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對這句話給出明確解釋的只有元人董內直,他說:“無垂不縮,謂直下筆,即下渡上,至中間則垂而頭圓,又謂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無往不收,謂波撥處即往當緩回,不要一撥便去?!边@大概很代表大多數人的理解,因為至今。我們還未見有誰對這樣的解釋提出過質疑。對于這樣的解釋,我們是不能同意的,這其實是望文生義:寫垂露要由下返上,難道世人還有所不知,還需米大書家的點撥么?對于后一句的解釋,似還有那么點點撥的意味,但這也去實際甚遠,我們所見碑、帖中的“波撥”(即捺腳及鉤踢)處的用筆,多是順勢 而出,除行草中極少有緩回捺腳,鉤踢是絕無緩回的。后有有心人,似乎悟出一點苗頭,認為“無垂不縮”講是的是藏鋒,而將“無往不收”修正“為于空中做收式”。近人沈伊默就很贊同這種意見?!盁o垂不縮”怎么就是講的是藏鋒呢?他們沒有下文 。事實上這句話確實是講藏鋒,沒有下文,就是不知所以然,所以我說他們“似乎悟出一點苗頭”。至于對下一句的修正,與董內直說比不過半斤八兩,并無實質進展。收筆不同于起筆,空中做勢,毫無意義。米芾是名垂書史的大家,怎么可能將一句毫無指導義意的話說得如此鄭重呢?所以此話當另有深意無疑。總之米芾的這兩句話,絕不可以“平?!保謱χ?。那么,這兩句話究竟包含有多些,怎樣的書學道理呢?下面,我就依據我臨帖的經驗,談一談對這兩句話的感悟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先說首句?!按埂笔侵浮按孤丁辈诲e,但理解這句話的關鍵不在這里,而在“縮”字上?!翱s”并不是指畫縮以成“垂”,而是指“鋒”縮以為“垂”?!颁h”,指筆鋒,即筆毫著紙部分。縮鋒是為縮小筆鋒的體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寫“垂”時,便于筆鋒在畫內翻復而不將已就的邊廓涂抹掉。懂得了“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無垂不縮”是告訴我們:寫垂露務必提筆縮鋒。
書學上的藏鋒,并不是指點畫不露銳尖之謂。這樣理解,這句話成為了很俱體的,極俱指導書寫價值的話。所以我肯定后人認為這句話是在講藏鋒,是看到了“苗頭”。但是米芾的本意并不是講怎樣藏鋒,而是意在告訴人們何時何處應該藏鋒?;蛘哒f必須藏鋒。表面上看,米芾只為我們指出在垂露處須藏鋒。(就垂露說,不唯堅畫有垂露,橫畫終端同樣有以垂露做結的。二者在寫法上沒有區(qū)別,都是在做結處筆鋒折回。)但我們的理解僅僅局限在垂露處是不夠的。我認為米芾最終要告訴我們的是凡在筆鋒轉向處,都要藏鋒,這是米芾本意。
對于下一句的理解,仍然是對關鍵字義的理解。此句中的“往”字,指的是點畫書時的行筆,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問題“收”字上,“收”絕不是簡單的回筆動作,而是用筆的基本技法之收筆法。收筆法是什么?是一畫結束時,利用墨液的表面張力的性質,邊行邊提,實現聚攏鋒毫的方法。無論是垂露還是懸針,都要用這一技法來結束書寫,鉤挑也是如此。所以米芾說“無往不收”。
收筆的作用有二個:一是書寫過程有始有終,從而使 點畫的形象完整,二是使筆毫重新聚攏成錐,方便下畫的書寫,從而使書寫能夠連繼進行下去。
收筆的實現是有前題的,或者說是有條件的,這個前題條件就是鋪毫。也就是說收筆必須在筆毫平鋪的狀態(tài)下進行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否則則為簡單的回筆。簡單的回筆于書法創(chuàng)作毫無意義,“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為我們描述了點畫書與的全過程;同時更為我們描述出俱體的用筆方法。筆法,這個千百年來無數執(zhí)著者為之嘔心瀝血,無數人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東西,原來就是這么區(qū)區(qū)八個字。歷史真會捉弄人,然無乃太過乎?由此我想到《書譜》作者孫過庭關書論的一句評語:“外耀其辭,內迷其理”,其中的“迷”字不可做“迷失”解,當做“隱藏”解才對。迷失其理的不是作論的論家,而是我們自已?!俏覀冏砸巡鸾獠婚_!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