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2、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p>
無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ㄥeF?,白鳥悠悠下?!?/p>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3、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
4、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皩毢熼e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5、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6、《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7、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8、“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9、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10、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夢見。
11、好事近
夜起倚危樓,樓角玉繩低亞。唯有月明霜冷,浸萬家鴛瓦。
人間何苦又悲秋,正是傷春罷。卻向春風亭畔,數(shù)梧桐葉下。
愁展翠羅衾,半是余溫半淚。不辨墜歡新恨,是人間滋味。
幾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渾閑事。獨向西風林下,望紅塵一騎。
12、少年游
垂楊門外,疏燈影里,上馬帽檐斜。紫陌霜濃,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鴉。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詞,縱橫書卷,不與遣年華。
13、蝶戀花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ǖ紫嗫礋o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