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新課標呼喚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喚充滿生命溫暖的課堂,呼喚充滿與崇高人性的對話。當今人文精神地位的確立與實現(xiàn),歸根結底還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審視我們的行為,我們始終習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認知體”,把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信息解構能力作為基本目標。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語文課堂始終沒有解決這樣幾個問題:重思想教化而忽視生活情趣;重知識積累而輕視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達熱情。一句話,語文教學缺乏人情味,沒有把“人”放在教學的核心上。
因此,我認為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應當注重培植學生的主體精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幫助他們找尋自己的精神家園,使他們一起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與成長。
一、有生氣
生命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既是人,就會有生命欲,自然就會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如果在我們的語文課上,學生的眼睛閃著求知的光彩,學生的思維如閃電般敏捷,那么,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來。著名的于瀾老師率先在教育界發(fā)出了這樣的呼喚: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要達到這一境地,教師要勇于放手。
1、書,讓學生自己讀。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先生說:“文章的精華在句子中,字句之中有聲情,有氣韻,有見識,有抱負。你不讀,這一切精華不會自己顯露出來,而只能是紙上的鉛筆符號,那是“死”的。要把“死”的變成“活”的,只有讀,讓它在你嘴里活起來,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來。”可見,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我們做教師的要力求成為親切而又睿智的點化者,組織者,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時間里,以讀激趣,以讀顯形,以讀啟智,以讀育人。
從宏觀來看,對于整篇課文而言,我們要注意處理好讀的三個層次,首先是初讀,目標是讀通順,讀懂主要內容;第二層次是精讀,抓住關鍵的句段去讀,第三層次是品讀,回味著讀。從微觀看,對于某一個重點句段的朗讀指導也要考慮讀的層次。在指導讀《春天的雨點》課題時,教師是這樣做的:齊讀課題;有感情地齊讀課題;師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朱自清的《春》創(chuàng)設佳境,再讀課題。此外,我們還要注意放給學生讀的自由度,像這樣的語言多一些:“你想讀哪一段”“你喜歡讀誰的話”“你認為這段話怎樣讀”等等。這樣,學生的選擇不受限制,在自由的天地里熱愛讀書。
2、問,讓學生自己提出來。學貴有疑,讀而能問,這既是學生認識的突進,也是學生思維的聚焦,進而推動閱讀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在自讀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思考,這樣,學生的小腦袋里就會產(chǎn)生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許他的想法是非?;闹嚳尚Φ?,也許他的想法是膚淺幼稚的,但是,提出來就是學會了思考,敢于提出來,勇氣可佳。我班學生就特愛提問題,學《威尼斯的小艇》時問“輕快”“靈活”之間為什么不用頓號而用逗號,學《燕子》時問寫燕子的外形為什么用“湊”字,學《春天的雨點》時問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也仿佛落在達麗瑪?shù)男睦?/span>”等等。問題提出后,教師不要急于代答,應讓學生去作答,遇到有價值的問題還應組織學生討論。
3、情,讓學生自己抒。古人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看來,無論是讀還是寫,都離不開一個“情”字。可是,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課文中蘊涵的豐富情感往往難以引起共鳴,讀文時悲不見顫音,喜不見笑意。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引導學生去體會,去感悟。特級教師李吉林說:“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教材蘊涵的情感要靠老師去傳遞,去強化,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紐帶就聯(lián)結、溝通、牽動在教材—學生—老師之間。由此可見,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節(jié)課中學生披文方可入情、出情。只有情情相激,才會使學生激動、興奮、活躍,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氣與智慧。也只有情動才能“辭發(fā)”,想象才會展翅,感受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思想。課堂上,老師若能使學生入情入境,真哭真笑,敢愛敢恨,有意見有想法,語文課就上出了味,上出水平來了。
4、話,讓學生自己說。一節(jié)課40分鐘,老師要結合教材,著力發(fā)掘學生說的材料,創(chuàng)設說話的氛圍,充分賦予學生說的權力,讓學生想說就說,學生的說才會體現(xiàn)個性化,也只有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學生的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钴S。于是,他們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在表達中得到發(fā)展與提高。
5、學,讓學生自己評。新課標倡導多元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是評讀、評思、評說、評閱讀過程中一切具有價值的東西。評價的方式可以是生生間的評價,也可以是師生間的評價,還可以是自我評價。前兩者的評價是互逆的,你可以評我,我自然也可評你;老師可以評學生,學生當然也可評老師。通過多元的評價,能拓展學生思維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內力。在評的過程中,學生會用自己的目光、積淀、經(jīng)驗、認識、智慧去認識美、感受美、揭示美和完善美。
二、有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幾段話引起我的注意:“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我們的學生,天天來學校上課,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求發(fā)展,并且是一種持續(xù)發(fā)展,包括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習技能的掌握與熟練,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等等。因而,每一節(jié)課教師的腦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給學生些什么?一點知識,一些方法,一些啟迪,還是一些積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時,我們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是語文教學的完美。
實踐證明,適度的語言文字訓練對于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發(fā)均產(chǎn)生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一節(jié)課的語言文字訓練目標必須明確、適度、集中,既要體現(xiàn)教材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要善于選擇、取舍和重組。像《桂林山水》非常富有節(jié)奏感的排比句等都應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三、有創(chuàng)新
和許多國家相比,我國的中小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創(chuàng)新精神。然而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永恒的主題。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正的理論反思點和超越點。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是現(xiàn)代社會賦予教育的神圣使命。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愛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實踐證明了想象力對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磥?,為人師者沒有理由將文本看死,“執(zhí)一已之見,囿于一孔之得”,去遏制學生的多向思維,而應當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蘊含的創(chuàng)新教育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語言凝煉處、空白處、省略處,讓學生對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結局等展開想象。
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為誠實與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死了,小利比的命運又如何呢?課文沒有交代,也無需交代。學生對此卻十分關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許就希望讀者去大膽暢想。在教學中,對于這樣的空白處,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組織學生續(xù)寫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就是標新立異,是對思維定勢的否定。作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xiàn)出其固有的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求異是兒童的天賦,他們樂于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展開不同意見的爭論,打破盲目順從、迷信書本、被動地聽講、被動地回答問題的局面,使學生的思維突破常規(guī)和經(jīng)驗的禁錮,不斷產(chǎn)生新的答案,真正進入到“創(chuàng)造”的世界。教師要充分利用《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等教材對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與培養(yǎng)。
四、不封閉
優(yōu)秀的語文課應該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教學課堂必須是開放的。學生不再是零起點的進課堂,而在課前就知道本節(jié)課學的是什么內容,而且有關的資料、解說、信息已經(jīng)多多少少去嘗試搜集過,只等上課時與老師和同學探討一下存疑的地方,交流一下相互的經(jīng)驗,品味一下課文中蘊涵的人生韻味,做人真知,古今文化……課后也沒有終點,余味裊裊,原來的問題是解決了,但還有一些新的問題沒有議論清楚,還有一些書要去看……
五、不留痕
周一貫先生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如果把陳景潤和劉璇比哪個更重要?他說,如果比體操,陳景潤是大笨蛋;比數(shù)學,劉璇定是根木頭。風趣的話里蘊涵著深刻的哲理。當我們用人文精神去關懷每一個學生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量體裁衣,而不是以己之喜而喜,以己之惡而惡。一個班級五六十個人,每個人的天資、氣質、性格、趣味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給予不同的個體以相同的準則來要求是極其荒謬可笑的。優(yōu)秀的語文課堂應該充滿人性的溫暖,而沒有世態(tài)炎涼,給學生美好的感覺,給學生以盡可能的幫助,即使是批評,也不要留下痕跡。有人說,心靈沒有太多創(chuàng)傷的人才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學生,更是如此。
教育是門藝術,永遠沒有明確的答案,永恒的標準,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正如古人所云:“天在山邊,走近山邊,天又遠;月浮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