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喝的水全是井水。據(jù)清朝資料顯示,當時北京城內(nèi)有七百零一眼井,城外有五百五十七眼井,共計一千二百五十八口,供全城人飲用。但是這些井都不深,因此大多數(shù)是苦水井,苦而有堿性,不能入口。比苦水稍微好一點兒的,是二性子水,但也好得有限,依舊不能入口。甜水井比較稀罕,數(shù)量極少,但特別受歡迎。
雖然如此,皇帝是不用為水發(fā)愁的,因為他們每天喝的是玉泉山水。玉泉山在北京西郊,在香山和頤和園之間,有大小泉眼有十幾處,如“玉泉趵突”“迸珠泉”“涌玉泉”“寶珠泉”“試墨泉”等。
清軍進入北京后,就把玉泉山封禁,成了皇帝的御園,泉水也成了御水,只給皇帝飲用。尤其是乾隆皇帝,對玉泉山的泉水情有獨鐘,認為此地泉水是天下第一泉。
京城里有膽大之人,想嘗嘗皇帝喝的水是啥滋味。但是這玉泉山?jīng)]有皇帝特別允許,即使是朝廷大臣,也無法入內(nèi)。那該怎么辦呢?就從這水車入手。
這給皇帝運水的人,也是凡夫俗子。于是,就有人早早起來,城門一開,就趕緊出去,遠遠地迎上水車,然后搬出七大姨八大姑來拉關(guān)系套近乎,再把豐厚的銀錢奉上,就可以取用一些御水,回家過一過癮,也可以吹一吹牛了。
至于北京城里的各大宅門,也是無福享受玉泉山泉水的,每天只能從北京城里的各處甜水井拉水。
但這些甜水井,都是有井主的,要從這里拉水,費用可不低。王府井附近的大甜水井胡同,就有一口甜水井,據(jù)說井主每日光賣水就收獲五十三兩白銀。
不光甜水井如此,二性子水井和苦水井也能賺錢。
在清朝,苦水井和二性子水井是官井,百姓原本可以隨意打水,不要錢的。維護井水的往往是軍營里的伙夫。
等清朝沒了的時候,很多伙夫向官府承租了原來自己管理的水井,成為井主,再雇人為水夫,給人家送水,以此謀利。
井主在井旁搭建窩棚,作為水夫的住處,俗稱“井窩子”。運氣好的井主占了一個二性子水,就能發(fā)財。
一個井主,往往由把持一口井,發(fā)展為把持一條水道。老北京的東西南北城,分為若干條水道,負責這條水道的井主指揮水夫,向本水道內(nèi)的住戶和店鋪送水。
每天清晨六七點鐘,水夫們就推著水車,按路線把水送到主顧家。到了主顧家門口,用水桶接水,挑到主顧的廚房,倒進缸中。
那時候北京城里的大戶人家,家家有一口大水缸,儲備甜水,以供日用。至于中等人家,則是一口大缸,裝著二性子水,另備一小壇,來裝甜水。平常做菜、做湯,洗衣、滌器、澆花,都用二性子水。來了客人,才會用甜水。至于烹茶,那是肯定要用甜水的。
普通人家,可就沒有這么奢侈了,備有兩口缸,大缸裝苦水,小缸裝二性子水。二性子水只用來烹茶,平時日用則只能是苦水了。
早些時候,這苦水為中等以上人家鄙棄,直到后來有傳言,說這八旗軍家每月所領(lǐng)的老米,要用苦水來煮,才會越煮越香,于是大戶人家也會備一些苦水來煮老米。
這些送水的水夫,大多是山東來的失地農(nóng)民,北京人稱其為“水三”。為什么這么叫呢,是因為山東人忌諱武大郎,因此不能叫他們“大哥”;也不能叫“二哥”,因為二哥是“武松”,他的哥還是武大郎。
在山東某些地方,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必叫“三哥”。北京人不愿意稱其為“哥”,就叫“老三”,背后蔑稱其為“水三”。(這只是說法之一)
進入民國后,北京城區(qū)人口不斷增加,用水日趨緊張,送水生意也紅火了一段時間。但不久之后,北京就出現(xiàn)了很多機井,即所謂的“馬神洋井”(Machine well的音譯)。這種水井打得深,水也甜,送水生意大受影響。后來,自來水開始普及,但裝一個水龍頭價格不菲,要三十多塊銀圓,貧寒人家用不起,還得用水井,但利潤已經(jīng)沒多少了,成為一門雞肋生意。
終究,時代的進步不可阻擋。最終,自來水還是取代了井窩子,水三兒算是徹底失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