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仙 ——李白之死
來源自月 月博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甘肅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ㄋ拇ń停┣嗌忇l(xiāng)。
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天寶元年(前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后因不能見容 于權(quán)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xù)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fā)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的是,永王與肅宗發(fā) 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貴州境內(nèi)),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附安徽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去世。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yǎng),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 有超異尋常的藝術(shù)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shù)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fā)人深思的現(xiàn)像,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李白是屈原 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也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 在死因上后人卻存在著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李白是病死的。李白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在他的文集《草堂集序》中寫道:“陽冰試弦 歌于當涂,心非所好。公暇不棄我,乘扁舟而相顧,臨當掛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碧拼钊A《故翰林學(xué)土李君墓志序》 云:“姑熟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崩畎姿篮蠖拍?,劉全白在唐德宗貞元六年(791)作《唐故 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也說:“君名白,天寶初詔令歸山,偶游至此,以疾終,因葬于此。全白幼則以詩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將毀,追想音容,悲不能止。 ” 李白死后一百多年,著名的學(xué)者皮日休在《七愛詩》中也曾說過“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惫糯墨I所謂“疾亟”、“賦臨終歌而卒”、“以疾終”,都明 白地告訴人們,李白是病卒的。
唐上元二年(761年)秋天,李白抱病投奔時為當涂(今安徽省當涂縣)縣令的李陽冰。次年病重,臨終前賦有《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推兮力不 濟。余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終年61歲。李白死后,李陽冰將李白葬于當涂縣城南5公里的龍山東麓。
現(xiàn)世學(xué)者郭沫若從文獻記載的“腐脅疾”得到啟發(fā),從醫(yī)學(xué)角度進行研究推測,認為李白六十一歲曾游金陵,往來于宣城、歷陽二郡間。李光弼東鎮(zhèn)臨淮,李白決 計從軍,可惜行至金陵發(fā)病,半途而歸。此為“腐脅疾”之初期,當是膿胸癥。一年后,李白在當涂養(yǎng)病,膿胸癥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脅疾”致命,最終死 于當涂。但是,這也僅僅是推測而已。
但是,另一種觀點認為,李白不是病死,而是醉酒后溺死。李陽冰《草堂集序》說“疾亟”, 劉全白《李君碣記》說“疾終”,范傳正《李公新墓碑序》說“卒于此”,都不說得的什么?。坏搅似と招荨镀邜墼姟分胁磐蝗幻俺鰝€“腐脅疾”,李白自己也從未 提起,為他撰集序與撰墓碑者也從未言及,皮日休生活的年代離李白死去已有一百多年,他從何得知李白是死于“腐脅疾”呢?
酒是李白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李白的生活中幾乎不能沒有酒。它可以遣愁:“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喚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它可以暢情:“人生達 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君愛身后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它可以追求自由:“劃卻君山好,平鋪湘 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醉來臥空山,天地即衾枕”,“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 名的,因有“醉仙”之稱。玩讀李白詩作,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詩人的《將進酒》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稊①浗栐钻懻{(diào)》有“大笑同 一醉,取樂平生年”。《贈劉都史》有“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队?xùn)岑勛見尋就元丹邱對酒相待以詩見招》有“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月下獨酌四》 之三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李白的死會不會與他喝酒有關(guān)呢?
五代時期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記載:“(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边@種說法認為李白是醉酒溺死的,此說正史雖然沒有記載,但屢見于文人歌詠。
北宋初期梅堯臣《采石月下贈功甫》一詩說得最為明白:“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弊碇性诖蠍劢叙嵲掠?,以手于江水中戲弄月影而翻身落水 溺死。這不是比興,而是實寫。那么,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持何看法呢?宋朝陳善《捫虱新話》記道:“坡(蘇東坡)又嘗贈潘谷詩云:‘一朝人海尋李白,空看人間 畫墨仙。’”可見,他也認為李白是醉入水中溺死。元朝時候的學(xué)者辛文房在《唐才子傳》中說:“(李)白晚節(jié)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 青山,今墓在焉。”元代祝成輯《蓮堂詩話》也說:“宋胡璞,閩中劍南人,曾經(jīng)采石渡題詩吊李白:‘抗議金鑾反見仇,一壞蟬蛻此江頭,當時醉尋波間月,今作 寒光萬里流。’蘇軾見之,疑唐人所作,嘆賞不置?!?/font>
李白《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紙本,縱28。5cm,橫38。1cm。草書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 首清高宗弘歷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字。后紙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馀慶、危素、 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卷前后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 清內(nèi)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卷十五《太平州?祠墓》在研究了李白病死與溺死的兩種說法后提出疑問:“而捉月之說,豈古不吊溺,故史氏為白諱耶?抑小說多妄而詩老好奇,姑以發(fā)新意耶?”那么,李白可能不可能像這些人記載的那樣是溺死呢?假若是溺死,為何時人并不加以記載?
近代學(xué)者郭啟宏力主李白是溺死的,他在《李白之死的考證》一文中寫道:“溺死在封建時代被認為‘橫死’非‘善終’,依古禮屬不祥,親友不能吊唁,還有礙 子孫前程,為了掩飾真相,往往當作病故。于是,既顧及忌諱又不甘造假的親友提筆行文之際未免躊躇,不得已而閃爍其辭?!眲⑷子诶畎姿篮蠖嗄曜珜憽俄?記》,當時,李白的兒子伯禽仍然在當涂,于是劉全白恐有礙伯禽及子孫前程,為他避諱而寫作“疾終”。其他的人也因為這個原因閃爍其辭。
學(xué)者安旗的觀點與之相同,他在《李白縱橫探》“李白之死”一節(jié)中寫道:“稗官野史就完全不足憑信嗎?從李白當時近乎瘋狂的精神狀態(tài)來看,這種情況(指溺 死)是可能的”。在他的著作中,他還描繪了李白臨終的情景:“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終了;淚,已盡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時,夜月 中天,水波不興,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輪白玉盤,一陣微風過處,又散作萬點銀光。多么美麗!多么光明!多么誘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雙 手,向著一片銀色的光輝撲去……船夫恍惚看見,剛才還邀他喝過三杯的李先生,跨在一條鯨魚背上隨波逐流去了,去遠了,永遠地去了?!?/font>
正像安旗描寫的那樣,在傳說中,李白不僅是溺死的,而且在死后,他“騎鯨升天”了,騎鯨之說,最早見于晚唐詩人貫休的《觀李翰林真》:“宜哉杜工部,不錯 道騎鯨?!钡搅吮彼?,文人歌詠便將騎鯨與捉月連起來。如梅堯臣在《采石月下贈功甫》中還寫道:“不應(yīng)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鯨上青天。”郭祥正《采石渡》中寫 道:“騎鯨捉月去不返,空余綠草翰林墓。”金代李俊民《李太白圖》:“謫在人間凡幾年,詩中豪杰酒中仙。不因采石江頭月,那得騎鯨去上天。”
李 白 ——為何會嗜酒如命
“燒酒”一詞,最初出現(xiàn)于唐人的詩句中。由于詩句中并沒有說明燒酒的具體制法,具體含義不清,留下千古之謎。唐朝房千里所著的《投荒雜錄》和劉恂的《嶺表錄異記》也提到燒酒,而且講述了其制法。實際上所謂"燒酒"就是一種直接加熱的方式,而并不是蒸餾的方式。這兩本書所記載的大同小異,即“實酒滿甕,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唐代的燒酒和宋代的火迫酒,都不是蒸餾酒,人們采用這種做法的目的是通過加熱,促使酒的成熟,促進酒的酯化增香,從而提高酒質(zhì)。這種技術(shù)實際上還有加熱殺菌,促進酒中凝固物沉淀,加熱殺酶,固定酒的成分的作用?;鹌染频募夹g(shù)關(guān)鍵看來是文火緩慢加熱,火力太猛,酒精都揮發(fā)了?;鹆μ?,又起不到上述所提的作用。從酒的質(zhì)量來看,火迫酒勝于煮酒。書中說此酒“耐停不損,全勝于煮酒也”。唐朝酒多,精品薈萃,清濁云集。蘭陵名酒是郁金香泡過的,閃爍著琥珀的光芒。西域美酒用名貴的葡萄釀就,盛入白玉杯中猶如光明夜照,綠蟻新醅別有風味,黃花家釀香飄萬里。酒多,可供飲酒的酒肆愈多。水村山郭、堤頭橋邊、茅檐屋下,隨處一個地方都會有“文君當盧”,任何一個村落都可見“酒旗相望”,唐朝酒的魅力,不失清秀、不失嫵媚,更不失壯麗。
由此可見大唐的釀酒工藝,代表著中國米酒的至高水平,入口綿柔、香氣純正、蕩氣回腸。據(jù)說咱們國家目前只有神農(nóng)架地區(qū),還保留著這種傳統(tǒng)釀酒工藝,仍然過著唐朝人的生活,不與世爭。神農(nóng)架北部的飲酒之風甚烈,大約較早時期,神農(nóng)架最繁華的街市便是盧陵州了,盧陵王的到來,從唐朝的宮廷里帶來了皇酒,與酒一道還帶來了360種酒規(guī)。因此,這里流傳下世界上最繁復(fù)與古典的酒規(guī),由于地理性封閉的因素,皇酒一直保持著這一份原始的釀造工藝,它的度數(shù)也一直未提升,因此能夠照常演繹唐朝時代的酒規(guī)。
唐朝人生逢盛世,無憂無慮,喝酒就顯得雍容大度,顯得瀟灑排場。喝酒更是一種意緒,是一種興致,是一種詩情畫意。李白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意思只要有酒,只要能痛飲,他就忘記了自己所處的位置?!暗怪魅四茏砜停恢翁幨撬l(xiāng)”,不顧朋友感受,“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酒抱琴來”。酒后出丑,不怕恥笑,“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他酒后口出狂言,“鏟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捶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應(yīng)該說李白天性豪放不羈、不拘束于世俗禮法,再加上官場失利,以及婚姻上的四次波瀾,他的生活一直比較壓抑,但是他又關(guān)注國家、關(guān)注民生,只有酒才能釋放他灑脫的個性!“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喝到最后連自己也數(shù)不清了。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連五花馬和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一醉方休。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我想如果沒有李白的斗酒詩百篇,不知道我們的歷史會寂寞多少。
如今看來,李白只屬于那個到處飄著酒香的國度,他喝出了酒中仙,喝出了杯樂圣,喝出流傳千年的典故,喝出至今猶香的傳說,就如同他身上飄然的酒香,就如同被酒香浸潤過的風骨。這酒香何其濃烈,一代詩仙為它癡,為它而狂,酒成就了李白,同時也毀掉了他,本以為月中人邀他而去,卻不知這一去不復(fù)返。我不知道他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或許只有沉醉在酒中,才能繼續(xù)他的傳說。
縱觀李白的一生,從出道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狂放,到晚年“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的悲傖,經(jīng)歷了四十多年的生死浮沉和血淚辛酸的求仕之途,得到的卻是短暫的一年半翰林供奉。他在不停的追求中,漸漸看破了紅塵,淡化了功名,最終不能割舍的是酒和詩,嗜酒如命!“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他借酒醉拋卻塵世的得失,忘情于山水明月,這是何等的逍遙?。∈前?,“將進酒,杯莫停!”壯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