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閃爍的星辰,除了太陽系的幾大行星及月球(均為太陽反光)外,大多數(shù)是恒星。所謂“恒星”,則意為“固定不變的星體”。但是由于地球每年都繞太陽運行一周,所以我們在不同時期可以看到太陽在不同的位置,即太陽在一年中不同時期靠近不同的星座(每天太陽落山后,天空西半部的星),這就是太陽在各星座之間的視運動。 其中,地球上看太陽于一年內(nèi)在恒星之間所走的視路徑,即地球的公轉(zhuǎn)軌道面與天球(為了便于標記和度量天體的位置和運動而引進的一個假想球面)相交的大圓,這就是黃道。黃道與天赤道(地球赤道無限擴大與天球相交的大圓)成23°26′的角,相交于春分點和秋分點,即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太陽經(jīng)過這兩個點。 注意,各天體與觀測者的距離,同觀測者隨地球在空間移動距離相比要大的多,故看上去它們似乎都分布在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半徑為無限大的大圓球的球面上。其實,人們看到的是天體在圓球面上的投影位置,這個圓球就是“天球”。球心為地球(以地球為中心),即觀測者。地球與太陽連成的直線延伸到天球上去就是視太陽的位置,稱為視太陽。 黃道在天球上并無明顯的標志,天文學(xué)家就以黃道的背景恒星或星座來表示它的位置。但是,在廣袤星空中,難以辨認恒星或星座的位置(或區(qū)域),故而古人經(jīng)過觀察,將星空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域,其中以一些亮星為主,再附以一些星,每一個星座(分區(qū))可由亮星組成的形象所辨認。由于歷史原因,星座多以地上的一種事物(如人、獸、鳥、蟲、器具等),加以神話傳說來命名。 中國有獨特的星象傳統(tǒng),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將星空劃分為三垣和二十八宿,以及分屬于三垣、二十八宿的內(nèi)外星官(古人為便于認星和觀測,把若干顆恒星組成一組,并用地上的事物命名,這一組就是一個“星官”,簡稱“官”。唐宋后,也有稱為“座”的,但這種星座不能完全包含星空區(qū)劃的含義,與現(xiàn)今星座概念不同)。 據(jù)《史記·天關(guān)書》記載,當(dāng)時的中國將恒星區(qū)域劃定為三垣(垣,意為城墻)、四象(東方蒼龍之象,南方朱雀之象,西方白虎之象,北方玄武之象),這些理論起源于先秦時期(有關(guān)二十八宿和星象的記載,最早見于公元前5世紀的戰(zhàn)國初期,而二十八宿星象體系的初成,有不晚于6000年前的物證,作為原始的星象背景,則可推到萬年以前)。 三垣是在北天極(天球繞著假想的“天軸”作周日旋轉(zhuǎn)時,有兩點固定不動,這兩點就是南、北“天極”——地球自轉(zhuǎn)軸無限延伸與天球的交點)周圍的三個區(qū)域,即紫微垣(皇宮)、太微垣(行政機構(gòu))、天市垣(繁華街市)。這三垣環(huán)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所謂“四象”(四種動物形象),就是將黃道附近環(huán)天一周分為四組,而四組中每組又分為七段,每一段稱為一“宿”,共計二十八宿(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角宿為起點,自西向東排列)。此外,又配以五行學(xué)說,蒼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黑色)武(龜蛇合體之象。中國古代指代其為北方之神,道教的玄武大帝——披發(fā),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zhí)黑旗)代表水。 具體來說,它們的名稱和四象關(guān)系如下:東方蒼龍之象, 角、亢(音同抗)、氐(音同低)、房、心、尾、箕(音同積);南方朱雀之象,井、鬼、柳、星、張、翼、軫(音同診);西方白虎之象,奎(音同葵)、婁、胃、昂、畢、觜(音同資)、參(音同身);北方玄武之象,斗、牛、女、虛、危、室、壁。 注意,東方龍星(青龍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出沒周期和方位,與農(nóng)時周期(一年)相始終而格外受到關(guān)注。春季黃昏,龍星開始顯露頭角;夏季黃昏,龍星高懸于南方夜空;秋季黃昏,龍星開始掉頭向西方下行;冬季黃昏,龍星則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換言之,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xiàn);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玄武上升。 古代中國,人們將二十八宿選作觀測日、月、五星在星空中的運行及其他天象的相對標志。月亮在恒星之間每天沿著白道(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從西向東移動13度,差不多每天停留在一宿里(月球繞地公轉(zhuǎn)周期約為29.5天)。因此,二十八宿的用途,是間接參照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來推定太陽的位置,并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測定一年的季節(jié)。 注意,古代印度和阿拉伯也都有二十八宿(“宿”,音同“秀”,但有宿舍之意,故又名“二十八舍”),它們的星宿組成和各宿距星與中國的二十八宿只有部分相同,至于起首的星宿則與中國不同。學(xué)術(shù)界通常認為阿拉伯的二十八宿系印度傳去,中國和印度的二十八宿系為共源。此外,中國古代有《步天歌》一部,采用詩歌形式介紹星官,為歷代觀天認星的指南。 大約公元前3000年,迦勒底人(生活在兩河流域的居民,即古巴比倫人)把較亮的恒星聯(lián)成圖形劃分為一個個的星座,并按星座的形態(tài)或結(jié)合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給星座命名。公元前145年,古希臘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xué)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恒星,這就是現(xiàn)代星座的原型。在這之后,天文學(xué)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dāng)里填充新的星座。 但是,由于全球大陸分布不均,古今文明及大國基本都分布在北半球,故南天極附近的星座命名較晚(僅有幾百年的歷史,多以器具和動物命名)——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后在兩個世紀內(nèi)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在最多時,星空共有115個星座,后來調(diào)整為88個。1929年國際天文學(xué)聯(lián)合會規(guī)定:所有星座界線,都以平行或垂直于1875年春分點的天球赤道的弧線來劃定。 在國際公認的88個星座中,只有幾個星座算是名副其實,大多數(shù)星座的形狀很難想象同它們的名字相配。其中,黃道星座,就是我們在日常中最常用的“十二星座”,一月一換(太陽每月位于其中的一個星座),是太陽與行星運行的軌道,故因地位特殊,多會單獨列出。 附錄:88個星座(分為3個天區(qū))名稱概況 北天(北半球)星座(29個): 小熊、天龍、仙王、仙后、鹿豹、大熊、獵犬、牧夫、北冕、武仙、天琴、天鵝、蝎虎、仙女、英仙、御夫、天貓、小獅、后發(fā)、巨蛇、蛇夫、盾牌、天鷹、天箭、狐貍、海豚、小馬、飛馬、三角。 黃道(赤道附近)星座(12個): 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處女)、天秤、天蝎、人馬(射手)、摩羯、寶瓶、雙魚。 南天(南半球)星座(47個): 鯨魚、波江、獵戶、麒麟、小犬、長蛇、巨爵、六分儀、烏鴉、豺狼、南冕、顯微鏡、天壇、望遠鏡、印第安、天鶴、鳳凰、時鐘、繪架、船帆、南十字、圓規(guī)、南三角、孔雀、南魚、玉夫、天爐、雕具、天鴿、天兔、大犬、船尾、羅盤、唧筒、半人馬、矩尺、杜鵑、網(wǎng)罟、劍魚、飛魚、船底、蒼蠅、天燕、南極、水蛇、山案、蝘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