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銅鏡,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句,至今這句千古名言仍不失為執(zhí)政者最好的諫言。除此之外,從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得知,中國古代的鏡主要以銅制作,而且主要作用是照容。那么銅鏡起源于什么時候?最早的銅鏡就是用來照容的嗎?
有關銅鏡起源的版本很多,客觀地看一定是和古人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古代先民在生活生產實踐中,可以用眼睛感知自然,感知他人,但是如何才能看到自己呢?正是因為人類認識自己的需要,鏡才出現(xiàn)了。
還原一下遠古時代先民的生活,先民們從河水中可以觀看到自己的容貌,于是慢慢就把盛水的盤作替代物來照自己的容貌。最初的盤是陶制的,那時候盤叫“監(jiān)”,或稱“濫”,甲骨文中已出現(xiàn)這樣的字。因盛水為鏡,故又稱為“水鏡”?!渡袝ぞ普a》上記載“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指的就是這種原始的“鏡”。
人類是怎樣從以水照容過渡到以銅鏡照容的?這涉及中國古代銅鏡起源。我國專家學者從20世紀就開始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成果不多,至今還沒有弄清楚中國古代銅鏡的源頭到底在哪里。回顧我國專家學者的研究,至今為止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是清代銅鏡收藏家梁上椿及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的“銅鏡起源于古代銅鑒說”。
他們認為中國古人最先發(fā)現(xiàn)靜止的水能照見自己的身影,因此發(fā)明了用陶鑒(古代泥做的盆)裝水,待水面靜止以后用來映照人臉或進行梳洗打扮。隨著人類進入青銅時代,貴族們開始用銅鑒盛水照容,因為經常擦洗,慢慢地銅鑒底部被擦亮了,有一天貴族偶然發(fā)現(xiàn)銅鑒不盛水,底部也能照見人,因此就用不盛水的銅鑒擦亮了照容,慢慢地銅鑒被越做越淺,最后做成銅板狀,邊上的花紋都做到了銅板的背面,銅鏡就發(fā)明出來了。
梁上椿在《古鏡研究總論》中對銅鏡的起源、發(fā)展列出一個演變過程:“止水——鑒盆中靜水——無水光鑒——光面銅片——銅片背面加鈕——素背鏡——素地加彩——改繪彩加鑄圖紋——加鑄字銘”。
郭沫若也曾有一個推測:“普通人用陶器盛水,貴族用銅器盛水。銅器如果打磨得很潔凈,即使無水也是可以鑒容的。故進一步,即由銅水盆扁平化而成鏡。銅鏡背面有花紋,背心有鈕乳,即是盛水銅器扁平化的痕跡。盛水銅器的花紋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則變成背面了。鈕乳是器足的根蒂?!?/span>
20世紀中國考古還不發(fā)達,因此學者們在沒有考古出土物證的情況下,只能依靠邏輯推理和想象來猜想古人的發(fā)明。前半部分郭沫若先生的推測是合理的,對于后半部分的推測有專家認為尚待商榷。原因是中國最早銅鏡的出土時間。
目前考古界發(fā)現(xiàn)的最早銅鏡距今已4000年,屬齊家文化遺存(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齊家文化考古共出土銅鏡兩枚,一枚出土于青海省貴南縣,另一枚出土在甘肅省廣河縣。
齊家文化處于銅石并用時代的末期,青銅鑄造業(yè)尚在萌芽之中。當時,銅器還很少,而且大多是針、錐、耳環(huán)之類的小件銅器,銅鏡、銅斧已經是當時鑄造技術能夠鑄造的最大的銅器了。
這一時期我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四壩文化、山西陶寺文化、東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等出土的早期銅器都是小件銅器,根據當時的銅器鑄造技術,還沒有鑄造銅鑒類銅容器的技術。齊家文化銅鏡是當時鑄造工具能夠鑄造的最大的銅器,也就是說我國銅鏡發(fā)明時還沒有銅鑒,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我國銅鑒出現(xiàn)在銅鏡發(fā)明后1000年的西周時期,因此梁上椿、郭沫若先生的銅鏡起源于銅鑒說顯然是不合理的。
這兩枚齊家文化銅鏡經鑒定銅錫比例為1∶0.096,有學者認為這樣低的含錫量決定了鏡無法磨出光亮照人的效果,因此推測這個時期的銅鏡更多的只是掛在身上的裝飾品。
齊家文化遺存銅鏡的背面已有“三弦鏡鈕”和簡單的紋飾,因而被學術界稱為“圓板具鈕佩飾”,鏡面增加浮雕紋飾目的是可在銅液收縮凝固時起到補縮作用。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銅鏡的裝飾功能比照容用途開始得更早一些,顯然鏡鈕是為了便于穿系而特意制造的。這也就是銅鏡起源的第二個觀點:圓板具鈕佩飾(齊家文化銅鏡)——銅鏡。
銅鏡的起源真相或許有待未來考古工作的新發(fā)現(xiàn)來證實。中國古代史書中記載了許多鑄造和使用銅鏡的傳說,我們再從這里來看看銅鏡的起源。
《軒轅黃帝傳》載:“帝因鑄鏡以象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薄缎杏洝份d:“尹壽作鏡,堯臣也。”正如炎黃子孫崇敬地把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歸功于黃帝一樣,古人也認為銅鏡起始于黃帝。
這些傳說雖然不足為憑,但它把我們的探索帶到了一個古老的年代,至少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國銅鏡的歷史悠久。黃帝時期正處在我國原始社會解體的時候,距今約5000年,“尹壽作鏡”的傳說則要晚一些。
有學者認為我國銅鏡起始于戰(zhàn)國,文獻中曾有記載?!肚f子·天道篇》曰:“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薄俄n非子觀行》亦有:“古之人目短于自見,故以鏡觀面。”
《戰(zhàn)國策·齊策》中還有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有趣故事:早晨,鄒忌對著鏡子整理衣冠,觀賞自己的容顏,然后分別問妻、妾、客人:我長得美還是城北徐公美?妻、妾、客人皆回答是鄒公美。鄒忌又到鏡子前照,觀察自己的容顏,又與城北徐公比較,才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不如徐公美。鄒忌后來想通了:妻子因為愛我,妾因為怕我,客人因有求于我,故皆說我比徐公美。鄒忌以這個故事來規(guī)勸齊威王應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其苦口良言終于使齊國富強起來。
這大概是最早的以鏡為鑒的故事,從這個故事看出古人對自己容貌儀表的關注程度并不亞于今人,而且能從一面小小的銅鏡中照出治國之道,這不由得讓今天的我們深深折服。
從古書記載中可以看出銅鏡至少到戰(zhàn)國晚期已經廣泛流行了。當然國內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從銅鏡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銅鏡的流行始于漢,因為漢鏡不僅出土量大,而且實物精美,800多年前編撰的《宣和博古圖》中收錄了113面銅鏡,皆列于漢唐兩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