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功總論

靜功是氣功療法的一部分,與動功相對而言的一種功夫,就外面的形式來說,它盤腿握手,閉口垂簾,身體坐著不動,與打拳運氣,手舞足蹈對比起來,所以叫做靜坐功夫。其實,這樣坐著,還不能說是真正的靜功,因為它雖然用呼吸吐納的一切方法使人體的氣脈內(nèi)在運行,慢慢導致歸元,意識集中,得到真正的休息。所謂的清靜境界,才算得著靜功的好處。但,很多人在坐著的時候,每每意識不能集中,念頭不斷涌來,反而比不坐的時候意識更為紛亂。所以說不算真正的靜功。
關于靜功的理論和方法,可分為佛家與道家兩大類,而兩家則又門派眾多,各有短長,因此,這里不預備作學理的討論。只綜合各家的優(yōu)點,作實用的介紹,分別把幾種簡要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切實實介紹一番而已。雖然原則如此,仍附帶介紹幾種參考書,以供同志們作重點的鉆研。屬于佛家的經(jīng)典,譯成漢文的典籍,可以《大安盤守意經(jīng)》,《天臺小止觀法》和《摩訶止觀》為代表著作。其余高深的東西,不必要了。屬于道家的經(jīng)典,可參考道藏第三洞洞神之部的著作,自“盡”字號起,一直到“命”字號止,共二十一大卷,都是研究吐納服氣的方法,共有三十二種,內(nèi)容豐富。對于吐納氣功,具有參考的價值。

總的說來,靜功在治療和保健兩方面,在配合動功的基礎上,是可以提高其有效程度的。同時動功和靜功的配合,其比例要恰到好處,就一般練功的規(guī)律而言,初步練功的人,應當先從動功入手,練過一些時期,再進入練靜功階段,慢慢在“由動入靜”的規(guī)律之下,把動功逐漸減少,靜功相應增多。再慢慢把靜功方法掌握好,運用得極其純熟,進步到只是運用“內(nèi)動”而達到“入靜”的真正清靜境界,則外練的動功,可以舍去不用,而身體健康的程度,自然能夠提高,治療的效果,自然會如愿以償?shù)摹?br>關于練習靜功,除了應該遵守前述的禁忌事項之外,還當注意下列的十二項要點。

一、要有信心。堅定信念,氣功能治好自己的病,能保健自己的身體。

二、要有恒心。堅持久練,不可因為中途療效不顯著而停止。

三、要能忍耐腰酸腿麻,專心一志地練下去。

四、要隨時隨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利用機會,練習吐納呼吸。把練功與生活、工作打成一片,結合起來。

五、要體會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要知道“損益”、“取舍”,在練功當中,自覺某種方法于已有益,則勤勤練習,如果發(fā)現(xiàn)于已有損,則放棄不練。

六、要善于辨證各種“動觸”的現(xiàn)象,凡是氣脈流注,周遍全身,所產(chǎn)生的熱、涼、麻、酸、震掉等等,都是練功過程的必然現(xiàn)象,而這些現(xiàn)象象征著氣脈的運行,與疾病作斗爭的滋味,必須把這一切看作事理的當然,而平淡視之,絕對不可故意去追求它,也不可認為是什么好現(xiàn)象,或者當作壞現(xiàn)象,更不可自生恐怖畏懼的心理。在各種“動觸”產(chǎn)生的時候,照上述的辨證體會,熱就讓它熱,癢就讓它癢,麻就讓它麻,一切的一切,給它一個不睬不理,不聞不見,一心一念,集中念頭,照著口訣去練功。則這些“動觸”的現(xiàn)象,自然會被自己“善巧運用”,而變做“溫養(yǎng)功夫”的一種資料,對于治療和保健,才有益無損。這一要點,關系練功很大,希望練功同志們細細體會。

七、要密行練功。得到了益處,不可向人談說,即使沒有得到益處,也不可胡亂向人問長問短。應該向指導的大夫匯報,或者向高明的人請教。這樣才可以避免練功發(fā)生枝節(jié)和障礙進步,才會有益處。

八、要在上坐的開始,先把姿式如法調整好。要全身放松,不要緊張。

九、要如法調息。把呼吸吐納合度,“神與氣合”,若存若亡。

十、要把念頭集中,思想不可開小差。在練氣的時候,要“神與氣合”,在修脈的時候,要“神與脈合”。都要相合一體,有似水乳交融。

十一、要在下坐之后,自行導引按摩。擦面、摩頭、拔耳、熨眼、叩齒、搓掌、搖肩、扭腰、伸腿、舒足。

十二、要把口中的津液,細細咽吞,不可一口吞下。

關于佛家和道家氣功的運用,導引呼吸的異同和治療保健的作用,細細對比研究,大同而小異,還不能評論誰優(yōu)誰劣,不過道家的練氣口訣比佛家的方法多些,而且細致,可以分經(jīng)運用,操作起來易于著手,歸納起來,當以黃庭山人所闡發(fā)的《太上玉軸真經(jīng)》六字訣為最妙。以呵、呼,(口字旁+四)、嘻、噓、吹六字音符,分治五臟六腑諸病,即佛家天臺宗智者大師也援引這六字用于“小止觀”?!抖U波羅密》一書也引用這六字口訣。不過用嘻字治三焦的病,以噓宇治肝臟的病,以(口字旁+四)字治腎臟的病(與道家孫思邈“千金方”所說相同,略有差別而已)。佛家的十二種息法,所謂上息、下息、滿息、焦息、增長息、滅極息、暖息、冷息、沖息、持息、和息、補息等等方法,是很合生理學和物理學的原理的。不過比道家的方法籠統(tǒng)些而已。至于兩家練靜功的入靜方法,各有一套完整的口訣,各具效力,殊途同歸,也難以評其優(yōu)劣。然在高度的靜功而言,佛家所謂“八正道”之一的“正定”;“六度”之一的“禪定”,則道家不如佛家了。這些高度的靜功是宗教徒的事,目前于我們治療與保健上還沒有用處。將來通過科學研究和證明,也可能是有用的方法。

練靜功墩重要的一著,千萬不可去追求一切動觸現(xiàn)象,尤不可聽信“動是好現(xiàn)象”的指導,否則R20;大動”得不可收拾,那就后悔不及了。因為靜功以入靜為目的,顧名思義,當然以“清靜”為初步的要求,進一步以“定住”為究竟,連氣脈的內(nèi)動也要它逐漸歸元,而要限制它動,甚至“念頭”也不能動,所謂“動念即乖”,要這樣的練靜功,才是合理的,才是有好處的。
明白這個道理,則對于故意追求動觸現(xiàn)象或者對于動觸情況發(fā)生歡喜心理或恐懼心理,都是錯誤的,應該糾正這種觀點。
神經(jīng)衰弱的人,不會練功夫,身體各部也會感覺各種動觸情況,這證明了人體氣脈運行與疾病作斗爭,是某種動觸的表現(xiàn),是一種自然的象征,并不足怪,用不著以驚奇的眼光去理會它。一切“付之不聞不見”,是一個最有效的對治方法。有人常常這樣問我:“坐中動觸是當前存在的事實,面臨著這些存在問題,不聞不見是辦不到的?!蔽以@樣反問他:“您不是在練功嗎?練功不是有口訣嗎?口訣不是要您在練氣時要把念頭與氣合一嗎?在修脈時要把念頭與脈合一嗎?您不把念頭集中在練氣的方法上,而讓念頭開了小差,跑去和動觸現(xiàn)象擾纏在一起,這是反在求動而不是練靜。譬如面前擺了許多油膩的菜(等于各種動觸),而你已經(jīng)吃飽了(等于思想集中),則這些菜自然不能吸引您的食欲,存在是萊的存在,自己不去屹它,則決定在乎自己,同時也不否定那些菜的存在,您能夠深度藐視菜的存在,則您不吃菜的念頭,就會相應地加深,同時您把意識運用到練功方法的發(fā)展上去,同于您練功有利的另一種存在結合,則萊和您的意識必然漸漸不相干,您是您,萊是萊,這等于動觸任它去動,清靜我自清靜,久久鍛煉,自然會戰(zhàn)勝一切動觸的現(xiàn)象,念頭就不會開小差”。這項比喻,是“以靜制動”的要旨,是我對靜功的體會,從實踐中證明它是正確的,因為這一問題,關系練靜功的成敗,所以特別介紹一番。

再就生理學神經(jīng)反射的作用而言,譬如,您真正睡得很沉熟了(等于意識高度集中),在熟睡中,有些臭蟲虱子在您身上咬著,而且吸吮您的血液(等于一切動觸現(xiàn)象),您一點也不會感覺咬得痛和爬得癢。因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真正休息了,反射的作用,就會相應地減低,這等于你練靜功程度的深淺,與動觸的感覺成反比例。也就是說臭蟲虱子咬您固然是存在的事實,而您睡熟了也是存在的事實,這兩個事實的存在,在相對的程度上,有深淺的不同,在靜功的作用下,自然會相對的不相干。這種比喻,我們在生活實踐中,可以體會得很深刻的。因為“以靜制動”的滋味,很難用文字語言來描寫清楚,所以再一次介紹我的體會。

其次,練靜功與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四周的環(huán)境,一切事物的存在,能夠決定人們的意識,自然界的接觸,能影響人的氣脈,環(huán)境清靜,于入靜練功是有幫助的。所以古代練功的人,講究“法,財,侶,地”,選擇環(huán)貨幽靜的地方,是一個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