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最近幾年迎來了較為快速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帶來的一個良好的副產(chǎn)品,便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家庭教育,懂得了父母之愛,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但與此同時,很多父母也容易陷入另外一個極端:把愛,簡單地理解為溺愛;把尊重,誤以為一切都聽孩子的……而這樣教育方式的結(jié)果,就是前段時間,火遍朋友圈的某銀行產(chǎn)品廣告“番茄炒蛋”視頻里所呈現(xiàn)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
這不僅是一則廣告,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故事。
阿單是朋友的一個朋友,男性,40歲出頭,某個中學的老師。如果從外表看來,他算是帥哥一枚,將近180的身高,熱愛運動也讓他的身材看上去很是健碩。
在外人眼里很是不錯的阿單,卻成了他太太口中的“低能兒童”。
據(jù)阿單太太講述,這位已到不惑之齡的男人,至今不會做任何家務,“只要我出差不在家,他必然天天點外賣”。阿單的太太說,自己有一次出差一個星期,她回到家之后,發(fā)現(xiàn)家里所有的垃圾桶都裝滿了外賣的快餐盒,家里散發(fā)著一股類似垃圾場的臭味……
“一個年過40的男人啊,不會做飯不會炒菜也就算了,就連下個面條都不會……不僅如此,竟然能夠忍受家里裝滿快餐盒……”阿單太太越是描述,越是氣憤。
阿單之所以到現(xiàn)在什么家務都不會做,據(jù)他太太介紹,是因為有一個什么都包辦的母親。
阿單家有三個兄弟姐妹,母親向來都很溺愛,從來不讓這幾個孩子做任何家務,哪怕現(xiàn)在老母親已經(jīng)80多歲了,回家聚餐的時候,幾個孩子也都是任由老母親在廚房忙活,自己在客廳看電視和閑聊,他們不會為此感到任何羞愧和不適。
阿單的另外兩個姐弟,也和他一樣,幾乎不會做任何家務,而且工作和婚姻也都不太順利,為此,他們的老母親也經(jīng)常站在孩子們的立場,去指責外界的不公,或者他人的不友好。
當初因為覺得自己年齡不小了,就在認識一個月之后和阿單“閃婚”的太太,如今腸子都悔青了。雖說婚姻生活到目前只維持了一年多,但她早已經(jīng)精疲力盡,幾次向阿單提出離婚。
阿單非但不同意,還把太太想要離婚的想法告訴了家里人,80多歲的老母親一次又一次地給阿單的太太打電話,先是以請求的口吻,勸說不要離婚,后見阿單太太心意已決,便轉(zhuǎn)為強硬的口氣,指責阿單太太沒有婦人之仁。
對此,阿單太太哭笑不得,最后不得不“起訴離婚”,至于阿單和他的家里人怎么罵她“冷酷無情”,她早就不在乎了,她只是想快點逃離這樣一個讓她感到窒息的家。
02
很顯然,阿單和他的姐弟如今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是源于她母親過度的溺愛。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jīng)說過,當我們說到一個嬰兒的時候,這個嬰兒不可能單獨存在,他一定是要跟母親連結(jié)在一起的,因為他需要母親的乳汁來維持他的生命。
所以在生命的最早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和母親處在共生關(guān)系之中的,母親在,我們才得以存在。而身為母親,也能夠通過這樣的關(guān)系,感受到自己可以“掌控另外一個生命”,從而前所未有地體會到自己巨大的價值感,形成對自己深深的自戀。
可是,孩子不會是一個一直長不大的嬰兒,他是會長大的,他會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完成與母親的分離:
首先是斷奶,斷奶意味著將告別與母親的共生關(guān)系,即沒有母親的乳汁,這個孩子也可以通過攝入其他東西,如米糊,獲得生存,但這還是需要在母親的輔助下完成的;
其次是獲得基本的生存能力,如學會做飯,這意味著孩子將告別母親的輔助,自己能夠獨立生存下去;
第三步是離開家庭,這意味著孩子將徹底與母親完成分離,開始各自的獨立生活,二者之間有著情感的鏈接,但是依賴共生的關(guān)系卻徹底被打破。
從這三步來看,我們能夠很清晰地了解:阿單母親在第二步,即教會孩子獲得生存能力這個步驟,截斷了阿單的發(fā)展,沒有讓他學會做家務。
而不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并非這位母親擔心孩子太小,或者不忍心讓孩子操勞,而是因為潛意識里住著深深的“害怕”:害怕孩子離開,害怕自己再也不能掌控另外一條生命,這將剝奪她所體驗到的巨大價值感,也將打破她對自己的自戀。
為了讓自己避免體驗這種潛意識里的“恐懼”,她以溺愛的外衣,剝奪孩子們謀生的能力。“不讓孩子們學會做飯”,意味著“他們還是會一直需要我”,這種潛意識里的對話,讓這位母親一直努力地讓孩子們與自己成為一體,拒絕打破“依賴共生”的關(guān)系。
前幾天,在地鐵上,聽到一對母女這樣的對話:
幾歲大的女孩兒眉飛色舞地和母親講述自己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情,然后很開心地說:“媽媽,老師表揚我今天寫得字特別漂亮……老師還說睡前要刷牙才能不長蛀牙……老師還說……”
那位母親聽了一會兒,打斷這個小女孩兒,說:“不要總是老師說,老師說的,媽媽不是也告訴過你這些嗎?你怎么不聽?”
從這樣一段簡單的對話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母親試圖帶領(lǐng)孩子反抗老師的權(quán)威,穩(wěn)定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權(quán)威形象,而這背后的心理成因,便是這位母親在孩子試圖和老師站在同一戰(zhàn)場的時候,這位母親體驗到到了“被拋棄”的感覺,這會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分離焦慮”。
事實上,有分離焦慮的家長,更容易溺愛孩子,因為在溺愛的過程中,看似是孩子的各種需求被滿足,實際上則是,孩子的被滿足,恰恰滿足了家長避免體驗被拋棄的恐懼。
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曾經(jīng)說過一句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名言:“一個家長的人格,遠遠重要于這個家長做些什么”,換句話說,想要培養(yǎng)出健康獨立的孩子,家長自己要先完成人格的成長,心智的完善。
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溺愛孩子的家長,那么你需要先解決自己的“分離焦慮”問題。你可以嘗試這樣做:
首先,回顧一下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和父母的關(guān)系,問一下自己是否很害怕與父母分離?或者自己是否很渴望父母能夠給自己更多的關(guān)注和愛?過度照顧和缺乏關(guān)注,都是分離焦慮的成因。
其次,感受一下當下的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能夠看見自己內(nèi)心住了一個害怕長大、或者渴望關(guān)注的小孩?嘗試讓此刻的自己去擁抱那個害怕分離的小孩,告訴自己,有能力去愛已經(jīng)長大自己。
此外,適當提醒自己,無論是自己與父母,或者自己與孩子,分離只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非情感的終結(jié)。子女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不會因為你的獨立,或者孩子的獨立就被剪斷。
當你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分離焦慮,你才能夠長成一棵大樹,不依附不攀緣,庇佑孩子健康成長。讓我們都學會適當節(jié)制自己泛濫的母愛,告別對孩子變相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