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篇: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405年。漢武大帝時期武功之盛,四夷賓服,其他人敬畏我們,因此稱我們?yōu)闈h人。不過中華的傳統(tǒng)服裝被稱為漢服并不是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
漢朝時期,人們?yōu)榱俗非蟾叩姆椛钏剑?/span>已經(jīng)設(shè)立了較為系統(tǒng)化的管理機構(gòu)。其有官營和民營之分,所供應(yīng)的對象也會有明顯的不同。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包括蠶室、織室和服官。即有人負責養(yǎng)蠶,蠶吐絲后,會將絲送到專門的紡織加工廠進行編織、針繡等一系列工序。衣服生產(chǎn)完畢,不代表服飾制作完成,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需要把所有生產(chǎn)完成的布匹進行等級區(qū)分,因此就有了分類的叫法。
(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漢朝的紡織機械非常出名,有紡車、布機提花機等;有了這些機械,人工得到了緩解,紡織的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織染、刺繡等工藝也都得到了較快發(fā)展。漢朝的絲織品樣式五花八門,據(jù)統(tǒng)計,市面上有近20種類型。漢朝的百姓在服飾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漢朝絲織業(yè)發(fā)展得如此迅速與當時政府的支持有很大的關(guān)系。漢朝同時因為外交政策等原因,絲織文化也走向了國際。其中像北方的匈奴、西北的中東等地,對于漢朝的絲織品都是極其的喜愛的。其中錦、繡、布、紗、綾、羅、綢、緞更是廣受好評。
漢朝以布衣材質(zhì)為主。并結(jié)合漢朝特有的時代背景——“文景之治”統(tǒng)治風貌下的樸素之風,形成了獨特的服飾審美文化。漢朝服飾整體的特點是:外衣領(lǐng)大,領(lǐng)口很低,穿著時要顯示出中衣的領(lǐng)型。比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lǐng)子必須露出來,最多達到三層以上,故稱為”三重衣“。白色面料做里,袖口寬大,衫無袖。漢朝服裝配飾極為考究,如腰帶所用帶鉤以金制成各種獸形——螳螂形或琵琶形等。形象十分生動有趣,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顏色和工藝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設(shè)計制作精美。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眾多。漢代男子配刀,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的價值,主要是為了顯示儀容。
和秦朝一樣,漢朝也會區(qū)分禮服和常服。祭祀及各類重大場合穿禮服,平時穿常服。漢朝的服飾樣式繁多,常服大體分為深衣、袍服、和襦(短衣)等。除此之外漢朝的衣服有襜褕(直裾單衣)、裙(下裳)等。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漢朝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顏色方面,按照季節(jié)的不同分為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不過西漢仍然流行秦時的曲裾深衣,即開襟是從領(lǐng)曲斜至腋下;不過在西漢時期的顯著特點是:長可及地,衣擺一般呈喇叭狀,行走的時候不會露出鞋子。由于衣服通身緊窄,能夠把女子身體的曲線美很好地凸顯出來。看起來華貴大方、端莊優(yōu)雅。漢畫像上精美的繡紋是貴族們區(qū)別于他人最大的不同。
(曲裾深衣,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同時在西漢也出現(xiàn)了直裾深衣,只是到了東漢才以直裾深衣為主,男女均可穿著。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漢昭帝時期的霍光擅權(quán)。而皇后又是他的外孫女,霍光希望皇后能夠盡快有子嗣,但是后宮女子眾多,好多人只穿裳或者無襠褲。皇帝想要干什么太方便了。于是就將褲子普及了。有襠,分前后,用帶子系住。這種連襠褲被稱為窮褲,又叫緄襠褲。由于連襠褲的出現(xiàn),慢慢就沒必要用曲裾的方式把身體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了。于是到了東漢時期,慢慢就以開襟從領(lǐng)向下垂直的直裾深衣為主了。但穿直裾會露出褲管,在漢代會被認為是無禮的行為,因此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直裾深衣,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兩漢時期的深衣通過色彩、花紋、質(zhì)地、頭飾、佩飾等來表明身份的不同。除深衣外,還有一種服裝叫“袿衣”,樣式大體與深衣相似。因為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繞轉(zhuǎn)形成兩個上寬下窄形狀像刀圭的裝飾,故而得名。是漢代宮廷貴妃禮服。
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于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后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wěn)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
漢代的袍服的主要樣式有禪衣(單衣)、諸于、袍、短衣等。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lǐng)、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lǐng)子以袒領(lǐng)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nèi)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裥,有的還裁制成月牙彎曲狀。
禪衣是一種單薄的長袍,是漢朝一般地主和貴族的常服,也可以用作官員朝服,但只能作為襯衣,穿在袍服里面。禪衣又有曲裾直裾之別。先秦時期,中國服飾還未出現(xiàn)連襠罩褲,因而“續(xù)衽鉤邊”的曲裾深衣較為流行。曲裾禪衣男女皆適合,但從曲裾深衣的設(shè)計上來看,其更適合貴族女子或是有錢人家的女子穿著。
(素紗禪衣,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由于內(nèi)衣的改進,先秦的曲裾的“續(xù)衽鉤邊”已經(jīng)顯得多余,因此又出現(xiàn)了下擺垂直的直裾,又被稱為襜褕。
袍是一種類似襜褕的服裝,不同的是袍有里(復衣),類似于后世的夾袍。袍里多用素紗。中間可以填之棉絮以加強保暖作用。不過棉花此時還未傳入中國,所以漢朝時只有用蠶絲制作的絲綿,往衣物中填充絲綿、稻草等是當時重要的一種御寒方式。
袍也有多種樣式,不同的階級穿不同的袍。皇帝穿著的為龍袍,其特點是盤領(lǐng)、右衽、黃色;文武官員用作公服、朝服的袍叫做官袍;民間用于日常生活的袍叫做民袍。一般富人所穿的袍是纊袍,用上等棉絮填充;平民穿的袍粗糙低劣,被稱為“缊袍”。在漢朝,官僚地主穿缊袍會被當做清貧樂道的表現(xiàn)。
內(nèi)衣類服裝的代表是杉和尃(原字是衤尃)。杉即單內(nèi)衣,又稱為單衣、汗襦、類似于今天的背心。其作用在吸汗,《釋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外短衣的代表則是襦和襲。襦是一種及于膝上的綿夾衣。漢代男子之褲有襠, 女子則無。因此女子經(jīng)常穿著為上襦下裙。上襦較長,下裙只到膝蓋位置,直到漢末才出現(xiàn)了上襦甚短而下曳長裙的風俗。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并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nóng)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漢代宮廷中崇尚短衣,因此襦成為貴族子弟中最受歡迎的便服之一。襦短僅至膝,所以一定要穿绔(褲子),绔以珍貴的紈來做,因此稱紈绔。后來紈绔弟子成了浪蕩公子的代名詞。大約到東漢以后,人們開始在襦上繡織各種圖案紋樣。古詩文中“繡腰襦”、“羅繡襦”等都是指這種服裝。
沒有著綿絮的短上衣,則稱為襲,或作褶。襲的形制出自左衽之袍的胡服。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裝就開始被引入中原。由于其多著短衣小袖、小口褲、一般圓領(lǐng)翻領(lǐng),左衽。十分便于騎射和作戰(zhàn),因此在邊疆地區(qū)十分流行。為了在適合邊疆嚴寒的氣候,邊疆的襲也開始填充棉絮了。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則更加絢麗,其擅長刺繡,繡工細致精湛,極具觀光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現(xiàn)在的西南云貴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依然保留有蠟染、刺繡等傳統(tǒng)的手工技術(shù)。
此外,漢朝服裝還有一種常見的款式就是半袖。也就是短袖的外衣稱為“半袖”,穿時外著短袖內(nèi)著長袖。半袖的袖口有兩種形式:一種寬大平直,沒有裝飾;另一種則會在衣袖邊緣繡上裝飾,并施加折裥。
漢朝的婦女穿著的裙子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西京雜記》中載:“趙飛燕為皇后,其娣遣織成上襦,織成下裳?!壁w飛燕曾穿過南越進貢的“云英紫裙”,也叫“留仙裙”和現(xiàn)在的百褶裙差不多,衣著非常華麗。據(jù)說,漢朝宮廷當中還有一種廣袖流仙裙(也許是南越進貢的“云英紫裙”),估計是太過艷麗,一般人也穿不起,后來消失了,成為了民間傳說。
漢朝富貴人家穿用動物皮毛制成的裘衣,如狐、犬、羊、鹿、貂、兔等。
由于身份和職業(yè)以及場合的不同因此出現(xiàn)各種的職業(yè)服裝,我們將這些服裝統(tǒng)稱為特種服裝,主要有軍服、囚服、喪服、祭服等。
漢朝時期雖然織繡技藝很成熟,但產(chǎn)量卻不高,而且價格昂貴,因此只有達官貴人能夠穿著絲綢織造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詞。由于漢朝實行了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因而不準穿絲綢等華麗的服裝。不過由于商人經(jīng)濟實力較強,他們往往會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組彩牒,錦繡綺紈”。這說明官方的規(guī)定和現(xiàn)實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下層人民赤身裸體,僅穿一條下裳勞作是常見的事。如山東省沂南畫像石中的舞劍的雜技藝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這種短褲稱之為“裈”,是當時下層人民常常穿用的。貧賤勞動者穿的則是另一種短褲,比“裈”更短小的是“犢鼻裈”,它只用一塊三尺長的布帛圍在腰胯間。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而對于禮服方面的話,漢初總體承接秦制;一方面戰(zhàn)亂之后,漢初的幾位皇帝都信奉黃老的“無為而治”,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另一方面,漢高祖劉邦本身就不拘小節(jié),經(jīng)常會叉著腿坐著,并且還曾用儒生的高帽當尿盆小便,因此其對于禮節(jié)沒有過多講究。漢初冠服清一色的黑,寬袖束腰。對一般服裝,也沒有什么禁例,等級區(qū)分并不明顯。不過規(guī)定一般人不可以戴劉氏冠,即劉邦當亭長時用竹皮自制的一種冠。所謂“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劉氏冠”(漢分爵位十二級,公乘為第八爵)。后來經(jīng)叔孫通的說服,才叫叔孫通去制定禮儀。
冠服也就是在正式場合的禮服,包括祭服、朝服等。漢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綬等,各有等序。他們的禮服都有十分明顯的標志,以彰顯其豪華和尊嚴。這個時期也增添了對服飾花紋圖案的限制,追求極簡減繁。因此也體現(xiàn)了大氣、簡練的服飾風格。
漢朝繡紋精美花樣繁多,有龍紋、花紋、云朵紋、幾何紋等等,屬于貴族的有龍紋、鳳紋、日月星辰、花鳥魚蟲、龍鳳龜蛇。在封建社會,'龍’是作為皇帝的象征,它有著不可侵犯,凌駕于百姓之上,操縱著世間的一切權(quán)威。'鳳’是皇后的象征,'鳳’被古人稱之為神鳥之王,姿態(tài)清高、雍容華貴。預(yù)示著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龍鳳’紋樣多裝飾于宮廷及貴族的服飾上?!币约吧瞎啪土粝碌氖录y路大多數(shù)的紋。皇帝的禮服花紋用全份十二章,而諸侯和大臣可以用八章、六章等。
冠冕和佩綬是其中最重要的等級象征。同時,漢代承襲了自周朝以來的官綬制度,官員們要佩戴綬帶,這樣就可以看出官員們的品秩等級。
冠帽作為一個人或一個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官場中對于官員來說是一個更能體現(xiàn)其威儀的“標簽” 。男子二十行冠禮就需要戴帽子,但是帽子不能隨便戴。其中不同的官職對應(yīng)不同的冠帽的名稱與官階也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等16種。冠與冠的制作工藝各不相同,文官儒雅、武官威猛,因而文武官員冠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飾物上,并且武冠與巾幘合戴可以把整個頭部包起來。冠的用途也很有講究,長冠被用作官員們祭祀時戴用;委貌冠用于公卿諸候大夫參加重大禮儀活動時戴用;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和進賢冠是帝王和官吏儒生們?nèi)粘4┐鞯模?/span>普通人戴巾,干粗活的才會戴帽子。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漢武帝時期由于實行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儒學思想。并且漢武帝時期“君權(quán)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服飾色彩上也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其一直非常熱衷于探討成仙不老之術(shù)的各種方式,其中以服飾仿仙人是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開始“改正朔、易服色”。這個時期服飾承載著“禮治、道統(tǒng)”的思想,在對服飾顏色和圖案設(shè)計上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古代布料染色遵從陰陽五行信仰,貴族階級以暗淡的色彩來表現(xiàn)自己簡約秀美的高貴氣質(zhì),并且認為淺色較為低俗?!吨芏Y》中就有記載,在漢朝時以紅、紫為尊,青綠色較次,“散民不敢服雜采”。 到了西漢后期開始,才允許平民身穿青色、綠色服裝。而色彩搭配以單色和獨色為主。以炎赤兩色并重,表現(xiàn)出神氣凜凜不可犯的神界。
漢朝龍袍冠服的顏色也是等級制度的重要體現(xiàn)。秦朝規(guī)定“衣服旄旌節(jié)旗皆上黑”。漢初,隨秦制,從水德,尚黑色。漢武帝時,官方改土德,尚黃色。王莽改制時期認為漢衰缺火,應(yīng)火德,尚紅色。實現(xiàn)了“色彩之美”與“德行合一”的高度契合,成為漢朝服飾遵循的定律。
(漢朝龍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漢朝人們覺得赤黃色和當時的思想觀念符合,也代表的是一種金木水火土中尊貴的元素。所以不論是皇帝也好,還是女性中身份地位更加崇高的太后和皇后也罷,因其身份尊貴,所以其冠服顏色都是赤黃色。像一些嬪妃或太妃都不可采用這種正統(tǒng)的赤黃色。然后再看諸侯和受寵的朝中大臣,他們一般都是穿深紅色。像諸侯王,拜見天子去商量國家大事時,于正常且嚴肅的場合中,所穿冠服都是深紅色,往往會略帶一些黑色。這是當時等級制度中明確規(guī)定的冠服色彩選擇搭配的標準。
再往下就是貴族和普通的大臣,綠色的冠服在這一等級身份中是最為常見的。緊接著就是一些對國家建有功勛的將軍或者其他的武將,冠服的主流色是紫色。再往下身份地位劃分得會更加詳細,但主要冠服顏色不會超過青色、黑色和黃色這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的冠服也標志著他們的身份不再是極其尊貴的,往往需要服務(wù)于上層人士。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東漢劉秀時期的官員會在袍服外佩掛“組”、“綬”。“組”是官印上的絳帶,“綬”就是官印上用彩絲織成的長條形狀的飾物,以綬的顏色顯示身份的高低,而且官員平時會隨身攜帶官印,裝于腰間的鞶囊中或系于腹前及腰側(cè),故稱印綬。
漢朝規(guī)定皇帝、太后、皇后的佩綬是赤黃色,諸侯王的佩綬是深紅色,諸國貴人、丞相的佩綬是綠色,公、侯、將軍的佩綬是紫色,紫色以下分別是青色、黑色、黃色。普通老百姓的服飾色彩只能用復色,如茶褐色、黃棕色、棕色、灰色、銀灰色和粉綠色?;屎蟮募漓敕?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但漢朝時期有一段時間比較推崇節(jié)約理念,舉國上下都是素衣白布做成的服飾,但這也僅僅只是漢朝統(tǒng)治歷史中的一個小插曲。
由于漢朝實行了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因而不準穿絲綢等華麗的服裝。所以對于當時下層人民來說,最普遍的衣著是用毛、麻織的粗布裁剪的短衣。當時,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或者“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詞。不過由于商人所的經(jīng)濟實力較強,他們往往會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組彩牒,錦繡綺紈”。這說明官方的規(guī)定和現(xiàn)實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中國古代的喪服為白色,秦漢也如此。《漢書·高祖本紀》曰:“寡人親發(fā)喪,兵皆縞素”。但是穿白衣的并非都是喪服,漢時官吏被免為民則穿白色的服裝,稱為“白巾”“白衣”。久而久之,人們將諸司亭長之屬等這種比較低級的官吏稱為“白衣”,最后一般平民亦稱作“白衣”。
漢朝太皇太后、皇太后,進入宗廟祭祀的時候穿的廟服是深衣(衣裳相連)。紺(深青帶赤色)上皂下;蠶,青上、縹下(青白色),基本看不見領(lǐng)袖,且領(lǐng)袖邊緣都會有花紋作為裝飾。頭上戴有頭巾、發(fā)簪和耳飾。皇后的廟服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穿著的款式差不多,只有頭飾和花紋是不一樣的?;屎笮枰Y(jié)發(fā),插步搖,戴發(fā)簪和耳飾。《后漢書》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隱領(lǐng)袖緣以絳。剪氂幗,簪珥耳珰垂珠?!?/span>
貴人穿蠶服(和周代的鞠衣差不多),純縹(淡青)上下,深衣。戴有大手結(jié)和黑色的玳瑁首飾,又加簪珥。長公主會見客人時也會穿蠶服,頭上戴步搖,公主也有大手結(jié),皆有簪珥。從公主封君以上都有帶綬(一種絲帶),以彩色絲帶為系腰,由于地位等級不同顏色也會不一樣。除了祭祀宗廟穿著華麗的衣服,在漢朝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皆以蠶衣為朝服。
然而在服裝的樣式上,似乎沒有嚴格的制度。從出土的漢代陶俑及畫像磚石來看,勞動者或束發(fā)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裝,幾乎全是交領(lǐng),下長至膝,衣袖窄小,腰間系巾帶,腳穿靴鞋,還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這個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
漢朝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yīng)穿木屐,還需要在屐上畫上彩畫,系上五彩的帶子。
秦朝的車、騎、卒均有不同的服裝,士兵、將軍、御手等不同身份的軍人也有不同的裝備。其主要的裝束有卷尾飾、組纓、長袍、甲胄、護胸、護腿、方扣翹尖鞋、皮靴等。漢承秦制并略有發(fā)展。漢朝時期因為冶鐵技術(shù)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此時鐵鎧甲已經(jīng)基本取代了皮甲的地位,成為了主要的裝備之一,不過通常還會配備皮革固定甲衣。秦朝到西漢的軍服多為黑色,而東漢則改為了紅色,《論衡·謝短篇》載:“吏衣黑衣,宮闕赤単”,表明東漢的宮廷衛(wèi)士也開始身穿紅衣。漢朝的士兵肩膀上還出現(xiàn)了標志等級符號的肩章。
漢朝士兵內(nèi)里穿著常服,士兵和級別較低的將領(lǐng)穿著以直裾為主,級別較高的將士以及謀士、貴族等存在著穿曲裾的現(xiàn)象。
(漢朝兵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秦漢時期的囚犯也有不同的服裝。秦漢時期的囚犯的秋衣被稱為“赭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稘h書·刑法志》所言的“赭衣塞路”也就是囚犯眾多的意思,司馬遷也在《報任安書》中說“衣赭衣,關(guān)三木”,說明當時人們將穿赭衣作為囚犯的代稱。西漢時期會將囚犯的罪名書寫在其衣背,“憐其衣赭,書其背”。但是發(fā)配邊疆的刑徒的服裝則較為自由,《居延漢簡》中記載刑徒馮宣被發(fā)配邊疆時,并沒有穿赭衣而是黑袍、白布褲、白皮制鞋。
妝容篇:
自漢朝起,化妝品制作技術(shù)逐漸成熟和發(fā)達,而且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視妝飾;妝容造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是素裝時代到彩妝時代的重要轉(zhuǎn)折點。
漢朝人崇尚“粉白、黛黑”,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她們往往取用天然的“化妝品”去修飾自己的面龐,比如將食用的米粒細細研磨用來敷面,這種粉底更加健康,但增白的效果并不明顯;當時許多女子選用鉛粉來敷面,這種礦物粉雖然有毒,但它卻有較強的增白效果。
燕支(胭脂)引進后,漢朝就開始大膽嘗試紅妝,不過那時候的“紅妝”還有一個它本身的名字,那就是“慵來妝”。不僅要擦粉,還要施朱,淺畫雙眉,鬢發(fā)蓬松而卷曲,給人以慵困、倦怠之感。甚至很多男子都以涂脂抹粉為樂。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石黛在漢朝使用非常的廣泛,在漢墓中曾多次出土用以研磨黛的石硯。這是一種黑色的礦物,將“黛”放入水中溶化,就會得到像墨一樣的東西,然后就可以用它來畫眉了。對于眉妝來說,兩漢時期可以算是上承前秦列國之俗,下開魏晉隋唐之風,開辟了中國畫眉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漢朝時期的眉形,除了大家常聽說的遠山眉、蛾眉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長眉。這樣的長眉就和它的名字一樣,纖細修長。雖說它與其他眉形看似有很大的區(qū)別,但是它也是從蛾眉演變而來的。長眉的眉形在目前看來依舊是非常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同時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八字眉、驚翠眉、愁眉、廣眉等諸多分類。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引領(lǐng)了“遠山眉”之風。
朱砂是漢朝美人們的唇妝用品,在漢朝劉熙《釋名·釋首飾》就提到漢朝女子的唇部妝容“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丹是一種顏料,也就是詩詞歌賦中的朱砂,漢朝的唇脂就是用朱砂和動物脂膏制作而成,既能保持唇部的光澤,又增添了艷麗的色彩,是一種深受漢朝女子所喜愛的化妝品。西漢時期最為特色的大概就是嘴唇的形狀,形似“咬唇妝”。在描畫這樣的唇妝時,往往需要先在嘴唇上擦粉,將嘴唇涂成和膚色相近的白色,然后再去描畫新的唇形。唇厚者可返薄,口大者可描小。
西漢時期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董仲舒開始從制度層面確立女性對男性的依附關(guān)系,提出“陽尊陰卑”“三綱五?!钡葘W說,從此中國女性就開始追求一種所謂的“女子以弱為美”。因此為了順應(yīng)這種思想,女子的妝容也從西漢的淡雅逐漸開始轉(zhuǎn)向東漢的柔媚嬌弱。
此時的妝容換成了較為粗的眉毛,臉頰腮紅暈滿。這個時期女子多以朱砂作為腮紅的彩妝用品,會讓自己帶有嬌弱之感。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在漢朝,婦女有一種妝叫白妝。白妝就是不施胭脂,單以妝粉敷面。如《中華古今注》記:“梁天監(jiān)中,武帝詔宮人梳回心髻……作白妝,青黛眉,有郁髻”。
另外“啼妝”也風靡一時,相傳是東漢權(quán)臣梁冀的妻子孫壽獨創(chuàng)。就是眉毛是八字的,前面高后面低。用油膏薄拭目下,因為油膏它是永遠都不會干的,就好像永遠掛著一道淚痕,像剛剛哭完、梨花帶雨的感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她的發(fā)型叫墮馬髻。是一種梳得特別松散的垂髻,而且在發(fā)髻的后面還會有一縷垂髾垂下來,縹縹緲緲的,就好像剛剛從馬上掉下來,發(fā)髻摔松了的感覺。在步態(tài)上流行折腰步。就是躬著腰走路,而不是特別挺拔地走路。齲齒笑,笑的時候像牙疼一樣捧著嘴笑“以為媚惑”。
為了使得面部的妝容擁有更加迷人的魅力,女子還喜面靨,由前一篇文章可知這種面窩起初是為了標記后妃月事的,后來宮女和舞姬紛紛效仿做面妝并傳到民間,才成為一種妝容。這是漢朝婦女施于面頰酒窩處的一種妝飾。本來女子一笑露出酒窩就會異常的美麗,而在上面點上紅點,則更能凸顯出它的美麗之處。在漢朝的詩詞歌賦之中,對于面靨的贊美也是很多的,比如繁欽的《弭愁賦》:“點圓的之熒熒,映雙輔而相望?!备敌摹剁R賦》:“點雙的以發(fā)姿?!笨梢娺@種妝法會使得女子的風姿更加富有美感。
為了使得妝容更加美艷動人,漢朝的女子還喜歡使用花鈿。花鈿又被稱之為面花或者花子,是一種可以貼在臉上的裝飾品。大多以彩色的光紙、云母片、金箔等為原料,制成圓形、葉子形、桃形、梅花形等貼在面部,色彩斑斕,精美非凡。
漢朝貴族女子的頭飾常見有笄簪、釵、華勝、步搖等。簪,漢朝時,頭發(fā)都是綰成髻的,綰髻之后要用簪將其固定,所以,簪在當時幾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的頭飾?!逗鬂h書·輿服志下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
(西漢金步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此為【連載】文章,感興趣歡迎關(guān)注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