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導讀: 味苦,性寒。功效:清熱解毒、涼血。主治熱病發(fā)熱,心煩不眼,黃疸,熱淋,目赤,咽痛,吐血,衄血,尿血,血痢,瘡瘍腫毒。生梔子外用治扭傷腫痛。
【性味與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傳統(tǒng)應用】: 主治熱病發(fā)熱,心煩不眼,黃疸,熱淋,目赤,咽痛,吐血,衄血,尿血,血痢,瘡瘍腫毒。生梔子外用治扭傷腫痛。
本藥常用于以下傳統(tǒng)方劑:①梔子豉湯(《傷寒論》):梔子、豆豉,治療傷寒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②梔子大黃湯(《金匱要略》):梔子、大黃、枳實、豆豉,治療酒疸,心中懊;③梔子柏皮湯(《傷寒論》):梔子、黃柏、甘草,治療傷寒身黃發(fā)熱;④梔子仁湯(《證治準繩》):梔子、黃芩、石膏、知母、大青、升麻、柴胡、杏仁、赤芍、甘草,治療壯熱煩躁譫語。
【主要成分】: 梔子主要含黃酮類梔子素。
1?黃酮類梔子含梔子素、黃色素梔子苷、異梔子苷、梔子酮苷,以及藏紅花素、藏紅花酸。
2.環(huán)烯醚萜苷有梔子苷、去羥梔子苷、山梔苷。
3.其他梔--7-尚含熊果酸、胡蘿卜素、膽堿、β-谷甾醇、山梨醇、D-甘露醇、果膠、鞣酸等。
【藥理作用】
(一)利膽退黃:
梔子水提液和藏紅花素、藏紅花酸家兔注射對膽汁分泌有明顯的增加作用,對人膽囊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并能明顯減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膽紅素??纱龠M血液中膽紅素迅速排泄。
(二)促進胰腺分泌:
梔子去羥梔子苷有促進胰腺分泌并有顯著的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并能增加胰膽流量。
(三)解熱和對微生物的作用
梔子和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均有解熱功效,以生梔子的解熱功效較強,熊果酸為梔子降溫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之一。炒炭后熊果酸含量明顯降低,故炒梔子的解熱作用明顯減弱,焦梔子則沒有。
梔子水浸液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四)其他
1.鎮(zhèn)靜:梔子水煎液有鎮(zhèn)靜作用,炒焦、炒炭后鎮(zhèn)靜作用明顯加強。
2.降壓:梔子水煎液有持久的降壓作用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3.凝血:焦山梔有明顯的凝血作用,可明顯縮短小鼠的凝血時間。
4?抑制胃酸:生梔子水煎液對小鼠胃總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炒焦后對胃抑制作用明顯減弱或消除。
5.瀉下:去羥梔子苷、異梔子苷有瀉下作用。
6.加速愈合:梔子提取物制成軟膏,可加速軟組織愈合。
【臨床應用】
1.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黃疸,如黃疸型肝炎、肝癌、膽囊炎、膽石癥、溶血性黃疸、胰腺炎等的黃疸。
2.治療發(fā)熱和發(fā)熱后內(nèi)熱,心中煩悶、煩躁,影響睡眠。
3?生梔子研末,用雞蛋清、水調(diào)和,或用面粉、黃酒調(diào)和,外敷治療足踝扭傷。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6~9g。
臨床常用劑量:3~12g。
大劑量:不宜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臨床體會】
(一)關于治療黃疸
茵陳蒿湯治療黃疸和黃疸型肝炎,現(xiàn)已得到公認。肝炎除黃疸外,還有消化道癥狀、轉氨酶升高、肝炎病毒等。茵陳蒿湯三昧藥,茵陳具有保肝降酶和利膽退黃作用;大黃具有利膽退黃、抑制乙肝病毒、瀉下排毒的作用;焦山梔作用于哪個環(huán)節(jié)呢?
焦山梔主要是加強了利膽退黃的作用。
茵陳和大黃退黃是能迅速消退明顯的黃疸(俗稱大黃疸),能使黃疸病人的膽紅素迅速下降,包括肝炎、膽囊炎、胰腺炎之肝細胞性黃疸和不完全的阻塞性黃疸。焦山梔能加強這方面的效果。
如果對于隱性黃疸(俗稱小黃疸),HBsAg陽性和HBeAg陽性,ALT和AST正常,但膽紅素偏高的病人,茵陳和大黃常常無效。
對于這種小黃疸,焦山梔有一定的效果。焦山梔及其所含的藏紅花素能抑制血紅素向膽紅素轉化和加速排泄,并能使肝、膽、胰之膽紅素加速排泄。因此,為了消退這種比較難治的小黃疸,在疏肝的基礎上,宜加用焦山梔。由于焦山梔有消化道反應,常不能大劑量使用,為了加強消疸的效果,還宜加用郁金、蒲公英等藥,以治療血清膽紅素的升高,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的升高。
對于溶血性黃疸焦山梔也宜使用。
(二)關于清熱而不降溫
焦山梔清熱,《傷寒論》是用在發(fā)熱后有煩悶內(nèi)熱癥狀時,如梔子豉湯及其加減方;治療黃疸血熱,如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這些方劑都是用來清除余熱、清除內(nèi)熱,而不是降溫退熱的。
現(xiàn)藥理實驗證實焦山梔有鎮(zhèn)靜作用,但降溫退熱作用較弱或不明顯。古代用焦山梔以清熱除煩,是用在發(fā)熱后康復時的,不是用于退熱,也不是保肝降酶。對于發(fā)熱病人焦山梔在復方中是作為配伍藥使用的。
生山梔內(nèi)服有降溫作用,由于它對胃有刺激,故臨床多外用而不內(nèi)服。
(三)梔子仁湯的君藥是梔子仁嗎?
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在《金匱要略》、《傷寒論》中是很嚴格的。在后世有些著作中的所制定方劑似有隨心所欲的情況,尤其是宋代的一些大中型復方。
梔子仁湯中哪味藥是君藥呢?梔子為君是值得商榷的。梔子仁湯治療壯熱煩躁譫語,除用梔子外,還用黃芩、石膏、知母、大青、升麻、柴胡等藥。其退熱的效果是上述的幾味藥共同所起的作用。梔子在整方中作為配伍藥來加強退熱的效果。君藥就不應是梔子,而應是生石膏等藥。
后人在闡述方義的時候,不敢懷疑和非議古人,就望文生義地敷演和解釋。這種情況在其他方劑的方解中也是存在的。這種治學態(tài)度,其影響在中醫(yī)界是比較廣泛的,并且影響著中醫(yī)中藥的發(fā)展。
(四)黃梔子治傷
民間單方黃梔子治傷是很有效的。用生山梔10g,研末,生雞蛋清和水調(diào)勻,敷于扭傷、挫傷之處,每天換藥一次,直到腫痛消除。先會留下一些青黑色的色素沉著,以后會逐漸消退。
焦山梔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焦山梔在159以上,有消化道反應,劑量不宜過大。如臨床消退黃疸需要較大劑量使用時,要多用一些和胃藥。
焦山梔含有瀉下的成分,能滑腸,大便增多而稀薄。對肝膽病人大便干結者是適合的;對原有慢性腹瀉的病人,要謹慎使用。
生山梔一次9g煎湯內(nèi)服,常有惡心、嘔吐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