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引用】老子道德經(jīng)譯文(21—40)

老子道德經(jīng)譯文(2140

(季也親根據(jù)網(wǎng)上資料編輯整理)

《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并分為81,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道德經(jīng)》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jīng)》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jīng)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并不能涵括《道德經(jīng)》(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經(jīng)》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jīng)前三十七章講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第二十一章 [原文]德②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 :大德的形態(tài),是由道所決定的?!暗馈边@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jù)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注釋] 1、孔:甚,大。   2、德:“道”的顯現(xiàn)和作用為“德”。   3、容:運作、形態(tài)。    4、恍惚:仿佛、不清楚。   5、象:形象、具象。   6、窈兮冥兮:窈,深遠,微不可見。冥,暗昧,深不可測。   7、精:最微小的原質,極細微的物質性的實體。微小中之最微小。   8、甚真:是很真實的。    9、信:信實、信驗,真實可信。    10、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1、眾甫:甫與父通,引伸為始。   12、以此:此指道。

[引語] :從本書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這個本原“道”,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呢?對此問題,學術界的解釋不同,就出現(xiàn)“道”是唯心主義的和“道”是唯物主義這兩種觀點。本章中,老子進一步發(fā)揮第十四章關于“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觀點,明確地提出“道”由極其微粘的物質所組成,雖然看不見,無形無象,但確實存在,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在本章里,老子還提出“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的屬性表現(xiàn)為“德”的觀點,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點。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

[評析] :學術界一派觀點認為老子的“道”不是物質實體,而是絕對精神之類的東西,這種觀點有待商榷。我們的觀點是傾向于“道”具有物質性的這種意見。因為老子說了“道之為物”,又說“道”中有物、有象、有精,這顯然不屬于觀念性,而是屬于物質性的東西。在以后的章節(jié)里,還將遇到此類問題。

此外,關于道與德的關系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于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xiàn)它的功能。這里,“道”之所顯現(xiàn)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于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xiàn)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xiàn)了它的“德”,在人生現(xiàn)實問題上,“道”體現(xiàn)為“德”。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么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注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范式。   5、見:音xian,同現(xiàn)。   6、明:彰明。     7、伐:夸。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jīng)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后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茍免于咎’?!边@里說的“曲全”,便是“茍免于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系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面去透視負面的狀況,對于負面的把握,更能顯現(xiàn)出正面的內涵。事實上,正面與負面,并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jīng)常儲存的關系。普通人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干,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在“曲”里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著“直”的道理,在“洼”里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里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于自然的??耧L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于道的就同于道,從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從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樂于得到他。統(tǒng)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注釋] 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說話。此處指統(tǒng)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擾民的意思。 2、飄風:大風、強風。   3、驟雨:大雨、暴雨。   4、從事于道者:按道辦事的人。此處指統(tǒng)治者按道施政。   5、失:指失道或失德。

[引語] :這一章和十七章都是相對應的。十七章揭示出嚴刑峻法的高壓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統(tǒng)治者加以改變。前面幾章已多次闡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貴言”、“多言數(shù)窮”等類似的話,本章一開始便繼續(xù)闡述“希言自然”的道理。這幾個“言”字,按字面解釋,是說話,內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風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實作比喻,告誡統(tǒng)治者少以強制性的法令橫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靜無為”之政,才符合于自然規(guī)律,才能使百姓安然暢適。倘若以法令戒律強制人民,用苛捐雜稅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會以背戾抗拒的行動對待統(tǒng)治者,暴政將不會持久。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說得道的圣人(統(tǒng)治者)要行“不言之教”。他說,只要相信道,照著做,就自然會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本章里老子舉自然界的例子,說明狂風暴雨不能整天刮個不停、下個沒完。天地掀起的暴風驟雨都不能夠長久,更何況人濫施苛政、虐害百姓呢?這個比喻十分恰切,有很強的說服力。它告誡統(tǒng)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則,遵循自然規(guī)律,暴政是長久不了的,統(tǒng)治者如果清靜無為,那么社會就會出現(xiàn)安寧平和的風氣,統(tǒng)治者如果恣肆橫行,那么人民就會抗拒他;如果統(tǒng)治者誠信不足,老百姓就不會信任他??v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哪一個施行暴戾苛政的統(tǒng)治者不是短命而亡呢?中國第一個封建中央集權的王朝秦王朝僅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時間,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眾無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個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嘗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呢?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反映出的是統(tǒng)治者清靜無為,不對百姓們發(fā)號施令,強制人民繳糧納稅,那么這個社會就比較符合自然,就比較清明純樸、統(tǒng)治者與老百姓相安無事,統(tǒng)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長存。

 

第二十四章  [原文] 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注釋] 1、企:一本作“支”,意為舉起腳跟,腳尖著地。    2、跨:躍、越過,闊步而行。    3、贅形:多余的形體,因飽食而使身上長出多余的肉。

[引語] :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自見”、“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這些輕浮、急躁的舉動都是反自然的,短暫而不能持久。急躁冒進,自我炫耀,反而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本章不僅說明急躁冒進、自我炫耀的行為不可恃,也喻示著雷厲風行的政舉將不被人們所普遍接受。

[評析] :在帛書甲、乙本中,這一章都抄寫在二十二章前面,因為此章與二十一章內容相一致,敘述用的語氣、語言也是一種風格。這樣的排列順序,或許是有道理的。本章所具體闡述的問題,仍然是有關社會政治及其得失的內容,同時還包含有辯證法的觀點。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這些表現(xiàn)及其結果往往是對立的、相互矛盾的。這是老子思想中極富精義的部分。不過在這其中仍然貫穿著以退為進和所謂“委曲求全”的處世哲學。這種觀點、這種態(tài)度絕不是無條件的、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采用的,而僅是對現(xiàn)實斗爭中某種情況下可以采用的策略,這雖然說不上是在逃避現(xiàn)實的政治斗爭,但表面上給人的印象卻是消極退守、防御。當然,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貫主張。不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定要靈活運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huán)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注釋] 1、物:指“道”?;斐桑夯烊欢?,指渾樸的狀態(tài)。    2、寂兮寥兮:沒有聲音,沒有形體。   3、獨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獨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絕對性。   4、周行:循環(huán)運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萬物由“道”而產生,故稱“母”。  6、強字之曰道:勉強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無邊無際的、力量無窮的。  8、逝:指“道”的運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狀態(tài)。  9、反:另一本作“返”。意為返回到原點,返回到原狀。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為人乃萬物之靈,與天地并立而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間之中,宇宙之間。   12、道法自然:“道”純任自然,本來如此。

[引語] :截止本章,我們對老子的“道”,已經(jīng)有了幾點基本的了解。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運行,這是《道德經(jīng)》里很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說明“道”是渾樸狀態(tài)的,它是圓滿和諧的整體,并非由不同因素組合而成的?!暗馈睙o聲無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環(huán)運行不息,是產生天地萬物之“母”。“道”是一個絕對體?,F(xiàn)實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對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道”是“獨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這四個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會隨著變動運轉而消失。它經(jīng)過變動運轉又回到原始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就是事物得以產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評析] :關于“道”的性質和“道”的規(guī)律,其基本點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質性的、最先存在的實體,這個存在是耳不聞目不見,又寂靜又空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永遠存在,無所不至地運行而永不停止。任繼愈說:“道不是來自天上,恰恰是來自人間,來自人們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道路。比起希臘古代唯物論者所講的“無限”來,似乎更實際些,一點也不虛玄,可能人們受后來的神秘化了的‘道’的觀念的影響,才認為它是狀態(tài)的物體,包括有和無兩種性質,由極微小的粒子在寥廓的虛空中運動所組成。它是獨立存在的,也不依靠外力推動。宗教迷信的說法,認為上帝是世界的主帝者,但老子說的‘道’在上帝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傳統(tǒng)觀念認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還原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產生萬物,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宇宙的起源?!睖唤檎f:“老子講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說在時間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邏輯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講的道雖是無形無象,但不是超空間的,而是沒有固定的具體的形象,這樣的道才可以變化成為有固定具體形象的天地萬物。”這種觀點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說“道在物先”,又說“物在道中”,這種判斷是把“天地”作為“物質”的同義語了。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譯文]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為什么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注釋] ①躁:動。君: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輜重:軍中載運器械、糧食的車輛。   ④榮觀:貴族游玩的地方。指華麗的生活。   ⑤燕處:安居之地;安然處之。   ⑥萬乘之主:乘指車子的數(shù)量?!叭f乘”指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   ⑦以身輕天下:治天下而輕視自己的生命。   ⑧輕則失根:輕浮縱欲,則失治身之根。

[引語] :這一章里,老子又舉出兩對矛盾的現(xiàn)象:輕與重、動與靜,而且進一步認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輕關系中,重是根本,輕是其次,只注重輕而忽略重,則會失去根本;在動與靜的關系中,靜是根本,動是其次,只重視動則會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講的辯證法是為其政治觀點服務的,他的矛頭指向是“萬乘之主”,即大國的國王,認為他們奢侈輕淫,縱欲自殘,即用輕率的舉動來治理天下。在老子看來,一國的統(tǒng)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應輕、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國家。

[評析] :在二章中,老子舉出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這些范疇;十三章中舉出龐辱;本章又舉出動靜、重輕的范疇加以論述,是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說明他確實看到客觀現(xiàn)象和思想現(xiàn)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過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不徹底的。例如任繼愈說:“動與靜的矛盾,應當把動看做是絕對的,起決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雖然也接觸到動靜的關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顛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質弄顛倒了。因此,他把靜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辯證法是消極的,是不徹底的,有形而上學因素。這種宇宙觀和他所代表的沒落階級的立場完全相適應。”(《老子新譯》)這個批評,點中了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局限性。不過,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觀點又是可以肯定的。他在這里論述的是萬乘之國的國主怎樣才能夠鞏固和保持自己統(tǒng)治地位的問題。他說“靜”、“重”,評“輕”、“躁”,認為“這種輕躁的作風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立身行事,草率盲動,一無效準”。(陳鼓應語)因而一國的統(tǒng)治者,應當“靜”、“重”,而不是輕浮躁動,才能鞏固自身的統(tǒng)治。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于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于言談的,不會發(fā)生病疵;善于計數(shù)的,用不著竹碼子;善于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于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圣人經(jīng)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jīng)常善于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涂。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釋] 1、撤跡:軌跡,行車時車輪留下的痕跡。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謫:過失、缺點、疵病。   4、數(shù):計算。   5、籌策:古時人們用作計算的器具。   6、關楗:栓梢。古代家戶里的門有關,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繩約:繩索。約,指用繩捆物。   8、襲明:內藏智慧聰明。襲,覆蓋之意。   9、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引語] :本章是對“自然無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數(shù)”、“善閉”、“善結”作喻指,說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處無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費太大的氣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無可挑剔。這一章又發(fā)揮了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從正面“貴其師”,不從反面“愛其資”,做到“雖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導思想,是把自然無為擴展應用到更為廣泛的生活領域之中。

[評析] :本章所講的內容,重在要求人們尤其是圣人要恪守“無為而治”的原則,說明有道者順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達了有道者無棄人無棄物的心懷。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處的。善者為師,惡者為資,一律加以善待,特別是對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棄他,一方要勸勉他,誘導他,另一方面也給他一個成為善人借鑒的作用。這就考慮到事物所包涵的對立的兩個方面,不要只從一個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葉;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為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恃才傲氣,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譯文] :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澗。甘愿作天下的溪澗,永恒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tài)。深知什么是明亮,卻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么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tài)。樸素本初的東西經(jīng)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注釋] 1、雄:比喻剛勁、躁進、強大。   2、雌:比喻柔靜、軟弱、謙下。 3、溪:溝溪。  4、嬰兒:象征純真、稚氣。   5、式:楷模、范式。    6、忒:過失、差錯。   7、無極:意為最終的真理。    8、榮:榮譽,寵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峽谷,喻胸懷廣闊。      11、樸:樸素。指純樸的原始狀態(tài)。      12、器:器物。指萬事萬物。   13、官長:百官的首長,領導者、管理者。   14、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引語] :這一章重點講“復歸”的學說,前幾章雖多次講到這個問題,但本章是作為重點專講的,給人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老子提出這樣的一個原則:知雄、守雌,用這個原則去從事政治活動,參與社會生活。這種原則在老子所處的時代,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選擇。當時正處在春秋末年,政治動蕩、社會混亂、你爭我奪,紛紜擾攘,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狀況,老子提出了“守雌”的處世原則。他認為,只要人們這樣做了,就可以返樸歸真,達到天下大治。此處還應注意,不僅是“守雌”,還有“知雄”。在雄雌的對立中,對于雄的一面有透徹的了解,然后處于雌的一方。本章所用的幾個名詞,代表著老子的一些基本觀念。

[評析] :“樸”、“嬰兒”、“雌”等可以說是老子哲學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樸”;十九章“見素抱樸”;本章的“復歸于樸”以及三十七章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樸”這一概念。這些地方所提到的“樸”的字,一般可以解釋為素樸、純真、自然、本初、淳正等意,是老子對他關于社會理想及個人素質的最一般的表述。在十章里有“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二十章有“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本章里有“復歸于嬰兒”以及后面的章節(jié)中也有提及“嬰兒”這個概念的地方?!皨雰骸?,其實也是“樸”這個概念的形象解說,只有嬰兒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寵辱所困擾,好像未知啼笑一般,無私無欲,淳樸無邪。老子明確反對用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的規(guī)范約束人,塑造人,反對用這些說教扭曲人的本性,這就涉及到老子所說的“復歸”這個概念,即不要按照圣賢所制定的清規(guī)戒律去束縛人們,而應當讓人們返回到自然素樸狀態(tài),即所謂“返樸歸真”。在本章里,老子還主張用柔弱、退守的原則來保身處世,并要求“圣人”也應以此作為治國安民的原則。守雌守辱、為谷為溪的思想,自然不能理解為退縮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僅守雌,而且知雄,這實在是告誡人們要居于最恰切、最妥當?shù)牡匚?,面對社會紛亂爭斗的場面。陳鼓應說,“守雌”含有持靜、處后、守柔的意思,同時也含有內收、凝斂、含藏的意義。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想要治理天下,卻又要用強制的辦法,我看他不能夠達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tǒng)治,否則用強力統(tǒng)治天下,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tǒng)治,否則用強力紡治天下,就一定會失??;強力把持天下,就一定會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注釋] 1、?。簽?、治理。   2、為:指有為,靠強力去做。   3、不得己:達不到、得不到。  4、天下神器:天下,指天下人。神器,神圣的物。   5、執(zhí):掌握、執(zhí)掌。   6、無為:順應自然而不強制。   7、夫:一本作“故”。   8、物:指人,也指一切事物。   9、隨:跟隨、順從。  10、覷:輕聲和緩地吐氣。吹:急吐氣。  11、贏:贏弱、虛弱。   12、或載或隳:載,安穩(wěn)。隳,危險。   13、泰:極、太。

[引語] :要平日可以看作老子論“無為”之治,對于“有為”之政所提出的警告,即“有為”必然招致失敗,“有為”就是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去做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事,或者把天下?lián)橐延?。事實上,老子所講的“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也不是在客觀現(xiàn)實面前無能為力。他在這里說,如果以強力而有所作為或以暴力統(tǒng)治人民,都將是自取滅亡,世間無論人或物,都有各自的秉性,其間的差異性和特殊性是客觀存在的,不要以自己的主張意志強加于人,而采取某些強制措施。理想的統(tǒng)治者往往能夠順任自然、不強制、不苛求,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guī)律。

[評析] :在《道德經(jīng)》里,老子多處談到統(tǒng)治者應行“無為”之治。他極力宣傳“無為”的政治思想,主張一切都要順應自然,因應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的統(tǒng)治者治國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極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于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zhàn)之后,一定會出現(xiàn)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斗。達到目的了卻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驕傲,達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目的卻出于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事物過去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會很快死亡。

[注釋] 1、其事好還:用兵這件事一定能得到還報。還:還報、報應。  2、兇年:荒年、災年。   3、善有果:果,成功之意。指達到獲勝的目的。   4、不敢:帛書本為“毋以取強”。   5、取強:逞強、好勝。   6、物壯:強壯、強硬。  7、不道:不合乎于“道”。   8、早已:早死、很快完結。

[引語] :歷來在解釋《道德經(jīng)》的學者中,有一派認為《道德經(jīng)》是一部兵書。究竟它是不是一部兵書,這個問題在本章評析中再作論述,但老子具有反戰(zhàn)思想則是無疑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社會動蕩不安,大小戰(zhàn)爭此伏彼起,給國家?guī)砥茐?,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災難。老子反對戰(zhàn)爭,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本章里,老子認為戰(zhàn)爭是人類最愚昧、最殘酷的行為,“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后果。老子主張反戰(zhàn)的思想,無論在當時還是后世,都有其積極的意義。

[評析] :在《道德經(jīng)》的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講到用兵問題。但必須重申,《道德經(jīng)》主要是一部哲學著作而不是兵書,他論兵是從哲學的角度,而不是軍事學的角度。講到許多哲學問題時,也涉及到軍事,因為哲學與軍事雖非屬于同一學科,但有許多內在相通之處。他著重講戰(zhàn)亂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后果,這是從反對戰(zhàn)爭這一角度出發(fā)的。因為戰(zhàn)爭是人類最殘酷最愚昧的行為。本章中所講“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就是講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唐代王真《道德真經(jīng)論兵要義述》說,“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未嘗有一章不屬意于兵也”。明未王夫之也認為《道德經(jīng)》可為“言兵者師之”。近人章太炎說,《道德經(jīng)》一書概括了古代兵書的要旨。他指出,“老聃為柱下史,多識故事,約《金版》、《六韜》之旨,著五千言,以為后世陰謀者法?!保ā队垥と宓馈罚┊敶鷮W者張松如認為,八十一章中直接談兵的,本章、下章及六十九章,共三章而已。講哲理偶以兵事取喻者不及十章。所以《道德經(jīng)》不是兵書,例如從軍事學角度講,它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孫子兵法》相提并論。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爭是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哲學家、思想家們對這些社會實際問題并不會熟視無睹。他們從這些戰(zhàn)爭的過程中,觀察到某些帶有哲理性的問題,并上升到哲學高度加以分析研究,尋找到包括戰(zhàn)爭在內的一般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如“物壯則老”等,這無疑具有普遍的啟示價值。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兵器啊,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居處就以左邊為貴而用兵打仗時就以右邊為貴。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兇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偏將軍居于左邊,上將軍居于右邊,這就是說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zhàn)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zhàn)死的人。

[注釋] 1、夫兵者:一本作“夫佳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為發(fā)語詞。    2、物或惡之:物,指人。意為人所厭惡、憎惡的東西。   3、貴左:古人以左為陽以右為陰。陽生而陰殺。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禮儀。   4、恬淡:安靜、沉著。 5、悲哀:一本作哀悲。   6、蒞之:到達、到場。

[引語] :這一章仍是講戰(zhàn)爭之道,是上一章的繼續(xù)和發(fā)揮。上一章著重從后果講,這一章以古代的禮儀來比喻。按中國古代的禮儀看,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謙讓的意思,“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老子認為,兵器戰(zhàn)爭雖然不是祥的東西,但作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時,也要用戰(zhàn)爭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獲取勝利時不要以兵力逞強,不要隨意地使用兵力殺人。相反,對于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人,還要真心表示哀傷痛心,并且以喪禮妥善安置死者。

[評析] :戰(zhàn)爭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禍,這是人所共知的。任繼愈認為《道德經(jīng)》“也是反對戰(zhàn)爭的”。因為在這一章里,老子說“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這里顯然沒有主戰(zhàn)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時又說,對于戰(zhàn)爭“不得已而用之”,這表明老子在咒詛戰(zhàn)爭的同時,也還是承認了在“不得已”時還是要采用的。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爭是普遍的,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戰(zhàn)爭規(guī)模日益擴大,動輒數(shù)萬、數(shù)十萬的兵力投入戰(zhàn)爭之中,傷亡極其慘重,而在戰(zhàn)爭期間受危害最大的,則是普通老百姓。每逢戰(zhàn)爭,人們扶老攜幼、離鄉(xiāng)背井四處逃亡,嚴重破壞社會正常的生產,也造成社會秩序的動蕩不安,戰(zhàn)爭的確是帶來災難的東西。所謂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戰(zhàn)爭的手段,這是為了除暴救民,舍此別無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應當“恬淡為止”,戰(zhàn)勝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否則就是喜歡用武殺人。這句話是對那些喜歡窮兵黷武的人們的警告。所以,我們認為《道德經(jīng)》不是兵書,不是研究戰(zhàn)爭問題的,尤其不是為用兵者出謀劃策的。老子談論戰(zhàn)爭問題,目的在于反對戰(zhàn)爭。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譯文]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于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么危險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于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注釋] 1、無名、樸:這是指“道”的特征。  2、?。河靡孕稳荨暗馈笔请[而不可見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從。這里是說沒有人能臣服它。 4、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于“道”。 5、自均:自然均勻。 6、始制有名:萬物興作,于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 7、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8、猶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說正文應為“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之與川谷”。

[引語] :這一章講了“無名”、“有名”、“知止”,“無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無”名、以“有”名的“無”和“有”的概念?!盁o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稱之為“樸”。所以,本章表達了老子的“無為”的政治思想,認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則治天下,順應自然,那樣,百姓們將會自動地服從于他。老子用“樸”來形容“道”的原始“無名”的狀態(tài),這種原始質樸的“道”,向下落實使萬物興作,于是各種名稱就產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設官職,不可過分,要適可而止,這樣就不會紛擾多事。老子認為,“名”是人類社會引爭端的重要根源。

[評析] :任繼愈認為“老子的哲學,無論在世界觀方面或在辯證法方面,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直觀的特點,老子的書中也是用直觀來說明自然現(xiàn)象的普遍聯(lián)系的。老子對世界的本原,說‘無以名之,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樸’(通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有時把道叫做‘無名’(一章,“無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無名”。三十七章,“……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四十一章,“道隱無名”)。從這些例子可以證明老子書中的道,實在是混然一體‘無’名或‘樸’。把老子的道看做純精神的客觀實在為絕對理念,與老子的原意不合?!保ㄒ浴独献诱軐W討論集》,第20頁)我們知道,《道德經(jīng)》里所講的“道”,就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及其變化的原因和規(guī)律?!暗馈笔怯篮愕?,既如無名之樸,是極幽微的;而且還適用于新舊轉化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張松如說,老子的所謂“道”,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并不直接適用于對待客觀現(xiàn)實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無名、樸”,并且還適用于新舊轉化的客觀規(guī)律,在整個“大、逝、遠、反”的進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質和現(xiàn)象、形式和內容、可能和現(xiàn)實、以及動靜、因果等等關系性的辯證范疇。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注釋] 1、強:剛強、果決。   2、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雖死而“道”猶存。

[引語] :本章講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設計的問題,主張人們要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觀點。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本章與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寫法比較類似,側重于探討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與前面幾章不同。十章用問話的形式出現(xiàn),二十章以反話形式表達。他認為,一個人倘若能省視自己、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實推行,就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滿飽的精神風貌。

[評析] :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白灾呙鳌保褪钦f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養(yǎng)的問題。任繼愈說,這一章“宣傳了一系列消極、保守、反省的精神修養(yǎng)觀點”,“還宣傳精神勝利法,說什么死而不亡是長壽,這些都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保ㄈ卫^愈《老子新譯》)對于這種觀點,有學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張松如認為,老子所說的這種觀點“為什么是唯心主義呢,難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論’嗎?”他認為,這是見仁見智,人各有心。他認為個人的精神修養(yǎng),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強、富、志、久、壽這些品格和素質,這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老子極力宣傳“死而不亡”,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主張,體現(xiàn)“無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傳“有鬼論”,不是在宣揚“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這當然可以算做長壽了。

清末民初對《道德經(jīng)》也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梁啟超,他曾說,人的肉體壽命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十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則可以永垂不朽,因為他的肉體雖然消失了,而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卻會長期影響當代及后代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啟超的這種觀點,應該講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學的影響,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yè),辦妥了事業(yè),而不占有名譽。它養(yǎng)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注釋] 1、汜:同泛,廣泛或泛濫。 2、辭:言詞,稱說。不辭,意為不說三道四,不推辭、不辭讓。 3、不有:不自以為有功。 4、衣養(yǎng):一本作“衣被”,意為覆蓋。 5、不為主:不自以為主宰。 6、常無欲:一本無此二字,認為此乃衍文。 7、?。好煨?。 8、大:偉大。

[引語] :這一章說明“道”的作用,這是老子在《道德經(jīng)》書中再次談到“道”的問題。他認為,“道”生長萬物,養(yǎng)育萬物,使萬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萬物,完全順任自然。這些觀點,老子在前面某些章節(jié)中已經(jīng)做過論述。這一章是繼續(xù)闡發(fā)三十二章的道理,講“道”可以名為“小”,也可名為“大”,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圣人”、“侯王”,實際是在期望統(tǒng)治者們應該像“道”那樣起“樸”的作用。此章內容從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談作為“圣”、“侯王”所應該具備的素質。

[評析] :在學術界,關于老子的“道”的屬性,有幾種不同觀點,最典型的主要是唯物論和唯心論截然對立的觀點。持“唯心論”觀點的學者認為“老子的‘道’是一個超時空的無差別的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對此,張松如認為,“我們不這樣看?!蟮楞豳猓淇勺笥摇?,怎么能‘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呢?而且,就它覆育萬物,而不自以為是主宰這方面看,‘則恒無欲也,可名小于’;就萬物歸附它,而不知道誰是主宰這方面看:‘則恒無名也,可名于大’。無欲、無名、可小、可大,這個‘道’又怎么能是‘超時空的無差別’呢?”許多學者認為,“道”作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現(xiàn)物質現(xiàn)實事物的本身,也不能離開形式推論或理論假設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并不直接適用于對待客觀現(xiàn)實的事物和現(xiàn)象(張松如《老子校讀》第206頁)。我們同意張松如的觀點,“道”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它雖然是耳、目、觸、嗅諸感覺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僅憑人們的主觀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這一點是我們準確理解《道德經(jīng)》中有關“道”的問題的關鍵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里發(fā)揮的“不辭”、“不有”、“不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從“衣養(yǎng)萬物”中,使人們感受到愛與溫暖的氛圍。

 

第三十五章  [原文]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譯文]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注釋]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則,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3、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既:盡的意思。

[引語] :這一章,述說了“道”的作用和影響,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論“道”的重復,而是隱寓著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們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因而可以這樣說,本章實為“道”的頌歌。在《道德經(jīng)》中,“道”已經(jīng)被多次論及,但從來沒有重復,而是層層深入、逐漸展開,使人切實感受“道”的偉大力量。

[評析] :“樂與餌”指流行的仁義禮法之治,“過客”指一般的執(zhí)政者,但還不是指最高統(tǒng)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誡那些執(zhí)政的官員們不要沉湎于聲色美食之中,應該歸附于自然質樸的大道,才能保持社會的安定與發(fā)展。統(tǒng)治集團縱情聲色,不理政事,這是在春秋末年帶有普遍性的現(xiàn)象。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使人民群眾遭受嚴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統(tǒng)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死活。老子對于當時這種狀況極為清楚,他這章里所說的話,表明他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憂慮的歷史責任感。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zhàn)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注釋] 1、歙:斂,合。   2、固:暫且。   3、?。阂槐咀鳌皧Z”。   4、與:給,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脫:離開、脫離。   7、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

[引語] :有人認為這一章也是講用兵的道理,不過我們認為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本章談到若干對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問題。例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等都可以說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xiàn)象,以引起人們的警覺注意。這種觀點貫穿于《道德經(jīng)》全書。

[評析]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系,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xiàn)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于事態(tài)發(fā)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中,老子寧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對于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后,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里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于韌性,生命力旺盛,發(fā)展的余地極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于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fā)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xiàn)勝于剛強的外表。

 

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font color="#008000" size="3">④,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fā)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欲時,我就要用“道”來鎮(zhèn)住它。用“道”的真樸來鎮(zhèn)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wěn)定、安寧。

[注釋]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盁o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4、欲:指貪欲。  5、無名之樸:“無名”指“道”?!皹恪毙稳荨暗馈钡恼鏄?。   6、不欲:一本作“無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jīng)》中“道經(jīng)”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實到他理想的社會和政治——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統(tǒng)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則來為政,順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們將會自由自在,自我發(fā)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無為的,所以“道”也無為。“靜”、“樸”、“不欲”都是無為的內涵。統(tǒng)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則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為,老百姓就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欲,他們的生活就會自然、平靜。

[評析] :“無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經(jīng)》中多次闡述、解釋。本章開頭第一句即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則是非人格化的,它創(chuàng)造萬物,但又不主宰萬物,順任自然萬物的繁衍、發(fā)展、淘汰、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是不妄為、不強為。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不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類社會,談到“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運用。老子根據(jù)自然界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會政治方面,也要按照“無為而無不為”的法則來實行,從而導引出“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的結論。老子認為,理想的執(zhí)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則,就會達到“天下將自定”這樣的理想社會。這里所說的“鎮(zhèn)”,有人解釋為“鎮(zhèn)壓”,并據(jù)此認為老子在這章的說明中露出了暴力鎮(zhèn)壓人民的面目:誰要敢一鬧事,那就要嚴厲加以鎮(zhèn)壓。這種解釋,我們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鎮(zhèn)壓”應當是“鎮(zhèn)服”、“鎮(zhèn)定”,絕非是武力手段的“鎮(zhèn)壓”。由此,我們也認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隸主統(tǒng)治階級的要求,而是從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角度考慮問題,并不是僅僅代表某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和意愿。這表現(xiàn)出老子內心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因而這是進步的、積極的。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xiàn)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xiàn)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吧系隆敝隧槕匀粺o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于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岸Y”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淮嫘臉銓?,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

[注釋] :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xiàn)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為,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xiàn)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3、無德:無法體現(xiàn)真正的德。 4、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心、故意。無以為,即無心作為。此句意為: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為。 5、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此句與上句相對應,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7、?。翰蛔恪⑺ケ?。 8、首:開始、開端。 9、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10、華:虛華。  11、處其愿:立身敦厚、樸實。 12、?。褐付Y之衰薄。

[引語] :這一章是《道經(jīng)》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jīng)》;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jīng)》。本章在《道德經(jīng)》里比較難于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xiàn)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qū)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暗隆笔恰暗馈痹谌耸篱g的體現(xiàn),“道”是客觀規(guī)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并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于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評析] :《道德經(jīng)》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寫道:“孔德之客,唯道是從”;二十八章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五十一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所講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這里所講的“上德”。從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謂“上德”,我們認為它不同于儒家所講的“德政”。老子批評儒家“德政”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僅憑人的主觀意志加以推行,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為”、“無為”,它不脫離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施政者沒有功利的意圖,不單憑主觀意愿辦事,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為而無不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xiàn)在人間,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為”的“無為”,但卻抱著功利的目的,任著主觀意志辦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為”和“有為”?!暗馈焙汀暗隆睂儆凇盁o為”的類型;仁、義、禮屬“有為”的類型。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這是在無為的類型內部說的,失道則淪為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后仁,這是指離開了“無為”的類型才有了仁。仁已經(jīng)是“有為”、“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就是在“有為”范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詞,是全書唯一使用的名詞,過去有人將此解釋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約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剛毅的內容。老子感受到人際關系愈來愈難以相處,所以在十分激動的情緒下使用了“大丈夫”這個詞,并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體的規(guī)范把人的思想行為定著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執(zhí)行澆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谷”,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珞珞堅硬像山石。

[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0、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引語] :這一章講“道”的普遍意義。前半段段論述“道”的作用,天地萬物都來源于“道”,或者說,“道”是構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萬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間,告誡統(tǒng)治者從“道”的原則出發(fā),并常要能“處下”、“居后”、“謙卑”,即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沒有老百姓為根本和基礎,就沒有高貴的侯王。因而在本章的內容中,同樣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

[評析] :在《道德經(jīng)》里,老子經(jīng)常以“一”來代稱“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連續(xù)七次使用“一”字,其含義是相當深刻的。楊興順說:“一切在流動著,一切在變化著,但老子認為,變化的基礎是統(tǒng)一而不是矛盾的斗爭?!斓靡灰郧濉献咏衣读丝陀^世界的矛盾,企圖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銳化,為著這一目的,他把統(tǒng)一看成萬物的基礎而把它絕對化?!保ā吨袊糯軐W家老子及其學說》)事實上,老子認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個,宇宙的總規(guī)律也只有一個,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論,而且是物質的。在世界的自然萬事萬物之中,老子列舉了許多相互矛盾的對立體,并認為對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最終歸于統(tǒng)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認為矛盾和對立總要歸于統(tǒng)一。在人類社會而言,老子也強調統(tǒng)一,認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個準繩。這個準繩是什么?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應該認識到“賤”、“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無須光華如玉,還是質樸更好一些??偠灾?,本章開頭就是講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論是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都是來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會再存在下去。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譯文] :循環(huán)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

[注釋] 1、反者:循環(huán)往復。一說意為相反,對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這里指道的有形質,與一章中“有名萬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無相生的“有”字。   4、無:與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相同。但不同于“有無相生”的“無”。此處的“無”指超現(xiàn)實世界的形上之道。

[引語] :在一、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和三十七章里,老子從各方面闡述關于“道”的理論。在本章里,老子用極其簡練的文字,講述了“道”的運動變化法則和“道”產生天下萬物的作用。關于“道”的基本理論,本章和四十二章都是就此而論的。本章雖然只有兩句話,但言簡意賅,含義十分豐富。

[評析]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概括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現(xiàn)象與本質,這是十分光輝和精辟的見解?!胺凑叩乐畡印?,歷來解釋者有兩種觀點:一是說矛盾著的對立物各自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二是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是循環(huán)往復。其實這兩種解釋意思是相同的。因為老子承認運動,承認運動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這當然是老子認識上的不足。因為對立面的互相轉化,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得實現(xiàn),不具備一定條件,是不能轉化的。不經(jīng)過任何努力,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fā)生轉化,這就多少帶有宿命論的色彩了?!叭跽叩乐谩?,是說“道”在發(fā)揮作用的時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這不完全是消極的,同樣也有積極性的一面,道創(chuàng)造萬物,并不使萬物感到有什么強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和成長。用弱和用強,也就是是“無為”和“有為”的區(qū)別?!疤煜氯f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的論者認為這一句可以概括出“無—有—萬物”的公式,并說萬物畢竟是從“無”而來的。其實,老子講“有”和“無”,并不曾把“無’當作第一性的東西,而把“有”當作第二性的東西,他是把有與無當成相互對立的兩個哲學范疇,有與無都是道的屬性,是道產生天地萬物時由無形質落向有形質的活動過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標準統(tǒng)一的老子〈道德經(jīng)〉》1
老子 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
《道德經(jīng)》通讀 第四十三章 原文
老子道論
21.道德經(jīng)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究竟長什么樣子?
還原版《道德經(jīng)》第七章:道可大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