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tǒng)計,現被列為維生素的物質約有30余種,其中被認為對維持人體健康和促進發(fā)育至關重要的有20余種。它們的結構各不相同,有些是醇、脂,有些是胺、酸,還有些是酚和醛。
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以及性質雖然不同,但它們卻有著以下共同點:
①維生素均以維生素原(維生素前體)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維生素不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細胞0的組成成分,它也不會產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參與機體代謝的調節(jié);
③大多數的維生素,機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經常通過食物中獲得;
④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計算,但一旦缺乏就會引發(fā)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癥,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維生素一般采用A,B,C,D等大寫拉丁字母命名,這是按發(fā)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的(有些則不是),并無內在含義,后來有的維生素又以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和化學結構特征來命名。
為了改變命名的混亂狀況,國際理論及應用化學會及國際營養(yǎng)科學會在1967年及1970年先后提出過維生素命名法則的建議,使混亂的命名多少有些改進和明確,但迄今為止,通常仍沿用習慣名稱。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1,又名硫胺素,在谷類、豆類如酵母中含量豐富。它易溶于水,在酸性環(huán)境中穩(wěn)定,遇堿易破壞,因此應避免過久淘米,在烹調時應盡量少放堿。它主要參與糖代謝和刺激胃腸蠕動。缺乏時,可出現肢體麻木,水腫,記憶力受損,常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又叫腳氣病。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在動物肝臟,乳汁和蛋黃中含量豐富。它具有維持皮膚健康,生長發(fā)育和正常暗視覺作用。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能轉變?yōu)榫S生素A。缺乏時可出現皮膚粗糙、干燥、黑暗適應能力下降(夜盲癥),生長發(fā)育遲緩等癥狀。
1.維生素的生理作用
不同的維生素,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質和生理作用。有的維生素參與所有細胞中的物質與能的轉移過程,它們作為生物催化劑酶的輔助因子而起著各種生理作用,
例如B族維生素;有的維生素則專一性地作用于高等有機體的某些組織,
例如維生素A對視覺起作用;
維生素D對骨胳構成起作用;
維生素E具有抗不育癥;
維生素K對血液凝結起作用等等。
2.維生素缺乏病的原因
由于維生素在體內不斷的代謝,失去活性,排出體外。因此必須經常地從外界攝取維生素以保持人體正常物質代謝的進行。否則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癥”,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引起維生素不足或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幾方面。
(1)進食量不足
偏食是對某些維生素攝入量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食物原有的維生素含量雖不少,但由于膳食調配不合理,或因食物貯存及烹調方法不當,會使維生素大量破壞或丟失。
如糧食加工過細、淘洗過度,加堿蒸煮等會損失維生素B1;蔬菜貯存過久、先切后洗或烹煮時間過長都會大量丟失或破壞維生素C。
(2)吸收障礙
常見于胃腸疾病和肝膽疾病,長期患慢性腹瀉,可能阻礙維生素的吸收,而引起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肝膽疾患者,使腸道膽汁減少,容易阻礙脂類的吸收,從而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癥。
(3)需要量增加
生長期兒童、妊娠及哺乳期,對維生素A、D、C等的需要量增加,長期高熱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都對維生素A、B1、B2、C、D及PP等的需要量增加。
(4)服用某些藥物
如果長期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是腸道細菌的生長受到抑制,就會引起某種維生素不足。還有抗腫瘤,治療結合的藥物都會影響某些維生素的不足。
(5)生物體的特意缺陷
如缺乏內源性因子對維生素B12的吸收;慢性肝、腎疾病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癥狀。
對人腦有影響的維生素
如果把腦比成一個化工廠,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維生素就是幫助酶起催化作用的,如果缺少維生素,酶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工廠便不能正常運轉。維生素是各種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是腦無處不在的營養(yǎng)衛(wèi)士。
維生素中對腦有較大影響的是維生素B1、維生素PP和維生素C。
維生素B1對保護良好的記憶,減輕腦部疲勞非常有益,學生及腦力勞動者應注意及時補充。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較多,如面粉、玉米、豆類、西紅柿、辣椒、梨、蘋果、哈密瓜等。 維生素PP能影響腦能量的供應,促進腦營養(yǎng)素的組成。
維生素C對腦神經調節(jié)有重要作用。雖然人們還不能深入腦的微細結構來探明各種維生素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但人們已明確地知道腦離不開維生素,維生素可以調節(jié)大腦機能,促進某些高級心理能力的發(fā)展。當然,維生素攝入過多也會造成不良后果。
世界上迄今為止,對如何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來調養(yǎng)人的機體問題,還沒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概念。尤其是對某些微量元素的攝入,誰也不能確定出最合理的用量。最大的困難在于,生產者無法確定服用者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以及生活和工作的環(huán)境等。
一個健康的、不偏食的人沒有必要長年服用多種維生素。因此人們不應該把錢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服用不當反倒對人體有害)。 冬季,人們適當服用一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品還是有好處的。
在不良的生活環(huán)境里生活的人們(日照量過大、空氣污染嚴重、惡劣的氣候等)也應服用一些。生理和心理負擔過重的人,消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比平時多。一些偏食的人(如素食者)由于體內攝入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均衡,需要用這樣一些補品來調節(jié),而對孕婦來說,即使吃非常豐富的食品,也不一定就能完全滿足身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
在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品的說明中,雖然注明每天應服用多少,但是很難講,這種用量對具體某個人是夠用還是不夠用,因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人為地過量服用維生素可能會上癮,一旦停止服用,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癥的癥狀。
維生素A和D過量,對人體是有害的。
一般的多種維生素補品,對3歲以前的兒童是不合適的。
缺乏維生素A:夜盲、角膜炎。
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牛奶、雞蛋、胡蘿卜、蔬菜葉、魚油等。
缺乏維生素E:不育、肌肉營養(yǎng)不良;
富含維生素E的食品:植物油、牛奶、雞蛋和肉類。
缺乏維生素K:血友?。?
富含維生素K的食品:鮮蔬菜。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軟骨??;
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魚油等。
缺乏維生素B1:腳氣、神經失調;
富含維生素B1的食品:肉類、酵母、帶莢的果實、谷類。
缺乏維生素B2:皮膚病、神經失調;
富含維生素B2的食品:肉類、牛奶。
缺乏維生素B5:易怒、痙攣;
富含維生素B5的食品:肝、酵母、谷類。
缺乏維生素B12:惡性貧血;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品:肝、肉類、雞蛋、牛奶。
缺乏維生素C:壞血??;
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檸檬、水果、青椒、白菜、土豆。
缺乏泛酸:胃腸炎、皮膚病;
富含泛酸的食品:肝、酵母、雞蛋。
缺乏葉酸:貧血;
富含葉酸的食品:蔬菜葉
如果在空腹時服用維生素,會在人體還來不及吸收利用之前即從糞便中排出。
如維生素A等脂溶性維生素,溶于脂肪中才能被胃腸黏膜吸收,應宜飯后吃用,才能夠較完全地被人體吸收。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由于體內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極少,因此,盡管需要量不多,每日僅以毫克或微克計算,卻都必須由食物供給,否則就會出現缺乏病。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等,不溶于水,能溶于脂肪及脂肪溶劑(如苯、乙醚、氯仿等)中。在食物中,它們常與脂類共存,在腸道中與脂類的吸收也密切相關。當脂類吸收不良時,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也大力減少,甚至引起代謝障礙。吸收后的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儲存于肝臟中。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復合物(維生素B1、B2、PP、B6、泛酸、生物素、葉酸及B12等)和維生素C能溶解于水。水溶性維生素及其代謝產物均自尿中排出,體內不能儲存。
食用建議由于維生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些人認為維生素吃得越多越好,這種做法不但錯誤,而且非常危險!維生素可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攝入過多時,不能又尿直接排除體外,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
如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A,可發(fā)生骨骼脫鈣、關節(jié)疼痛、皮膚干燥、食欲減退、肝脾腫大等中毒癥狀。
長期大量口服維生素D,可導致高血鈣癥、厭食、惡心、嘔吐、彌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至于水溶性維生素,多吃后雖可以從尿中排出,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損傷人體器官。
如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一起出血。此外,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可使機體對食物中的維生素的吸收率降低,一旦停服,會導致維生素缺乏的癥狀。因此,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不是科學的做法。正常人服用的劑量,應連同食物中的維生素在內,達到我國膳食標準規(guī)定的數量即可。
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是最簡單而安全的補充維生素的方法,千萬不要長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保健品。
不要把維生素當成“補藥”:維生素是人體的七大營養(yǎng)素之一,現在已經發(fā)現的維生素有20多種。它們都是維持人體組織細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把維生素當作一種“補藥”,認為維生素多多益善。其實不然,盲目亂用維生素,必然會使維生素走向其反面--危害健康。
維生素A:動物肝臟、蛋類、乳制品、胡蘿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綠葉蔬菜中。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谷類中。
維生素B6:肉類、谷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橘子、蘋果、酸棗、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維生素D:魚肝油、雞蛋、人造黃油、牛奶、金槍魚中。
維生素E:谷物胚胎、植物油、綠葉。
維生素K:綠葉蔬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