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里緩緩而吟的才子佳人
(系列文章--轉(zhuǎn)載之13)
張 先
【派別】婉約派
【文集】《安陸集》
一身花月張三影 郎中桃李嫁東風
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人極其高壽的并不常見。然在兩宋詞壇中出了一個長壽的詞人——張先,終年八十九歲。這多少和他的家族有些關(guān)系,據(jù)周密的《齊東野語》記載言:周密先世私藏吳興張氏十詠圖,蓋張子野圖其父維平生詩十首。吳興太守馬士卿宴會六老于南園。其間便有張先之父御尉寺臣張維,是年九十有一。按此記載,張先之父應該比張先所活年歲更久,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們還真稱得上為壽福之家。
張先詩酒風流,喜歡吟詩弄月,大凡文人都有紅袖添香、歌妓佐酒情結(jié)。張先當然也不例外,他在垂暮之年八十五歲高齡時尚納一妾。當時蘇東坡等摯友去拜訪張先,言及此事時,張先滿面春風地隨口賦詩一首云: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fā)。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此詩頗似眀末才子佳人謙益與柳如是當年的一番戲謔之言。河東君問牧齋先生,公愛吾何?答曰:“愛汝之黑者發(fā),而白者面。” 牧齋先生亦問之,河東君答言:“既愛公之白者發(fā),而黑者面也?!贝苏Z既出,侍俾皆為之匿笑。東坡后為張先晚年納妾事作詩一首,其中有句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蛟S這里對張先的行為還是帶有一點嘲諷之意,東坡在愛妾朝云病歿后就一直未再娶,潛心修道。后來,關(guān)于這鶯鶯燕燕的故事,還在南宋詞人姜夔詞中出現(xiàn)過,“鶯鶯輕盈,燕燕嬌軟”,寫盡女兒之神態(tài)。
張先與晏殊、歐陽修等交好,比晏殊長一歲,比歐陽修長十七歲。他們都是寫小令的翹楚。張先作詞時間前后逾幾十年,在慢詞創(chuàng)作方面也有一番成就。慢詞的集大成者是柳永,慢詞在字數(shù)上增加了不少,所以可以更好地表達詞人的情感。吳曾在《能該齋漫錄》中言:“張子野與柳蓍卿齊名,而時以子野不及蓍卿,然子野韻高,是蓍卿所乏處?!?易安也言蓍卿雖協(xié)音律,而詞語塵下(《詞論》),可見兩人是各有千秋。張先混跡于青樓酒館間,逍遙自在。老年在杭州時,多為官妓填詞,但獨獨遺忘了一名為龍靚靚的女子。靚靚心有不甘,便寄詩張先云:“天與群芳千樣葩,獨無顏色不堪言。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深如股子花?!?極盡委屈之言,張先憐之,于是為其作詞《望江南》:
青樓宴,靚女薦玉杯。一曲白云紅月滿,際天拖練夜潮來,人物誤瑤臺。
醺醺酒,拂拂上雙腮,媚臉已非朱粉染,香紅全勝雪籠梅,標格外塵埃。
《望江南》,又名《憶江南》,其它名稱還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樓》、《夢江南》、《望江梅》等。此令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憶江南》三首,本調(diào)遂改名為《憶江南》。
在這首詞里張先寫的是,青樓酒宴,紅粉佳人,大有貴妃醉酒之嫵媚態(tài);人面桃花,醉眼迷離,讓人讀了不覺怦然心動。張先詞很多似此篇:“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景;舉纖纖之玉指,拍案香檀?!彼矚g在詞中表現(xiàn)那種朦朧微幻的美感,用以刻畫那種隱現(xiàn)飄忽的事物,從而營造出一種清峻幽冷,而又無比精致的意境來。晏幾道嗜夢,張子野喜影。影這種靈幻的意象被張先用得淋漓盡致。據(jù)胡仔《苕溪漁隱從話》記載:“有客謂張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子野言何不曰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此予生平所得意也?!?詞話中所言“三中”出自張先詞《行香子》:“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鐘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nbsp; 其實,張先被后人評論寫景最佳三處為“云破月來花弄影”,“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隔墻送過秋千影”。大約后兩句是在張先稱自己為張三影之后所作,所以被提及倒是少了。不過這幾句確實描盡了影之神韻,試看其一首《天仙子》: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
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
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此即為詠影第一名篇,前有小引言:“時為嘉禾倅,以病眠,不赴府會”張先是第一個在詞前冠加小序之人。后姜夔作詞尤喜此法,屢作之,或長或短。張先因為臥病在床而不能參加府會,他心里是十分的落寞,想著宴會的勝景,又是不甘寂寥,于是在家中聽起了《水調(diào)》來。相傳水調(diào)歌為隋煬帝開鑿運河時所制,旋律悲怨急切,多凄苦之音,當然使得張先更加傷懷。百般無賴之中于是拿酒自斟自酌,本想一醉方休,讓煩愁隨夢而去,卻在醒來之時發(fā)現(xiàn)憂愁依舊,詞人無計留春住,只見無可奈何花落去,往事的流逝,世事的無常,讓張先獨獨悵然而涕下。
杜甫有詩云:“自悲臨曉鏡,誰與惜流年”,是說鏡中的朱顏已改,韶華已去;錢惟演有詞云:“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是說一腔心事,付水東流。在這里,詞人從床上起來,已是華燈初上之時。行至池邊,湖面上泛起了清冷的月輝,一對水禽在湖面沙洲上雙棲閉目瞑神,明月黃花清影,構(gòu)成了一美幻之景“云破月來花弄影”。白居易在《游洞序》中有句:“云破月來”,古樂府中《暗別離》有句:“風動花枝月中影”。單句而看,都顯得意味不濃、不盡。而張先將兩者合起來描寫,便造出一個更闊更美的意境,堪稱神來之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言:“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芭弊种鴮嵶尰ㄎ镱D時有了靈性。張先的弄影郎中亦是從此處來的?!抖蔟S賢覽》云:“張子野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宋祁)尚書奇其才,先往而見之,遣將命者,謂曰:‘尚書欲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子野幕后呼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遂出,盡酒而歡” 。其實,詞的后兩句也是寫得極美。詞人返回屋閣,透過重重的簾幕,看著那若隱若現(xiàn)的燈火,在風聲淅淅中飄搖不定,想到自己大好的年華亦隨著這風聲而遠去,不覺又是滿目的哀怨,伴隨著獨處的凄情。殘紅無數(shù),雖然是明日之景,卻又是那么的真切,落花飄零,綠肥紅瘦,酣眠之中,雨打梨花深閉門,夢里花落知多少。
另外兩首寫影名篇,皆是言及一種朦朧的詩情畫意,能讓人吟之而忘寢,試看: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張先另有一雅號,是為歐陽修所贈。據(jù)《過庭錄》記載:子野《一叢花》令一時盛傳,永叔(歐陽修)尤愛之,恨未識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之圣都,謁永叔,聞?wù)咭酝?,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東風'郎中”。由此看來,歐陽修對子野的來訪可謂是喜不勝言,連鞋子都沒有穿好就急切出來相見,可見歐公甚愛慕子野之才。試看此闕《一叢花》詞: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傷高懷遠,離愁漸遠漸無窮;佳人不見,每逢飛絮倍思卿。關(guān)于此詞還有一番來歷。據(jù)《古今詞話》記載:“張先,字子野。嘗與一尼私約,其老尼甚嚴。每臥于池島中一小閣上,俟夜深人靜,其尼潛下梯,俾子野登閣相唔,臨別,子野不勝綣綣,遂作此詞以述懷。” 如此風流佳話,讓人讀后不禁拍案驚奇,繼而捧腹大笑。只應得一句:自古文人多浪漫。
那女子獨上高樓,翹首以望,懷君之心恰似西江之水。傷情高古,卻又情濃如斯,忽見陌上花開,飛絮蒙蒙。馬蹄聲嗒嗒漸遠,人海茫茫,又如何尋得郎君的蹤跡?該是腸斷西橋時,就這樣癡癡地悵望著過了黃昏。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她憶起了兩人相會的事來,又見那親昵的鴛鴦雙宿池邊,此刻獨處的她,不免生出了妒忌之意?!皩m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這是白居易在《上陽白發(fā)人》詩中所言,卻也如同此時那女子的心情?!澳媳毙锿ā?,即兩人往日幽會荷塘的一條小徑,雖然小梯還是原地橫放,雖然畫閣還是依舊美好,但只有一個人這里,一切都不再精采。明月斜照在那透澈的簾櫳上,此女子卻是百般無聊,顧影自憐,悵極而思。想起自己身世之淡,尤不如那春風中的桃杏。桃杏尚且能開花結(jié)子,而自己卻要終生困頓在這道庵之中,一任青春無由地逝去,伴著那古佛青燈,遠離紅塵,教美人淚墮三千。有人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而她是要受到禮義的限制,半點都無緣,是愛、是恨、是悔、也是痛。
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似是無理之言,如李益詩:“嫁得錢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雖似無理卻是有理,都是情積至深而發(fā)的肺腑之言。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張先就是這樣一個流連于風月之中,愛花護花憐花之人,無怪乎能得紅顏若許。昔日晏殊為京兆尹的時候,辟張先為通判。晏公新納了一個歌女,對其非常地寵幸。張先每作新詞,晏殊都要讓此歌女吟唱。然夫人王氏不容此女,晏殊無奈只得出之。一日張先又至晏府,酒酣之際,張先作詞《碧牡丹》,命營妓歌之。唱到“望極藍橋,但著云千里。幾重山,幾重水。”晏公聞之,臉色大變,悵然言:“人生行樂耳,何自苦如此”,于是又將出之歌女招回(《玉山清話》)。張先一詞,延續(xù)了晏殊的一段情緣,也讓他做了一回月老。
張先寫了那么多的影,但唯不能讓人忘懷的是花叢中的那抹清影。他作詞多受后人稱譽,如《手批張子野詞》中云:“子野詞,凝重古今,有唐五代之遺音。在北宋諸家中,可云獨樹一幟。此之于書,乃鐘繇之體也?!睆埾扔盟菧赝竦墓P觸,自立一家,影響后人無數(shù)。周濟味其詞言:“子野清出處,生脆處,味極雋永”。的確,讀張先詞后仍是會讓我們口齒噙香。
瓊瑤嘗有句云:“匆匆太匆匆,幾度夕陽紅。心有千千結(jié),窗外翦翦風。”回顧張先風流蘊藉的一生,大約也算得上“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如此一生,張先應無憾矣。
【小傳】:
張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知吳江縣。晏殊為開封府尹時,召為通判。官至都官郎中。晚年游憩鄉(xiāng)里而卒。為人疏放不羈,與晏殊、歐陽修、蘇軾等人交游。能詩,尤工于樂府。因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其詞多寫男女戀情和花月景色,喜用鋪敘手法,雕辭琢句。與長調(diào)相比小令較為雋永。所作較多采用慢詞形式,對慢詞發(fā)展與推廣有一定的影響。與柳永齊名,但造詣不及柳永。其詩也有成就,有《安陸集》。詞集《張子野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