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對于王羲之的熱衷程度,是每個學書者有目共睹的,他曾倡導全民學習“王書”,從民間收集王羲之真跡,保證了“王字”的知名度和流傳。
當然這些都不是“核心亮點”,李世民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命人對王羲之法帖,取其精華、舍棄糟粕,編成多達千字的范本,并摹刻上石頭,流傳至今日。
例如家喻戶曉的《圣教序》,以平和儒雅之風,展現(xiàn)“書圣”筆法的多變從容之美,浩瀚的篇幅也讓大家一次性學個痛快,發(fā)揮出“集字”的優(yōu)勢,成為書法人的必備之作。
除了《圣教序》還有一件“曠世神帖”,是李世民耗費了14年,編成的王羲之草書“字典”,此作就是《十七帖》。
《法書要錄》中曾記載:“《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nèi)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span>
此作是從王羲之寫給好友周撫的298封信中,選取的草書精華,卷中包含《遠宦帖》、《游目帖》、《郗司馬帖》以及《兒女帖》等等,全文共計1166字。
不過這件《十七帖》目前僅有拓本傳世,拓本的墨色枯潤、運筆節(jié)奏、筆法轉(zhuǎn)變等技法,不夠鮮明清晰,尤其是草書篆刻難度大,點畫精準度會有所不足。
因此若想要參透古人精湛純正的“草法”,還是要從后世名家臨摹的墨跡真本下手,歷史上學過《十七帖》的書家不計其數(shù),像米芾、趙孟頫、董其昌等人,都曾學過。
其中真正將其“學透”的就是朱大有,他歷史記載極少,明朝時期人物,一生癡迷于書法,精研王羲之法帖,尤其對《十七帖》頗為鐘愛。
如同“專家”一般,細細研磨每一個點畫,因此他寫的《臨十七帖》,與原本最為貼近,以縱引之勢,彰顯草書飛動迅疾的風姿,筆勢爽利灑脫。
不會刻意的簡練筆畫,保持拙樸古雅、率真自然之態(tài),字字遵守“草法”,堅守強健筆力跟協(xié)調(diào)章法,在流動的節(jié)奏中追求靜態(tài),風韻蕭散平和,給人沖和靜謐之感。
這種“形神兼?zhèn)?、風規(guī)自遠”的功力,從明代至今的400年里,無人能與之匹敵,甚至還能超越趙孟頫、董其昌等名家。
時常臨摹,可以幫助大家建立完善正宗的“草法”體系,在書寫時保持勁力凝煉沉著,點畫規(guī)范精準,不會有飛浮板俗之病,呈現(xiàn)出典雅中庸的魏晉風姿。
同時若能將此作學會,之后無論是臨摹“二王”的草書法帖,還是后世以魏晉筆法發(fā)跡的張旭、孫過庭、智永等人的草書,都能順勢而為、體察入微。
真跡現(xiàn)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經(jīng)多方努力我們對朱大有的《臨十七帖》進行超高清復(fù)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超高清微噴復(fù)刻工藝,對比原作進行1:1還原。
同時此品還有一款經(jīng)折裝,裝裱精美,采用翻折的設(shè)計,展開時同手卷一樣,能縱觀全卷氣度,合起來方便臨摹、查閱,還能隨身攜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