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文史知識丨?陳尚君:韓愈在汴州
   
   

韓愈以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這一榜知舉者為名臣陸贄,同榜者后來大多聲名顯赫,世稱龍虎榜。這是后人的說法。韓愈接著連續(xù)三年參加制科考試,三年連續(xù)下第,不免有挫折感。挫折歸挫折,他仍自詡不凡,只是在等待高人,等待機會?!稇?yīng)科目時與人書》認為,自己若得不到機會,“蓋尋常尺寸之間耳”,如果得到機會,則“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也”。這是何等不凡的胸懷。他也說到,官場有力者肯幫助自己,僅是“一舉手一投足之勞”,多數(shù)有力者,對自己皆“熟視之若無睹也”。就在這期間,真有位大人物決定重用他,這個人是董晉,做過宰相,新任命的宣武節(jié)度使,給韓愈的職位是推官,在大鎮(zhèn)文職幕僚中大約可以排到五六位。對還沒有任何歷練的韓愈來說,不算委屈。干嗎?干吧!
一 追隨董晉進入兵亂后的宣武鎮(zhèn)
宣武節(jié)度使的治所在汴州(今河南開封),是唐王朝在東都以東最重要的節(jié)鎮(zhèn)之一。如同近代京廣線開通前,開封地位高于鄭州。唐代的宣武,不僅控扼運河自江南往兩京的咽喉,且因其西望京洛,北接相衛(wèi)、魏博,東連東平、淄青,是四戰(zhàn)必據(jù)之地,說是唐王朝命脈之所在,也不為過。從貞元初名將劉玄佐帥汴,宣武鎮(zhèn)就處于軍將自立不受代的半割據(jù)狀態(tài)。玄佐在鎮(zhèn)八年,卒,朝廷任命外戚吳湊出鎮(zhèn),湊懼軍中拒命,中道而回。朝廷只能任命玄佐子士寧為節(jié)度使。一年半后,軍亂,軍中擁立副使李萬榮,朝廷再次接受。十二年,萬榮病風將死,其子李迺煽動士兵作亂,為都虞候鄧惟恭與監(jiān)軍俱文珍攜手平定,將李迺送赴京師。鄧惟恭認為自己有功,應(yīng)該繼掌節(jié)帥,這時朝廷宣布以舊相董晉為節(jié)度使。
董晉雖是文官出身,但內(nèi)外履歷完整,有過領(lǐng)軍、領(lǐng)鎮(zhèn)的經(jīng)歷,曾為宰相四年,有識見,有決斷。危急時刻,朝廷起用在洛陽賦閑的他任宣武節(jié)度使,是希望他能穩(wěn)住此一方重鎮(zhèn)。七月,董晉受命,幾天內(nèi)組成幕府班底,立即出發(fā)。韓愈的具體職務(wù)是觀察推官,實際兼軍事參謀兼掌書記,責任重大。
董晉攜幕僚赴鎮(zhèn),也就十多人,不自帶軍兵,立即赴鎮(zhèn)。韓愈在《董公行狀》中述董晉赴鎮(zhèn)之勇決果敢云:“公既受命,遂行。劉宗經(jīng)、韋弘景、韓愈實從,不以兵衛(wèi)。及鄭州,逆者不至,鄭州人為公懼,或勸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粚?,遂行,宿圃田。明日,食中牟。逆者至,宿八角。明日,惟恭與諸將至,遂逆以入郛,三軍緣道歡聲,庶人壯者呼,老者泣,婦人啼,遂入以告。”因為已經(jīng)有過兩次朝廷任命的節(jié)度使懼不敢入的先例,董晉遂慷慨成行。其間鄭州是鄰州,知道汴州軍人跋扈,勸董晉暫且坐觀進退,若董晉接受了勸告,即是知怯,絕不可能成功。從汴州出來的知情者,也警告不可入。其后三日,經(jīng)圃田、中牟、八角,已經(jīng)接近汴州城郭,城中諸軍將方出而相迎??梢哉f兩方相逢勇者勝。董晉一往無前的氣勢,嚇退了城中軍將的圖謀,只能出而迎接。所述“三軍緣道歡聲,庶人壯者呼,老者泣,婦人啼”,雖然有所夸張,其實就是劉禹錫在聞聽平定淮西以后,所寫詩中“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平蔡州三首》其一)的意思。在經(jīng)歷十多年軍府自立后,天子任命的節(jié)度使終于到任了。董晉此行,頗有乾坤一擲的氣概,韓愈是同行者,他也在用生命賭明天。他的敘述,是親歷者的記錄。
董晉在汴州任上,實際時間是兩年半多一點點。史稱四年,是就跨及四個年頭而言。董晉在汴州的政績,韓愈《董公行狀》及《舊唐書》本傳皆有敘述,最重要的記載則是張籍的《董公詩》。此詩作于董晉生前,曾被白居易稱許“可誨貪暴臣”(《讀張籍古樂府》)。詩很長,不能全錄,述其要點。其一,“慈惠安群兇”,即以寬和的態(tài)度安撫屢次叛亂的軍將:“公謂其黨言,汝材甚驍雄。為我?guī)は率?,出入衛(wèi)我躬。汝息為我子,汝親我為翁。眾皆相顧泣,無不和且恭?!蹦銈冊谖覍傧聻檐妼?,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使軍人們?yōu)橹衅?。其二,本人?jié)儉,理政也輕刑薄賦?!八鶓n在萬人,人實我寧空”,為州人憂慮,不為自己著想。在他治下,“四郡三十城,不知歲饑兇”。其三,董公得政,天子放心。“天子臨朝喜,元老置在東。今聞?chuàng)P盛德,就安我大邦”,大邦安定,盛德廣播海內(nèi)外。張詩最后說:“昔者此州人,但矜馬與弓。今公施德禮,自然威武崇。公與其百年,受祿將無窮。”即汴人崇尚武力,由來已久,董晉以德為政,移風易俗,如果能長久以往,當然可以改變一切。董晉赴任時已經(jīng)七十三歲,在唐代說來是很老了。百歲當然是人人的理想,可惜人命畢竟難敵金石,這僅是詩人的愿望,所見說不上深刻。
從具體措施來說,董晉剪除了軍中的潛在威脅。《舊唐書》本傳說都虞候鄧惟恭“心常怏怏,竟以驕盈慢法,潛圖不軌,配流嶺南”,即削弱軍頭的勢力。又說:“朝廷恐晉柔懦,尋以汝州刺史陸長源為晉行軍司馬?!币躁憺檩o佐,有以強輔柔之意。陸這時也近七十歲了,大約在十二年夏秋間就任。如果說張籍認為董晉安定地方得法,其中也應(yīng)包含陸長源的成就。
二 韓愈為宦官俱文珍作序、詩
今人談韓愈在永貞革新期間的立場,常舉他的這篇《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并序》為例,認為他求媚于宦官,反對變革。其實這篇序和詩,皆作于貞元十三年春,是應(yīng)董晉要求而作,其時距離永貞內(nèi)禪還有八年,韓愈不可能預(yù)先知道俱文珍入朝后成為宦官首領(lǐng),及在朝政劇變時期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同時,我們也必須理解唐代地方州軍治理中,文武官任節(jié)帥,掌控軍政,宦官代表皇帝,監(jiān)督軍政,節(jié)帥要有所作為,必須搞好與宦官的關(guān)系。對此,韓愈看得很明白。序中首先說到“今之天下之鎮(zhèn),陳留為大。屯兵十萬,連地四州,左淮右河,抱負齊楚,濁流浩浩,舟車所同”,關(guān)涉天下安危,無論節(jié)帥與監(jiān)軍,天子皆選最信任者擔任。韓愈是就董晉與俱文珍之任職而言,故意不提以往的多次叛亂。稱贊俱文珍,則說:“故我監(jiān)軍俱公輟侍從之榮,受腹心之寄,奮其武毅,張我皇威,遇變出奇,先事獨運,偃息談笑,危疑以平。天子無東顧之憂,方伯有同和之美?!本彤敃r情況來說,這一評價不算過分。董晉到任前,俱文珍聯(lián)合鄧惟恭平定李迺之亂,使朝廷可以命重臣出鎮(zhèn)。董晉到任后,能夠貶逐鄧惟恭,清除軍隊內(nèi)亂的禍根,肯定也得到俱文珍的支持。俱文珍歸朝,董晉命幕府群僚皆出餞行,自是人之常情。韓愈受囑作詩,更是職務(wù)行為。詩云:“奉使羌池靜,臨戎汴水安。沖天鵬翅闊,報國劍芒寒。曉日驅(qū)征騎,春風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逼渲惺锥洌隙ň阄恼湓诮ㄖ虚g吐蕃平?jīng)鼋倜耸录豌曛萜絹y中的貢獻。然后稱贊他的報國業(yè)績,繼而轉(zhuǎn)入送別,以人臣難以忠孝兩全為結(jié)。這是場面上的詩作,不必求之太深。
應(yīng)該說明,此篇詩及序,見于《昌黎先生外集》,是宋人搜羅而得,韓愈本人似乎并未留稿,大約也估計到會引起后人之議論吧!
三 詩人孟郊:舊友新誼,向李杜看齊
孟郊比韓愈年長十七歲,因韓愈登第在前,兩人關(guān)系又極其膩密,一直視如兄弟。韓愈隨董晉入汴,孟郊有《送韓愈從軍》詩寵行,稱贊他“坐作群書吟,行為孤劍詠”,從軍而不改書生本色。最后幾句說:“王師既不戰(zhàn),廟略在無競。王粲有所依,元瑜初應(yīng)命。一章喻檄明,百萬心氣定。今朝旌鼓前,笑別丈夫盛。”引前代以書記從軍的詩人王粲、阮瑀相期,祝他隨董晉幕府,不戰(zhàn)而屈人,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孟郊于韓愈赴汴前不久,剛剛進士登第,對他這樣久困科場,年逾四十六歲的詩人來說,高興得一度失去理智,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表述這種心情。不過冷靜下來,才發(fā)現(xiàn)從登第到除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東歸途中,他在汴州,作為比韓愈官高的宣武長史陸長源的客人,住過一段時間。他在幾年前,曾到汝州看望過刺史陸長源,留下《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燕》《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等詩。他在汴州,稱陸為主人,也有過幾次唱和,今存陸詩即賴孟集附錄而保存。
韓愈與孟郊相識已久,各懷高遠的理想。首先是詩歌,他們共同確認前代詩人以李白與杜甫最為偉大,懷有追蹤李杜、開拓新境的理想?!蹲砹魱|野》:“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子不相從。吾與東野生并世,如何復(fù)躡二子蹤。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低頭拜東野,愿得終始如駏蛩。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鐘。吾愿身為云,東野變?yōu)辇?。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币驗槭亲砗笏?,不妨有些大言。這時距離杜甫去世還不到三十年。韓愈說昔年曾讀二人詩,至晚也是他貞元初到長安應(yīng)試時,這也是編年史上所見最早將李白、杜甫放在一起議論的記錄之一。“長恨二子不相從”,似乎有惜于二人間來往太少。但若與韓愈晚年所作《調(diào)張籍》放在一起看,也很遺憾自己與李白、杜甫沒有生活在同一時代。所幸有孟郊,有孟郊也就夠了。他的詩反復(fù)糾纏,說自己如同“青蒿倚長松”,絕不會放過與孟郊共同努力的機會,即便云龍變化,出入六合,也要常與孟郊在一起。這是醉話,也是心聲。
《答孟郊》也作于同時:“規(guī)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獨不能飽。才春思已亂,始秋悲又攪。朝餐動及午,夜諷恒至卯。名聲暫膻腥,腸肚鎮(zhèn)煎炒。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弱拒喜張臂,猛挐閑縮爪。見倒誰肯扶,從嗔我當咬。”這里用嬉笑怪嗔的筆法,寫出孟郊的生存狀態(tài)和詩風特點,因為關(guān)系好,譬喻怪奇偏激一些也沒有問題。
這里當然還要講韓、孟之間的唱和。兩人共同癖好,是喜歡寫聯(lián)句詩。在汴州寫有《遠游聯(lián)句》,其間李翱也有參與,不過僅寫“取之詎灼灼,此去信悠悠”,就被兩人甩開了,似乎還不太適應(yīng)這種類似游戲的文學(xué)活動。詩因孟郊將要南行而作,故起句孟郊就說:“別腸車輪轉(zhuǎn),一日一萬周?!睒O盡夸張能事。韓愈接:“離思春冰泮,瀾漫不可收?!奔淳叭∮鳎H為奇妙。詩很長,也很難分析。最后,韓愈說:“名聲照四海,淑問無時休。歸哉孟夫子,君歸無夷猶?!笔钦f孟郊名遍天下,仍不斷給自己以關(guān)心。最后說到送別,你不必擔心,放心地走吧。
事實證明,孟郊的擔心是有根據(jù)的。汴州亂后,韓愈生死未明之際,他有詩《汴州離亂后憶韓愈李翱》:“會合一時哭,別離三斷腸。殘花不待風,春盡各飛揚。歡去收不得,悲來難自防。孤門清館夜,獨臥明月床。忠直血白刃,道路聲蒼黃。食恩三千士,一旦為豺狼。海島士皆直,夷門士非良。人心既不類,天道亦反常。自殺與彼殺,未知何者臧?!边@里,他想到分別時的情景,感慨以往的歡悅可能再也沒有了,忠直之人死于叛亂,道路的議論則各說各的話。他說的“海島士”指田橫五百士,生死以之,不計得失;“夷門士”從典故說是信陵門下士,這里已經(jīng)顧不上用典,而是直斥汴州軍將之無良,不知食德感恩,為此豺狼之行。孟郊的反應(yīng)是激烈的,朋友的安危不能不縈系于情懷。
四 詩人張籍:以道義相期的終生迷弟
孟郊是舊友,張籍則是韓愈在汴州認識的新友。張籍出生之年,至今難以明確,一般估計比韓愈小一兩歲。張籍在韓愈卒后,作《祭退之》詩述二人之初識:“籍在江湖間,獨以道自將。學(xué)詩為眾體,久乃溢笈囊。略無相知人,黯如霧中行。北游偶逢公,盛語相稱明。名因天下聞,傳者入歌聲。公領(lǐng)試士司,首薦到上京。一來遂登科,不見苦貢場。觀我性樸直,乃言及平生。由茲類朋黨,骨肉無以當?!睆埣翘K州人而居于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自詡詩兼眾體,苦于在朝無相知相識者。他北行到汴州,是貞元十三年,也不知什么原因,到第二年方與韓愈相識。恰好韓愈以節(jié)度推官的身份主持汴州的進士解送,特別欣賞張籍,置于首薦。這年秋張籍赴京試禮部,第二年就高中進士,也就是“一來遂登科”。是否韓愈的推薦就如此管用,還真無法判斷,張籍終生記得韓愈的好,也是事實。
韓、張之間在汴州有詩來往。如張籍有《寄韓愈》,首云“野館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讀書避塵雜,方覺此地閑”,估計是韓愈為他安排在遠郊的所居,遠離塵囂,可以讀書。他再說:“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間。戎府草章記,阻我此游盤?!笨上ыn愈忙于公務(wù),沒有時間相約同游,自己只能引頸遙望。韓愈有《病中贈張十八》詩贈張籍,有幾句說到對張詩的評價:“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談舌久不掉,非君亮誰雙。”這時張籍還僅是布衣,有能力而無助于國事。詩文嘛,寫得再好也只能自娛自樂。韓愈看到了他的詩文的力量與追求,且認為當世與自己可以談得來的,也只有張籍了。極盡推崇,可以仔細體味。
更重要的是兩人之間兩次往復(fù)的書信。
《五百家注韓昌黎集》卷一四有張籍《遺公第一書》,提出當今“世俗陵靡,不及古昔”,根本原因在于“圣人之道廢弛之所為”。他認為自秦滅學(xué)后,“漢重以黃、老之術(shù)教人,干惑人聽”;漢末以來,“西域浮屠之法入于中國”?!疤煜轮陨普?,惟二者而已矣”,他建議韓愈能夠繼承孟軻、揚雄的學(xué)說,“盍為一書以興存圣人之道,使時之人、后之人知其去絕異學(xué)之所為乎”,應(yīng)該寫書以明儒學(xué)正道。希望韓愈“絕博塞之好,棄無言之談,弘廣以接天下士,嗣孟軻、揚雄之作,辯楊、墨、老、釋之說,使圣人之道復(fù)見于唐”。這里,是摯友以天下道義為期的殷切之談。張籍認為自己的能力與影響都不及韓愈,希望韓愈起而挽回儒學(xué)之頹勢。韓愈《答張籍書》首先感謝張籍的建議,并說自己關(guān)心于此已經(jīng)多年:“仆自得圣人之道而誦之,排前二家有年矣。不知者以仆為好辯也,然從而化之者亦有矣,聞而疑之者又有倍焉。頑然不入者,親以言諭之不入,則其觀吾書也,固將無所得矣。為此而止,吾豈有愛于力乎哉?然有一說: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又懼吾力之未至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吾于圣人,既過之猶懼不及,矧今未至,固有所未至耳,請待五六十,然后為之,冀其少過也。”這時韓愈剛過三十歲,認為自己入世還不深,已經(jīng)做過許多努力,從而化之者是愿意接受的人,更多是聞而疑之者,即將信將疑的人,至于頑然不入者,你永遠也別想改變他們,這是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韓愈希望到五十以后再著書立說,見解深刻,減少偏失,以傳后世。張籍再致第二書,認為“士之壯也,或從事于要劇,或旅游而不安宅,或偶時之喪亂,或不皇有所為,況有疾疚吉兇虞其間哉?是以君子汲汲于所欲為,恐終無所顯于后。若皆待五六十而后有所為,則或有遺恨矣”。人生短暫,充滿不確定因素,君子第一要義是顯名于后,一定要到五六十歲以后方有所論述,難免會有所遺憾。韓愈作第二書回復(fù),感謝張籍“意欲推而納諸圣賢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謂愈之質(zhì)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源,導(dǎo)其所歸,溉其根,將食其實”。朋友如此以圣賢、道義相期于自己,心存感激。也說出為難之處:“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及公卿輔相,吾豈敢昌言排之哉?擇其可語者誨之,猶時與吾悖,其聲譊譊。若遂成其書,則見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為狂為惑?!奔磁e世迷惑于佛道二教,上自公卿,下及庶民,若公然反對,必遭遇許多不虞之禍。又說二教盛行中國,“蓋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又說:“自文王沒,武王、周公、成、康相與守之,禮樂皆在。及至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未久也;自孟子而及乎揚雄,亦未久也。然猶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而為之哉!”這里已經(jīng)提到了道統(tǒng)流傳之體系,更認為前代圣賢之有所成立,不僅勤于弘道,更能經(jīng)歷常人難以想象的困境,方能有所成立。自己有理想,也明白不會輕易地獲得成功。彼此的交流,透露韓愈倡導(dǎo)儒學(xué)、排詆佛老的心路歷程。張籍的敏銳與鼓勵,最終造就韓愈成為思想史上的巨人。
一般人之印象,張籍僅僅是個詩人,算不上思想家。從以上二信可以理解,雖然他那時只是一位赴考的進士,但心懷改變世道人心的宏愿,并希望韓愈來有以完成。而韓愈最著名的弘道宣言《原道》等文,今人都認為作于貞元后期,當與張籍的督促有關(guān)。從汴州相識,到韓愈去世,兩人的友誼終身不變,不僅因為詩,更因為文章道義。還有一層,張籍脾氣好,對韓愈絕對信任。韓愈是一個個性張揚的人,他的喜怒哀謔,一切都可以向張籍傾訴。對張籍來說,隨便你怎么噴,我絕對不生氣。有這樣的朋友,是韓愈的幸運。
就在張籍歡慶進士登科,杏園歡會之時,汴州城中因董晉去世,發(fā)生血腥政變,韓愈經(jīng)歷了此生最驚心動魄的死里逃生。
五 董晉身后汴州兵變,韓愈偶然逃脫及其真相
貞元十五年二月初,董晉在任上去世,得年七十六。僅僅七天后,汴州兵變,殺留后陸長源、判官孟叔度等人。
汴軍為什么叛亂?《舊唐書·董晉傳》認為:“(董)晉謙恭簡儉,每事因循多可,故亂兵粗安。長源好更張云為,數(shù)請改易舊事,務(wù)從削刻。晉初皆然之,及案牘已成,晉乃命且罷。又委錢谷支計于判官孟叔度。叔度輕佻,好慢易,軍人皆惡之?!笔钦f陸、孟二人因為改易削刻、輕佻慢易而激起兵變,要負一定責任,被殺是咎由自取。從韓愈、孟郊、張籍等人的詩文來看,似乎并不是這么回事。
韓愈《董公行狀》云經(jīng)過董晉與其幕僚諸人之施治,汴州已經(jīng)“職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鵲集,蒼烏來巢,嘉瓜同蒂聯(lián)實。四方至者歸以告其帥,小大威懷。有所疑,輒使來問;有交惡者,公與平之”,這是四方共同的觀感。但在此同時,董晉“累請朝,不許。及有疾,又請之,且曰:'人心易動,軍旅多虞,及臣之生,計不先定,至于他日,事或難期。’猶不許”,董晉已經(jīng)看到軍心不穩(wěn),自己在世,還壓得住,自己身后,實在無法預(yù)料。韓愈進一步說:“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斂,既斂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奔炊瓡x臨死前,已經(jīng)料到兵亂不可避免,讓其子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后事,三日成斂后立即啟行。是他已知汴兵必叛之勢,以他的馀威,僅足維持數(shù)日之太平。韓愈因為偶然的原因,送董晉靈柩出城,逃過此劫,純屬幸運。
韓愈作《汴州亂二首》:“汴州城門朝不開,天狗墮地聲如雷。健兒爭夸殺留后,連屋累棟燒成灰。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興哀!”“母從子走者為誰?大夫夫人留后兒。昨日乘車騎大馬,坐者起趨乘者下。廟堂不肯用干戈,嗚呼奈汝母子何!”這是亂后不久的詩作,大夫、留后皆指陸長源,昨日還風光無限,須臾皆死于兵亂。從房屋連棟被燒,留后及幕官闔家被殺,動亂規(guī)模很大。責任在哪里?韓愈一說是“諸侯咫尺不能救”,即鄰鎮(zhèn)坐見汴兵囂張,無動于衷;二說是“廟堂不肯用干戈”,即朝廷長期與方鎮(zhèn)茍且偷安,使汴軍拒絕朝廷命帥,只有軍中擁立,方能接受。
韓愈更有《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說明自己在兵亂之際的遭際,這是其中相關(guān)的一節(jié):

聞子高第日,正從相公喪。哀情逢吉語,惝怳難為雙。暮宿偃師西,徒展轉(zhuǎn)在床。夜聞汴州亂,繞壁行傍徨。我時留妻子,倉卒不及將。相見不復(fù)期,零落甘所丁。驕女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我所,耳若聞啼聲。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俄有東來說,我家免罹殃。乘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從喪至洛陽,還走不及停。假道經(jīng)盟津,出入行澗岡。日西入軍門,羸馬顛且僵。主人愿少留,延入陳壺觴。卑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

詩寫給張籍,前面講到許多往事。這里說他護董晉喪車西行,到達偃師以西,即距離洛陽還有一日行程時,先聽聞張籍及第,悲喜交集。當晚汴州兵變消息傳來,徹夜無法入眠。他離汴時,并沒有帶上家人。這時跟隨他的家人約有三十多人,最惦念的是妻與子,還有未斷奶的幼女。他這時負有為董晉護喪的責任,一步也離不開,想到幼女的哭聲,真是無從自已。所幸后續(xù)消息很快也傳來,他的家人沒有遭遇屠戮,已經(jīng)脫禍離開汴梁,乘船沿汴水東下,先避地徐州。可以稍微放些心了,但仍魂不守舍,畢竟家人到徐州如何安頓,還得自己去張羅。詩里透露,韓愈送喪至洛陽,對董家有所交待后,立即假道盟津,入河陽軍,然后轉(zhuǎn)奔徐州。因為他與徐州節(jié)度使張建封還有一些交集,此后得以在徐州幕府暫棲。
孟郊有《吊國殤》:“徒言人最靈,白刃亂縱橫。誰言當春死,不及群草生。堯舜宰乾坤,器農(nóng)不器兵。秦漢盜山岳,鑄殺不鑄耕。天地莫生金,生金人起爭?!边@里用《唐文粹》卷一五下的文本,與孟集所載頗多不同。此詩應(yīng)該是為陸長源而作,從“白刃亂縱橫”“誰言當春死”等句可以明白。孟郊與陸長源交誼最厚,對陸為國死難,身后還遭遇污名,似乎兵亂是因他失政而引起,更感不滿。他甚至罵到秦漢以來對暴力得勝者之歌頌,可見怨憤之深。
從韓愈諸詩文中,還可以讀出汴亂的一些真相。他為董晉子董溪所撰墓志中說:“太師(董晉)之平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鋤削荒颣,納之太和而已,其囊篋細碎,無所遺漏,繄公之功。上介尚書左仆射陸公長源,齒差太師,標望絕人,聞其所為,每稱舉以戒其子。楊凝、孟叔度以材德顯名朝廷,及來佐幕府,詣門請交,屏棄所挾為?!表炠澏咐碚耐瑫r,對遇害的陸、孟二人評價頗高,皆屬助董治汴的關(guān)鍵人物。
韓愈《送湖南李正字歸湖南序》云,李礎(chǔ)之父曾與他同在汴幕,“以侍御史管汴之鹽鐵”?!败妬y,軍司馬、從事皆死,侍御亦被讒,為民日南”,即汴幕被殺者外,李礎(chǔ)父也得罪貶竄到今越南境內(nèi)。是朝廷無力追究叛亂者的罪責,反讓被害者與同幕者承擔罪責。
韓愈《韓弘碑》載,汴州經(jīng)過多次反復(fù),“軍中皆曰:'此軍司徒所樹,必擇其骨肉為士卒所慕賴者付之,今見在人莫如韓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司徒指劉玄佐,曾領(lǐng)汴軍八年,韓弘是玄佐妹之子,故稱韓甥。即汴軍只認劉家之宗人,不接受朝廷委派之軍帥。汴亂之根本,也即在此。此后韓弘領(lǐng)鎮(zhèn)二十一年,平安無事。
馀說
從貞元十二年七月到十五年二月,韓愈在汴州度過了兩年半時間。這是他進入仕途的第一份工作,走的也是中晚唐士人從幕府出發(fā)的習(xí)慣道路。在這兩年半中,他經(jīng)歷了太多的事情,也理解了國家存在的嚴重問題與朝廷的茍且無為。當然,他也學(xué)到了許多,董晉之公忠體國,一往無前,以及處理政事時的柔軟身姿,和對潛在危機的準確預(yù)判,他皆有切身體會。他接待了路過暫住的孟郊,增進了友誼,也表達了可以長期合作競爭的愿望。他認識了有才分也很有社會擔當?shù)脑娙藦埣?,憑借自己的權(quán)力首薦張籍入禮部就試,張籍也很爭氣,一舉高中,彼此友誼維持了一生。更驚心動魄的是,他在護送董晉靈柩歸洛時聽聞汴州兵變,昔日之同官全家慘遭屠戮,自己家人也幾落賊手,更看到事后朝廷之不負責任。陸長源年紀也在七十左右,是舊相之孫,他在遇害當日被任命為節(jié)度使,當然是出自董晉的推薦。怎么可以說董晉有所施為,一切都好,陸長源僅接手幾天,就鑄成大錯?其實汴軍積惡成習(xí),利益熏心,毒蜂成窠,無視皇權(quán),有重臣在還能維持,重臣一死就舊態(tài)復(fù)萌。朝廷知道平叛要依靠實力,國家偏偏不具備這個實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遇害者承擔責任,讓繼任者盡量在叛軍與朝廷間保持平衡。這些,韓愈都看到了,有憤懣也無從發(fā)聲,只留下若干閃爍其詞的片段。將這些現(xiàn)象梳理清楚,可以體會他在經(jīng)歷此番劇變后,人生有了更深切的體悟,此后一系列論著中倡導(dǎo)恢復(fù)儒家道統(tǒng),講求夷夏之分,力求在根本上改變社會文化現(xiàn)狀,汴州的這段經(jīng)歷對他是很重要的。 
——本文刊于《文史知識》2023年第7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劉玄佐
上聯(lián):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一種友誼叫韓愈、孟郊、李翱
誰是“千里良馬”韓愈的“伯樂”
國學(xué)經(jīng)典: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并序)
“好奇好怪”的韓愈,怎樣的性格便寫下怎樣的詩文
張籍——我是個窮書生,我只會寫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