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里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之句流傳廣泛,通常用來夸贊某人唱歌好聽,或者某人演奏的音樂好聽。
然而,這句話本來是用來諷刺人的。它出自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贈花卿》一詩。
本文將結(jié)合一定的歷史背景,來品鑒剖析此詩。
現(xiàn)將全詩摘錄如下。
贈花卿
唐代: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本詩題目《贈花卿》中的"花卿",大概可以理解為"花兄",指的是一個名叫花敬定的猛將。
為什么這樣解釋"花卿"二字呢?因為杜甫還有一首《戲作花卿歌》中說:"成都猛將有花卿,學(xué)語小兒知姓名。"而特定的詞匯在同一作家筆下,往往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
既然"花卿"指的是花敬定,那么,花敬定又是誰呢?
花敬定是成都尹(官職名)崔光遠的部將。身為一名武將,崔光遠既立有功勞,又干過壞事。說他立有功勞,是因為他曾經(jīng)跟隨崔光遠一起,平定了段子璋的叛亂;說他干過壞事,是因為他恃功自傲,奢靡享樂。
對這個歷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們方能深入地欣賞杜甫的這首詩作。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成都的絲竹管弦之聲紛紛揚揚,一半飄入了江風(fēng),一半飄入了云端。
"錦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也可以叫做"錦官城"。杜甫曾經(jīng)多次在自己的名篇中提到這個地名,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因為,杜甫在成都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著名的杜甫草堂就是位于成都。
這里的"紛紛"又該如何理解呢?
首先,"紛紛"用來形容雨雪較多。比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紛紛暮雪下轅門",就是形容雪的;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就是形容雨的;李頎《古從軍行》中的"雨雪紛紛連大漠",則是同時形容了雨和雪。
其次,"紛紛"用來形容落花、落葉、蜂蝶的時候也比較多。例如,王維《辛夷塢》中的"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范仲淹《御街行》中的"紛紛墜葉飄香砌",曹雪芹《臨江仙》("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處)中的"蜂圍蝶陣亂紛紛"。
無論是哪種場景,都有"繁多""飄飛"兩種意味蘊含在其中。雨、雪、花、葉、蜂、蝶,都是既在數(shù)量上很多,而且都在空中飛舞時,才能用"紛紛"形容。
那么,本詩中的"紛紛"也就很好理解了,應(yīng)當(dāng)是形容音樂的豐富悠揚的狀態(tài)。
"半入江風(fēng)"形容了紛紛絲竹之聲飄散之遠,"半入云"則是在形容音樂的聲音飄揚得高。合起來強調(diào)了音樂聲影響的范圍之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像這種"半XXX半XX"形式的著名詩句還挺多,例如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紅",以及元稹《離思五首》中的"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種曲子只應(yīng)該天上有,人間能夠聽到幾次呢?
想必有人會不少跟我一樣,用這句詩夸人。
其實,如果不看這句詩的贈送對象,以及相關(guān)的歷史背景,確實就是夸人的話。
但是,結(jié)合歷史背景來看,花敬定身為一員武將,卻整日飲酒聽曲、尋歡作樂,不免失職。
因此,杜甫這句話其實是有反諷的意味在里面的,音樂好聽是真好聽,武將失職也是真失職。
杜甫其實無意中使用了"反諷"的修辭策略,委婉表達自己對于花卿的不滿,顯得優(yōu)雅得體,免于粗陋無禮。
為了輔助大家理解,我再舉一個例子。
假設(shè),學(xué)校組織大家徒步爬山,所有人都穿著適合運動的衣服,只有一個女孩子穿著精致的連衣裙、高跟鞋。這時,可能就會有人說:"你今天,穿得太漂亮點了。"那么,其實這個人是想說女孩穿得不合適,但是不方便直接說,害怕得罪人或者拂了女孩的面子。
漂亮是真漂亮,不合適也是真的不合適。只愿女孩能聽懂弦外之音,換換衣服,或者下次注意。
因此,在生活中能夠聽懂別人的反諷,是十分重要的。否則,把反諷當(dāng)成真夸,那就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