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西的元代古塔
中華古塔通覽·山西卷輯錄山西省境內(nèi)的元代古塔、古塔遺址十九處約二十二座(不含塔林中的元塔)。其中遺址、遺跡五處(座)。以下為簡介與目錄索引。
太原
圖片攝影:茶禪子
帖木兒三塔,因座落在史家莊,也稱史家莊塔。位于陽曲縣城東北三十五公里楊興鄉(xiāng)史家莊村東南二百米處坡地上,1987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帖木兒塔為群塔,呈三角形佇立著,相望相守。中為石塔,東西為磚塔。史家莊村在七八百年前元代的時候出過一個武德將軍,在云南做官,叫什么也先帖木兒,漢名史彥昌,中間矮點的石塔是他給他父親史仲顯建的墓塔,東塔是他的墓塔,西塔是他的弟弟拜延帖木兒的墓塔。
年代:元至大三年(1310);形制、特點:八角五級實心磚塔;現(xiàn)狀:塔基塔剎均毀。
不二寺磚塔,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西北五公里的小直峪村不二寺遺址。磚塔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也叫慧凈祖師塔?,F(xiàn)不二寺已遷它址(見《關(guān)于不二寺》),磚塔則留在原地的不二寺遺址左側(cè),塔八角五級實心,高約八米,底層直徑約二米,塔基塔剎均毀。塔身上滿布磚雕的仿木構(gòu)組件:柱枋、枓栱、飛檐、平座、勾闌尋杖等,刻鑿細致,塔銘保存完好。
明泰大師墓塔,俗稱飛來塔。
朔州
元延佑五年(1318);形制特點:六角五級樓閣式塔;現(xiàn)狀:保存良好
謙公和尚壽塔,位于山西朔州山陰縣馬營莊鄉(xiāng)沙家寺村,建在瑞云寶殿之后,為元延佑五年(1318)建造。通體石制,其雕鑿手法不太講究,由塔身、塔座、塔頂以及剎桿裝配而成,高約二點五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座上有雕刻,其花紋式樣殘蝕已壞,塔身上有銘文:“元延佑五年七月十五日謙公和尚壽塔,乃門資惠全等立石,五臺山口州庵頭查峰寺講經(jīng)律論賜紅沙門才吉祥撰并書?!彼砩铣许斪?,座身上刻仰蓮,再上立剎尖。壽塔古樸簡單,是研究元代墓塔的重要實例。
運城
年代:元至元三十年(1293);形制、特點:方形單層磚塔;現(xiàn)狀:保存良好
元代懷遠大將軍楊勝墓,位于清澗鎮(zhèn)侯家莊村東。墓周三米,墓前有方形磚塔,高二點七米,寬一點七米,為元至元三十年(1293)所建,尚完好。墓志記有懷遠大將軍楊勝為龍門人,曾起義兵于陜右,拯民涂炭,戰(zhàn)輒有功,累治軍于同華,及元歸順,后還于河津……隱居為農(nóng),卒年五十七歲。
附錄
年代:元至元元至元十五年(1278);形制、特點:石雕塔;現(xiàn)狀:二次被盜毀
舍利塔位于新絳白臺寺內(nèi),塔建于元至元十五年,舍利塔二次被盜已損毀。如今在舊址北二百米處新建白臺寺新寺。
長治
比后尼首坐塔,在長治縣城南二公里韓店鎮(zhèn)南王莊村龍泉寺外。唐代始建寺院,金大定二年(1162)重建,元明兩代曾多次修葺,元至正年間(1341--1368)在寺外西北角建塔。塔平面呈方形,高二點三米,塔身四面雕刻佛像,序文和陀羅尼神咒、造型秀麗,刻工精細、寺院坐北向南,兩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前殿,后殿,兩側(cè)配以耳殿,配殿,前殿為元代重修,后殿為金代遺物,深廣三間,懸山式屋頂,結(jié)構(gòu)簡練,形制石樸。
年代:元天歷三年(1330);形制、特點:八角兩屋石塔;現(xiàn)狀:被盜毀,被盜構(gòu)件已追回
圖引自:愛塔傳奇
妙輪院石塔,也稱妙輪寺舍利塔,在平順縣城東二十五公里的東寺頭鄉(xiāng)寺頭村北五百米處。因塔建在妙輪寺,故名之。寺院已毀,僅存孤塔一座。資料稱,此塔雖建造于元天歷三年(1330),但人物造型上仍沿襲唐宋時期的雕造風(fēng)格(亦有塔友疑為唐或五代之塔)。。塔現(xiàn)已被盜毀,被盜構(gòu)件已追回,具修復(fù)的可能性。
年代:至元二年(1265年);形制、特點:方形五級石塔;現(xiàn)狀:保存良好
圖片引自:愛塔傳奇
顗公禪師塔,位于長子縣法興寺大殿東側(cè)院墻外,建于至元二年(1265年)。古塔高約五米余,方形五級密檐,底部方形束腰塔座,首層塔身較高,之上五級密檐,各檐疊澀挑出,頂部重蓮寶珠塔剎。
附錄
云影寺觀音塔,俗稱廟嶺塔。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城西南十公里的西賈鄉(xiāng)小廟嶺村云影寺內(nèi)。因塔建在云影寺內(nèi),塔內(nèi)原塑有觀音菩薩塑像,故名之。早年,寺院已毀,僅存孤塔。
塔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八角十三級磚石塔,高約十八米,基座周長十三米。1988年傾倒。此殊為可惜。
忻州
現(xiàn)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由尼泊爾匠師阿權(quán)尼哥設(shè)計建造,俗稱“大白塔”,將以前的“慈壽塔”置于大塔腹中。該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難,為五臺山之冠。建成后,最初作為顯通寺的塔院,明永樂五年(1407),朱棣命太監(jiān)楊升重修此塔并獨立起寺。明神宗萬歷(1579),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監(jiān)范江和李友重建。新中國建立后,塔院寺修舊一新(1952年)。
年代:元大德五年(1301),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重建,后遭焚燒,其后又有重建:
形制、特點:覆缽式佛塔,高十米;現(xiàn)狀:保存良好
小白塔位于五臺山塔院寺大白塔東面,名“文殊發(fā)塔”。文殊發(fā)塔位于方丈院東邊,與方丈院僅一墻之隔,喇嘛式磚塔,通高十米。據(jù)傳塔內(nèi)收藏有文殊菩薩顯圣時遺留的金發(fā),故名。文殊發(fā)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寺僧圓廣重建,后遭焚燒,其后又有重建。塔基平面八邊形,高二十厘米,每邊寬一點八五米,周邊雕有覆蓮花瓣,塔座為二層束腰須彌座,塔身覆缽式,上置束腰須彌座一層,塔剎由十三層相輪、華蓋和銅制寶珠組成。據(jù)說,早在北魏時期,文殊菩薩為宣傳佛道平等,曾化作貧婦到寺乞齋,隨后留下一把頭發(fā)。為此,五臺山和尚便建塔藏發(fā),不時叩拜。文殊發(fā)塔雖不及大白塔雄偉,但因供奉著五臺山教主文殊菩薩的頭發(fā),前來拜塔的僧人、香客仍然不少。
年代:憲宗七年(1257);形制、特點:八角五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高約二十多米;現(xiàn)狀:保存良好
佛日圓明舍利塔,位于山西忻州五臺山陽白谷口的靈峰寺內(nèi),座落在漢白玉平臺左側(cè),為元代所建的八角五層密檐式磚塔。塔身實心,高約二十馀米。塔座為磚砌八角束腰須彌座,束腰部分的轉(zhuǎn)角處以八大金剛作倚柱,肩扛著這座渾雄高大的磚塔。第一層比較高大,正面有精雕細刻的兩扇門,上面懸掛方匾一塊,刻有“佛日圓明舍利寶塔”的塔名。另有兩面雕刻蒙文,其余五面也刻有比較小的兩扇門。第二層海面雕有佛像二尊,三至五層每面雕有佛像一尊。都是結(jié)跏趺坐,作說法印。塔檐均是仿木構(gòu)的磚雕普柏枋、闌額,承托著斗拱、椽、飛、鉤滴、瓦垅和翹起的檐脊。塔檐平面由下而上逐漸內(nèi)收,檐間間距逐層遞減,呈密檐之狀。塔頂為八角攢尖頂上置一寶珠。雕刻細致華麗,形狀優(yōu)美大方,是一座造于元初的仿木構(gòu)磚塔。
年代:元至元三年(1337);形制、特點:六角五層實心樓閣式磚塔,高約二十米;現(xiàn)狀:
山西忻州五臺山南山寺舊時有座廟,叫萬佛洞,在南山寺寺西北清水河西岸山腳下。當(dāng)初建寺取土?xí)r,挖出大小佛像萬余尊,故寺院建成后,以萬佛洞為寺名。如今,寺院已不復(fù)存在,惟弘教大師靈骨塔保存。塔身六角五層,磨磚砌筑,實心樓閣式,高約二十米。弘教大師(1271~1337),俗姓張,名慧印,關(guān)西人,是元代五臺山萬圣佑國寺的第四代住持,系元代法相宗高僧。至元三年(1337)弘教大師圓寂,其徒收舍利建此塔。此塔現(xiàn)在存否,無資料可證。
年代;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元至元十二年(1275);形制特點:覆缽式舍利塔;現(xiàn)狀:當(dāng)代維修,國保
阿育王塔,俗稱白塔,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忻州市代縣原果園寺,現(xiàn)縣政府東北面。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初為木塔。金興定二年(1218)元兵南下時,州人舉火自焚,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建為磚塔至今。塔為圓錐形,佛教藏式造型,通高四十米?;矫鏋殚L方形。塔身建于基中央。塔座平面圓形,作復(fù)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塔身上施曲尺形須彌座,座上承剎桿,上覆蓋盤,中連金頂寶珠,輪廓秀美,穩(wěn)健挺拔,磚雕藝術(shù)高超,是我國藏式塔中的佳作。一九四八年春,周恩來、任弼時隨毛主席居代縣時,曾在塔旁攝影留念。
2001年6月25日,阿育王塔作為元代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6年修繕。
呂梁
附錄:
萬佛寶塔,位于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城東北萬佛塔山腰,建于元中統(tǒng)年間(l260一1264),塔座落于香嚴(yán)寺后,時稱千佛寶塔,塔徑五米,平面呈六角形,實心砌體、分三層,每層周布滿小券洞,置佛像。明景泰三年(1450)重修寺后千佛塔,并改稱萬佛寶塔。1938年10月,日軍侵占柳林,將萬佛塔拆毀改建為碉堡。從此,萬佛塔無存。
晉中
年代:元元貞二年(1296);形制、特點:八角五級樓閣式實心磚塔;現(xiàn)狀:保存良好
積福寺塔,名叫“淵公寶塔”,也叫“文慧(筆)塔”。塔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岳壁鄉(xiāng)梁村,
積福寺塔外觀呈八角五級樓閣式,塔身通高約十米,直徑約一點五米。塔基及塔座新修。積福寺塔始建于元元貞二年(1296)這座舍利塔的主人“淵公”,事跡不詳,曾是積福寺的一位大和尚。
附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