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突然間就對語文課型的探索又多了些淺薄地思考。主要是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的中旬刊看到了一篇關于讀寫結合課的經(jīng)典案例。該文是以《背影》和《臺階》兩篇課文為范例,圍繞兩篇課文中的“數(shù)字描寫”,引導學生展開了個性化的閱讀,品味語言,深度對話,體會特色??偨Y出數(shù)字表達的特點及其作用。然后,以數(shù)字的具體感知,刪減數(shù)字前后表達效果的對比,來深刻感受父愛的偉大。同時,指導學生現(xiàn)場練筆,學會運用數(shù)字來表達某一個感受點,真正實現(xiàn)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設計理念。
我思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形式的不同,同時兼顧教師個人的教學特色和風格,可以有以下幾種課型,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蛯嵺`,以此改善課堂教學講讀課一統(tǒng)天下的封閉、單一和僵化。
朗誦訓練課型。該類課型以訓練學生的朗誦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比如《浪之歌》,適合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誦讀,體會語言的精妙、傳射、優(yōu)美,默讀感知全文,精讀品味語言,誦讀體會情感。比如《散步》,語言質樸、細膩,也適合舒緩地誦讀,感受字里行間所傳遞的溫情。
語言鑒賞課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規(guī)定了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培養(yǎng)和理解、審美鑒賞和培養(yǎng)、文化傳承與理解。其中,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獨有的特質。作為一門實踐性的綜合學科,就要在語言運用方面多投入,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形成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鑒賞類課型,適合選取散文、詩歌等文學類作品為主。比如部編教材《雨的四季》,讓學生反復揣摩文章中相關的擬人表達手法,從題目入手品析,為何不是“四季的雨”,而是“雨的四季”,每個部分的內(nèi)容選取有什么用意?語言有哪些特色?指導學生比較、分析、鑒賞,形成較為豐富的語言感悟能力。
學法指導課型。部編教材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進行編排。其中,語文要素指的是: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恰當?shù)膶W習策略,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法,讓他們學會學習,既是語文學科的要素體現(xiàn),也是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之一。比如,部編教材《植樹的牧羊人》單元,側重在“默讀”訓練。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把該閱讀方法貫穿到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里,確保學生能夠掌握默讀的基本要領。然后,將方法進行適當?shù)剡w移,選取相應的片段再次進行強化和鞏固。
思維培養(yǎng)課型。每一篇文章的組成,表面是上語言詞匯的堆徹,其實卻是作者思維的靈活呈現(xiàn)。語文課也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面做文章。比如,學習《濟南的冬天》,抓住行文的結構,引導學生指導:總—分的構思框架,以此為范本,建立一種思維意識。比如學習《與朱元思書》,首段就直接寫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也是一種總-分的框架。找到了行文的脈絡,就能快速地理清文章的內(nèi)容大意,以及各部分相互之間的關系。
聯(lián)讀整合課型。聯(lián)讀整合課型是一種積極的探索,旨在打破單篇課文學習的孤立,注重教材間的整合和探索。比如,《音樂巨人貝多芬》與《列夫.托爾斯泰》整合課,讓學生在對比中,重新發(fā)現(xiàn)偉大人物的可貴之處,找出共性特點,歸納出個性之光?!秱儆馈泛汀秾O權勸學》的聯(lián)讀。都聚焦學習對人的影響。天資聰慧之人,卻因為后天教育的疏懶,最終“泯然眾人”。本是軍旅之人,接受君主的勸解,“乃始就學”,最終成為一代杰出的軍事家,留下“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佳話。
群文閱讀課型。建立閱讀群任務,讓學生的思維走入更加開闊的境地。比如學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搜集與此相關的詩篇,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如劉禹錫的《秋詞》、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王維的《山居秋暝》、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等,讓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對這些詩篇有個性化的解讀。以同主題的詩詞研讀,加深對“秋思”這一主題的全方位理解。
除了上述的課型之外,還應該有演讀體驗課型、微型寫作課型、語言訓練課型等。總之,語文課型的探索還有很多的空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并且不斷地借助理論進行建構,有助于改善語文課堂課型單一所造成的模式化,最大程度地釋放語文學科的自身魅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