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平 大汶河又名汶水,簡稱汶河,流域面積9069平方公里,全長208公里(東平湖以上),繞泰山之陽,流經(jīng)萊蕪、新泰、岱岳、泰山、寧陽、汶上、肥城、東平等市、區(qū)、縣。大汶河有柴汶、牟汶、贏汶、石汶、泮汶等支流,史稱“五汶合一”。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奪清河入海后,大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原始社會末期直至周代,這一帶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很多古國。 牟國,不知何姓,故址在汶河支流牟汶河的右岸?!洞呵?#183;魯桓公十五年》載:“邾人、牟人、葛人來朝。”又有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夏,公孫茲如牟”的記載?!稘h書·地理志》“泰山郡”條下有“牟,故國”注。其都城遺址在今萊蕪市城東二十里的趙家泉村。故城西北角現(xiàn)殘存一段城墻,面積達32240平方米,有商、周文化遺跡,也有漢代文化遺存。“系春秋時期牟國、漢代牟縣故址”(1991年版《萊蕪市志》)。其故址北面和西面都臨牟汶河,牟汶河就是因為古代牟國而得名。 贏國,東夷人的部落首領(lǐng)“少昊之國”。少昊的后人伯益(翳)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受賜贏姓?!妒酚?#183;秦本紀》載:“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贏。”宋·羅泌《路史·后紀七》也說伯益“始食于贏,為贏姓”。由以上可推測出:《史記·秦本紀》中“故有土”中的“土”就是贏國。(柳明瑞《贏姓溯源》)今位于贏汶河右岸的萊蕪城子縣村“贏城遺址”即古贏之都。此處曾出土石斧、石紡輪等新石器時代文物及青銅爵、斝等商周時代文物。贏汶河即因贏國而得名。 杞國,姒姓,夏禹后裔所建。商代杞國在現(xiàn)在的河南杞縣?!稘h書·地理志》云:“先春秋時涉魯東北。”《春秋·魯莊公二十七年》有“冬,杞伯姬來”和“杞伯來朝”的記載。清咸豐四年(1854年)在新泰出土“杞伯”青銅器群。(青銅器銘文見圖)清代學者許瀚在《周杞伯敦銘跋》中說:“近歲新泰某地掘得古銅器多品,銘首皆‘杞伯’二字,知為杞國物。……杞國東遷,書史不詳其地,以此器證之,知在新泰一帶”。(《新泰文化大觀》)據(jù)新泰李明煜先生考證認為:杞國故都在今新泰市人民醫(yī)院西北五、六華里方圓之內(nèi)。此處位于柴汶河右岸。 鑄國,任姓。周武王克殷后,封黃帝后裔于鑄,建立鑄國。春秋時期,鑄國介于齊魯兩國之間?!蹲髠鳌份d:魯大夫臧宣叔娶鑄國君的女兒為妻,生子臧賈和臧為。春秋后期,鑄國被齊國滅掉。(《山東通史·先秦卷》)清·葉圭綬《續(xù)山東考古錄》中“泰安縣”條下載:“周,齊博邑;又魯龍邑;……又鑄國。”“鑄國的轄區(qū)大約包括今肥城縣南部和泰安市西南部分地區(qū),即大汶口以西和大汶河北岸‘汶陽田’一帶”(蘇廷光《汶河流域多古國》)。 遂國(遂本作隧),女為姓,是虞舜后裔。遂國是大汶河流域最早的古國之一?!稘h書·地理志》中“泰山郡”條下有“蛇丘”,注曰“隧鄉(xiāng),故隧國”。商朝初年,虞舜之后虞遂就建立了遂國,在西周初年的大動蕩時期,遂國繼續(xù)存在下來。古老的遂國經(jīng)歷了殷商和西周一千多年的歲月。(《汶河流域多古國》)《春秋·魯莊公十三年》有“夏六月,齊人滅遂”的記載,即在公元前六八一年,遂被齊國滅掉了。民國版《辭?!纷⒃唬?#8220;山東省寧陽縣西北有遂城,即古遂國地。” 肥子國,在肥城。漢·應劭在《漢書·地理志》“肥城”條下注“肥子國”。據(jù)考證,在原始社會末期,有個“肥族”生存于今肥城市的北部地區(qū),到夏朝時期就建立了肥子國。后來,遷往河北省的肥鄉(xiāng)縣,后又在藁城縣建立肥國。故漢初在今肥城設(shè)縣時,因此處是古代肥子國的所在地,所以起名為“肥城縣”。(《汶河流域多古國》) 郕國,姬姓。始封之君是周文王姬昌之子叔武,始封地在今陜西省一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時,郕國被迫東遷于山東”(《山東通史·先秦卷》)?!蹲髠?#183;魯隱公五年》載:“郕人侵衛(wèi)。”民國版《辭?!纷⒃唬?#8220;《史記》稱郕叔武,后世無所見,惟文十二年郕伯來奔,則郕國伯爵也,今山東寧陽縣北有郕鄉(xiāng)即其地。”現(xiàn)今此處有“成城故城址”,位于大汶河左岸,在靈山鄉(xiāng)北故城、西故城、東莊鄉(xiāng)南故城三村之間。城址東西約630米,南北約850米,東北角城墻保存較好,有12米高,為黃土夯筑。在今田家林區(qū)域出土有帶回形紋、乳丁紋地磚和云紋瓦當?shù)戎?、漢遺物。(1994年版《寧陽縣志》)郕國后來被魯國吞并。 鄣國,姜姓。齊太公姜尚的支孫,在西周時封為鄣,始有鄣國。《春秋·魯莊公三十年》載:“秋七月,齊人降鄣”。鄣國是緊靠汶河北岸的一個古國,位于現(xiàn)在東平縣接山鄉(xiāng)東部的鄣城村。故城址南北長650米,東西寬1300米。近年出土大量瓦當、甕、罐等秦漢遺物。(1989年版《東平縣志》) 宿國,風姓,為太昊后裔所建。《春秋·魯隱公元年》載:“九月,宋人盟于宿”,這是春秋中第一次提到宿國。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5年)宿國仍存在。公元前六八四年,宿國被宋國滅掉,宋國把宿人遷到今江蘇省宿遷市。原宿國的土地又被齊國占領(lǐng),改為無鹽邑。宿國故都在今東平縣城以東二十里的宿城鎮(zhèn)宿城村,此處北距白佛山2.5公里,南距大清河1.5公里,故城址東西寬1560米,南北長1234米,文化遺存豐富。(1989年版《東平縣志》)1977年,此遺址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中國成立后,宿城之名,漸以方言訛稱為須城,1988年8月恢復原名。(《東平縣地名志》) 厥國,故址在今汶上縣,不知何時所建。春秋時,汶上一帶是魯國的土地,大概西周時,厥國被魯國所滅。(《山東通史·先秦卷》) 須句國(句同朐),風姓,屬太昊之后,為夏、商時期的古國?!洞呵?#183;魯僖公二十二年》載:“春,公伐邾取須句。”須句國原都“須句”,在今東平西南三十里安山東邊的張家莊;后遷都“須昌”,在今東平金山東南的前埠子村。(《汶河流域多古國》)公元1000年(宋咸平三年),河決鄆外,城圯于水,現(xiàn)須昌故城址淤在東平湖底。民國《東平縣志》載:“淪沒陂澤中,舊址無存。埠子頭東岳廟其東關(guān)也。西南陂中有石刻‘南門’二大字,為南門遺址。” 泰山之陽的大汶河流域曾是以鳥為圖騰的遠古東夷族首領(lǐng)少昊的部落中心,是山東古代文化地域的發(fā)展中心。所以在我國古代,曾以“汶泗”與“齊魯”并稱山東。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提出:中國的文化來自炎、黃二支,炎族出于東夷,而遠古東夷文化的中心就在山東。張書學、李勇慧在《山東古國考整理說明》中也指出:東夷文化是夏、商文明的直接來源,齊魯文化是周文化和東夷文化相結(jié)合的結(jié)果,而這些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主要是東夷各部族和由其發(fā)展而來的古國。事實證明,在古代文明發(fā)展最早(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尊文字”是最早文明的曙光。)的汶河流域,存有更多甚至不見于《春秋》和早于春秋的古國。大汶河流域的土地是古老的,此處曾上演了很多古國文明。汶河湯湯,悠悠古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