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 一級
高27厘米,口徑8.9厘米。
1965年湘鄉(xiāng)城關呂南村出土。
該壺為酒器,呈淺綠色,方形,正方形口,直頸,鼓腹下斂,圈足,肩腹部兩側有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器身刻劃斜方格紋,菱形紋,在菱形紋交叉處鑲嵌綠松石(綠松石大部分脫落),器形完整,裝飾精致,較為少見。
1、鑲嵌工藝
鑲嵌,系指把一種小的物體嵌在另一種大的物體上,使兩種物體渾然一體的一種工藝。采用鑲嵌工藝制作的藝術品、裝飾品、實用器別具一格,它通過兩種或多種不同物體的形狀和色澤的配合而取得特有的視覺藝術效果。鑲嵌工藝也是青銅器主要的裝飾工藝之一。主要的種類按鑲嵌物品的不同可以分為鑲嵌綠松石、鑲嵌紅銅與錯金銀的工藝。
鑲嵌工藝具體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在范鑄階段預留凹紋;第二步是對凹紋再進行精細的剔刻修正;第三步是將鑲嵌物嵌到凹槽;第四步是打磨。
2、鑲嵌綠松石青銅制品
中國的鑲嵌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影響至今依然深遠。
鑲嵌綠松石的工藝出現(xiàn)較早??脊刨Y料表明,中國鑲嵌藝術約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前段。1983年,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神廟遺址中出土一尊女神頭像,眼睛是兩顆碧玉琢成,靈動逼人,這是中國鑲嵌工藝的開端(圖一);到了夏代,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牌飾顯示出鑲嵌工藝已相當成熟,標志著鑲嵌從其他藝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藝術——青銅鑲嵌藝術。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這件嵌飾綠松石銅牌飾(圖二),嵌飾用的綠松石,與新石器時代常用的嵌飾物綠松石相同, 數(shù)百枚綠松石粘接成獸面紋,歷經(jīng)數(shù)千年未松動散落,足見工藝之高超。把鑲嵌工藝運用于裝飾銅器是夏代的創(chuàng)舉,一直延續(xù)到戰(zhàn)國時期,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夏代銅鉞(圖三),器物中心有一圓孔,其周圍用綠松石鑲嵌組合成的十字紋;商代的鑲嵌藝術,也顯現(xiàn)其傳承關系。商代的鑲嵌綠松石的工藝主要運用在小件青銅器上,如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兩件鑲嵌綠松石象牙杯是其代表作(圖四 )。西周鑲嵌綠松石的的器物相對少見;到春秋戰(zhàn)國,出現(xiàn)了大批靈巧精致、繁縟富麗的鑲嵌器物,主要施用在車馬器與武器之上;戰(zhàn)國時期的鑲嵌綠松石的工藝已經(jīng)不局限在小型器物上面,許多銅容器上面也鑲嵌有綠松石組成各種紋飾。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鑲嵌幾何紋方壺(圖五),通體鑲嵌紅銅和綠松石組成的幾何紋飾。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錯金鑲嵌綠松石銅帶鉤(圖六),體現(xiàn)了湖南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裝飾藝術的高潮水平,其表面錯金鑲嵌綠松石,嵌錯成云紋等紋飾,制作精細,也是研究戰(zhàn)國時期金銀鑲嵌工藝的重要標本。
女神頭像
3、古人為何偏愛綠松石
青銅的青黃色配綠松石的藍綠色,色彩有反差,很漂亮。那么,綠松石是一種什么寶石呢?綠松石屬于銅的化合物,常與銅礦相伴生。因其色、形如碧綠松果得名,是最早用做飾物的礦物品種。又名“土耳其石”,大概是因為綠松石最初是由土耳其進入歐洲而得名。許多年來,它一直被穆斯林國家的人們視為神圣的寶物,相信清晨第一眼看到綠松石,可以保佑一天都有好運氣。在我國,最喜愛綠松石的是藏族人民。他們用綠松石裝飾拉薩大昭寺的佛像,且從喇嘛、僧徒到普通百姓都喜愛用綠松石制作服飾及首飾。綠松石上常有不規(guī)則的白色紋理或斑塊,顯得斑駁陸離。有的還會有褐色、黑褐色的紋理和色斑,我們稱之為“鐵線”。
我國以鄂西北所產(chǎn)最為著名,陜西、新疆、安徽、河南等地也有出產(chǎn)。因所含元素的不同,其顏色有差異,含銅的氧化物時呈藍色,含鐵的氧化物時呈綠色。 綠松石與軟玉一樣,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愛的傳統(tǒng)玉料。以其特有的天藍色、不透明、表面呈瓷狀甚至土狀光澤的特征易被識別。早在新石器時代,綠松石就與青玉、瑪瑙等玉石一起用做裝飾品。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直至南北朝時的墓葬中,均發(fā)現(xiàn)過綠松石飾品。作為裝飾物,人們喜愛綠松石的綠色和紋理。在古代,人們把它與宗教信仰聯(lián)系在一起,多數(shù)文明古國都崇尚綠松石,如埃及、波斯、阿茲臺克等。
然而,在古代中國,綠松石制品并非一般普通人所享有。從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制品就可窺見一斑:二里頭遺址綠松石制品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小型管、珠之類人體裝飾品,如耳飾和項飾等,其二是用于玉器、漆木器和銅器上的鑲嵌。鑲嵌綠松石使得這些貴族奢侈品作為禮器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即使是裝飾用的綠松石制品,在二里頭文化中也僅見于貴族墓,而與殷墟時期普通人即可隨意佩戴綠松石飾品的情況有所不同。可見在二里頭時代,無論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各類鑲嵌綠松石制品,還是工藝相對簡單的裝飾品,綠松石制品的使用范圍只限于貴族階層。同時,考古人員發(fā)掘了一處二里頭文化晚期的綠松石料坑,顯示在二里頭宮殿區(qū)以南的官營作坊區(qū)內(nèi)有一處綠松石器制造作坊。經(jīng)鉆探得知,料坑附近及以南不小于1000平方米范圍內(nèi)集中見有綠松石料。由此推測,這里應是一處綠松石器制造作坊。從現(xiàn)有出土遺物看,該作坊的主要產(chǎn)品是綠松石管、珠及嵌片之類裝飾品。值得注意的是,這處綠松石器作坊緊鄰宮殿區(qū),在其南的鑄銅作坊一帶以及宮城內(nèi)的某些區(qū)域也發(fā)現(xiàn)有小件綠松石成品、半成品、石料和廢料等,有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綠松石作坊。這些情況,無疑表明綠松石器的生產(chǎn)可能是在王室的直接控制下進行的。
1.孔德安:《淺談我國新石器時代綠松石器及制作工藝》 ,《考古》2002年第5期
2.鄭利平:《中國古代青銅器表面鑲嵌工藝技術》 ,《金屬世界》2007年 第1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