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是元后期畫壇的領袖人物。倪云林的山水畫追求蕭條、淡泊的意境,有一種“靜之愈靜、空之愈空”的韻味。他把趙孟頫的“一水兩相隔”的形式發(fā)展到極致:中間大片水域,幾棵孤樹,遠處渺茫的山石。他的畫沒有些許的人間煙火氣,流露出一種簡淡超脫的情緒。
《漁莊秋霽圖》描繪太湖一角晴秋傍晚的山光水色。湖水浩渺,遙接逶迤山脈。近處小丘上有嘉樹五株,參差錯落。疏筆亁墨,精心勾皴,筆法方中參圓,簡中寓繁,給人以耐人尋味的筆墨意趣。圖上有自題詩跋,言此圖為作者五十五歲(公元1355年)作于好友王云浦漁莊,七十二歲時重題。裱邊有明董其昌的行書題簽,又有孫克弘、董其昌和宋旭題識。
《漁莊秋霽圖》筆墨干枯,簡練,意境荒寒,氣韻深遠。寥寥數(shù)筆,飽含了復雜的心緒以及對審美理想的追求。此畫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種荒寒曠遠的繪畫意境,而且也將元代的山水畫的用筆技巧推向極致。另外,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補題詩款。全詩如下:“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div>
倪瓚《漁莊秋霽圖》研究
文/白瑜 圖/陰山工作室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元代文人畫大師倪瓚的代表作品《漁莊秋霽圖》的藝術表現(xiàn)力,側重于探討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所展現(xiàn)的技法和構圖兩個重要的藝術元素,并且從傳承以及圖畫自身的設計入手,思考倪瓚在文人山水畫方面藝術表現(xiàn)力的形成。
倪瓚作為元代的一個重要文人畫家,其影響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都是后世的典范。倪瓚所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的繪畫作品,其文人畫派的氣息可以說表現(xiàn)出元代文人繪畫的一種心態(tài)。在倪瓚的繪畫作品當中,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倪瓚這種清逸疏簡的繪畫風格,恰恰是倪瓚這個藝術家超脫于世俗之外的隱逸思想的藝術呈現(xiàn)?!稘O莊秋霽圖》這幅作品是倪瓚傳世作品當中最能體現(xiàn)出其個人風格和藝術表現(xiàn)技巧的一部作品,由一幅《漁莊秋霽圖》,就可以知道一個完整的倪瓚。
一 《漁莊秋霽圖》藝術表現(xiàn)力的概述
《漁莊秋霽圖》,元代倪瓚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是紙本的水墨畫,縱有96公分,橫有46公分。整幅《漁莊秋霽圖》采用了三段的方式進行構圖,在圖畫中,近處的景色有六棵樹木,這六棵樹木的枝葉非常蕭疏,但是高低大小,錯落有致。遠處的景色主要是描摹了一個較為平緩的山巒,和近處的樹木遙相呼應。中部的景色主要是留下了比較大面積的空白,用以呈現(xiàn)出水面的平靜以及遼闊,在這個平靜并且遼闊的水面之上,此處既沒有飛鳥驚擾而飛,也沒有點點的漁船帆動,更加沒有人的痕跡。
《漁莊秋霽圖》在整個圖畫創(chuàng)作里面,呈現(xiàn)出一種荒涼而寒冷,寂靜而蕭瑟,并且無比空曠的山水畫意境。倪瓚創(chuàng)作《漁莊秋霽圖》之時,已經(jīng)有55歲的年紀了,這幅圖畫與其在45歲所創(chuàng)作的《六君子圖》對比而言,在藝術的面貌上,已經(jīng)有了比較大的固定,特別在《漁莊秋霽圖》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倪瓚進行繪畫藝術表現(xiàn)的手法已經(jīng)相對于十年前固定了起來,并且在《漁莊秋霽圖》當中首次純熟地進行體現(xiàn)。
在中國的水墨畫當中,雖然造型的方式、用筆用墨的方式以及構圖的基本手法,在不同的畫家身上都是通用存在的,但是每一位畫家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風貌。這是因為每一位畫家對于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作出的總結是不同的,他們雖然一開始會關注到山水畫繪畫技法當中的基礎一面,但是人生的不同經(jīng)歷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不同,進而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形成了屬于自己本人的藝術風格。這些就是畫家藝術表現(xiàn)力的源泉。
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這種充滿個性的藝術表現(xiàn)力就比較明顯。倪瓚在山石上著重使用了折帶式的皴法來做出坡陀岫影,而在林木上面,倪瓚運用了渴筆的手法,以輕輕拂過和滿掃的手法呈現(xiàn)出林木,用的力度是非常輕的,畫筆在畫紙之中顯得若無若有,有一種若即若離,虛實結合相生的美感。這幅作品都透露出一種脫俗的虛空、空靈的繪畫意境。這樣也正是倪瓚的繪畫作品,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源泉。
倪瓚的《漁莊秋霽圖》,是倪瓚形成自己的繪畫藝術風格之后,最具備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因為這一幅繪畫作品當中,融合了倪瓚畢生所形成的各種不同的繪畫藝術表現(xiàn)手法。倪瓚早年著力于對自己構圖特點方面的技法成長,后來逐漸對自身的繪畫意境盡心地追求,最終在用筆用墨方面構造意境的手法漸漸成熟的條件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構圖特點。
而倪瓚最大的一種創(chuàng)造,就是皴法上面的革新。元代的畫家大體承繼的是趙孟�式的披麻皴法,而倪瓚在披麻皴法上進行革新,轉變成為折帶皴法,這些都是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非常具備藝術表現(xiàn)力的一個旁證。
二 《漁莊秋霽圖》當中的樹木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倪瓚在《漁莊秋霽圖》之中,近處的景色上摹畫了坡石,并且在上面畫了六株樹木。這六株樹木雖然都是同為樹木,但是倪瓚在摹畫的過程之中卻用了不一樣的手法去表現(xiàn)這些樹木。從右邊開始數(shù)起來的第一株、第二株以及第六株樹木,倪瓚使用的都是仰頭點的畫法。倪瓚運用仰頭點的繪畫方式,處理了這三株樹木的喬柯以及細膩的枝椏,略微帶上一點郭熙的面貌,主要還是運用了渴筆的方式,在這些樹木的枯枝上面的夾雜米點方式,點出這些樹木枝葉。這樣看起來就有一種蒼勁古遠的感覺,對于另外的樹木而言,容易形成層次。
而從右邊數(shù)起來的第三株以及第四株樹木,主要是互相依靠在一起,稍微帶上一些李成雜樹的繪畫技法,倪瓚用了淡淡的墨跡,以極為稀疏的方式和破筆的方式,點出小樹葉。
從右邊數(shù)起來的第五株樹木是一株柳樹,這一株柳樹,倪瓚僅僅是取其意境,并不追求這株柳樹的必然神似。這六株樹木之間,互相之間看起來是十分清晰而且是單純的,看起來一株或者兩株樹木成為一個小組,幾個小組之間是互相分離的,但是因為這幾株樹木之間的姿勢和形態(tài)互相之間已經(jīng)在畫面當中形成了對比,枝干之間互相穿插以及呼應,有著一種獨特的渾然一體的質感。
從這六株樹木的繪畫當中,我們觀賞者就可以品味出倪瓚作為一名繪畫藝術家,耐心在細節(jié)方面的精巧安排,并且對于繪畫作品的視覺效果的追求。就以這幅《漁莊秋霽圖》來說,這六株樹木,主要是作為整個繪畫作品的主體來進行摹畫的。這樣就必然要求倪瓚要對這些樹木進行細節(jié)的摹畫,使這些樹木更加的具體,不至于過分簡單,導致整幅圖畫在視覺上的表現(xiàn)力減弱了,所以倪瓚對這六株樹木是非常重視的。
關于倪瓚的繪畫技法,尤其是樹木上的繪畫技法,曾經(jīng)都受到很多著名的書畫批評家的關注,例如,董其昌就曾經(jīng)點評過倪瓚在畫樹木方面的獨特風格。董其昌認為,倪瓚在樹木方面的繪畫,往往是觸類旁通,成功地吸收了李成以及郭熙在繪畫樹木方面的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柔雋的風格。倪云林,也就是倪瓚的樹木畫法,是重視營丘一般的營造,寒林山石都是宗法關仝,最終形成了變化的風格。
元 倪瓚 漁莊秋霽圖軸
局部
倪瓚在樹木這方面的繪畫手法的琢磨,是花費了很多的功夫。倪瓚對于郭熙以及李成兩個人的繼承是相當明顯的,因為郭熙以及李成也是創(chuàng)作以樹木作為主體的繪畫作品為主。他們兩位畫家對于摹畫樹木的技法都是相對較為成熟的,這兩位畫家也給了倪瓚借鑒學習方面一個非常好的范本。不過倪瓚在繪畫的過程中,更側重于參照北苑的繪畫方式,也就是加入了對毛筆側鋒的成熟運用,最終形成了倪云林式樹木繪畫技巧。因此,在《芥子園畫傳全本》當中,才談到倪云林的樹木畫法“多用側筆,并且有輕有重”,這種創(chuàng)新在當時的繪畫界而言,是非常難得的。
倪云林在《漁莊秋霽圖》當中,對于樹木的摹畫過程中,往往不喜歡讓樹木的根部露出來,并且在繪畫這些樹木的時候,更多重視使用渴筆的手法,并且在渴筆與渴筆之間,輔助使用了頓挫以及筆力的輕重,注重對用筆的變化起伏,進而使渴筆當中,也存在著干和濕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有著極為微妙的變化。并且倪云林還側重在某一個渴筆上,更多根據(jù)這一個渴筆所形成的具體形態(tài),然后再對這一筆畫的具體變化略微繼續(xù)勾勒,進而使得本來已經(jīng)具備豐富變化的樹木枝干,更具備千姿百態(tài)。
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的葉子摹畫,喜歡以破筆的手法,然后垂筆的方式,把葉子點染出來,最終倪瓚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破筆垂葉點的手法。這種屬于倪瓚倪云林的繪畫技法,對于后來的山水畫派也都有著非常大的示范性影響。
而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的樹木摹畫當中,更多是重視對樹干摹畫的重要性。倪瓚首先是以干筆以及淡墨,從樹木的樹根底部開始進行皴擦臥筆地描畫,一直皴擦到樹木的頂部,倪瓚運筆非常大氣,一氣呵成,并且取得了大的氣勢,這一點就突顯出倪瓚在用筆用墨方面的手法技巧,并且追求到更為微妙的樹干之質感。在這樣的藝術手筆之上,以稍微有點濃的墨色,在樹木的邊緣略加勾勒,定位出樹干的結構以及外形。
倪瓚這一手法的運用,并不需要對于樹木的外形進行細致地處理,而是注重在樹木的結構之交接處,對樹木的質感和精神氣質進行提點。在虛化之處,更多地保留了描畫的第一筆,以此追求這些畫筆的形態(tài)和繪畫的意境之間,能夠圓融和諧,并且精妙自然。這種樹干上面的描畫方式,很典型就有倪瓚在前人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倪瓚追求的就是這種言簡意賅,言有盡但意無窮。
元 倪瓚 漁莊秋霽圖軸
局部
三 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的構圖表現(xiàn)力
《漁莊秋霽圖》在倪瓚的構圖方面,主要是呈現(xiàn)出較為經(jīng)典的三段式的一河兩岸的處理方式。在構圖方式上,倪瓚在自己的很多山水繪畫作品里面,都是側重對自身整體畫面感的表現(xiàn)。主要的表現(xiàn)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在倪瓚的山水畫面當中,是采用了遠景、中景以及近景三種不同景觀的共同組成,中景往往只是一條江水或者是一條河水,而近景和遠景之間,主要就是這一衣帶水之間的兩個河岸。近景一般都是處理得比較低一些,而遠景一般都是放置得比較高一點,給人一種靜潔蕭疏,并且冷峻空曠的感受。關于倪瓚在這方面的三段式的一河兩岸構圖方式形成的原因,其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首先,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比較注重平遠氣勢的烘托。山巒之間,要有三遠的形式,從山下看到山上的巔峰,這是仰望的高遠,而從山前看到山后面,這是一種深遠的氣勢,而從近處的山巒,看到遠處的山巒,這就是一種平遠的氣勢。
因此,倪瓚在《漁莊秋霽圖》當中,主要還是以一種平遠的氣勢來構造自己的圖畫結構。倪瓚目的就是在于通過遠景與近景之間的聯(lián)系,突出倪瓚要表現(xiàn)的一種平遠氣勢,注重對人精神的放松以及人生俗事的無比恬淡自適的精神。這些都是平淡、沖淡的精神,也是符合了山林之間隱士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倪瓚選擇了遠處景色和近處景色的構圖對比,就是為了表達山林之士的一種平遠的精神世界。
其次,元代的繪畫藝術,主要還是在江南地區(qū)的蘇杭地區(qū),因為受到了地域方面的限制,而且缺乏一些更為特色的繪畫風格的發(fā)展。董其昌的江南山水描畫方式,對南方的文人山水繪畫構圖上面產(chǎn)生了比較深刻的影響。董其昌認為李成與董源兩個人對元代的君子畫派有著比較深刻的影響。而倪瓚就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吸收了蘇杭之間的繪畫名士的山水水墨畫繪畫方式。倪瓚在朝夕之間,不斷地揣摩董源的真跡,進而形成了自己的繪畫構圖方式。
再者,倪瓚三段式的一河兩岸構圖,也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當中的一種填充以及組合的構圖形式。倪瓚重視對這幅《漁莊秋霽圖》的構圖設計,倪瓚從文人畫當中學習到組合以及填充的方法,并且更好地在自己的繪畫上創(chuàng)造出三段式的一河兩岸模式,這種手法上取得了突破,并且是其他人所不能夠相比的。
倪瓚創(chuàng)作的這幅《漁莊秋霽圖》,在構圖上就很純熟地運用了自己已形成的三段式的一河兩岸構圖模式。倪瓚把遙遠的河山以簡單的遠景與近景的對比共同構成了濃縮的河山樹木之景,并且運用了畫面的留白,這種留白其實也是一種中景的設置,目的也就是構成一河兩岸之中的河水之結構性作用,從而《漁莊秋霽圖》在起承轉合方面就顯得十分成熟了。倪瓚在構圖方面所形成的純熟技法,就是把各種不同的畫面元素整合到一起,組合成為整體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這一點也正是倪瓚對于構圖方面追求備至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還有一個方面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倪瓚在《漁莊秋霽圖》中,所運用的三段式的一河兩岸構圖,很明顯和其繪畫上面的側鋒用筆,以及橫向的取勢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倪瓚在這幅繪畫作品當中,主要是用了折帶的皴法,并且運用了側面的筆鋒來橫向地運筆,繪就而成的山坡石頭,呈現(xiàn)出橫向的扁平狀態(tài),而遠處的山巒也是一樣運用了側面筆鋒的方式,但是卻形成了一種平緩的山勢。這樣的一種構圖方式,也是一種平遠式構圖。
倪瓚也正是在這樣的構圖當中,才能夠漸漸形成自己的皴法,把過去董源的披麻皴法,轉化成為自己的折帶皴法,以此和自己的平遠構圖相結合,這兩者之間其實是互作因果的。
四 結語
倪瓚的《漁莊秋霽圖》,其在古代文人畫當中的重要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元代的一位殿堂級別的山水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者,倪瓚的《漁莊秋霽圖》從技法和構圖方面,給我們演繹了更為強盛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
孫風:《扁舟一葉――倪瓚的藝術思想研究》,《電影評介》,2008年第23期。
[2]
熊真:《倪瓚的繪畫美學思想》,《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第5期。
[3]
劉存有:《試論倪瓚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龍巖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作者簡介:白瑜,女,1974―,陜西榆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美術繪畫創(chuàng)作,工作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nóng)、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江蘇無錫人。倪瓚博學好古,家雄于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擅楷書,古淡秀雅,得魏晉人風致,家中藏書數(shù)千卷,親手勘定。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文人畫家有很大影響,享譽極高,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zhèn)、王蒙并稱元四家。有《清閟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