    屬情志抑郁者,尚應結(jié)合心理療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朱砂安神丸(《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    朱砂 15 g    黃連 18 g    甘草 16 g    生地 8 g    當歸 8 g

    【功效】    重鎮(zhèn)安神,清心瀉火。

    【主治】    心火偏亢,陰血不足證。癥見心神煩亂,失眠多夢,驚悸怔忡,舌紅,脈細數(shù)。

    【方解】    本方證由心火上炎,灼傷陰血所致。心火上炎,則心神被擾,灼傷陰血,則神失所養(yǎng),故見心神煩亂,失眠,驚悸等癥;舌紅,脈細數(shù)皆由心經(jīng)有熱,陰血內(nèi)耗所致。方中朱砂為君,質(zhì)中性寒,功專重鎮(zhèn)安神,清心瀉火;配黃連清心瀉火除煩而為臣藥;生地滋陰清熱,當歸補養(yǎng)心血,以補其灼傷之陰血,共為佐藥;甘草和中調(diào)藥為使藥。諸藥合用,火得清而神自安,失眠、驚悸、怔忡諸癥得解,故以“安神”名之。

    【臨床運用】    本方適用于心火偏亢、灼傷陰血的心神不安之證,以心悸,失眠,舌紅,脈細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之心悸失眠,或精神抑郁癥的神志恍惚,以及心動過速等屬心火偏亢,陰血不足者。

    【使用注意】    朱砂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不宜與碘化物或溴化物同用,以防導致醫(yī)源性腸炎。

    【歌訣】    朱砂安神東垣(yuán)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鎮(zhèn)心瀉火可復康。

    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組成】    酸棗仁 15 g    知母 6 g    茯苓 9 g    川芎 3 g    炙甘草 3 g

    【功效】    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肝血不足,血不養(yǎng)心,虛熱上擾所致的虛煩不眠,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口燥咽干,脈弦或細數(shù)。

    【方解】    本方所治虛煩失眠,是肝血不足,虛熱上擾所致?!澳覆〖白印保难蛔?,心失所養(yǎng),則虛煩不眠、心悸盜汗;肝血不足則頭暈目眩;虛火上炎則咽干口燥。治宜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方中酸棗仁為君,養(yǎng)肝血,安心神;川芎為臣,通心脈,調(diào)肝血;茯苓健脾安神寧志,知母養(yǎng)陰清熱除煩,共為佐藥;甘草為使,協(xié)調(diào)諸藥。諸藥配伍,共收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之效。心肝之血滋養(yǎng)有源,陰升陽潛,于是失眠與一切陰虛陽浮之證皆可自愈。

    【臨床運用】    本方辨證依據(jù)為失眠,心煩,心悸眩暈,脈細弦。虛熱甚者,加女貞子、旱蓮草或白芍、生地滋陰養(yǎng)血;心悸、大汗出者,加五味子、龍骨、牡蠣滋陰潛陽,斂汗止汗。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冠心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屬肝血不足,陰虛內(nèi)熱者。

    【使用注意】    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及心陽虛之心悸失眠不宜用。

    【歌訣】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養(yǎng)血除煩清內(nèi)熱,安然入睡夢鄉(xiāng)甜。

【十、開竅劑】

    以辛香走竄的開竅藥為主組成,具有通關、開竅、醒神作用,治療竅閉神昏之證的一類方劑叫開竅劑。

    臨床常用于溫邪熱毒內(nèi)陷心包引起的高熱、神昏、譫語、抽搐等熱閉證,或痰濁內(nèi)閉引起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痰涎壅盛等寒閉證,亦可治療中暑昏厥。根據(jù)作用不同,開竅藥可分為涼開劑、溫開劑(表9 - 1)。

    開竅劑只用于邪氣盛實的閉證,對于大汗肢冷、神昏氣厥等虛脫證,不宜使用。開竅劑中多有辛散走竄藥,只可暫用,不可久服,以防耗傷正氣。部分開竅劑含有活血通經(jīng)及墮胎作用的藥物,孕婦慎用。

表 9 -1 開竅劑常用成藥類表

方名 組成 功能 主治
萬事牛黃清心丸 牛黃 朱砂 郁金 黃芩 生黃連 梔子

清熱解毒

開竅安神

熱閉心包證。

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紅,脈數(shù);

小兒痰涎壅盛,驚風,煩躁不安,手足抽搐;

中風,痰少郁閉,神昏語謇(jiǎn)。

安宮牛黃丸 牛黃 朱砂 郁金 黃芩 犀角 黃連 雄黃 山梔 冰片 麝香 珍珠

清熱解毒

豁痰開竅

溫熱病,熱陷心包證。

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紅絳,脈數(shù);

小兒痰熱驚厥?,F(xiàn)代用于乙腦、流腦、中毒性痢疾、尿毒癥、腦血管意外等。

紫雪丹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滑石 水牛角 羚羊角 青木香 沉香 玄參 升麻 甘草 丁香 樸硝 麝香 朱砂

清熱解毒

鎮(zhèn)靜開竅

溫熱病,熱毒內(nèi)陷心包證。

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搐痙厥,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口渴唇燥。

小兒熱盛驚厥。

至寶丹 犀角(水中角代) 玳瑁 朱砂 琥珀 雄黃 龍腦 麝香 牛黃 安息香

清熱解毒

化濁開竅

中暑、中風及溫熱痰、熱內(nèi)閉心包證。

癥見神昏譫語,痰盛氣粗,身熱煩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現(xiàn)代用于腦血管意外、

中毒性腦病、肝昏迷、小兒急驚風等。

蘇合香丸

白術 青木香 犀角(水中角代) 香附 朱砂 訶()子 白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蓽()茇() 龍腦 乳香 蘇合 香油

溫中開竅

解郁醒神

塞閉證。

痰壅氣閉,中風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

時疫霍亂,腹痛,吐瀉,昏迷。現(xiàn)代用于腦血管意外、癲癇、冠心病等。

【十一、理氣劑】

    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舒暢氣機,調(diào)整臟腑功能,以治療氣滯、氣逆病證的方劑,稱為理氣劑。

    使用理氣劑時,應注意理氣藥多屬芳香辛燥之品,容易傷津耗氣,應適可而止,勿使國劑,尤其是年老體弱以及孕婦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應慎用。

    柴胡疏肝散(《證治淮澠》引《醫(yī)學統(tǒng)旨》方)

    【組成】    柴胡 6 g    陳皮 6 g    川芎 6 g    香附 6 g    枳殼 6 g    芍藥 9 g    炙甘草 3 g(湯劑量)

    【功效】    疏肝理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結(jié)證。癥見脅肋疼痛,胸悶,善嘆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

    【方解】    七情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肝氣郁結(jié)。肝經(jīng)布散兩脅,氣機不暢則脅痛,胸腹悶脹,善嘆息;不能調(diào)暢情志則易怒抑郁;橫逆胃腑,則胃氣上逆,故噯氣頻作。方中柴胡為君藥,疏肝解郁;枳殼、香附、陳皮行氣理氣為臣藥;川芎辛溫香竄,既行血分,又行氣分,既能疏肝理氣,又能活血,共為佐藥;白芍養(yǎng)陰柔肝,甘草調(diào)和、緩急,為使藥。諸藥合用,疏肝理氣,脅痛自止。

    【臨床運用】    本方為疏肝解郁常用方劑。以脅肋脹痛,脈弦為辨證依據(jù)。若脅痛甚者,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其行氣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加山梔、川楝子以清熱瀉火。

    肝炎、慢性胃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屬肝郁氣滯者,可加減用之。

    【使用注意】    氣虛或陰虛者不宜服用。

    【歌訣】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殼陳皮草香附,疏肝行氣兼活血,脅肋疼脹皆能除。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組成】    旋覆花 9 g    人參 6 g    生姜 10 g    代赭石 9 g    炙甘草 6 g    半夏 9 g    大棗 4 枚

    【功效】    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主治】    胃氣虛弱,痰濁內(nèi)阻證。癥見心下痞硬,噯氣不除,或反胃嘔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弦而虛。

    【方解】    本方證為胃氣虛弱,痰濁內(nèi)阻,胃氣上逆所致。胃虛宜補,痰濁宜化,氣逆宣降,故立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法。方中旋覆花苦辛溫,降氣止噯祛痰,為君藥;代赭石甘寒質(zhì)重,降逆下氣止嘔,為臣藥;旋覆花與代赭石相配伍,善治胃失和降所致的噯氣、呃逆、嘔吐等癥。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和胃,散結(jié)消痞;生姜辛溫,暖胃蕩飲止嘔,二藥合用,協(xié)助君、臣增強降逆止嘔功效;人參、大棗、甘草益氣補中以治胃氣虛弱,以上五味藥物均為佐藥。甘草能調(diào)和諸藥,兼使藥之用。諸藥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劑,使痰涎得消,逆氣得平,中虛得復,則心下痞硬得除而噯氣自止。

    【臨床運用】    本方為胃氣虛弱,痰濁內(nèi)阻,胃氣上逆之常用方劑。以心下痞硬,噯氣不除,或反胃嘔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弦而虛為辨證依據(jù)。

    現(xiàn)代常用以治療胃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幽門不全梗阻等屬于胃虛痰阻所致噯氣、嘔吐、呃逆者。

    【使用注意】    妊娠嘔吐不宜服用。

    【歌訣】    旋覆代赭用人參,半夏生姜草棗臨,降逆化痰益胃氣,痞硬嘔逆癥盡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湯頭歌訣白話解
白話解讀湯頭歌訣
湯頭歌訣
張瓊林五十年臨證驗方 - 鄉(xiāng)下土郎中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杏林老人三十幾年來臨證驗方(典藏)
方劑主治歌訣【重點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