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成文,思慮不完備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輕點“通俗國學”四字,和你一起解讀高考詩歌。
【2020·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各題。
秋江送別 [唐]王勃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
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19. 這兩首送別詩在情感上,《秋江送別》突出離別的不舍與感傷;而《送柴侍御》突出送別的樂觀與豁達,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情懷類似。
20. 前人評《送柴侍御》“翻新脫妙”。比較《秋江送別》與《送柴侍御》兩詩的后兩句,分析后者寫法的妙處。
【賞析】
這是兩首贈友送別的七言絕句。在古代,由于交通與通信的不便利,離別之后再難相見,于是離別總是寄寓著傷感。但并不是所有送別詩都抒發(fā)傷感情懷。有的送別詩表達了對友人前行的祝福與勉勵;敘寫離別時的樂觀與豁達;還有的送別詩抒發(fā)人生感慨,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秋江送別》主要借友人離別而傳達對友人離別的不舍與悲傷;《送柴侍御》寫送別的樂觀與豁達,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情懷類似。《秋江送別》——從標題中,“送別”二字表明這首詩是贈友送別詩?!敖弊贮c明送別的地點,與下文“歸舟”、“江南江北”相呼應?!扒铩弊贮c明送別的季節(jié)。一到秋天,萬物凋零,此時的離別隱隱暗含離別的傷感。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詩人與友人相互道別,眼前的一只只歸舟、一行行車馬,整肅齊備,四下里都是道別的氣氛。最后分別的時刻到了。江南江北的人互相遠望,不舍離別。一個“望”字流露出真摯的友情?!巴边@個動作為下面兩句抒情蓄勢。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誰說相隔的江水只是一江水呢?“我”只覺得與友人已身處兩鄉(xiāng),相距太遠了。作者與友人并沒有真正分別,卻讓讀者已經(jīng)感到離別的痛苦了。再一次證明王勃與友人的深情。《送柴侍御》——柴侍御是送別的對象。送字點明這首是贈友送別詩。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沅水”與“武岡”是友人即將遠行的地方。沅水的波浪接連著武岡,在這離別之際,不感到有離別的傷感。是否這兩人感情不深呢?后兩句詩揭示了答案。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雖然你離開了,但是我們享有一樣的青山,一樣的云雨,連天上的明月都是一輪。既然如此,你的離別也就不應該悲傷了。體現(xiàn)了王昌齡送別友人的樂觀與豁達。【題目分析】
前人評《送柴侍御》“翻新脫妙”。比較《秋江送別》與《送柴侍御》兩詩的后兩句,分析后者寫法的妙處。要解答這道題,需要分析比較這兩首絕句后兩句的含義。并且要了解“翻新脫妙”的含義。即回答“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新在何處,妙在哪里。首先,從意象的運用上,王勃的詩選用了“山”“水”,但卻將“一水”“山川”隱于句中。而王昌齡的詩則將青山、明月兩個意象前置,形象鮮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復致意,懇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意境開闊,具有鮮明的個性。其次,空間處理上,王勃的詩化近為遠?!耙延X山川是兩鄉(xiāng)” 由于離別,江水不再是一個小區(qū)域,而成了兩個不同世界的分界線,強調(diào)了心理距離之遠。而王昌齡的詩則是化遠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兩鄉(xiāng)”為“一鄉(xiāng)”,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語意新穎,出人意料。最后,抒情方式上,“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王勃自問自答,以議論的形式直接表達了別離的感傷。而王昌齡則以景作結,融情入景,反詰收尾,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后的思念,滲透在字里行間了。詩人用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余的直說更加耐人尋味。【參考答案】
①意象運用上,王勃詩的意象隱于句內(nèi);王昌齡詩將青山、明月兩個意象前置,形象鮮明突出,富有象征意義(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開闊。②空間處理上,王勃詩化近為遠,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遠,為送別詩傳統(tǒng)寫法(如謝朓詩有“何況隔兩鄉(xiāng)”);王昌齡詩則化遠為近,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近,是創(chuàng)新性的表達。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詩以議論直接表達,意盡句中;王昌齡詩融情入景,反詰收尾,余韻悠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