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遠(yuǎn)流長,從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令,環(huán)環(huán)相扣,血脈相連,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可謂中國文化的瑰寶,那種雍容、飄逸、禪機、氣度,讓人目眩神迷。文化學(xué)者李澤厚說:“只要中國人還說漢語,只要中國人還用方塊字在進行寫作,那么唐詩宋詞的魅力是永恒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唐宋元的文化點,感受它迷人的魅力吧!趕緊收藏吧!
(一)唐宋元時期的重要作家
姓名
字
號
代表作、文集
備注
唐
初唐四杰
王勃
子安
《滕王閣序》
詩杰
楊炯
《從軍行》
盧照鄰
升之
幽憂子
《長安古意》
駱賓王
觀光
《詠鵝》
山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
浩然
《過故人莊》、《春曉》
王維
摩詰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摩詰文集》
詩佛
邊塞詩人
高適
達夫、仲武
《別董大二首》、《燕歌行》,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輪臺歌》
王昌齡
少伯
《出塞》、《芙蓉樓送辛漸》
“七絕圣手”、“詩家天子”
王之渙
季凌
登鸛雀樓》、《涼州詞》
李杜
李白
太白
青蓮居士
《望廬山瀑布》,《臨終歌》,《蜀道難》
詩仙,浪漫主義詩人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集》、“三吏”、“三別”
詩圣,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小李杜
李商隱
義山
玉溪生,樊南生
《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詩》
擅長駢文寫作
杜牧
牧之
樊川居士
《樊川文集》
劉禹錫
夢得
《陋室銘》
詩豪
白居易
樂天
香山居士
《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
現(xiàn)實主義詩人
陳子昂
伯玉
《登幽州臺歌》
賀知章
季真
四明狂客
《回鄉(xiāng)偶書》
唐宋八大家
韓愈
退之
《昌黎先生集》
倡導(dǎo)古文運動
柳宗元
子厚
《柳河?xùn)|集》、《永州八記》、《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
宋
蘇洵
明允
老泉
《嘉祐集》
蘇軾
子瞻
東坡居士
《念奴嬌·赤壁懷古》、《東坡七集》
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
蘇轍
子由
《欒城集》、《黃州快哉亭記》
歐陽修
永叔
醉翁、六一居士
《歐陽文忠公文集》、《醉翁亭記》、《賣油翁》
領(lǐng)導(dǎo)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王安石變法
曾鞏
子固
善寫史傳、策論一類的應(yīng)用文
婉約派
柳永
耆卿
《雨霖鈴》
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
李清照
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文集》、《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夏日絕句》
豪放派
辛棄疾
幼安
稼軒居士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
陸游
務(wù)觀
放翁
《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赌咸茣?、《老學(xué)庵筆記》
詩神,南宋愛國詩人,是我國存詩最多的詩人
楊萬里
廷秀
誠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文天祥
天祥
文山
《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正氣歌》、《過零丁洋》
他晚年的詩詞,風(fēng)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
范仲淹
希文
《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稘O家傲》、《蘇幕遮》,《范文正公集》
元
元曲四大家
關(guān)漢卿
已齋
《竇娥冤》、《救風(fēng)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diào)風(fēng)月》
元曲四大家之首
馬致遠(yuǎn)
千里
東籬
[雙調(diào)]壽陽曲、《天凈沙·秋思》
鄭光祖
德輝
《倩女離魂》
白樸
《墻頭馬上》
張養(yǎng)浩
希孟
云莊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二)唐詩、宋詞、元曲的文體常識
唐詩
古體詩
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jǐn)?shù)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
近體詩
(今體詩、格律詩)
律詩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非常嚴(yán)格。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
絕句
絕句”又叫“絕詩”,或稱“截句”、“斷句”,截和斷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詩四句,或截首尾二聯(lián),或截前二聯(lián)或后二聯(lián),或是中間二聯(lián)(首尾、前二、后二、中二)。
宋詞
起源
詞,詩歌的一種。原是合樂的歌詞,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別稱
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
派別
1、婉約派
2、豪放派
特點
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風(fēng)情。結(jié)構(gòu)深細(xì)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nèi)容比較窄狹。
大體是創(chuàng)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
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周邦彥、李清照
蘇軾、辛棄疾、張元干、張孝祥
代表作
柳永:雨霖鈴、蝶戀花
晏殊:浣溪沙
周邦彥:蘭陵王、蝶戀花
李清照:如夢令、醉花陰
蘇軾:《念奴嬌》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岳飛:《滿江紅》
篇幅類別
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中調(diào)(59一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詞牌
漁歌子、瀟湘神、長相思、望江南、謁金門、蒼梧謠、青玉案、八聲甘州、念奴嬌、天仙子、水調(diào)歌頭、菩薩蠻、釵頭鳳、西江月、臨江仙、南歌子、一剪梅、水龍吟、沁園春、蝶戀花、破陣子、江城子、清平樂
元曲
起源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diào)”。 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臨安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qū)流傳開來。元曲有嚴(yán)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jǐn)?shù)、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曲牌
俗稱“曲子”,是對各種曲調(diào)的泛稱,各有專名,如《山坡羊》,每一個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調(diào)、唱法,同時也規(guī)定了該曲的字?jǐn)?shù)、句法、平仄等。據(jù)此可以填寫新曲詞,曲牌大都來自民間,一部分由詞發(fā)展而來。
宮調(diào)
宮調(diào)是指中國古代音樂的調(diào)式,曲與宮調(diào)出于隋唐燕樂,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宮四調(diào),通稱九宮或南北九宮,曲的每一個宮調(diào)都有各自的風(fēng)格,或傷悲或雄壯,或纏綿或沉重。
篇幅類別
元雜劇和散曲
代表作
元曲四大悲劇:《竇娥冤》關(guān)漢卿、《梧桐雨》白樸、《漢宮秋》馬致遠(yuǎn)、《趙氏孤兒》紀(jì)君祥
元曲四大愛情?。骸栋菰峦ぁ逢P(guān)漢卿、《西廂記》王實甫、《墻頭馬上》白樸、《倩女離魂》鄭光祖
(三)唐宋元詩歌的常見體裁
題材
內(nèi)涵
代表作
寫景抒情詩
即景抒情詩,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主觀感情的詩作。詩人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fā)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將自己的感情轉(zhuǎn)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帶上感情色彩。詩人帶著有情之眼去觀察景物,以有情之筆去描寫景物,使感情附著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無隔。
即景抒情詩往往是含而不露,蘊藉悠遠(yuǎn),情豐意密,深切動人。
登幽州臺歌、春江花月夜、
詠史懷古詩
懷古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yuǎn)、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赤壁懷古》、《赤壁》、《登金陵鳳凰臺》
傷春傷別詩
傷春傷別詩往往借對春光消逝的記敘描寫來抒發(fā)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雨霖鈴》、《春怨》
羈旅行役詩
有的詩人,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或謀求仕途,或被貶赴任途中,或游歷名山大川,或探親訪友,所謂“羈旅”,即因上述種種原因,長久寄居他鄉(xiāng)之意。這類詩,多抒發(fā)綿綿的鄉(xiāng)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宿建德江、楓橋夜泊
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源于東晉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fēng)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fēng)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孟浩然《過故人莊》、杜甫《絕句》
托物言志詩
詠物詩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xiàn)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
駱賓王《詠蟬》、王冕《墨梅》、于謙《石灰吟》、王安石《梅花》、鄭燮《竹石》、賀知章《詠柳》 [
記事抒懷詩
敘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寫人敘事來抒發(fā)情感,與小說戲劇相比,它的情節(jié)一般較為簡單。這種體裁,用詩的形式和體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說的內(nèi)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詩和小說的特點。這種詩情節(jié)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又有簡練的敘事,有層次清晰的生活場面。
《孔雀東南飛》、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詩》
邊塞征戰(zhàn)詩
邊塞詩是以邊疆地區(qū)軍民生活和自然風(fēng)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rèn)為,邊塞詩初步發(fā)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據(jù)統(tǒng)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xiàn)存不到二百首,而
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高適的《燕歌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徐陵《關(guān)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談禪說理詩
禪詩或稱佛教詩歌,是指宣揚佛理或具有禪意禪趣的詩。自從佛教在漢晉之際從印度傳入,這類詩歌就應(yīng)運而生。不但許多僧人寫,許多崇佛的人,包括許多名詩人也寫。
五言禪詩、《山居秋暝》王維(王維善寫禪詩)
贈友送別詩
是抒發(fā)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
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閑適隱逸詩
山水詩和“隱逸詩”可說是孿生姐妹。要隱逸,就必然會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泉,這必然會擁抱山川、贊美山川,吟哦之間,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詩,詩風(fēng)輕靈飄逸,文筆婉約雋永。
《飲酒》、《招隱》
悼亡游仙詩
游仙詩是道教詩詞的一種體式。就其本義而言,這指的是歌詠仙人漫游之情的詩。其體裁多為五言,句數(shù)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關(guān)于游仙詩的類型,前人曾做過種種劃分:或從作者思想傾向出發(fā),以富貴者而游仙,為游仙詩之正體,以坎坷者而游仙,為游仙詩之變體;或從表現(xiàn)形式出發(fā),以作者同神仙共游為古體,作者不在內(nèi),僅神仙自游為近體。
《日出入》、《天馬》、《夢游天姥吟留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