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國館
警惕下一個祁同偉,就是他!
——國館君按
前幾天,有個豆瓣帖子火了!
網(wǎng)友吐槽他10歲的小侄子:
網(wǎng)友不僅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思想真是令人害怕!”
但不少人卻大贊這孩子聰明、自律、有理想有計劃。連著名作家連岳也不吝贊詞:“這孩子思路清晰,大有前途?!?/span>
說實在,這孩子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對于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得詳細:
學英語要為出國留學做準備;為了鍛煉大腦而學圍棋;為了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縛而鍛煉身體。這種遠見與自律精神,恐怕讓不少成年人都會感到汗顏。
可小小年紀,言談之中透出的冷酷自利,卻讓人非常不舒服。父母對于他來說,似乎只是榨取利益、為自己服務的工具,冷冰冰的,毫無親情可言。在他身上,你看不到哪怕一丁點童真和情感,到處都是自利的算計。
嫌棄父母的窮,比不上同學優(yōu)良的家庭條件,是貪得無厭的憤怒。拿錢讓他去學奧數(shù)、輪滑、圍棋、英語,全中國那么多窮困家庭的孩子,想都不敢想,對于他父母來說,也已經(jīng)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可他還不滿足!
不準父母生二胎,覺得窮就不能生二胎,不過是擔心父母把資源分給了弟弟妹妹,自己無法獨享父母提供的資源,說著如此冠冕堂皇的道理,卻透著滿滿的心機。
無怪乎,有老師評論:“我希望有這樣的學生,但我不希望有這樣的孩子?!?/span>
但相信我,你也絕對不想要這樣的學生、朋友、同事和伴侶!
這孩子很聰明很現(xiàn)實,未來定能考上好的大學,假以時日也能功成名就。但呼風喚雨之時,不會是個有益于社會的好人,為官必是貪官、為商必是奸商。
今天,你為這種孩子叫的好,明天就會變成他們發(fā)起瘋來作的惡。
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人民的名義》里祁同偉的影子,自卑于自己的家庭出身,野心膨脹,想要不擇手段往上爬,卻美其名曰“上進”,想逆天改命、“勝天半子”。
生命中幾乎所有的大活人,可能都只是他上進游戲中的棋子,有用則留,無用則棄。
于是人和人的關系,就簡化成了利害關系。
作為父母,當你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不能提供給他更多更好的資源時,他會置你十幾年的養(yǎng)育之恩于不顧,說你不配當他的父母;
作為老師,當你不能提供他更多的知識時,他會忽略你曾經(jīng)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愛,說你不配當他的老師;
作為朋友,當你不能再給他提供幫助和利益,他會忘記你們幾十年共患難的友情,說你不配當他的朋友;
作為妻子,當他走上了人生巔峰,風光無限之時,而你熬成了黃臉婆的時候,他會違背曾經(jīng)的山盟海誓,將你棄如敝履,還說你不配當他的老婆……
配還是不配,就看還有沒有利用價值。
這小孩子對待生養(yǎng)他的父母都是這副嘴臉,對待生命中那些無足輕重的人,只會更加冷血無情。
如此冷血無情的孩子,說出如此現(xiàn)實自利的話,還受到這么多人的夸獎贊美,令人細思極恐。
社會畢竟變得太快。
我的父親,祖祖輩輩都是窮鄉(xiāng)僻壤的農(nóng)民。
爺爺家里窮,常年吃不飽、穿不暖。一家人擠在狹小的茅草房子里,連墻壁都是糊了黃泥的竹篾做的。沒米飯吃,家里能頓頓吃清炒南瓜花梗;一年到頭,就那兩件破衣裳換來換去,衣服上全是大補丁。
爺爺奶奶都是一字不識的文盲,在父親功課上,他們一點忙都幫不上;反而經(jīng)常要父親干很多農(nóng)活,下田插秧、放牛啥的,反倒耽誤了不少功課。
他考上大學,主要是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然而上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那么多家庭出身比他好得多的同學,個個都見多識廣、能說會道,有的同學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就開始學英語、學鋼琴、學吉他,十分多才多藝。
父親數(shù)理化成績非常不錯,但差勁的英語水平,限制了他進一步發(fā)展的可能,沒能繼續(xù)深造、從事科研工作,于是只能坐看那么多當年抄他作業(yè)的同學,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個學術大牛。
如果他生在更好的家庭中,像同學那樣從小練好英語,變得更加見多識廣,恐怕這輩子的命運會有很大不同。
是他的原生家庭,對他的人生設置了障礙,他費勁全力努力突破,卻依然不能盡如人意。但父親從來沒有怪過爺爺奶奶。他說:“人要懂得感恩,人也要知足?!?/span>
逢年過節(jié),最大一塊的臘肉、最大一顆的湯圓,都是留給父親的。爺爺奶奶已經(jīng)把能給的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了他。
《遺教經(jīng)》上說:“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與感恩,本來應是每個人必備的美德。
像這個10歲孩子一樣,永遠不知滿足,不懂得感恩,要求父母給予超過他們能力范圍的東西,還理直氣壯指責父母不配。
這樣一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嘴臉,就算聰明過人,往后混得風生水起,也不過是有才無德、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而已。
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金錢、權力、名聲,每一樣都成了人人瘋搶的稀缺資源。
市場繁榮的大潮之下,社會兩極分化,窮人渴望要上升,富人擔心會跌落,中產(chǎn)階級也正焦慮得失眠。
成人們無窮無盡的欲望,也通過功利化的教育方式,灌輸給了原本應該天真無邪的孩子。
于是,孩子們在成長中,學會了自利的算計,卻始終沒有學會感恩。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新聞報道。
有一位富二代出來創(chuàng)業(yè),大獲成功,記者去采訪他,問他成功秘訣何在。
這位富二代,一直不停強調自己是多么努力,起早貪黑多么不容易,卻始終避而不談父親給他的幾百萬啟動資金。
他還大言不慚說:“今天的成果,完全是我努力奮斗得來的?!?/span>
絕口不提自己的富豪老爸。
孩子們將成功的榮耀完全歸功于自己,而一旦他們失敗,動輒歸咎于原生家庭拖了后腿。
這是感恩教育缺失,功利教育橫行的不良后果。
唐人曾感慨:“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
可是,在這個日趨荒誕的世界中,薄情寡義、不懂感恩的人,雖然能通過自利的算計,獲得一大堆冷冰冰的財富,但回過頭來,守著金銀財寶環(huán)顧四周,也不過孤家寡人、滿目荒蕪。
佛陀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與其把孩子培養(yǎng)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如教會孩子們感恩,教會孩子們熱愛,讓孩子懂得生命的真諦,不至于沉淪于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變成一個個損人利己、冷血無情的社會禍害。
也許,這比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讓孩子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更為重要!
本期編輯:較瘦
◎本文由國館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