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
2014.04.15 11:15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 汪家駟
字號:【 】
2013年以來,安徽省精心謀劃并啟動打造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農民文化樂園,圍繞在全省中心村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覆蓋,形成多級聯(lián)動、布局合理、設施集聚、功能配套、供需銜接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一目標,在標準化建設上主要進行了五個方面的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功能定位標準化。立足問題和需求導向,把文化樂園定位為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平臺、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新時期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從滿足學教禮儀、文體活動、鄉(xiāng)風展示、議事聚會等多種功能出發(fā),著力打造集“一場兩堂三室四墻”為一體的、標準化中心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一場,結合體育部門實施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配套搭建可供演出活動的舞臺,建成一個綜合文體廣場。兩堂,建有一個可容納50~70人,面向農民群眾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形勢政策宣講、科學和法律知識普及、生產技能培訓等的講堂;建設一個能容納200~300人,滿足農民群眾舉辦文化節(jié)慶、文化禮儀、文體活動、電影放映以及村民議事集會等功能需求的禮堂。三室,建設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電腦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室)。四墻,在禮堂四壁設置村史村情、鄉(xiāng)風民俗、崇德尚賢、美好家園展覽墻,使禮堂兼具村展覽館功能。在此基礎上,提倡各村將黨員教育、科普、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留守兒童活動室、婦女之家、廣播室等功能整合進來,根據(jù)現(xiàn)實條件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安排一些自選動作,同時適當預留未來功能拓展的接口、發(fā)展的空間。
服務內容標準化。文化樂園以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內容建設為核心,著眼于軟件與硬件相適應、活動與設施相銜接、室外與室內相結合,明確主要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及相應的場次、時長、數(shù)量、質量要求等,確保規(guī)范性實用性便利性,實現(xiàn)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的有效對接。主要包括“四個一”:每年舉辦一場正規(guī)演出。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根據(jù)群眾意愿統(tǒng)一采購文藝演出送到村,保證每個中心村一年有一場正規(guī)文藝演出。月均放映一場電影。結合農時、氣候條件、休閑時間和當?shù)禺a業(yè)結構等實際調整優(yōu)化放映時間,建立農村數(shù)字電影監(jiān)管服務平臺,保證群眾平均每月看一場質量較高的電影(其中商業(yè)片占50%左右),并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由室外放映轉向室內放映。農村公共圖書服務實行一體化建設。建立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服務點的縣域圖書資源建設、流通、服務網絡,縣圖書館通過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每半年對縣域農家書屋圖書和期刊進行一次流轉交換,使每個農家書屋擁有基本藏書1500冊、流動圖書300冊,報紙10種、流動期刊30種,解決農民經??床坏叫聲鴪蠛脮鴪蟮膯栴}。組織開展一批文化禮儀活動。重點針對老人、婦女、兒童等農村留守群體的思想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和傳承各地農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節(jié)慶禮儀、鄉(xiāng)風文明、教育培訓、文體娛樂等方面的文化禮儀活動。鑒于看電視仍是當前農民群眾最主要的文化活動,加大力度實施廣播電視入戶工程,力爭到2017年將廣播電視綜合入戶率由現(xiàn)在的37%提高到80%以上,向群眾免費傳輸20套以上高質量電視節(jié)目(包括當?shù)厥锌h節(jié)目),實現(xiàn)由“看到電視”向“看好電視”的轉變。
建設形式標準化。文化樂園堅持以改擴建為主、新建為輔,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設施,以及閑置的學校、祠堂、廠房等,對中心村已有、在建、將建的文化活動及相關項目,加大跨部門資源整合力度。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基本型,通過改造利用現(xiàn)有的場所設施或閑置房屋,在布局上達到“一場兩堂三室四墻”的基本要求。擴展型,統(tǒng)籌利用鄉(xiāng)村文化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項目,通過適度的改擴建,在結構布局上進一步拓展延伸。復合型,與鄉(xiāng)村相關公共服務設施聯(lián)建共建新建。
資金投入標準化。今年起,安徽將中央財政有關經費與省、市、縣配套經費合并起來,每個行政村每年安排1萬元農村文化活動和設施運轉專項補助。其中,農村文藝演出活動2400元,農村電影放映活動2400元,農家書屋2000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2000元,農民體育活動1200元。從實際運行情況看,各項資金補貼標準還是低水平的,有些項目缺口還比較大。下一步,應根據(jù)功能定位標準化、服務內容標準化的要求,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相應提高專項補助標準并用活用好。其中:文藝演出補貼,每村每年增加一倍,達4800元,以滿足目前一場演出4000~5000元的成本要求。農村電影放映補貼,每場增加100元,達300元,用以提高租片標準、保證租片質量。由此每村每年增加1200元,達3600元。農家書屋補助,每村每年增加2000元,達4000元,其中2000元由村里給書屋訂報紙,2000元由縣圖書館根據(jù)農民意愿集中采購更新圖書和期刊,并向書屋配送。
運行管理標準化。著力構建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統(tǒng)籌、專職隊伍與兼職人員相結合、長送文化與深種文化相補充的運行機制。制定一套規(guī)范。省里組織編寫《農民文化樂園操作手冊》,對設施建設、展陳設置、活動開展等方面明確統(tǒng)一、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對文化禮儀活動提出較為規(guī)范的流程,制作下發(fā)圖文并茂、直觀生動的相關書面和音像資料加強引導。抽調相關專業(yè)人員組成專家組,在巡回指導的同時促進規(guī)范落實。建立一支隊伍。在各試點村組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村兩委有1人分管這項工作,每個文化樂園統(tǒng)一配備1名專職、2名兼職管理人員,建好宣講員隊伍、輔導員隊伍、志愿者隊伍以及業(yè)余文藝團隊,抓好農村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和文化熱心人的常態(tài)化培訓,確保事情有人做、設施有人管、活動有人辦。啟動邊遠貧困地區(qū)、革命老區(qū)文化人才支持計劃,從今年起至2020年,全省每年選派200名左右優(yōu)秀文化工作者到72個貧困縣和革命老區(qū)縣駐點工作;采取掛職鍛煉、參與重大文化活動等方式,每年為當?shù)嘏囵B(yǎng)20名左右急需緊缺專業(yè)文化工作者,不斷增強基層薄弱地區(qū)文化自我發(fā)展能力。健全一批制度。著眼“建、管、用”一體化,建立完善能量化、可操作的投入、管理、運行、考核評價等長效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各項內部管理規(guī)章制度,確保有章可循、有序運行。
安徽結合全省美好鄉(xiāng)村建設,提出以整合資源在中心村規(guī)劃建設農民文化樂園,一次規(guī)劃、分步實施。2013年選擇六安等6個市20個不同類型中心村開展試點,2014年擴大試點,逐步實現(xiàn)全面覆蓋。自去年5月啟動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試點工作以來,省里建立了文化樂園建設試點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制定出臺了試點工作方案,并于8月底在金寨縣召開交流會進一步推進。目前20個省級試點已基本完成,一批市縣還開展自主試點同步跟進,呈現(xiàn)出你追我趕、競相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以農民文化樂園建設為突破,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必須注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以資源整合為手段,統(tǒng)籌推進建好設施。場所設施建設,是農民文化樂園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堅持“以改擴建為主、新建為輔”的工作思路,結合美好鄉(xiāng)村建設,與其他基本公共服務相統(tǒng)籌,使之在設施上相對集中、功能上互聯(lián)互通,發(fā)揮出1+1>2的功效。將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和相關涉農資金向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傾斜,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多渠道解決建設及運轉經費問題。
以內容建設為核心,著眼長遠抓好運行。農民文化樂園“建起來”之后,如何使之真正地“轉起來”,并且能夠“轉長久”,是更為長期和艱巨的考驗。在抓好場所設施建設的同時,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同步謀劃推進展覽展示、文化禮儀活動、管理運行等軟件建設,切實做到“軟硬兼施、以軟促硬”。要堅持人民性,認真研究和弄清楚不同群體精神文化需求的共性和個性,以便有的放矢開展工作,做到面上覆蓋、線上分類、點上到位。要突出文化性,處理好“送文化”與“種文化”的關系,做好主流文化與鄉(xiāng)土特色文化融合、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結合的文章。
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充分激發(fā)群眾熱情。群眾文化群眾辦,這樣才有根基、有活力,可持續(xù)、能發(fā)展。文化樂園建設要注重發(fā)動群眾、貼近群眾、惠及群眾。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意義和作用講清楚,使廣大農民群眾把建設樂園當成自己的事、變?yōu)樽杂X行動。要指導村里成立建設理事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讓農民群眾從文化樂園建設模式、結構布局、功能設置、管理方式的討論確定,到活動載體和內容形式的設計編排、展覽展示資料的搜集整理等,全過程參與進來,充分表達愿望訴求,確保今后農民群眾用得上、玩得轉,愿意聽、喜歡看。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