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詩歌,一開始就是用來唱的,“詩”和“樂”本來是不分的,凡是詩都能歌唱。從先秦的詩三百直到唐朝,詩歌仍有歌唱的功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秦王破陣樂》
(1)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2)
四?;曙L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3)
主圣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這是唐朝的宮廷樂舞,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這三首小詩是唐太宗李世民討伐叛賊成功后,他的將士給他填的歌詞。歌詞和樂曲都具有非凡氣勢,是大唐鼎盛時期的象征。
它唱起來的時候,一定得配合大鼓,編鐘,才有震撼人心的氣勢。時至今日,你仍然可以欣賞這首歌曲,在音樂APP內(nèi)搜索《秦王破陣樂》即可。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
這首詩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場景遼闊宏大,貫穿古今。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漢高祖劉邦這首歌,是入了漢樂府的,絕大部分的樂府詩,都是用來唱的,除了謠諺。有的為了適應歌唱樂舞,還對詩歌做了相應的修改,同時因為內(nèi)容、曲樂的不同,所用樂器也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樂府里的詩歌,都會分類,比如《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清商曲辭》、《相和歌辭》等等......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yún)窃骑w。
吳云寒,燕鴻苦。
風號沙宿瀟湘浦,節(jié)士悲秋淚如雨。
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壯士憤,雄風生。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李白·《臨江王節(jié)士歌》
“臨江王節(jié)士歌”也是樂府里的舊曲名,李白沿用了這個曲名,寫出了氣勢非凡、霸氣豪雄的風格。
然后推薦幾首詞,因為曲子詞也是用來歌唱的,無論是婉約還是豪放,都可以形諸歌舞。
俞文豹的《吹劍錄》 載曰:“蘇子瞻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外曉風殘月。學士詞須以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連《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種豪壯超邁的詞都能唱,何況那些倚紅偎翠的艷詞,那些眇宜修的婉約詞?
春水滿江南,三月多芳草。
幽鳥銜將遠恨來,一一都啼了。
不學鴛鴦老,回首臨平道。
人道長眉似遠山,山不似長眉好。
——趙長卿· 《卜算子·春景》
此詞須以翠羽琵琶輔玉笛,淺吟低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在當時就風靡大江南北,成為宋金十大金曲之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