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區(qū)口語交際、習作課比賽聽課心得總結(jié)”
[文章由-http://www.hnxlkc.cn整理提供!轉(zhuǎn)載請注明-中國范文網(wǎng)]
從教四年多以來,對我而言,口語交際和習作課是語文教學中最難翻越的兩座大山。而這次的口語交際和習作課教學比賽恰好為我提供了很好的觀摩和學習的機會。但非常遺憾的是,因為學校工作的安排,我只聽到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幸好最后一天半進行的習作教學課沒有再被我錯過,它讓我見識了一線教師精煉的語言、敏銳的視角、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底蘊、飽滿的激情,讓我在一次次的震撼和洗禮中豁然開朗?,F(xiàn)提取感受最深的幾點總結(jié)如下:
一、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迸d趣和情感是學生寫話的前提。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倍茏寣W生始終保持高漲的情緒并有著強烈傾吐欲望的則是學生所喜歡的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孩子的課余活動時豐富多彩的,十六小陳老師的活動習作課正是抓住了孩子都愛玩的天性,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活動情境,適時把新的游戲活動——蒙眼畫畫,引入課堂。對學生而言,這是一次趣味十足,無比新穎的活動,在陳老師的帶領下,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產(chǎn)生說和寫的愿望,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笑聲不斷,驚喜不斷,學生敢說、想說、會說,為后面的寫作做好了充分的鋪墊。由于是剛進行完的活動,且又是新游戲,所以學生印象特別深刻。他們現(xiàn)場回憶游戲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說出來的話和寫出來的文字也比往日更為具體、真切。
二、滲透學法,提高學習能力
這一次的聽課學習,讓我更加明確了一堂好課的標準——省時高效。陶行知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獲最大的效果”。何為“高效”?只要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有效地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結(jié)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反觀自己的課堂,陳述性知識多,程序性、策略性知識少;演繹性教學多,歸納性教學少,這也正是當下低效課堂的突出表現(xiàn)之一。自己雖意識到不能只局限于知識的傳遞,但往往在實際操作中就變成了方法、規(guī)律都由我說,自己的講述取代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然而,在本次比賽的課堂上,我看到的是學生在老師精心的設計和巧妙的引導下,能自己逐步總結(jié)出一些寫作上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十六小的陳老師通過課前的猜詞游戲和課上蒙眼畫畫的觀察和體驗,讓學生明白寫好作文的前提是要細心觀察,同時還應有豐富的詞語積累。陳老師還教會學生布局謀篇的方法,從擬定題目、分段到各段分配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自己要寫的文章有一個從整體到部分的規(guī)劃,做到心中有數(shù)。十五小鐘老師則透過看圖猜動物和說動物,讓學生明白童話創(chuàng)作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此外,不少老師的習作課上都依次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寫作、分享、評價、修改、再評價、再修改。這些環(huán)節(jié)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循環(huán),而是對寫作的逐層深入,逐步完善。它無形中告訴了學生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好文章也是“幫”出來的。學生從中掌握了修改文章的方法:修改錯字錯詞,修改不通順的語句,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懽?,添加相關的內(nèi)容使文章更充實具體……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方法后,想必在今后的學習上就事半功倍,教師的課堂也更加省時高效。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這才是讓學生享用一生的財富。
持續(xù)了四天的的口語交際及習作課比賽讓我收獲良多,也讓我倍感慚愧。當中參加比賽的老師有與我同齡的,也有教齡比我小的。透過這次賽課的舞臺,我近距離地看清了自己和她們之間的差距,特別是作文教學,擁有四年教齡的我還停留在比較傳統(tǒng)而滯后的教學模式上。看來在以后的習作教學中,我得多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習作素材。同時,還要注重學法的滲透,使習作課堂行之有效。另外,我還應堅持勤學好思,只有長期不懈的積淀,才有厚積薄發(fā)的時候,才有縱橫捭闔,駕輕就熟的時候。然而,光想不做是不行的。正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灘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彼?,在今后的教學路上,勤學好思的同時,我還必須堅持實踐和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使自己能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導航者。 原文來源網(wǎng)址:http://www.hnxlkc.cn/gzzj/201201/2118.html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