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達爾也許去世了。
每次我放電影的時候,我喜歡讓電視開著,靜音調(diào)到只播放電影的那些頻道。我習(xí)慣這么做,時不時抬眼看看別人創(chuàng)作的畫面。在《好家伙》進行剪輯工作的時候,我起身走了幾步,瞟了一眼電視,看到了幾幕真實的畫面。我停下來認真觀看,電視上有幾名健美運動員以一種奇怪的角度排在一起,在健身房舉著啞鈴。兩個女人跳著舞溜了進來,緊接著一段刺耳的巴洛克式的歌劇插了進來,在健身的聲響里斷斷續(xù)續(xù)。我被完全迷住了,我這是在看什么?
一時間,我知道面前的這部片子只可能是讓-呂克·戈達爾的電影。我不懂呂利的歌劇《阿爾米德與雷諾》,也對其靈感來源,十六世紀詩人塔索的作品無甚了解,但我認出了戈達爾的風格,他的筆觸。
戈達爾
六十年代的時候的我還是個年輕人,因此這些年來我談過很多看電影的經(jīng)歷:安東尼奧尼、卡薩維蒂、雷乃、伯格曼、大島渚、賽貝內(nèi)、瓦爾達、今村昌平、費里尼、特呂弗以及很多其他人,我曾多次被他們的作品所震撼。
當然,還有戈達爾。
左上:今村昌平/左下:安東尼奧尼/右上:伯格曼/右下:大島渚
走進一家影廳,選好一個位置,坐下的時候腦袋里滿是對影片的各種想法,它是怎樣拍的,故事是怎樣的。戈達爾抓住了這些大家都有的想法,把它們拋向空中,讓其肆意散落。他重新定義了電影,但從不妄談自己的作品,那些你正在欣賞并時刻顛覆體驗的佳作。他的電影似乎在回應(yīng)著自己,在每一幀畫面中變幻莫測。
對于一個故事中的人物,你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真正當作一個鮮活的人?電影中的“故事”到底是什么?電影里的每個場景、每組鏡頭能對應(yīng)到小說的各個段落嗎?它們是被攝像機捕捉下的生活切片?抑或它們兩者都是?只有像戈達爾這樣熱愛電影、了解電影的人才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并以如此和諧、嚴謹和自由的方式來討論。
《精疲力盡》劇照
當我第一次看《精疲力盡》的時候,就被它的拍攝方式深深感動和震撼。其中的跳剪被大眾無數(shù)次提及和談?wù)?,但當我真正去感受的時候,完全是另一碼事了。剛開始它們有些不協(xié)調(diào),慢慢地它們變得有趣起來,然后讓人心潮澎湃。
為什么要以如此隨機的方式從這一刻跳到另一刻?當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并未覺得這些跳躍是任性的,每個跳剪都出現(xiàn)在觀眾被陡然振作的間。但這么做的目的何在?這才是剪輯的核心問題:為何要剪掉這一幕,以及為何選擇某幀畫面。換句話說,拍攝電影這一行為變成了體驗電影。
通過一部部電影,戈達爾拓寬了電影藝術(shù)的邊界,他不僅僅在理論層面上有所研究,也在切身實際地改編電影。電影膠片其實是戈達爾之前的前衛(wèi)藝術(shù)流派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工具,更接近裝置藝術(shù)領(lǐng)域。戈達爾把重點放在人物、敘事和布景這樣傳統(tǒng)的電影要素之上,他做了一般導(dǎo)演都不會做的事情。背景音可以突然停止,或者毫無防備地被突然掐斷,又或者會被用于加強節(jié)奏。他的決策顯得非常自發(fā)和隨機,但能時刻折射出著被攝物體的靈魂。
在《阿爾法城》中,1965年的巴黎變?yōu)橐蛔磥碇牵谝曈X上和德國表現(xiàn)主義有著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觀眾能在電影畫面由正片突然轉(zhuǎn)向負片的時候直接感受到。在《周末》中,他的剪輯突破了常規(guī),以至于媒介也稱為敘事的一部分,觀眾能全身心地感受到導(dǎo)演針對法式小資的暴力和恨意,哪怕展現(xiàn)方式與其他人截然不同。在當時,戈達爾因其“旁門左道”的拍片模式遭受如潮的惡評。對此,他在電影中給出了答復(fù):何樂而不為?
《阿爾法城》
《周末》
接著,彩色電影時代來臨了。從《女人就是女人》,到力量與勇氣兼?zhèn)涞摹睹镆暋贰ⅰ睹绹圃臁?、《中國姑娘》、《我略知她一二?/span>,戈達爾將觀眾置于色彩面前——它們直白而質(zhì)樸,賞心悅目,十分討喜。我時常說自己最喜歡的畫家就是戈達爾和米開朗基羅,這確實是肺腑之言。
戈達爾是個高產(chǎn)的導(dǎo)演,他的電影如瀑布一樣涌現(xiàn),但他所想表達的觀點一直在進化,這才是最重要的。他面對這個世界所發(fā)生的一切——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毛澤東思想的影響、六八運動、變幻莫測的巴黎、男女老少的個人生活、工作的真相、維持生活——的種種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他有幾部作品深深影響了我?!峨S心所欲》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一次顛覆性的體驗,每一幀畫面都使我著迷:在唱片店里的場景,鏡頭隨著安娜·卡里娜(娜娜)運動,跟著她上班,和哲學(xué)家布里斯·巴蘭在咖啡館相遇,一幕幕向觀眾詳細記錄妓女工作的場景,輔以外科手術(shù)般精準的配樂和詩意的畫面。整部作品顯得光彩耀人。鏡頭以溫柔的方式,近距離無死角地觀察和研究了娜娜,最終在我們眼前呈現(xiàn)出一副大師級別的人物肖像畫。對于一部分觀眾來說,娜娜陡然的死亡是不盡人意的。但我不這么認為,因為這才是真實世界里會發(fā)生的事情。
《隨心所欲》中安娜卡麗娜令人心醉的面龐
我最喜歡的個戈達爾電影是《蔑視》,這才是最真切的悲劇體驗,這是部關(guān)于背叛的電影,是丈夫?qū)ζ拮拥谋撑眩侵破私芸恕づ撂m斯對電影的背叛,也是荷馬、神話和古希臘的背叛。影片結(jié)尾,鏡頭拉遠,推向平靜的海面,一片和諧的場景一直讓我深受感動。這是對電影、愛情、榮譽和西方文明的禮贊。
《蔑視》
在他給特呂弗通信的前言里,戈達爾寫到:弗朗索瓦也許去世了,我可能還活著,兩者沒有任何差別,不是嗎。至此往后,和特呂弗一樣,戈達爾也許也去世了。同樣的話也適用于羅伯特·約翰遜、赫爾曼·梅爾維爾、索??死账够蛘吆神R,但他們的作品毫無爭議的永世長存。無論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這些作品解放了我們。
-FIN-
作者:馬丁·斯科塞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